槓桿CA1340課程設計說明書

2022-09-23 06:54:01 字數 3969 閱讀 2270

目錄1. 前言 1

2. 零件的分析 1

2.1 零件的作用 1

2.2 零件的工藝分析 2

2.3 生產型別 3

3. 工藝規程設計 4

4. 選擇加工方法,制定工藝路線 4

4.1 定位基準的選擇制定工藝路線 4

4.1.1 基面的選擇 4

4.1.2 粗基準的選擇 4

4.1.3 精基準的選擇 4

4.2 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選擇 5

4.4 選擇加工裝置與工藝裝備 7

5. 機械加工餘量、毛坯尺寸、工序尺寸的確定及毛坯圖的設計 8

5.1 機械加工餘量及毛坯尺寸的確定 9

5.2 確定工序尺寸 9

5.3 設計毛坯圖 10

6. 確定切削用量及基本時間 11

6.1工序1:銑φ20mm外圓端麵及銑φ20h7mm孔的端麵 11

6.2工序2:擴φ20h7mm孔,鑽r2mm圓弧油槽 15

6.3工序3:鑽φ3mm油孔 16

6.4工序4: 粗鉸、 精鉸φ20h7mm孔,車φ20h7mm孔兩端倒角1×45° 17

6.5工序5:鑽、粗鉸、精鉸φ8h7mm孔 17

6.6工序6: 粗銑,半精銑槽 19

6.7工序7:粗銑,半精銑,精銑φ8h7mm孔的四個端麵 20

6.8工序8: 鑽、粗鉸、精鉸φ8h8mm孔 21

6.9工序9:鑽m4mm、m5螺紋底孔,攻m10mm螺紋孔 22

7. 體會與展望 24

8.參考文獻 24

機械製造工程學課程設計是我們學完了大學的全部基礎課、技術基礎課以及大部分專業課之後進行的。這是我們在進行畢業設計之前對所學各課程的一次深入的綜合性的總複習,也是一次理論聯絡實際的訓練。因此,它在我們大學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就個人而言,我希望能通過這次課程設計對自己未來將從事的工作進行一次適應性訓練,從中鍛鍊自己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今後參加祖國的建設打下乙個良好的基礎。

由於能力所限,設計尚有許多不足之處,懇請各位老師給予指教。

題目給定的零件是ca1340自動車床槓桿,它位於自動車床的自動機構中,與靈活器配合使用,起制動的作用。經查資料得知,此零件用於工具機當中,並且還承受著衝擊載荷,因此就要求該零件的材料具有足夠的剛度和強度同時還要有足夠的塑性和韌性。

圖1分析圖1可知,該槓桿的左,右端麵及上下端麵精度要求並不太高,其粗糙度在ra3.2以上,故可用銑削加工。φ20h7mm的孔的粗糙度為ra1.

6,所以採用鑽-擴-粗鉸-精鉸的工藝過程在鑽床上加工。30mm內孔對精度要求較高,由於端麵為平面,可防止鑽頭鑽偏以保證加工精度。該零件除了內孔之外,其他加工表面精度要求均不高,因此以車床和銑床的粗加工就可達到要求。

30mm內孔較長,需以多步驟加工實現。

槓桿共有四組加工表面,它們之間有一定的位置要求,現分述如下:

1、以φ8h7mm的孔,粗糙度為ra1.6;尺寸為26mm且與兩個孔φ8h7mm相垂直的兩個平面,尺寸為30mm且與兩個孔φ8h7mm相垂直的兩個平面,粗糙度為ra6.3,7mm孔為中心的加工表面

這一組加工表面包括:兩個孔;還有一m4的螺紋孔,其孔軸線與φ8h7mm的孔軸線垂直。其中,主要加工表面為兩個φ8h7mm的孔和尺寸為26mm且與兩個孔φ8h7mm相垂直的兩個平面。

2、以φ20h7mm孔為中心的加工表面

這一組加工表面包括:乙個φ20h7mm的孔及其倒角,粗糙度為ra1.6;兩個與φ20h7mm孔垂直的兩個平面,粗糙度為ra3.

2;乙個中心軸線與φ20h7mm孔中心軸線平行且相距11.5mm的圓弧油槽;還有乙個與φ20h7mm的孔軸線成45°的油孔φ3mm,並鍃沉頭孔。其中,φ20h7mm孔及兩端面為主要加工面,並且φ20h7mm的孔粗糙度為ra1.

6、兩平面的粗糙度為ra3.2。

3、以φ8h8mm孔為中心的加工表面

這一組加工表面包括:乙個φ8h8mm的孔;以φ8h8mm的孔軸線為軸線的φ20mm的圓;m5的螺紋孔的軸線與φ8h8mm的孔軸線相互垂直;還有乙個是與φ8h8mm的孔軸線相互垂直的下端麵,其粗糙度為ra6.3。

其中,下端麵為主要加工表面。

4、以m10mm螺紋孔為中心的加工表面

這一組加工表面包括:m10的螺紋孔及與其軸線相互垂直的左右端麵,其中左端麵的粗糙度為ra6.3。其中左端麵為主要加工表面。

由題目知批量200件,計算其年生產綱領:

n—零件年生產綱領(件|年)

q—產品年產量(臺|年)

m—每台產品中零件的數量(件|臺)

a%—備品率

b%—廢品率

q=200臺|年,

m=1件|臺

a取5%,b取1%

計算得 n=213件|年

該偏心套的生產型別屬於小批量生產。

該零件材料為球墨鑄鐵qt50-1.5、考慮到零件結構簡單,工藝性好,在工作過程中受力不大及沒有經常承受交變載荷,因此,應該選用鑄件。由於輪廓的尺寸不大,重量在12kg以下,從提高生產率,保證加工精度上考慮,也應選用鑄件,從而使零件有較好的力學效能,保證零件的工作可靠。

經查《機械製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書》表2-1和表2-3確定毛坯的公差等級ct12級。由表2-4可查得加工餘量為2.8mm。

這從提高生產效率保證加工精度上考慮也是應該的。

4.1.1 基面的選擇

基面的選擇是工藝規程設計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基面選擇得正確與合理,可以使加工質量得到保證,生產率得以提高。否則,加工工藝過程中會問題百出,更有甚者,還會造成零件大批報廢,使生產無法正常進行。

粗基準的選擇:按有關基準的選擇原則,即當零件有不加工表面時,應以這些不加工表面作粗基準;若零件有若干不加工表面時,則應以與加工表面要求相對位置精度高的不加工表面作粗基準。現以零件的側面為主要的定位粗基準。

精基準的選擇:精基準選擇的原則有基準重合原則、基準統一原則、互為基準原則和自為基準原則。在選擇時,主要應考慮基準重合的問題。

當設計基準與工序基準不重合時,應該進行尺寸換算,這在以後還要專門計算,此處不再重複。

(1)左右下及四周端麵公差等級為it7,表面粗糙度為ra3.2,需進行半精銑。

(2)φ8h7mm孔公差等級為it7,表面粗糙度為ra1.6,需要進行鑽、擴、粗鉸、精鉸。

(3)φ8h8mm孔公差等級為it8,表面粗糙度為ra3.2,需進行鑽、擴、粗鉸、精鉸。

(4)φ20mm孔公差等級為it7,表面粗糙度為ra1.6,需進行鑽、擴、粗鉸、精鉸。

(5)φ3mm孔公差等級為it9,表面粗糙度為ra6.3,需鑽和擴。

(6)攻螺紋m4、m5與攻螺紋m10深18

(7)銑8mm槽公差等級為it9,表面粗糙度為ra6.3。

4.3 制定工藝路線

制定工藝路線的出發點,應當是使零件的幾何形狀、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術要求能得到合理的保證,在生產綱領已確定的情況下,可以考慮採用萬能性工具機配以專用工卡具,並盡量使工序集中來提高生產率。除此之外,還應當考慮經濟效果,以便使生產成本盡量下降。

1、工藝路線方案一

工序1 粗銑、半精銑、精銑φ20h7mm孔端麵a。

工序2 粗銑、半精銑φ8h7mm孔的四個端麵及φ20h7mm孔端麵b,精銑端麵b。

工序3 鑽φ3油孔。

工序4 同時鑽φ8h8mm,φ8h7mm孔和r3mm圓弧油槽。

工序5 粗鉸φ8h8mm,φ8h7mm,φ20h7mm三孔。

工序6 車φ20h7mm孔兩端倒角。

工序7 粗銑、精銑槽。

工序8 鑽m4 、m5螺紋底孔。

工序9 攻m10螺紋孔。

工序10 精鉸φ8h8mm,φ8h7mm,φ20h7mm三孔。

工序11 終檢。

2、工藝路線方案二

工序1 粗銑、半精銑、精銑φ20h7mm孔左端麵。

工序2 粗銑、半精銑、精銑φ8h7mm孔的四個端麵及φ20h7mm孔的右端麵。

工序3 鑽r3mm圓弧油槽。

工序4 同時鑽φ8h7mm,φ8h8mm兩孔和擴φ20h7mm孔。

CA6140撥叉831003課程設計說明書

機械製造課程設計 目錄設計總說明 i 1 零件的分析 1 零件的作用 1 2 工藝規程的設計 1 2.1 確定毛坯的製造形式 1 2.2 基面的選擇 1 2.3 制訂工藝路線 2 2.4 機械加工餘量 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確定 2 2.5 確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時 3 3 夾具設計 10 3.1 問題...

機械製造課程設計說明書槓桿 二

1.零件圖分析 本零件為用於某些機械中的槓桿,其功用是傳遞驅動力。該槓桿形狀複雜 結構簡單,屬於典型的槓桿類零件。為實現傳遞驅動力的功能,其槓桿各孔與機器有配合要求,因此加工精度要求較高。槓桿左端兩臂內表面在工作中需承受較大的衝擊載荷,為增強其耐磨性,該表面要求高頻淬火處理 為保證裝配時有準確的位置...

課程設計說明書

指導教師 2014年12月22日 目錄第1章可調直流穩壓電源的製作與除錯 2 1.1 設計任務 2 1.1.1 設計目的 2 1.1.2 設計要求及技術指標 2 1.2 總體設計方案 2 1.2.1 直流穩壓電源的基本原理 2 1.3系統分析與設計 3 1.3.1 整流 濾波電路 3 1.3.2 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