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工作終結

2022-09-20 14:30:06 字數 3765 閱讀 5983

立足校本求真務實

青岡縣蘆河中心小學

立足校本研培是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有效途徑。我校高度重視校本研培工作,按照「專題牽動、以強帶弱、重點突破、全面提高」的研訓思路,實施「導-做-評-輔-結」的教研活動模式。形成了「學年初校校有計畫,人人有專題,年末校校有總結,人人有經驗」的校本教研工作格局。

通過教師個人的自我反思、教師集體的同伴互助、研究人員的專業引領,逐步形成了民主、開放、有效的教研機制。結合我校實際以提高教師專業素質和課堂教學改革為重點,進行了深入細緻的研究。校本研培工作邁出了新步伐。

一、思想上深刻認識校本研培;

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是學校永恆的主題,辦好教育是學校發展的第一要務,育好一代新人是教師的神聖職責。我校從自身的實際出發,經過認真的理性思考,一致認為:教育發展、教師為本,教師發展、必須依託校本研訓。

為此,學校在開展校本教研的活動中,堅持「以校為本、教師為主、共同發展」的思路,利用學期初集中辦班時間和每週二的業務學習時間組織教師系統地學習現代教育理論,用課改新動向引導教師進一步轉變觀念,使廣大教師充分認識到,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就必須實施素質教育,就必須從傳統的應試教育中解脫出來,靠什麼?靠校本研訓,我們通過課堂教學評價,教學質量分析等形式使教師進一步認識到:搞新課改既不能照搬照抄,全盤否定,還不能按部就搬,墨守陳規。

從而達成了「不重視校本研訓就不是合格教師,不積極參加校本研訓就不是好教師」的共識。

二、行動上認真實施校本研培;

古人云:涉淺水者見蝦,其頗深者察魚鱉,尤甚者觀蛟龍,校本研訓也是如此。我們在校本研訓中,即通過一定形式、手段研究教學現象,又不要停留在感知階段,要善於通過現象,上公升到一定的理論高度,遵循認識的發展規律,開展一系列的校本研培活動。

1、嚴格教學常規管理,形成良好的校本教研氛圍。

在教學常規管理上,我校按照新課程要求,進一步規範了備、講、批、輔、考各項工作制度和考核辦法。在備課上,要求教師必須做到:鑽研教材時聯絡新課標;研究教材時琢磨新課標;編寫教案時體現新課標;每節教案要達到環節全、層次清。

突出「三性」:實況性、實用性、實效性。在講課上,要求教師圍繞新課標,體現新課標,滲透新課標。

遵循「五為主」原則: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訓練為主線;以思維為核心;以能力為目標。力爭實現「三個轉變」:

由重教向重學轉變;由重知識向重能力轉變;由重結論向重過程轉變。在作業批改上,要求教師必須做到認真及時,實行等級加評語加特長的評價辦法,作業評語以激勵為主,透出師情,充滿師愛。讓每乙個學生都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在輔導上,要求教師做到因材施教,循循善誘,循序漸進,面向全體,不放棄乙個學困生。在測試上,嚴格執行「四不准」,不准頻頻考試,不准出偏、難、怪題,不准排名次,不准公布學困生成績。對學生的評價我校建立了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檔案,各小學按照中心小學下發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案》評價學生。

期末把每個學生的評價結果裝入檔案,評價卡發給學生家長。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了,個性也得到了培養。由於實行制度管理,使得我校的教學工作有條不紊,真正達到了抓教風、帶學風、正考風的目的。

促進了校本研訓工作的有效開展。

2、加大「校本研培力度,深化課堂教學改革」。

2023年3月我校被確定為縣課改基點校,根據上級要求和本校實際制定並下發了蘆河中心小學校課程改革實施方案。我校的課堂教學改革以「學生發展為本」為核心理念。以學生學習為中心,以問題研究為手段,以個性發展為目標。

由教師的「教」轉為學生的「學」,教師由前台走到幕後,建構高效課堂。

高效課堂的總體流程是:「自學——合作——展示——反饋」。自學:

明確學習目標,生成本課的重、難點並初步達成目標。合作:對學生在預習中存在的疑惑進行小組**,達成學習目標。

展示:交流合作學習模組的成果,進行知識的遷移運用,對感悟進行提煉提公升。反饋:

反思和總結,對預設的學習目標進行回歸性檢測,突出「弱勢群體」,讓他們說、演、寫。做到兵教兵,兵練兵,兵強兵。「課堂高效」,在各個方面培養學生的能力,讓學生由傳統課堂的「被動」地學轉化為高效課堂的「主動」地學,由原來學生的「要我學」轉化為課改學生的「我要學」。

在高效課堂的構建過程中,使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得到發揮,個性得到張揚。

一年來,我校的課改教研活動始終堅持突出計畫性、針對性和實效性。所謂計畫性就是每學期開展大型教研活動不少於2次,每次教研活動做到校長親自策劃,進修校教研員整體把握,教導主任導課,出課教師所在的學年組集體備課,全體聽課教師評課,業務校長總結(講座)。從中心小學領導到村校長,從村校長到教師全員參與,全員研究;所謂針對性就是每次教研活動都要解決一些教師在教學實際中的重點、難點、疑點和熱點問題;所謂實效性就是教研活動結束後進行跟蹤問效。

此外,我校對備課、說課、講課、聽課、評課的研究和對教法、學法、留法、評法、考法的研究,已經由鎮級教研活動輻射到校級教研活動,形成了「選準課題、典型示範、業務講座、明確要求,跟蹤問效」的教研沙龍。通過開展教學研究,進一步優化了各學科各型別課的課堂程式。教學質量得到了穩步提高,在縣局對小學五年進行的素質教育測試中幾年來我校的成績都居全縣之首。

3、多渠道開展「校本研培活動,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

為了發揮每位教師的專業特長,使之全方位、多角度參與校本教研活動。通過開展下列活動,撫平了校本研訓的一些缺陷。

一是優秀教案評選活動。每學期開展一次。先是各村小學推薦,然後由中心教研組進行認真評選,最後把評選結果在全校通報,並歸檔立卷。

二是課堂教學擂台賽。每學期舉辦一次,選手來自各個村小學,採取限時抽籤定課的方式進行比賽,評委對每個選手的做課當場亮分,根據積分多少,評選出鎮級教學能手、新秀。為上級各種教研活動輸送人才。

三是召開教學論壇會。每學期召開一次。平時教師把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的重點、難點、疑點和熱點問題記錄下來,進行認真梳理,分門別類,形成心得篇、問題篇、經驗篇。

然後以校為單位上交中心教研組,由中心教研組篩選後在會上交流、研討、介紹。解決教學實踐中一些疑難和困惑的問題。

四是以科研促教研。「十一五」我校承擔了市級重點課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實施素質教育的實驗」研究,已經結題,取得二十多篇優秀科研成果。

探索出數學「概念課,試題課,應用題課」的課堂模式,在全鎮推廣,效果顯著。「十二五」我們又申報了「立足校本培訓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的實踐研究」的省級立項課題。以科研的理論研究指導教研實踐活動的開展。

通過以上活動的開展,消滅了「校本研培」的死角死面。使廣大教師能從現實出發,從學校出發,從自身出發,去面對校本研訓。各小學以強帶弱,以老帶新的「一幫一」活動更加有聲有色,典型教師的引領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校本研訓使一批青年骨幹教師脫穎而出。孫美微同志被評為市語文課教學能手 ,多次在市各種教學競賽中獲獎。秦小莉、陳富、曹鳳梅老師分別是縣數學、科學、英語學科帶頭人。

三、管理上有力保障校本研培。

我校建立了以中心小學為在龍頭的中心教研組,業務副校長任組長,教導主任任副組長,負責全鎮的「校本教研」管理工作,各個小學也分別建立了組織,村校負責人任組長,每個教師都是教研組成員,形成了逐級管理,人人參與的校本教研體系。學校規定,每位教師除了承擔學校分配的教研任務外,還要有自己在教學實際中要解決的問題,也就是讓每人要承擔乙個研究專題外,同時要求教師要做到「五個一」,即每學期要承擔一節教研課,寫一篇評課文章,編寫乙份教學案例,撰寫乙份教研總結,每週寫一篇教學反思。每位教師每週聽課不少於2節,校領導聽課不少於4節。

以上內容作為硬性指標要求每位教師必須完成,否則在年終考核、評模、晉級等方面採取一票否決。教研方面的成果實行兩掛鉤,即:與教師的考核掛鉤,與村小學的全面工作評估掛鉤。

用制度做保障,化成老師自覺自願研訓的行為。

幾分耕耘幾分收穫。我校的努力工作得到了上級領導和同行們的認可,學校連續十幾年被評為縣級先進單位,市級先進學校,省語文教學研究中心。全省教育系統先進集體。

回首二年來我校的校本研培工作,有些做法還很稚嫩。但實踐使我們進一步認識到:學校的發展、教師的成長要緊緊依靠校本研培,我們堅信有全體同仁的戮力同心,踏實工作,乘著課改的強風,就一定達到成功的彼岸。

工作終結寫作要點

1 要簡潔 清晰 全面 上司在面對下屬長篇大論式的工作總結免不了會頭痛,尤其當下屬不只三兩人時,但工作總結通常關係到業績評估,既要寫全面,又不可能一一道來,怎麼辦?要保證年度工作總結簡潔,使用 的形式寫總結是乙個值得提倡的方式。2 要用資料說話 在上例中也能體現該點,用資料對工作進行彙總,既簡單明瞭...

年終終結報告

2012年已進入尾聲,新的一年就要到來。當我細細回顧這一年走過的路,總能讓自己陷於不可自拔的回憶和感嘆中,2012年是我人生旅程中轉折的一年,在這一年中,我走進了新公司,走上了新的崗位上,迎來了更多的思考和新的挑戰,自己感到責任和擔子更加沉重了,回顧以往走過的的艱難歷程,使我深深地感到成績已經成為過...

調查終結報告

工商行政管理局 關於 房地產開發 涉嫌拒不修改格式條款合同一案的案件 調查終結報告 一 案件的由來和調查經過 2011年4月29日,我局檢查發現 房地產開發 簽訂的 金色水岸 商品房買賣合同 涉嫌構成拒不修改格式條款合同的違法行為,並於當日登記核查。4月30日經縣局批准立案調查,指定由市場規範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