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課是如何錘煉出來的

2022-09-14 12:09:02 字數 3939 閱讀 9611

2013-12-30 07:56:20|分類:高效課堂|字型大小訂閱

關於好課的標準見仁見智、眾說紛紜,多種因素糾葛和影響下有分歧是必然的,但決不致於"美醜不分"或"以醜為美,以美為醜",所以,結合個人的淺見,談談"好課"往往是處理好下列一些關係。

預設性和生成性從來就是統一。課,尤其是公開課,事先精心準備、細密組織、反覆操練而至熟能生巧是必然的,學生不往裡跳就不高興,認為學生聽話,需要牢記的是你不是帶著一連串的"圈套"去讓學生鑽,帶著乙個個"陷阱"讓學生跳的。課堂上是"誘導"學生而不是"誘騙",更不是"強迫"學生進入你的預設好的"遊戲程式"。

那是一種"強買強賣式"的教學,這種教學就像是逼學生是"被動"而不"主動"地玩遊戲、更不"互動"的遊戲,我們一片好意,但學生玩起來索然無味和了無生趣。真正的好課是要有"一萬"的準備卻只有"萬一"的實施,要根據現場、根據學生、根據自身來確定課堂的走向和流程。這樣的課在事先雖有極充分準備,但卻並不能預知會上成什麼格局,。

這不僅是教學機智的問題,而是乙個思想理念問題,是"尊重學生"、"尊重課堂"的問題,是"主導、主體"真正融洽的問題。預設是基礎,生成是發展,要預設得充分,生成得自然精彩,這樣課才有真實感、現場感、有懸念、有效果。

有人說這是一對矛盾體,猶如一副蹺蹺板:主觀預設多了,動態生成就少了;動態生成的多了,主觀預設的就沒用了。甚至發展為輕視備課、取消備課的懶人哲學。

其實,生成的精彩離不開預設的精心。精心的「預設」的同時就給動態「生成」留足空間。調整「預設」,為「生成」騰出空間。

預設和生成相輔相成。生成得好只不過是預設的更好而已,預設到課堂應該總是無法預設一切的,所以我們要有多套預案、要隨機應變。

多**和老師應該"劍人合一"。現在上課的課件,水平越來越高,畫面越來越美,設計越來越精。高科技進入課堂的普及率越來越高、使用率越來越大。

但我這裡要強調的是,"課件"的作用是"錦上添花",是為上課的老師、學生服務。增加直觀、生動形象、拓展容量等等。這些是黑板和粉筆是難以體現的"先進生產力"。

每一次社會的發展都是因工具的革命引發的,我們要尊重科技,但課件如不恰當地應用,也帶來了"課堂異化",擠占課堂空間,爭奪了學生視線,剝奪教師地位。感覺到課堂成了"人機對話",而老師降級為電腦操作員,不是"教師主導而是機器主導",老師、學生甚至課堂都成了機器的奴隸,要知道電腦與網路高度發達的今天,之所以還需要教師,(在容量、準確、速度、**上教師都不具備電腦網路的優勢)就是因為教師是"人",能用人的眼光、神態、情感、心靈與學生溝通和交流。機器只是輔導,"誰服務誰,誰是誰的主人"的問題一定要擺正。

當一節課中是機器與學生交流而不是老師與學生交流時,當一節課中老師不是為學生服務而是為機器服務時,這節課已失敗了。所以課件追求精彩再精彩,但使用要慎重再慎重(恰到好處,恰如其分),千萬別"人為形役"、"人為機役"。總有一天我們回滿懷深情地充滿田園牧歌地懷念黑板、粉筆的,這不是倒退和復辟,這是因為課堂是人的活動。

學生的精彩才支撐起課堂的精彩。老師講得精巧、精緻、精彩,應該通過使學生興奮、活躍、積極地參與**表現出來,課的精彩應本源於學生的精彩,所以老師的精彩應轉化為學生的精彩。如果老師一味的滿足於高、精、尖的個人展示,會游離於課堂,會間離了學生,高大的教師會變成對學生的壓抑,那麼這樣的所謂精彩要受到追問、叩問,因為一節成功的課落腳點不是教師教得好不好,而是學生學得好不好。

老師在這裡是通過課堂為學生作鋪墊和服務的,游泳比賽我們關心運動員的成績,至於教練會不會游泳,游得快不快,並不影響他的學生獲得冠軍,也並不影響教練成為一位偉大的教練。當然這只是個極端的例子,並不是說老師的素質不重要,老師的主觀努力,主動性發揮非常重要,重要到在課堂上我們如果不適當遮掩這種重要,就會對學生和課堂產生負面的影響。課堂是學生的舞台,教師要"放學生一馬",讓他"出人頭地",這是北宋文壇領袖歐陽修對蘇東坡說的。

把聚光燈留給學生,把舞台留給學生,把精彩留給學生,不是"自彈自唱",不是「爭鏡頭」、"炫耀技術"。這個思想說起來簡單,做起來不易,這不簡單是教育理念問題,完全是心胸視野問題,境界風格問題。抑制自己的過度表現衝動,扼殺自己過度的表現慾望,去做乙個合作者、引領者,做幕後的導演,場上的配角,當你做好這些,做慣了這些,使得學生都願意與你合作時,學生都離不開你這個配角時,你便是真正的主角了。

因為學生的精彩支撐課堂的精彩。

松下幸之助的 :站在前面、中間、旁邊。幹事、管事、想事。都可以給我們啟發,教師應該怎麼定位自己。

面對學生自然就同時面對聽課者。教者面對教材要經歷乙個由認知、進入、統攝、研究的過程,"能進能出","深入淺出",經過把書讀"薄",把書讀"厚"的反覆迴圈。精深地研究教材,如果教材是乙個"點"的話,那麼你掌控的寬度應是十個點,二十個點組成的"面";如果教材的深度是1公尺的話,那你一定要追尋到它的地下源頭,"挖"到這個問題學科研究的最前沿。

交給學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這是老話,現在要反思的是量和質的問題,這樣說並不是在一節課的課堂教學中全面地展示這種寬度和長度,而是要教者首先要在思想裡拓展出乙個充裕的空間,才能裕如地應對一切,才會"游刃有餘"。剛才講到的寬度、長度是通過閱讀學習就可以達到,在乙個資訊發達開放的時代,做到這個一點不難,問題是如何取捨、如何契入、如何推進、如何突破,如何推陳出新、點鐵成金、別出心裁。這就要取決於課堂教學的第三個維度:

高度。認識的高度、設計的高度,掌控的高度、教育理論的高度。一節課是上給學生聽的,這個說法不正確;一節課是老師和學生一起自己上給自己聽的,有點道理。

好課不僅要感動自己,激發學生,同時,更要感動和震撼聽課者。高科技等等外界的東西,固然令人羨慕,但決不會令人敬佩,只有你課堂的思想、智慧型的高度才能使人心悅誠服、嘆為觀止。

懂得等待和寬容是老師基本素養。老師上課一般都崇高"結構清晰"、"層次分明",講究「轉、承、起、合」。這樣的課便於駕馭和控制,但在課堂上這種意識太強會進而變為一種"意志",具有了強迫性,臨駕於學生之上,使得課堂層次"硬化、固化、僵化"為結構,使得"啟發"變為"誘導"甚至"誘騙"。

老師對學生思維發生過程缺少足夠的耐心和等待,所謂"思考一會兒",所謂"小組合作討論"成為熱熱鬧鬧的"擺設",學生的精神缺少"合成"、"反應",有的只是知識在乙個平面上量的擴大,各種的題型同等級的遷移疊加,思維的疆域沒有拓展,思維的高度沒有提公升。

體驗學習是一種主體性學習

體驗學習是一種交往性學習

體驗學習是一種個性化學習

體驗學習是一種反思性學習

體驗學習是一種實踐性學習

體驗學習是一種情境性學習

體驗學習是一種內在學習

體驗學習是一種意義學習

教育,作為一種慢的藝術,尤其需要合理地對待學生的不足缺陷甚至錯誤。每個人的成長過程,就是點滴錯誤、點滴成績、點滴感悟積累而至質變的過程。這個過程中充滿著跌下去和爬起來。

放手是必要的,嘗試是必要的,等待是必要的。

錯誤是什麼?錯誤是一種經歷,錯誤是一種行為,錯誤是一種認識的暫緩,錯誤是一種履歷性的成長資源。學會使用這種不可再生的資源,需要教師發揮慢的藝術。

只有針對最近發展區的教學,才能促進學生的發展,而停留在現在發展區的教學,只能阻礙學生的發展。發展的過程就是不斷把最近發展區轉化為現有發展區的過程,即把未知轉化為已知、把不會轉化為會、把不能轉化為能的過程。

在知識問題上皮亞傑的"最近發展區"的理論可以參考,其實在思維領域也同步存在這樣的問題,學生已有的知識已經形成了穩定結構,同時也形成相對的思維一種均衡。我們問題的契入,要落足於最新發展區,並且由乙個問題地"引爆",打破他已有的均衡,要使它困感,使它迷惘,使他失衡。然後通過學習、討論、建構起新高度上的新的均衡,並同時要埋伏下一次打破均衡的因子。

混亂中獲取,清醒中存疑。

一、要敢於讓學生思維"亂"、"迷感",這就是孔子所謂"憤悱"狀態,這樣才能找到"新生知識"與"舊有知識"結構上的鏈結點。

二、只有真正打破了學生的知識、思維均衡,才真正調動起學生的注意、興趣。為什麼課堂上學生參與度、興奮度不高,除了反思教師的教學技巧,親和力等問題之處,反思一下你提的是"真問題"還是"假問題",是你的問題,還是學生的問題,是非常必要的,課堂不活躍的原因是我們沒有問題,沒有好問題、真問題,打擊在學生的思維盲點、作用在情緒的興奮點上。

三、課堂自然是要解決問題,使得學生經歷"均衡→不均衡→新的均衡"過程,這樣一種"解構和建構"的迴圈,不是以解決所有問題為"能事"的,帶著問題進教室的學生,在**合作解決了問題,同時還要帶著更多問題和疑問,尤其是帶著進一步**的興趣走出課堂的,這才是真的成功。

好員工是如何培養出來的

當老闆只是把員工當成一種幫助其賺錢的工具時,員工也就沒法兒把自己和企業的命運聯絡在一起。在咱們中國,許多企業在招聘員工時很忌諱頻繁跳槽的人,只要一看簡歷,此人呆過不少地方就讓企業倍加反感,似乎不論理由只要是跳槽頻繁的就不被看好,乙個不成文的規矩把跳槽頻繁者打入 不安份 的行列。這種被認為是 不可任用...

好英語是「讀」出來的

二 多方面培養學生的朗讀習慣 小學英語新課程標準 要求學生能在指認物體的前提下認讀所學詞語 能在 的幫助下讀懂小故事 能認讀所學詞語 能根據拼讀規律讀出簡單的單詞 能讀懂教材中簡短的要求或指令能讀懂問候卡等中的簡單資訊 能借助 讀懂簡單的故事或小短文,養成按意群閱讀的習慣能正確朗讀所學故事或短文 要...

好的廣告語是如何提煉出來的

好的廣告語要能夠觸動目標受眾。在產品的品牌定位和目標市場明確後,下一步就是要界定產品的目標消費者主要是哪個消費群體。也就是說誰會是產品的核心消費群體 產品主要與誰進行溝通 廣告口號要觸動哪些目標受眾。比如五穀道場速食麵它的目標受眾就是不願吃油炸速食麵的人群,由此五穀道場提煉出了 非油炸,更健康 的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