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山地質認識實習指導書 修改

2022-09-03 14:06:05 字數 4630 閱讀 4756

地質認識實習是地質基本概念、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三基)訓練的實踐過程,旨在通過短期的野外實踐使同學們對地質學研究的主要內容和特點有乙個比較全面的、概括性的了解。進一步鞏固和掌握《礦山地質》課程的基本內容和方法,為以後的教學和工作實踐打下堅實的基礎。

主要目的有三:(1)認識各類地質現象;(2)初步掌握一般的野外地質技能,從野外觀察、記錄、描述到羅盤使用等等;(3)樹立艱苦奮鬥的思想作風和勇於探索的科學求實精神,建立地質思維,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

1、採集礦物和岩石標本,進行肉眼鑑定描述,訓練野外鑑別礦物和岩石的能力,初步掌握三大岩類的特徵與區別標誌,尤其是沉積岩與岩漿巖的野外判別。

2、由老至新了解華北型沉積地層層序、接觸關係、岩性特徵及其沉積環境和沉積礦產,建立地質發展的時、空概念。

3、初步掌握褶皺、節理和斷層等主要地質構造的野外觀測方法和依據。

4、結合野外實際地質作用現象,觀察認識風化作用、剝蝕作用、搬運作用和沉積作用等外動力地質作用,認識各種地質作用所形成的各種地貌景觀。

5、初步學會地形圖的使用、路線地質剖面的測量、地質點定點與描述、利用地質羅盤儀測量地層產狀要素、野外地質記錄等基本地質工作方法。

1、系統總結野外實習過程中的地質現象,文字圖件共計4000-。

2、文字:前言、地層與沉積岩、岩漿作用與岩漿巖、變質岩與變質作用、地質構造、外動力地質作用、地質發展簡史、結束語(實習體會)。

3、圖件:包括交通位置圖、各組地層的信手剖面圖、地質現象素描圖。

1、本實習屬於教學性質的認識實習,以教師指導方式為主,結合課堂學習的理論知識,聯絡地質實際認識各種地質現象和地質作用,學會簡單的野外工作方法。

2、實習期間以實習小組為單位,組長為本小組負責人,小組成員要互相照顧、互相幫助;整個實習期間均為集體活動,嚴禁個人行動。

3、實習開始要認真做好準備工作,閱讀實習指導書,明確實習目的和任務,了解實習計畫和安排,準備實習用品。

4、野外實習中,每到一處,學生先集中聽老師講述,然後按實習小組分頭進行地質觀察描述,有問題要及時提出,爭取在現場弄懂。

5、每天野外實習返校後,晚7:00-9:00為室內工作時間,各小組長組織組員在指定教室集中對當天實習內容進行學習討論,並做系統整理歸納。

6、自覺遵守紀律,愛護樹木、莊稼,不亂仍雜物,保護環境,上山嚴禁煙火。

7、上山不准穿涼鞋、要穿長褲;野外工作時禁止相互嬉戲、打逗,避免使石塊墜落傷人,在公路邊工作時注意交通安全。

8、妥善保管實習指導書、羅盤等實習用品,遺失照價賠償。

9、無特殊情況必須出野外,如有特殊情況必須向實習帶隊老師請假並獲批准。

實習成績為5分制,

野外工作(野外觀察和討論的認真程度、野外記錄)2.5分

實習態度和表現(出勤、遵守記錄情況等)1分

實習報告1.5分

認識實習3天,安排1次參觀和2條野外實習路線,具體實習安排如下:

1、 講課、實習前準備;

2、 參觀地質大學(北京)地質博物館;

3、 下葦甸地質路線,觀察認識上元古界-下古生界地層、侵入體;

4、 周口店地質路線,觀察花崗閃長岩體、風化作用、接觸變質帶變質岩,周口河河流地貌;164背斜;岩溶地貌

5、 室內總結,編寫實習報告。

第二部分實習區地理和地質研究概況

實習區位於北京西山東部,地跨門頭溝區和房山區,實習路線距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校區)校園16~60km不等,交通十分便利,景色秀麗。

實習區內千公尺以上的山峰有多座,著名的如百花山海拔1991m,靈山達2420m,南部上寺嶺1307m。區內大多為低山和丘陵區,高程一般為150-300m,總體地勢為北高南低,西高東低,東南為華北平原。

實習區內主要河流為永定河、大石河和拒馬河等,永定河是北京地區的主要河流,發源於呂梁山北端東部,其上游為桑乾河,向東流經山西、河北、經北京西山和平原,在天津匯人海河,然後流入黃海。這些主要河流的支流向上游呈樹權狀撒開,形成了北京西山和平原的密集水系。

北京西山年降水量700mm左右。雨季為7一8月,其降水量佔全年的70%,山洪主要集中在這個時期。每年6一7月為高溫季節,7月平均氣溫為28℃,極高溫度可達40℃;1一2月為低溫季節,1月平均氣溫為一6℃,極低溫度達一22℃。

4一10月,日平均氣溫超過11℃,年雷暴日約37天,多集中在雨季。年大風日(>8級)約21天,多在冬季和春季。

區內工礦企業較多,包括燕山石油化工廠、首都鋼鐵公司等,此外還有一系列的具有一定規模的煤礦和水泥和石灰廠礦,花崗岩、板岩和大理岩石料的生產也很可觀。農業方面,平原區以種植小麥、玉公尺為主,丘陵和山區以雜糧為主,山口河灘地多植蘋果樹、梨樹和柿樹等。

實習區北京西山位於近東西向的燕山山脈和北北東向的太行山脈的接合部位。區內地質研究程度較高,地層發育較全,從太古界到新生界的主要地層單位均有出露(圖1)。本區地層經歷了不同程度的區域變質作用。

本區地層和岩石在華北地區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並可與華北地區的其它地區對比。

1、碎屑沉積岩:

區內碎屑沉積岩主要有礫岩、砂岩、粉砂岩、砂質頁岩、頁岩、泥岩和一些火山碎屑沉積岩等,分布廣泛,形成時代為太古代至新生代。

2、化學沉積岩

區內化學沉積岩主要有灰岩、白雲岩和矽質巖等。在區內主要分布於百花山向斜的兩翼。其形成時代主要是:薊縣紀、青白口紀、寒武紀、奧陶紀等。

京西岩漿巖出露面積較大,主要可以分為深成侵入巖、淺成侵入巖和噴出岩類,均形成於中生代侏羅紀和白堊紀。深成侵入岩是區內分布廣泛,主要為中性到酸性巖體,從南到北都有出露。區內出露較大的巖株有房山岩體、靈山岩體等及與之相伴形成的巖枝。

淺成侵入巖主要是和深成侵入巖相伴形成的一系列的岩牆、岩床、巖枝等,從基性到酸性均有發育。

3.噴出巖:

主要分布於百花山向斜的核部百花山和下葦甸一帶,其它地區如周口店一帶則零星分布。其形成時代均為侏羅紀和白堊紀,以中晚侏羅世最為發育,屬流紋岩、安山岩和玄武岩類。

變質岩岩類較為複雜,主要有大古界基底變質雜岩,顯生宙的區域動力變質岩類和熱接觸變質岩類。

太古界變質雜岩大面積出露於實習區南西部,其它地區則零出露。主要岩性有片麻岩、斜長角閃岩、變粒巖組成,並受到中等到強烈的混合巖化作用,形成了各種型別的混合巖。動力變質岩主要發育在各類斷層帶中,主要岩性有各種變余糜稜岩、糜稜岩和斷層巖等。

區域變質岩類分布廣泛。主要有板岩、幹枚巖、片岩、片麻岩和變質砂岩(礫岩)、大理岩等。在與各類岩體的接觸部位,還發育各種型別的熱接觸變質岩類。

1、北東向斷裂

主要包括紫荊關深斷裂帶和懷柔淶水斷裂帶及其伴生的小斷裂,是區內主要斷裂。北東向斷裂主要變形時期為晚侏羅世,後期新生性、繼承活動性明顯。斷裂活動控制了晚侏羅世及白堊世侵入岩體及早白堊世火山沉積盆地的分布和發展。

2.北東東向斷裂

北東東向斷裂與北北西向斷裂相互交切而呈棋盤格狀,一般規模不大,長幾km至十餘km,總體走向北東60~70°,斷面緊密、平直,斷距很小,主要形成於侏羅紀末,是上述北東向主斷裂共生的斷裂。斷裂性質呈左行壓扭性。

3.北西-北北西向斷裂

本組斷裂一般規模不大,長幾km至十餘km,區域上個別可達上百km,主要變形時期為侏羅紀,是前述北東向主斷裂共生的斷裂,並與北東東向斷裂配套。斷裂性質呈張扭性。

北京西山的褶皺構造較為發育,軸向主要為北東東向至近東西向,主要有:百花山向斜、九龍山(三家店)向斜、馬鞍山(谷積山)背斜和北嶺向斜等。

1、百花山向斜

百花山向斜分布於北京西山中部,呈北東-北東東向展布,核部地層為侏羅系火山岩,兩翼分別為古生界和元古界;兩翼地層傾角約30,近對稱分布,軸面直立。褶皺的北翼與西南部為斷層切割及燕山期岩體侵入改造,表明其形成於岩體侵入前,區內零星發育的白堊系沒有捲入褶皺,因此褶皺形成於中侏羅世後,白堊紀之前,是印支運動一燕山運動早期的產物。

2、九龍山(三家店)向斜

九龍山向斜分布幹百花山向斜東部,呈近東西向展布,與百花山向斜的構造特點極為相似,二者為同期構造作用下形成。核部地層為是侏羅系火山岩,兩翼主要為古生界;兩翼地層傾角約30°,近對稱分布,軸面直立。

3、馬鞍山(谷積山)背斜

馬鞍山背斜分布於九龍山向斜與北嶺向斜之間,呈北東東或近東西向展布,核部地層為薊縣系霧迷山組,兩翼分別為青白口係、寒武、奧陶系和石炭、二疊系。在橫剖面上,背斜總體成箱狀,兩翼較陡而頂部平坦,總體向東傾。

4、北嶺上疊向斜

北嶺上疊向斜總體呈ne向展布,東北端轉向近東西向。向斜的東南翼傾角較陡,約60°一70°,個別甚至倒轉;西北翼較緩,傾角不過20°一40°,軸向總體向南東傾斜,傾角約60°左右,向斜具寬大的槽部,其北段較窄,南段較寬,次級構造複雜。

本區自太古代至第四紀經歷了漫長的地質歷史,總趨勢表現為由太古代的活動,到元古代後轉向穩定,印支期又有活化的特徵;沉積環境由元古代-古生代的海相和海陸相沉積,至中生代轉向陸相沉積環境的演化過程。本區的構造演化可劃分為四個演化階段:

1 太古代一早元古代基底形成階段

太古代早期(約3.5ga),在冀東一帶出現海底火山噴發,形成了以遷西群為代表火山一沉積建造。太古代晚期(約3.0ga)地殼開始分異,形成以阜平群、泰山群等為代表的孤立分散的小陸塊。

大約2.5-2.6ga,發生強烈的阜平運動,分散的陸塊粘合形成較大的剛性塊體。

早元古代早期的五颱運動使剛性板塊進一步擴大,奠定了華北板塊的基本構造格架。早元古代晚期的呂梁運動,使沉積區褶皺隆起,形成了包括本區在內的統一的華北板塊結晶基底。

2 中新元古代裂塹演化階段

呂梁運動後,華北板塊進入相對穩定的蓋層發育階段,早期由於地殼較薄,具有相當的活動性,廣泛發育裂塹。接受了青白口係長山組、景兒峪組濱淺海沉積。新元古代末期,本區整體上公升成陸,在約2億年的漫長地質歷史時期中遭受剝蝕夷平,缺失震旦系和早寒武世早期沉積,早寒武世中期本區再度下降接受沉積,形成府君山組與景兒峪組平行不整合接觸關係。

礦山地質專業頂崗實習指導書

為了確保頂崗實習能夠圓滿完成,達到使學生所學地質理論與生產實踐緊密相結合,鍛鍊和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提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的實習目的,同時也是確保畢業後能順利走向工作崗位,特編制本頂崗實習指導書。一 礦井地質頂崗實習指導 現場收集原始資料及編錄地質素描 現場地質資料一般分為開拓巖巷地質編錄 掘...

認識實習指導書 修改

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 一 實習目的 認識實習是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學生接受專業課學習前一項重要的教學環節,通過實習使學生了解食品市場 加工等的基本資訊 熟悉食品工廠的機構 了解食品生產的工藝過程和裝置特點,掌握必要的生產技能及管理經營知識。對食品科學與工程有乙個感性認識,提高和鞏固學生的專業思想,為學習...

地質實習指導書

一 實習目的和要求 1.實習目的 工程地質野外教學實習是本課程教學實踐的重要環節,目的在於鞏固和加深理解在課堂所學的理論知識,使理論與實踐緊密相結合,提高教學效果 學會野外觀察地質現象和分析評價工程地質問題的初步能力,為今後學習 工作中使用分析地質資料打好基礎。2.實習要求 在教師指導下,逐漸學會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