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大學生就業問題的調查分析

2022-09-03 01:03:03 字數 4813 閱讀 3624

當今我國高等教育逐漸由精英教育轉變為大眾化教育。大學生就業形勢已經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如何認識大學生就業形勢,提-出有力措施和對策是高等學校大學生就業工作的重要課題。

高校畢業生的數量連年遞增,大學生就業難成為當前社會各界普遍關注的問題。通過對國內大學生就業情況的調查,分析我國大學生當前存在的就業問題並提出解決思路。

我國高校畢業生的數量連年遞增,2023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規模達到413萬人,比上年增加75萬人。高校畢業生數量的激增,客觀上使大學生就業的形勢越來越嚴峻,大學生就業難成為社會各界普遍關注的問題。經調查,得到如下結論:

一、大學生就業自身存在的問題

1.缺乏生存憂患意識

當前的大學畢業生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由於家庭的寵愛,很多人沒有樹立自食其力的觀念。這部分大學生共同的特點一般是家庭經濟情況比較好,父母對子女比較嬌慣,生活過於安逸、享受,沒有生存的壓力,因而他們的自立意識和能力都很薄弱,畢業對於他們只是一種形式。另外造成大學生不思進取的原因是學校教育的缺陷。

高考指揮棒下的學生只知道埋頭學習、認真考試,不知道如何做人、做事,如有的學生高考分數很高,入學後卻不能料理自己的日常生活,更談不到照顧他人。

2.缺乏社會責任意識

當前大學生受功利主義、拜金主義的影響較深,很多人考慮就業問題幾乎完全是站在個人立場上,收入水平已錯誤地成為大學生衡量個人價值的重要標誌。他們追求的是優厚的待遇和舒適的工作環境,個體責任和社會責任意識淡薄,以自我為中心,不顧及國家和社會的需要,以經濟利益為導向,貪圖生活享受。根據相關統計資料調查結果表明,大學生的擇業標準更傾向於實際經濟利益,個人收入的被選率居首位,達82.

2%。功利主義的教育價值觀影響了部分大學生的職業觀念,認為自己是「皇帝的女兒不愁嫁」,錯誤的精英意識使得他們對職業有過高的期望值,使他們雖然有較高學歷,總也找不到滿意的崗位。

3.缺乏主動創新意識

大學生被動地等待就業崗位,缺乏創新意識和魄力也是當代大學生面臨困境的原因之一。培養大學生創業技能與主動精神,應成為高等教育主要關心的問題,大學生愈來愈不僅僅是求職者。而首先將成為工作崗位的創造者。

4.求學時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

考上了大學達到了家長的要求而學生自己卻失去了奮鬥的目標,加之多年來我國應試教育體制的弊端,造成很多學生只善於考試,而不善於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應用於實際當中,即大家常說的高分低能。學習是被動的、敷衍的,大學四年所學的知識沒有充分被消化形成自己的專業知識系統,更不可能有意識、系統地拓展相關知識的深度和廣度,導致知識和社會技能欠缺。

5.自視過高,不能正確認識自己

我國高等教育已從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轉變。隨著高校規模的擴大,招生的標準有所降低,加之知識結構不盡合理,缺乏實踐經驗,大學生的整體水平與社會用人的標準和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而很多大學生卻渾然不知,仍以天之驕子自居。找工作時開口就是月薪多少多少,或是要承擔某一方面的工作,未曾貢獻先要索取。

當前用人單位對高校畢業生的思想道德覺悟和能力素質水平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普遍看重人品和能力,這恰恰是應試教育體制培養出的學生最缺乏的素質。不少單位已經開始對畢業生持寧缺勿濫的態度,這也成為大學生就業困難的乙個重要原因。

6.心理抗挫折能力薄弱

很多大學生由於從小學到大學一直一帆風順,成長過程中未遇過挫折,在求職過程中只要受到打擊就會一蹶不振,很難在摔倒的地方重新爬起來,不能有效地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主導、樂觀地尋找出路,而是變得怨天尤人或者自暴自棄。

7.職業素質缺乏

成績、專業知識和經驗不是唯一阻礙大學生就業的難題,職業規範和職業意識等職業素質是大學生最缺乏的。據調查,在對個人工作業績的影響方面,情商的影響力是智商的兩倍。企業更多強調學生的綜合素質,某公司表示,如在能力、素質和經驗之間挑選,他選擇素質公司對於畢生的考查重點不在反應敏銳,思維敏捷,主要是看責任心和做事的態度。

8.心理不就業

部分大學生心理不就業是目前一種客觀存在的現實情況。心理不就業的大學生主要特指部分大學生由於心智能力不成熟導致不願或不能就業。心理不就業大學生的特點是雖然個體有健康的體魄,卻沒有明確的人生目標和學習目標.

二、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

隨著高等學校擴招政策的實行,大學畢業生數量逐年增多。 2023年開始擴招 ,自第一批擴招學生畢業後 ,就業壓力日益加大。據統計 2023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人數為 145萬,以後每年以 3%-30%的增幅增加。

2023年全國大學畢業生有 338萬。2023年全國大學畢業生有413萬,2023年應屆畢業生達到 495萬。按照我國**公布的數字2023年大學生就業率為84%,即使以這個數字來計算 ,當年畢業就失業的大學生人數也達到了 40萬之多。

越來越多的本科畢業生、甚至是研究生感到了就業壓力。

1、社會就業容量小

目前 ,我國正處於社會轉型期 ,國民經濟結構正在進行戰略性調整 ,產業結構調整加快 ,傳統產業比例下降 ;技術革新日新月異 ,產品公升級換代速度加快國有企業的重組改造,減員增效日益推進 ;行政事業單位機構改革 ,公務員隊伍、事業單位人員精簡分流。這一現狀決了社會吸納人才的數量有限 ,無疑社會為大學生提供的就業崗位也會相對有限。國有企業,鐵道、輕工、金融、 it行業及部隊等 160多家單位。

每年學校邀請就業指導委員會成員單位召開年會共同研究畢業生就業工作 ,反饋畢業生使用意見 ,並對學校人才教育培養提建議 ,促進學校就業工作良性發展 ,促進學校的教育教學改革。

2、強化服務意識

積極做好每乙個畢業生的推薦工作學校堅持「一心一意為學生著想 ,盡心盡力為單位服務」的宗旨 ,樹立「以人為本」的工作理念 ,堅持「公正、公平、擇優和自願」的原則,積極推薦每乙個畢業生。及時準確地向學生發布用人單位需求資訊。一般而言 ,用人單位來學校選擇畢業生停留時間較短,能否使學生與用人單位的雙向選擇成功,學校發揮著重要作用。

3、觀念和心理誤區的影響

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 ,大學生應該直面現實 ,客觀分析 ,理性對待。但是 ,諸多的大學生存在著觀念和心理上的誤區 ,與當前就業形勢不相適應。有的大學生仍然停留在計畫經濟時期的「等、靠、要」的思想觀念上 ,缺乏主觀能動性。

有的大學生認為「考上大學 ,就一定會有乙份待遇豐厚的固定工作」 ,對自己缺乏正確的定位 ,勢必錯過不少的就業機會。

4、市場機制不完善加大了大學生就業的難度

目前 ,我國已從過去那種「計畫」在人力資源配置中發揮基礎性作用轉變為「市場」在人力資源配置中發揮基礎性作用 ,但我國社會制度轉型相對滯後於經濟的轉型 ,與市場經濟社會所要求的制度和執行機制還不相適應。市場體系不夠完善 ,畢業生就業機制還不夠健全。現行的人事制度與畢業生市場化的擇業機制不相協調 ,對人才流動有著嚴重束縛。

5、高校教育改革滯後使得培養的人才難以適應社會的需要

伴隨著高校擴招出現的大學生就業難問題 ,實際上暴露出現行的辦學理念、體制、執行機制、教育教學內容、學科專業建設、師資和管理水平等存在一系重要的問題。為使用人單位的需求資訊及時讓學生掌握 ,學校承諾在兩小時內將需求資訊在學校就業網上發布 ,並採取**通知、張貼海報等多種渠道讓學生與用人單位在最短的時間內雙向選擇。同時 ,認真做好用人單位的資格審查 ,避免學生上當受騙。

全面準確掌握學生就業狀態 ,有針對性地做好畢業生推薦工作。學生就業工作專幹與每位畢業生進行談話 ,了解每個學生的就業意向、擇業期望 ,並幫助學生合理定位。專幹手裡都有一本詳細記錄每位畢業生基本情況和就業意向的小冊子 ,可以針對不同需求有針對性地推薦不同的畢業生。

一些高校的學科門類過,專業設定過細,教學計畫、教學模式和教材陳舊 ,培養的畢業生在知識結構、綜合能力、基本素質和思維模式等方面與社會的需要不相適應。

6、學校就業指導難以適應大學生就業現實需要

就業指導和畢業生職業生涯規劃設計是一門學問,具有很強的專業性和科學性。但目前我高等學校較為普遍地存在著就業指導機構不健全 ,人員素質不高, 難以達到專業化、職業化的要求。主要表現:

一是就業指導工作過於粗放。「就業教育」在大多數高校只是在畢業前由相關領導對學生進行一次總動員 ,指導老師缺乏相應的專業知識。二是就業指導工作的資訊提供不足 ,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

三是就業心理諮詢明顯滯後於學生就業心理的發展變化。

7、就業期望值過高增大了大學生擇業的心理壓力

大學生在擇業中,大都有「人往高處走」的心態,希望到那些工作環境好、薪酬收入高的國有企事業單位 ,不願意到民營企業或鄉鎮企業。有些大學生對自己素質、能力等就業實力評價過高 ,自我感覺良好,而與用人單位對他們的整體素質的評價差距太大。他們往往在求職時這山望著那山高 ,人為地抬高了就業的門檻,加大了求職的難度 ,使自己處於被動狀態。

8、實踐能力差是大學生「就業難」的乙個重要原因

很多大學生理論基礎知識和專業水平都還不錯,但實踐操作能力和綜合能力差。用人單位在招聘人才時,最不滿意的是那些「眼高手低,只懂理論不會實踐的大學畢業生。

三、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的對策

(一)加強就業觀念教育,引導大學生轉變就業觀念

要把畢業生就業工作與畢業生思想教育結合起來。畢業生的就業壓力不僅來自社會供求的不平衡 ,更來自自身思想觀點的束縛。要幫助和教育他們完成從「精英化」身份向「大眾化」身份在認識上的轉變 ,進行更實際更理性的職業規劃。

要引導和教育學生擯棄「保險箱」的觀念 ,樹立「先就業 ,後擇業」的觀念。破除工作崗位高低貴賤的觀念 ,樹立「七十二行 ,行行出狀元」的觀念。克服擇業中消極等待的思想 ,主動出擊來推銷自己。

(二)深化改革 ,使高校培養的人才適合市場需要

高校要根據經濟社會發展趨勢 ,以及經濟結構產業結構和就業市場對高校畢業生的需求,及時調整學科專業結構 ,調整人才培養結構和模式 ,樹立以就業為導向的辦學觀 ;要加強與社會用人單位的合作,根據社會發展需求 ,深化高校人才培養模式和教學內容的改革 ,進一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加強綜合能力、實踐能力和人文素質培養 ,提高大學生的組織能力、適應能力和創新能力 ,縮短大學生就業的適應期 ;要時刻樹立質量意識 ,狠抓教育教學質量 ,狠抓人才培普通高等教育研究養的質量 ,建立自身特色和優勢 ,創造自身「品牌」 構建高質量、高品位和強能力的人才培養格局 ;要拓寬辦學思路 ,積極推崇和實施「 3+1」訂單式資助培養模式。即學生第三年學習結束時 ,用人單位可到校擇優挑選學生 ,並與之簽定協議 ,由用人單位按一定額度資助學生第四年的學費 ,學生畢業後直接去簽約單位就業。

大學生就業問題調查

1 在校期間哪些環節將會對你的就業幫助最大 可多選 abda.專業課程 b.專業實習 c.擔任學生會幹部 d.社會活動及實踐 2 你覺得自己目前所學專業在今後的求職過程中是否具有優勢?aa.有b.沒有 c.不清楚 3 在找工作時,你怎麼看待專業和工作性質的問題 b a.一定要找與專業對口的工作 b....

大學生就業問題的分析

目前,大學生就業問題越來越突出,這個問題背後隱含著一些深層次的矛盾,因此,我們必須進行認真分析。一 大學生就業難的危害 1 知識貶值。培養乙個大學生,需要十幾年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家庭和國家無論在時間 精力還是金錢方面的投入都是很大的。可以說,一般工薪家庭在孩子讀書期間,需要近一半的收入花在孩子的...

大學生就業問題分析 新

a 在校學習成績,獎學金等榮譽 b 專業技能,技能證書 c 社交能力,應變能力 e 實習經驗與其他工作經驗 12 您如何看待大學生考證熱現像?c a 為求就業,考了總比不考好 b 個人興趣愛好 c 盲目考證不值得提倡 d 學習專業之餘還能學習多一門技巧 13 當您遭遇困惑時,您願意求助的物件是 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