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和心理學常識

2022-09-02 04:15:02 字數 2666 閱讀 1651

(一)教育學

教育學誕生的標誌是17世紀捷克教育家誇美紐斯出版了《大教學論》。開創了班級授課制。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於2023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學》是最早以「教育學」命名的專著。

影響個體發展的因素:遺傳素質、環境、教育(主導作用)。

教育活動的基本要素是:教育者(教師)、受教育者(學生)和教育影響(教學)。

教師職業特點:複雜性、創造性、連續性、長期性、間接性、主體性、示範性。

學生是教育的物件,是自我教育和發展的主體。主體主要表現在自覺性、獨立性、創造性三方面。學生是發展中的人。學生的生理和心理兩方面的都處在連續不斷地向積極方面的變化之中。

良好師生關係的特點:民主平等、尊師愛生、心理互動、教學相長。

教育影響主要由教育**、教育內容、教育手段、教育活動方式方法和教育環境五個方面內容構成。

課程是教學的主要媒介,是學生學習的主要知識源,是提高學生素質、促進全面發展的重要基礎,也是教師上課和評價教學效果的主要依據。

課程的基本結構:課程計畫、課程標準(教學大綱)、課本(教科書)。教科書是根據教學大綱系統闡述學科內容的教學用書。是課程標準的具體化。

教學是教師教、學生學的統一活動。教學活動對學生來說是一種認識活動。

教學模式一般分為傳授模式、活動模式和綜合模式三種。

教學原則:科學性與教育性結合的原則;理論聯絡實際的原則;直觀性原則;啟發性原則;系統性原則;因材施教的原則。

常用的教學方法:第一類是以語言傳遞資訊為主的方法,如講授、會話、討論、讀書指導;第二類是以直接感知為主的方法,如講座、演示和參觀。第三類是以實際訓練為主的方法,如練習、實驗、實習作業。

教學組織形式有:個別教學形式、班級授課、道爾頓制、分組教學、川普制。班級上課是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

教學以上課為中心環節。

近代西方著名教育家有蒙特梭利、贊可夫、巴班斯基、杜威、布盧姆、布魯納等。

近代中國的教育家有陳垣、陶行知、晏陽初、蔡元培、馬君武、楊昌濟、嚴範孫、張伯苓、胡雨人、梁漱溟、吳稚暉、梅貽琦、屈伯川、陳岱孫。

(二)心理學

赫爾巴特是第乙個宣稱心理學是一門科學的學者。2023年德國心理學家馮特出版了《生理學綱要》,使心理學從哲學中解放出來,成了一門獨立的科學。

需要:對物件的欲求稱為需要。

動機:引起個體活動,維持已引起的活動,並導致該活動朝向一定目標進行的一種內在過程。環境中能引起動機的物體或條件的作用稱為誘因。動機是需要、驅力、誘因、情緒等共同起作用的結果。

好奇心引發的行為通常表現為下列3種方式:感官探索;動作操作;口頭詰問。

注意:是人的心理(意識)活動對一定物件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

是指每一瞬間意識對一定物件的選擇及跟蹤。集中:是指意識對所選擇的物件給以貫注和維持。

注意是依附並伴隨心理過程的一種狀態,它本身並不反映任何事物及其屬性。同注意的穩定性相反的品質是注意的分散,也叫分心。

定勢:指主體對一定活動的預先的準備狀態,它決定著同類後繼的心理活動的趨勢。剛剛發生經驗或者在較長時間內起作用的一些心理因素導致定勢出現。

錯覺:在特定條件下,對客觀事物所產生的帶有某種傾向的歪曲知覺。似動現象:物體在空間沒有位移而被知覺為運動,這種現象叫做似動現象或動景現象。

條件反射:巴甫洛夫於19世紀末至本世紀初對狗的消化過程進行研究中發現了條件反射現象,由此開始了著名的條件反射實驗研究。獲得、消退、自發恢復、刺激泛化、刺激分化。

記憶:識記、保持、再認和回憶是記憶過程中的幾個基本環節,他們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絡。識記是保持和回憶的前提,保持是識記和回憶的中間環節,回憶是識記和保持的結果和檢驗,通過回憶,還有助於進一步鞏固所識記的內容。

認知心理學按資訊的輸入、加工、儲存、提取方式的不同,以及資訊儲存時間長短不同,把記憶費為瞬間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3種記憶系統。

遺忘:是對識記過的內容既不能回憶也不能再認,或發生錯誤的回憶和再認。

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是對記憶和遺忘進行實驗研究的創始人。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又稱保持曲線。遺忘曲線表明的規律:

遺忘發展是不均衡的,在識記後的短時間內遺忘得比較快、較多,以後逐漸減慢,到了相當時間,幾乎不再遺忘。遺忘速率先快後慢,呈負加速型。

對資訊的保持起干擾作用的活動有兩類:前攝干擾(或前攝抑制)和倒攝干擾(或倒攝抑制)。前攝抑制:指先前學習的材料對識記和回憶後學習的材料的干擾作用。

思維的智力操作過程:分析與綜合;比較和分類;抽象和概括。

情緒與情感是人對事物的態度的體驗,是人腦對客觀事物與主體需要之間關係的反映。

心境:一種比較微弱、持久而又具有渲染性的情緒體驗狀態,通常也叫「心情」。

意志:是人自覺地確立目的,支配行動,並通過克服困難和挫折,實現預定目的的心理過程。意志品質包括:自覺性、果斷性、堅韌性、自製性。

智力包括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思維力、想象力等,其中思維力是智力的支柱和核心,代表智力的水平。

氣質:在人的行為中所表現出的典型而又穩定的心理活動動力特徵的綜合。所謂心理活動的動力特徵是指心理活動的強度、速度、穩定性和指向性。

氣質型別的構成:膽汁質、多血質、粘液質、抑鬱質。氣質型別的特徵:

感受性、耐受性、反應敏捷性、情緒興奮性、可塑性、指向性。

性格:是乙個人在對現實的穩定的態度和習慣化了的行為方式中所表現出來的人格特徵。性格是個性的核心,它是個體的社會行為的特徵,又好壞之分。

學習:學習是人和動物在生活過程中通過獲得經驗而產生的行為或行為潛能的相對持久的適應性變化。

主要心理學理論有:人格(個性)理論、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埃里克森的人格發展理論、科爾伯格的道德發展階段論、需要層次理論。

心理學教育學

教育學心理學複習資料 之心理學複習資料1 心理學複習資料 一 名詞解釋 1 心理學 心理學是研究人的心理現象及其活動規律的科學。2 心理過程 指認識過程 感覺 知覺 識記 想象和思維 情緒和情感過程及意志過程。3 觀察法 觀察,旨在自然條件下,人們為一定目的而對事物所進行的有計畫的知覺過程。觀察法就...

教育學心理學

一 教育學 1 教育學是研究教育現象 揭示教育規律的一門科學。2 我國春秋木年的 學記 是世界上第一部論述教育問題的專著。比古羅馬昆體良的 論演況家的教育 早約三百年。其中的主要思想有 不揠苗助長 不陵節而施 體現了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 道而弗牽 強而弗抑 開而弗達 反映了啟發性教學原則 教學相長 體...

教育學和心理學培養方法

教育學和心理學,都強調學生的學習動力源於內心的需要,首先是好奇心的驅使,然後形成學習的興趣,當這種興趣得以持之以恆下去,就形成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所以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要從心開始。1 巧妙匯入,引起好奇心英語課堂是學生學習英語的主要陣地,面對英語水平參差不齊的學生,關於如何有效地設計課堂匯入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