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肥料學知識點及答案

2022-08-01 15:36:04 字數 5247 閱讀 6469

第一章土壤:陸地表面由礦物、有機物質、水、空氣和生物組成、具有肥力且能生長植物的未固結層。

肥料:能夠直接供給植物生長的必需的營養元素的物料。

了解土壤的基本物質組成:土壤的三相組成:固相(固體土粒,包括礦物質和有機質)、液相(土壤水和可溶性物質)、氣相(土壤空氣)。

土壤肥力:在植物生活的全過程中,土壤具有能**與協調植物正常生長發育所需的水分、養分、空氣和熱量的能力。根據肥力產生的原因,可以將土壤肥力分為自然肥力和人為肥力。

四因素:空氣、溫度、養分、水分。

第二章土壤礦物質:岩石風化形成的礦物顆粒。

風化:岩石、礦物在外界因素和內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逐漸發生崩解和分解的過程。有物理、化學、生物風化。

礦物:自然產生於地殼中的具有一定化學成分、物理性質和內部構造的單質或化合物,是土壤礦物質的**。

原生礦物:在風化過程中沒有改變化學組成而遺留在土壤中的一類礦物。

次生礦物:原生礦物風化和成土作用下,新形成的礦物。

岩石:一種或數種礦物的集合體。

岩漿巖:由岩漿冷凝而成。沒有層次和化石,包括侵入石和噴出巖。

沉積岩:由各種先成的岩石經風化、搬運、沉積、重新固積而成或由生物遺體堆積而成的岩石。有層次性和生物化石。

變質岩:在高溫高壓下岩石中的礦物質發生重新結晶或結晶定向排列而形成的岩石。堅硬、呈片狀組織。

土壤粒級:將土粒分為石粒、砂粒、粉砂粒和粘粒四級。

土壤質地:土壤中各粒級土粒含量(質量) 百分率的組合。

土壤質地的分類:

砂土類(「熱性土」、透水性強、通氣性好、熱容量較小、保肥性差、鬆散易耕、「發小苗不發老苗」)

粘土類(「冷性土」、保水力強、通氣性差、熱容量較大、養分較豐富、宜耕期短、「發老苗不發小苗」)。

壤土類(通氣透水性良好、保水保肥、耕性較好、宜耕期較長、「四砂六泥」、「三砂七泥」、「既發小苗又發老苗」)

土壤有機質:除了礦物質外的固相土壤。泛指土壤中**於生命的物質。存在於土壤中的所有含碳的有機化合物。

農業土壤有機質的重要**:每年施用的有機肥料和每年作物的殘茬和根系以及根系分泌物。

土壤有機質形態:新鮮有機質、半分解的有機質、腐殖質。

土壤有機質主要元素組成:c、o、h、n。有機質型別:醣類化合物;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素;含n化合物(蛋白質、 氨基酸);脂肪、樹脂、蠟質和單寧;灰分物質。

有機質的礦化作用:有機質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為簡單無機化合物的過程,最終產物為co2、h2o等,而n、p、s等以礦質鹽類釋放出來,同時放出熱量,為植物、微生物提供養分和能量。包括醣類化合物的轉化;含氮有機物的轉化(氨基化(水解)、氨化、硝化和反硝化);含磷、含硫有機物的轉化。

有機質的腐殖化作用:進入土壤中的生物殘體,在土壤微生物作用下,合成為腐殖質的過程。

腐殖化係數:通常把每克乾重的有機質經過一年分解後轉化為腐殖質(乾重)的克數。

土壤水分型別:土壤吸濕水、土壤膜狀水、土壤毛管水、土壤重力水。

土壤吸濕水:固相土粒籍其表面的分子引力和靜電引力從大氣和土壤空氣中吸附氣態水,附著於土粒表面成單(多)分子層。

土壤膜狀水:吸濕水達到最大後,土粒還有剩餘的引力吸附液態水,在吸濕水的外圍形成一層水膜。

土壤毛管水:靠毛管力保持在土壤孔隙中的水分。

毛管支援水:指地下水層籍毛管力支援上公升進入並保持在土壤中的水分。

毛管懸著水:指當地下水埋藏較深時,降雨或灌溉水靠毛管力保持在土壤上層未能下滲的水分。(田間持水量:毛管懸著水達到最大時的土壤含水量。)

土壤重力水:指當土壤水分含量超過田間持水量之後,過量的水分不能被毛管吸持,而在重力的作用下沿著大孔隙向下滲漏成為多餘的水。(當重力水達到飽和,即土壤所有孔隙都充滿水分時的含水量稱為土壤全蓄水量或飽和持水量。

)土壤質量含水量:指土壤中保持的水分質量佔土壤質量的分數。

土壤容量含水量:指土壤水分容積與土壤容積之比。

土壤相對含水量:某一時刻土壤含水量占該土壤田間持水量的百分數。

土壤水分特徵曲線:又稱土壤持水曲線,它是指土壤水的基質勢或土壤水吸力與含水量的關係曲線。(它能表徵土壤水分的能量和數量之間的關係,是研究土壤水分的保持和運動,反映土壤水分基本特徵的曲線。

)土壤呼吸:土壤空氣與大氣間通過氣體擴散作用不斷地進行著氣體交換,使土壤空氣得到更新的過程。

土壤通氣性(透氣性):指土壤空氣與近地層大氣進行氣體交換以及土體內部允許氣體擴散和流動的效能。

土壤通氣性產生的機制(土壤空氣運動的方式):

土壤空氣擴散:指某種氣體成分由於其分壓梯度與大氣不同而產生的移動。

土壤空氣整體交換:指由於土壤空氣與大氣之間存在總的壓力梯度而引起的氣體交換,是土體內外部分氣體的整體相互流動。

1、土壤質地與土壤肥力的關係

土壤質地是土壤最基本的性狀之一,是土壤通氣、透水、保水、保肥、供肥、保溫、導溫和耕性等的決定性因素,它和土壤肥力、作物生長的關係最為密切、最為直接。

砂土類:保肥性差、通氣性好、透水性強、熱容量較小、鬆散易耕、要適時追肥、「熱性土」、「發小苗不發老苗」

粘土類:保水力強、通氣性差、熱容量較大、養分較豐富、宜耕期短、「冷性土」、「發老苗不發小苗」

壤土類:通氣透水性良好、保水保肥、耕性較好、宜耕期較長、「四砂六泥」、「三砂七泥」、「既發小苗又發老苗」

2、土壤質地的改良措施

a. 增施有機肥料:有機質的粘結力比砂粒強,比粘粒弱。

b. 摻砂摻粘、客土調劑:泥入砂,砂摻泥,以改良質地,改善耕性

c. 翻淤壓砂、翻砂壓淤:下層砂土或粘淤土翻到表層使砂粘混合,改良土性

d. 引洪放淤、引洪漫沙:利用洪水中泥沙改良土質

e. 根據不同質地採用不同的耕作管理措施。

3、土壤中有機質的轉化包括哪些過程

1)礦化作用:有機質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為簡單無機化合物的過程,最終產物為co2、h2o等,而n、p、s等以礦質鹽類釋放出來,同時放出熱量,為植物、微生物提供養分和能量。包括醣類化合物的轉化;含氮有機物的轉化(水解、氨化、硝化和反硝化);含磷、含硫有機物的轉化。

2)腐殖質化過程:進入土壤中的生物殘體,在土壤微生物作用下,合成為腐殖質的過程。

腐殖質的組成:胡敏酸、富里酸、胡敏素。

腐殖質的性質:帶電性、吸水性、穩定性。

4、土壤有機質轉化的影響因素有哪些?

有機質的碳氮比和物理狀態

土壤水、熱狀況

土壤通氣狀況

土壤酸鹼性

5、土壤有機質與土壤肥力的關係?

1)是土壤養分的主要**;

2)促進土壤結構形成,改善土壤物理性質;

3)提高土壤的保肥能力和緩衝效能;

4)腐殖質具有生理活性,能促進作物生長發育;

5)腐殖質具有絡合作用,有助於消除土壤的汙染。

6、如何積累和調控土壤中有機質含量

種植綠肥,增施有機肥料;秸稈還田;調節土壤水熱狀況。

7、土壤空氣組成與大氣的差異

1)土壤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比大氣高十至數百倍

2)土壤空氣中氧的含量低

3)土壤空氣中的相對濕度比大氣高

4)土壤空氣中有時含有還原性氣體

5)土壤空氣數量和組成經常處於變化之中

第三章土壤容重:指單位容積土體(包括孔隙在內的原狀土)的乾重。

土壤孔隙度:單位容積土壤中孔隙容積佔整個土體容積的百分數。

土壤相對密度:單位容積的固體土粒(不包括粒間孔隙)的乾重與4℃時同體積水重之比。

土壤孔隙比:土壤中孔隙容積與土粒容積的比值。

土壤孔隙型別:

1)非活性孔,又叫無效孔、束縛水孔,<0.002mm

2)毛管孔隙,0.02~0.002mm

3)通氣孔隙,>0.002mm

土壤結構體:在內外因素的綜合作用下,土粒相互團聚成大小、形態和性質不同的團聚體。

土壤結構型別:塊狀結構、片狀結構、柱狀結構、核狀結構、團粒結構。

土壤耕性:指土壤在耕作時所表現的特性。

土壤耕性的含義:耕作難易程度、耕作***壞、宜耕期長短。

土壤膠體的型別:土壤中最細微的顆粒,膠體顆粒的直徑一般在1 nm~100 nm之間(長寬高至少乙個方向在此範圍內),實際上土壤中小於1000nm的粘粒都具有膠體性質。

膠體型別:無機膠體、有機膠體、有機無機復合膠體。

層狀矽酸鹽礦物:無機膠體中的一種。由矽氧片和鋁氧片構成。2:1型礦物易發生同晶代換作用。

土壤膠體電荷的分類:

永久電荷:它是由於粘粒礦物晶層內的同晶替代所產生的電荷。該電荷一旦產生即為該礦物永久所有,所以成為永久電荷。

可變電荷:電荷的的數量和性質隨介質ph而改變的電荷。

土壤陽離子交換量(cec):是指在一定ph值條件下每1000g乾土所能吸附的全部交換性陽離子的釐摩爾數(cmol/kg)。可以作為土壤保肥力的指標。

土壤酸度:反映土壤中h+的數量。

土壤膠體上吸附的致酸離子(h+或al+3):與土壤酸性有密切關係。

土壤酸度的分類:

活性酸度:指土壤溶液中游離的h+所直接顯示的酸度。常用ph值表示。

潛性酸度:指土壤膠體上吸附的h+、al3+所引起的酸度。它們只有在轉移到土壤溶液中,形成溶液中的h+時,才會顯示酸性。

1、土壤團粒結構在土壤肥力中的作用?

協調水分和空氣的矛盾

能協調土壤有機質中養分的消耗和積累的矛盾

能穩定土壤溫度,調節土熱狀況

改良耕性和有利於作物根系伸展

2、良好團粒結構具備的條件。

有一定的結構形態和大小

有多級孔隙

有一定的穩定性

有抵抗微生物分解破碎的能力

3、陽離子交換作用的特點包括哪些?

a、可逆反應;b、反應迅速;c、等量交換。

4、影響土壤陽離子交換量(cec)的因素。

a、膠體數量;b、膠體型別;c、土壤ph值。

5、團粒結構的形成過程。

1)土粒的粘聚膠體的凝聚作用、水膜的粘結作用、膠結作用

2)成型動力生物作用、乾濕交替作用、凍融交替作用、土壤耕作的作用

6、創造團粒結構的措施。

1)農業措施深耕與施肥、正確的土壤耕作、合理的輪作制度、調節土壤陽離子組成、合理灌溉、曬垡和凍垡

2)土壤結構改良劑的應用水解聚丙烯腈鈉鹽

第五章農田土壤生態與保護

1、高產肥沃土壤特徵:

良好的土體結構;

適量協調的土壤養分;

良好的物理性質。

其培肥措施:

①增施有機肥料,培育土壤肥力;

②發展旱作農業,建設灌溉農業;

③合理輪作倒茬,用地養地結合;

④合理耕作改土,加速土壤熟化;

⑤防止土壤侵蝕,保護土壤資源。

2、土壤汙染源:汙水灌溉、施肥、施用農藥、工業廢氣、工業廢渣。

其防治措施:加強對土壤汙染源的調查和監測;徹底消除汙染源;增施有機肥料及其他肥料;剷除表土或換土;生物措施;採用人工防治措施。

學考知識點

學業水平測試複習綱要 必修1 1 常見的有機物有 甲烷 乙烯 苯 乙醇 乙酸 醣類 油脂 蛋白質等。2 常見的混合物有煤,石油,漂白粉,硬鋁 黃銅 鋼等合金,氯水,氨水等溶液,膠體。3 液氯 液氨 冰醋酸屬於純淨物。4 常見的電解質有 酸 鹼 鹽等,其在水溶液中能發生電離。5 鑑別溶液和膠體的方法 ...

航海學知識點

航海上常用的劃分方向的方法有下列三種 1 圓周法 以正北為方向基準000 按順時針方向計量到正東為090 正南為180 正西為270 再計量到正北方向為360 或000 圓周法始終用三位數表示,是航海上最常用的表示方向的方法。2 半圓法 以正北或正南為方向基準,分別向東或向西計量到正南或正東,計量範...

大家都來學化學知識點及測試

第一章大家都來學化學知識點 一 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 一 概念 1 物理變化 物質發生變化時沒有生成新物質,這種變化叫物理變化。例 火柴梗被折斷 玻璃破碎 小麥加工成麵粉 水的三態變化 石蠟熔化 食鹽溶解在水中 燈泡 電爐絲通電發光 發熱。以上都是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屬於物理變化。2 化學變化 物質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