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知識與能力第3單元 教學

2022-08-13 09:12:11 字數 5080 閱讀 9491

一、命題特點

1、命題範圍集中在教學原則、教學規律等章節。對教學方法重視不夠。

2、命題有考查學生歸納能力的傾向。例如考題教學工作基本環節。

3、命題有略偏的特點。例如,科學性和思想性統一的教學原則。

4、命題有考查課外知識的傾向。例如暗示教學法,形式教育論。

5、本單元內容考點多,複習難度大。

二、考點速記

(一)單選題

1、教學:教學是教育目的規範下的、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共同組成的一種教育活動。

2、教學過程:是指學生在教師有目的、有計畫的指導下,積極主動地掌握系統的文化科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發展智力和體力,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的過程。

3、教學原則:教學原則是教師和學生在教學工作中必須遵循的基本要求。

4、教學方法:是教師和學生為實現教學目的、完成教學任務所採用的方式和手段的總稱。它包括教師的教法和在教師指導下學生的學法。

5、教學組織形式:教學組織形式是指為了完成特定的教學任務,教師和學生按一定的要求組合起來進行活動的結構。

6、教學過程的構成要素:教師、學生、教學內容、教學方法。

7、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的體現者:學生。

8、教學過程的本質: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個體的認識過程和發展過程。

9、教學作為一種認識活動,特殊性體現在:間接性、引導性、簡捷性。

10、學生掌握知識的基本階段:引起求知慾、感知教材、理解教材、鞏固知識、運用知識、檢查知識、技能和技巧。

11、直觀教學手段包括:實物直觀、模像直觀、形象性語言。

12、循序漸進原則的序是指:一是指學科內在的邏輯順序;二是指學生認識發展的順序。

13、講授法的形式:講述、講解、講讀、講演。

14、教學組織形式:

基本形式:班級授課制;

輔助形式:現場教學、小組教學、個別教學;

輔助教學:複式教學。

15、教學工作的基本環節:備課、上課、作業的布置與批改、課外輔導、學生成績的檢查與評定。

16、備課的型別:學期備課、單元備課、課時備課。

17、備課的三種計畫文字:學期教學計畫、單元教學計畫、課時教學計畫(教案)。

18、課的型別:綜合課和單一課。

19、單一課的型別:新授課、練習課、複習課、檢查課。

20、綜合課的結構:組織教學、檢查複習、講授新課、鞏固練習、布置作業。

21、教學組織形式的發展:

導生制:產生於19世紀的英國,由牧師貝爾和教師蘭喀斯特創立,又稱:「貝爾-蘭喀斯特制」。即由教師教年齡較大的學生,然後,在由其中的佼佼者導生去教年齡小的或學習差的學生。

道爾頓制:2023年,由美國柏克赫斯特在道爾頓市道爾頓中學實行。 它是一種自學輔導式教學組織形式:

教師每週進行有限的集體教學,然後指定學習內容,讓學生自學,獨立完成作業,然後接受教師考查,合格後,再接受新的學習任務。

文森卡特制:美國教育家華虛朋於2023年提出。學習課程分兩部分。一

部分採用學生個人自學的方式,主要學習讀寫、算以及歷史、地理方面的知識和技能;另一部分則採用集體教學方式,如**、藝術、運動以及開辦商店等。

川普制:20世紀50年代,由美國教育學教授勞伊德川普提出。它把大班上課、小班討論、個人自學結合在一起,以靈活的時間單位代替統一的上課時間。

教學時間分配為:大班上課佔40%,小班研究佔20%,個別教學佔40%。

22、學生成績檢查的方式:考查和考試。

(二)辨析題

1、教學與智育

教學是實現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徑,與思想政治、體育衛生、後勤管理並列。

智育屬於教育內容,與德育、體育、美育、勞動教育並列。

2、教學與教育:

教育包括教學。教學是教育的途徑,與課外活動、生產勞動並列。

3、教學與自學:

教學由教和學兩部分組成。教的目的是提高自學能力, 「教是為了不教」。

4、教學原則與教學規律:

規律是客觀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原則是人們制定的,在制定和貫徹執行中總有主觀意識的參與。

4、教學的意義:

教學是嚴密組織起來的傳授系統知識、促進學生發展的最有效的形式。

教學是進行全面發展、實現培養目標的基本途徑。

教學是學校工作的中心環節。

5、教學的任務:

傳授和學習系統的文化科學知識和基本技能技巧。

發展學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培養他們的能力,使他們學會學習。

發展學生的體力,提高學生的健康水平。

培養學生科學的世界觀、良好的道德品質和高尚的審美情趣。

6、啟發式教學和注入式教學的區別?

啟發式教學:

含義:以啟發學生的思維為核心,採用多種方法去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特點:把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師生之間雙向、多向交流,重視情感溝通。

注入式教學:

含義:把學生當作接受知識的容器,向學生灌輸現成知識的一種教學思想。

特點:把學生當做被動的客體。重視知識的傳授。師生之間單向交流,忽視情感溝通。

(三)簡答

1、簡述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

間接經驗與直接經驗相統一規律;掌握知識與發展智力相統一的規律;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主體作用相統一的規律;掌握知識與提高思想品德相統一的規律。

(1)簡述間接經驗與直接經驗相統一規律?

教學過程中,學生以學習間接經驗為主。學習間接經驗要以學習直接經驗為基礎。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相互作用。

(2)簡述掌握知識與發展智力相統一的規律?

掌握知識是發展智力的基礎。發展智力是掌握知識的必要條件。教學必須實現二者的辯證統一。

(3)簡述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主體作用相統一的規律?

學生的學以教師的教為主導,應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的教以學生的學為基礎,應充分發揮學生參與教學的主體能動性。教學必須實現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的統一。

(4)簡述掌握知識與提高思想品德相統一的規律?

掌握知識是提高思想品德的基礎。思想品德的提高會推動學生積極地學習知識。思想教育與知識教學相統一。

2、簡述常用的教學原則?

(1)簡述科學性和思想性相統一的原則?

含義:是指教師在向學生傳授科學知識的同時,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教書育人並重。

要求:向學生傳授正確系統的科學知識,保證教學的科學性;要充分挖掘教材內容的思想性,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和業務水平。

(2)簡述理論聯絡實際原則?

含義:是在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中傳授知識和技能,引導學生學懂會用,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要求:書本知識的教學要注意聯絡實際;重視培養學生運用知識(練習、實驗實習、實際操作、社會實踐)的能力;根據需要補充必要的鄉土教材。

(3)簡述直觀性原則?

含義:是指在教學中通過引導學生觀察,使學生形成對所學知識的表象,從而正確理解知識。

要求:恰當地選用直觀教學手段;直觀演示要同教師的講解相配合;充分發揮教師的語言的直觀作用。

(4)簡述啟發性原則?

含義:是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引導學生通過獨立思考,主動地掌握知識,發展能力。

要求: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明確學習目的,調動其學習興趣和責任感;啟發學生獨立思考,發展思維能力;教給學生學習方法,指導他們進行創造性學習;發揚教學民主,建立和諧師生關係。

(5)簡述鞏固性原則?

含義:是指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牢固地掌握知識和技能,並能根據需要迅速再現出來。

要求:教師要使學生清晰地感知教材,深刻地理解教材。合理地組織複習,加強對學生記憶方法的指導。要系統地組織和指導學生練習,注意對學生學習質量的檢查。

(6)簡述循序漸進原則?

含義:是指教學按照知識的邏輯順序和認識發展的順序進行,使學生系統地掌握知識和技能。

要求:要按各門學科知識體系的內在規律和順序進行教學;引導學生系統地掌握知識技能,培養扎扎實實的學習習慣;堅持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簡到繁,教學的各個環節都要系統連貫,循序漸進。

(7)簡述因材施教原則?

含義:是從學生實際出發,針對學生的年齡特徵和個別差異,有針對性進行教學。

要求:深入了解學生,從學生實際出發進行教學;要面向全體,使教學的深度進度能為大多數學生所接受;正確對待個別差異,善於發現和培養具有特殊才能的學生。

(8)簡述可接受性(量力性原則)原則?

含義:教學活動要適合學生的發展水平。

要求:了解學生的發展水平,從學生實際出發進行教學。考慮學生認識發展的時代特點。

3、簡述常用的教學方法及其要求?

以語言傳遞為主的教學方法

(1)簡述講授法的要求?

含義:是教師運用口頭語言,系統地向學生傳授知識的方法。

要求:講授內容保證科學性和思想性的統一。講授要條理清楚、系統完整,具有邏輯性。講授要富於啟發性。講究語言藝術。適當運用板書。

(2)簡述談話法的要求?

含義:是教師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回答問題,藉以獲得新知識,鞏固舊知識和檢查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

要求:談話前,做好充分準備。(包括:擬定提綱、設計問題、選擇談話方式等)注意談話的技巧。創造良好的談話氣氛。談話結束後要及時總結。

(3)簡述討論法的要求?

含義: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在小組或全班對教材的重要問題或疑難問題進行討論,以做到相互啟發、加深理解的教學方法。

要求:討論前,教師要提出討論問題和具體要求,指導學生查閱材料做好準備工作。討論時,教師要善於啟發誘導,鼓勵學生展開爭論。

討論結束後,及時進行總結。注意與講授法、談話法結合使用。

(4)簡述讀書指導法的要求?

含義: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通過閱讀教材和課外書,獨立地獲取知識,培養獨立閱讀能力和自學能力的教學方法。

要求:指導閱讀方法;指導做讀書筆記;培養良好的讀書習慣。

以直觀感知為主的教學方法

(5)簡述演示法的要求?

含義:是教師向學生展示實物、教具,進行示範性實驗或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進行教學的方法。

要求:演示要符合教學需要和學生實際;注意引導學生觀察,把注意力集中到學生的主要特徵上;演示要和講解、談話相結合。

(6)簡述參觀法的要求?

含義:是在教師指導下,通過對某一特定的場所或工作現場進行有目的地觀察,以豐富學生感性認識的方法。

要求:參觀前,做好充分準備。參觀時,提出具體要求:(看、聽、問、記)參觀後,輔導學生寫出報告。

以實際操作為主的教學方法

(7)簡述練習法的要求?

含義:是教師指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反覆完成一定的操作活動,以形成技能、技巧,培養能力和行為習慣的方法。

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

7 掌握小學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8 掌握教師專業發展的基礎知識。9 能夠運用相關知識對小學教育教學實踐中的問題進行一定的分析。二 學生指導 1.了解小學生身心發展的一般規律和特點。11 試述童年期兒童心理發展的主要特徵。1 觀察。小學生的觀察常注意一些感到好奇的 新鮮的東西,而忽略主要的東西。教師應...

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

一 考試目標 1.教育的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具有教育基本理論 學生發展 教師發展 小學組織與執行的基礎知識,能夠針對我國小學教育教學實踐中的問題進行一定的分析和探索。2.學生指導的知識和能力。具有小學生身心發展 思想品德發展 醫療 保健 傳染病預防和意外傷害事故等方面的相關知識,能夠運用這些知識有針...

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

教學設計是小學科目二中最後乙個問題,給定語文 數學 英語 體育和美術六科內容,要求從其中選擇一科內容進行作答,從每科的學科特點上看,小學語文最為簡單易答,所以建議選擇語文學科進行作答,下面就語文學科答題技巧進行簡要解析。此題共設定三道問題,第一題10分,第二題10分,第三題20分,共40分。從歷年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