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比例》說課材料北師大版六年級數學說課

2022-07-30 12:06:06 字數 3479 閱讀 8877

《正比例》說課材料

教學內容:《正比例》是北師大版六年級下冊p19—p21的內容

一、說教材,說學情:

(一)說教材

教材在六年級上冊安排了比的意義、比的化簡與比的應用等內容。我們仔細分析教材,並與其他教材作了比較,發現北師大版教材對正比例內容的安排有以下一些特點:

1、教材對正比例這部分內容作了早期孕伏。

2、淡化抽象的概念教學,引入了更豐富的情境,有生活情境,也有影象情境。

3、注重比較。

4、引入影象,形數結合。

5、設計了容量較大的問題

(二)說學生

學生在學習乘法的時,已經初步接觸了正比例的變化規律,在六年級上冊已經學習了比的意義、比的化簡與比的應用等。學生最容易掌握的是判斷有具體資料的兩個量是否成正比例,最難掌握的是離開具體資料,判斷兩個量是否成正比例。

(三)說教學目標與重難點:

根據以上分析,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知識與技能

1、經歷正比例意義的建構過程,通過具體問題,具體情境認識成正比例的量,初步感受生活中存在很多成正比例的量,並能正確判斷成正比例的量。

過程與方法

2、通過觀察、比較、分析、歸納等數學活動,發現正比例量的特徵,並嘗試抽象概括正比例的意義。提高分析比較、歸納概括、判斷推理能力,同時滲透初步的函式思想。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3、在主動參與數學活動的過程中,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條理性和數學結論的確定性,並樂於與人交流。

重點:正確理解正比例的意義。

難點:能準確判斷成正比例的量。

二、說設計,說學法

(一)說設計理念

致力於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讓學生經歷「做數學」的過程,自主建構正比例的意義。

(二)說設計

1、在學生熟悉的兒歌中引入正比例的量

我們用學生熟悉的《數青蛙》的兒歌引入正比例的量。目的是喚醒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激發學習的興趣,初步感受成正比例的量的特徵。

2、從正面初步感受正比例量的特徵

我們在兒歌引入後,首先呈現給學生兩組成正比例的量,目的是讓學生從正面發現正比例的特徵,初步建構正比例的意義。

3、在比較中繼續感受正比例量的特徵

比較分兩個層次,首先**呈現成正比例和不成正比例的兩組量進行比較,然後是正比例影象比較,目的是讓學生在比較中,逐步剝離無關因素,突出正比例的本質特徵。

4、自主歸納正比例的意義。

(三)說學法

在本節課中,我著重引導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學會小組合作交流。具體表現在學會思考,學會觀察,學會表達,學會思考教師要設計好問題,學會觀察教師要指導學生觀察**和影象,學會表達教師要引導學生如何說,並對學生進行激勵性的評價,讓學生樂於說,善於說。

三、說過程,說效果

我們知道「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知識的主動建構者,而教師則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幫助者……」秉著這樣的指導思想,整個設計力求體現「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具體設計如下:

(一)在學生熟悉的兒歌中引入正比例的量

設計意圖:這樣設計,是為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較好地喚醒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找到新舊知識的結合點。同時也為了引導學生學會觀察**,發現內在的規律。

教學效果與反思:

從實際效果看,這樣的學習材料學生較感興趣,能順利地發現**中存在的規律。我利用對學生的評價,引導學生學會觀察**。如有學生發現眼睛數總是青蛙隻數的兩倍,腿數總是青蛙隻數的四倍,我就這樣評價:

你真聰明,會橫著著觀察**。這樣一來,第二位學生就豎著發現規律了,其他學生都能領會觀察**時要橫看看,豎看看。

(二)自主建構正比例的量

通過具體問題認識成正比例的量,發現正比例量的特徵,並能正確判斷正比例的量是本節課的中心任務,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我在教學中安排了三次感知、體驗正比例的活動:

(1)從正面初步感受成正比例量的特徵

出示兩組生活中成正比例的量,材料如下:

一輛汽車行駛的速度為90千公尺/時,汽車行駛的時間和路程如下.

一些人買同一種蘋果,購買蘋果的質量和應付的錢數如下。

四人小組討論:

1、說說你發現了什麼規律?

2、小結:這兩張**的變化情況有什麼相同點?

設計意圖:

這樣設計是為了讓學生模仿前面找規律的方法,自主發現正比例量的特徵。

教學效果與反思:

從教學效果看,學生較順利地發現了:一種量增加或(減少),另一種量也相應增加或(減少),並且它們相對應的兩個數的比值一定。觀察**的方法也運用得不錯。

(2)在比較中繼續感受成正比例量的特徵

引入正方形的周長與邊長,正方形的面積與邊長的變化情況,材料如下:

下面是邊長與周長,邊長與面積的變化情況,把錶填寫完整。

四人小組討論,思考:哪一張**的變化情況和前面的變化規律一樣?

設計意圖:

像這樣同時出現正面與反面的例子,是為了讓學生在比較中把握正比例量的本質特徵。這樣的比較,與教材安排相比,比較的時間推後了。

教學效果與反思:

教學時,學生通過四人小組討論,順利地完成了任務。課後反思,發現把比較的時間推後,學生理解較深刻,因為在前面**正比例時,學生對正比例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這樣,比較時學生心中也就有了乙個標準,容易找出成正比例的一組量了。

在此基礎上,引入正比例量的影象,如下:

思考:這四張圖如果讓你來分類,你會怎麼分?為什麼這樣分?

並進一步思考:其中三張怎麼都呈直線狀態,朝乙個方向生長?(比值一定)

其中一張圖為什麼呈曲線狀態?(比值不一定)

設計意圖:

引入影象進行比較,是為了讓學生對正比例的特徵有更形象地認識,在頭腦中形成更豐富的表象,達到數形結合,從而使學生真正建構正比例的意義。

教學效果及反思:

在教學中,學生能順利地進行分類,並思考成正比例的影象呈直線發展的內在原因是比值一定。在此基礎上,揭示課題,就是水到渠成,恰到好處。

(3)嘗試歸納正比例的意義。

最後讓學生在前面充分感知的基礎上,嘗試歸納正比例的意義,從而真正建構正比例的意義。

(三)應用提高

1.填空

學校用煤情況如下表:

表中( )和( )是兩種相關聯的量,( )一定,所以

( )和( )成正比例。

2.下面每題中的兩種量是不是成正比例,為什麼?

(1) 洗衣粉的單價一定,買洗衣粉的數量和總價。

(2) 大豆的出油率一定,豆油的質量大豆的質量。

(3) 乙個人的身高和體重。

(4) 圓的直徑和周長。

(5)差一定,被減數和減數。

(6)火車的速度一定,路程和時間。

3.已知a和b成正比例,完成下表。

4、 從生活中找一找成正比例的量

上完「正比例」後,發現學生在課堂上思維活躍,表達清楚,課後檢測效果良好,反思我的教學,發現學生要成為學習的主人,離不開教師的主導,教師要做到精講,給學生留出思考的空間,教師要設計好問題,引導學生學會思考,深入思考,教師要引導學生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思維,先由教師引著說,再鼓勵學生自己大膽地說,並進行激勵性的評價,讓學生樂說,會說。教師也要善於通過傾聽加強對小組討論的指導。總之一句話,我們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新北師大版六年級數學下冊《正比例》教學案例

正比例 第一課時教學案例 數學分享式學習案例 教學內容 正比例的意義,教材第41 42頁。教材分析 本課是有關比例知識的初步認識,結合具體情境,幫助學生理解正比例的意義,判斷兩個量是否成正比例。這些內容的學習是學生在學習了比的意義 比的化簡與比的應用等內容的基礎上進行的。學情分析 六年級的學生抽象邏...

北師大版六年級數學畢業試卷

小學六年級數學畢業考試試卷 班級姓名成績 一 基礎知識 合格 對20道以上 優秀 對28道以上 1 填空題 1 比3大,比5小的數有 2 媽媽買到一張火車票上寫著 14 40開車 她應午點分前上車。3 數學課本的形狀是有個麵條稜。4 一瓶糖水中a克,如果糖佔糖水的30 則水重是克。5 長方形為 1 ...

北師大版六年級數學畢業試卷

晉城市游泳學校六年級數學畢業試卷 時間 120分鐘總分 100分 姓名 一 填空 每空1分,共25分 1129 2.二億七千零九寫作省略億位後面的尾數約是 3.1時45分 時 分 3050公升立方公尺。4.3個與 個0.01的和是1。5.媽媽買一件上衣花200元,比褲子貴,褲子花了 元。和b都是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