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鼓勵是學生成功的導航

2022-07-13 10:36:02 字數 3692 閱讀 9419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評價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而激勵教學法是「以人為本」的教學方法。

馬斯洛的需求五層次理論,即:基本生活需求——安全感——歸屬感——地位與尊重——自我實現,這個需求五層次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渴望得到別人的肯定和讚美,渴望自我的人生價值能夠得到實現,而激勵就是完成自我實現乙個重要手段。

托爾斯泰也曾就此此形象地說過:「激勵能使人產生巨大的精神力量,是促使他人創造奇蹟的催化劑和導火線。」教學中多採用激勵的方式,是符合人的心裡特點,容易被學生接受。

充分應用激勵手段,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其朝著預定的目標而努力學習,漸漸感受學習的快樂。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有效運用激勵性語言是非常有必要的。下面,我就結合平時的教學實踐談談我對激勵性語言運用的一些體會。

1、數學教學中注意激勵的方式

每個孩子都希望得到老師的肯定,一般來說,年齡越小這種認可更為重要,因此對學生的評價以表揚、鼓勵為主,要真誠地展示他的優點,慎用甚至不用否定性的詞語。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學藝術的本質不在於傳授,而在於激勵,喚醒和鼓舞。

」以表揚鼓勵為主的評價不僅可以讓學生充分意識到自己的長處,使學生固有的積極因素得到強化,還可以給學生創造和諧愉悅的情緒增強學生自信心,保護學生的自尊心,使其朝著正確的方向邁步。因此,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評價時教師盡量以正面表揚為主,即使要批評,也要把鼓勵和批評兩者巧妙地結合起來,在表揚時指出進一步努力的方向,在批評時又肯定其進步的一面。不僅能糾正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偏差,還能使學生及時調整學習的方法,糾正不良的學習習慣,懸崖勒馬,改「邪」歸正。

這樣,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信心,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

《新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對數學學習的評價既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更要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所以對學生進行激勵性評價不僅僅侷限於學生某方面學習取得了成功,而在於關注學生學習過程中每一點小小的發現、小小的進步、小小的收穫,都應該對其進行適當的鼓勵。

而老師這一小小的舉動很有可能成為了他們進取的動力。對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的有效激勵,就是學生一步步邁向成功的基礎。

2、數學教學中注意激勵的主體多元化

激勵的主體多元化是指激勵主體應實行教師、自我、夥伴、家長等激勵主體,從不同視角全面的進行評價鼓勵。教育激勵的本質無疑是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誘導學生興趣,鼓勵學生進步,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過程。

那麼教師是激勵的乙個重要主體,成功激勵的評價原則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在教學中教師要把握時機,適時、適當、適量的對學生的學習狀態進行激勵性的評價,在這一過程中也不能忽視學生自己和同學這兩方面的激勵主體,需要老師注意引導啟發,使學生自己對自己的發現也有所肯定,讓同伴也投來讚許的目光和鼓勵的話語。不僅能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使學生在自尊心方面也得到滿足,讓孩子覺得學習是件快樂的事情,能獲得成功的體驗和自我實現的需要。

比如:在數學課上,一位同學的發言非常精彩,老師鼓勵他說:「你的回答太完美了!

同學們鼓勵他。」同學們一邊鼓掌,一邊說:「hei,hei,wonderful!

」在說wonderful的時候還給這位同學豎起大拇指。這位同學也一起和同學們做著同樣的動作,只是最後的大拇指是豎給自己的。在這瞬間,他不僅得到了老師的肯定,也獲得了同伴的讚許,同時自己的身心也受到了鼓舞。

三個激勵主體自然有效的結合給我們孩子們的學習帶來的無窮的樂趣和無盡的探索慾望。

當然,家長也是乙個重要的激勵主體,學生在學校或家裡一些優異的表現家長要給予其及時的鼓勵與肯定,讓孩子覺得你是關注他並重視他的學習。使孩子也能夠更認真地對待學習,取得優異成績。總之,教師、自我、夥伴、家長等激勵主體完美給合,就會在學生成才之路上加油打氣,讓學生愛上學習並充分地投入學習。

3、數學教學中注意激勵要適當

激勵要有適當的場合,適當的時間。數學教學過程中要對學生當眾表揚,滿足學生自我實現的心裡。要給學生創造一種自我實現的環境。

在學習上,教師應該善於培養學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使其對學習充滿信心,對自己的前途充滿希望,對挑戰性的學習充滿激情。在教學實踐中注重對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給予評價,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和大膽創新,要善於肯定學生的閃光點。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

教師對學生心要更細些,對他們的點滴成功、微小進步,應及時給予表揚鼓勵,激發他們追求新的目標和新的成功的強烈要求和願望。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在比較中樹立信心,在評價中不斷進步,真正使激勵評價成為學生發展的「推動器」。

另外,教師的激勵性語言要做到恰如其氛,否則學生會有被諷刺和侮辱的感覺。比如,一位學生回答問題明明很一般,教師卻用非常誇張的語言說:「你真是了不起,這個問題都回答出來了。

」學生聽後不僅沒有被表揚的感覺,反而心理直犯嘀咕。其他學生也覺得教師評價不公平,從而對教師的威信產生懷疑。

4、數學教學中注意激勵的語言多樣化

激勵語言要耳目一新,不能單一老套,總是說「你真棒!」「真能幹!」教師不能用變化多樣的語言激勵學生,學生自然會產生日久生「厭」的消極情緒。

教師語言的激勵作用也就要大打折扣。根據平時教學的體會和聽課的經驗,許多教師的激勵性語言是相當單一的。學生聽後感到膩煩,評價語言靈活多樣,要注意隨機變化注重創新,經常變換詞句。

在平時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注意激勵性語言的變化,讓學生在語言的感召下繼續前進。使學生想聽、愛聽,在課堂中真正起到促進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用:

「你完成得真漂亮」「 你的觀察很仔細」「你的發現真了不起」等激勵語言,對學生來講,是學習的肯定,而且這種及時性的定性評價能促進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即便是當學生出現錯誤的時候,教師善意的批評也會給學生帶來成功的希望。如:

「只要你注意觀察同伴的表演,你就一定能學會」(學習出現困難,注意力不集中時)、「幫助別人是快樂的事情,你能做到是吧?」等,這種帶有激勵性的語言是對學生人格的尊重,教師這種期待與和藹,會讓學生從內心中產生敬慕,師生間就會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諧的關係。改變了過去學生被動學習帶來的緊張、恐懼、不和諧的氛圍。

5、激勵評價時注意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

激勵評價時要因人而異,不能千篇一律。這是因為每個學生的生活經歷知識經驗、個性性格都不盡相同,他們對激勵的需求和反響也不一樣,只有「因材施教」才會收到應有的效果。如何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中來,學生的個體差異是不應忽視的,關注學生個體差異、促進每乙個學生發展,不僅是學法和教法所關心的問題,而且它也是評價所關注的問題。

教師運用激勵語言要在面向全體的同時關注學生個體差異。教學過程中對「點」和「面」的語言激勵能起到促進每一位學生發展的作用。

例如,學生基礎的差異,使得知識基礎差的學生在練習過程中很少取得優秀的成績,而基礎知識牢固的學生稍微努力或許就會「一枝獨秀」,這種現實是很難在極短的時間內改變的。所以教師在使用激勵性語言的時候,要盡量照顧到學習相對困難的學生。但是這種「照顧」不是單純的偏向,是教師在面向全體學生的同時,對部分學生給予的關注。

6、數學教學中注意運用多種無聲語言

數學教學中注意善於運用多樣的無聲語言進行激勵,激勵語言不止侷限於有聲語言,多樣的無聲語言更具魅力。乙個手勢、乙個眼神、一下撫摸都會使學生在舉手投足間感到親切,拉近師生間的距離。當聽到學生精彩的發言,可以快步上前與其握手祝賀;當學生沒思考周全,還不知如何回答時,可以送上乙個期待、信任的眼神……讓學生從老師那親切多樣的體態語言中感受到關愛,感受到讚賞,更感受到那無聲的動力,推動學生永遠向前、向前……

激勵教學法作為一種常用的教學方法,是一種真正閃耀著人本精神的教學方法,能在教學實踐中切實有效地解決當前數學教學所面臨的一些難題,對於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發揮這不可忽視的作用。正如古人所說「水不激不躍,人不激不奮」。教育激勵是促進學生奮發向上,使學生自尊、自信、自理、自強意識得到不斷發展和提高的有效手段。

現實生活中,人人都想得到別人的賞識,人人都需要他人的鼓勵。激勵性的評價語言能讓學生不斷獲得前進的動力,在自信中有所收穫邁向成功!

鼓勵是學生成長的動力

今天是語文複習課,經常聽老師們講 哪個學生太笨,哪個學生太差,充滿了無限的抱怨。我也同老師們一樣,對學困生感到束手無策。這些學生在上課時,經常挨老師的批評,在課堂上老師也不會給他們乙個好的臉面。學生們也經常嘲笑這些學生,使這部分學生對學習失去了信心。這節語文課要求學生背誦,上課開始後,我觀察到 真的...

學生成功的心理行為素質

作者 陳福國 每當新學年開始,學生都會根據自己以往的學習狀態作一些小結,也會對自己成功與否作一番思考。其實,構成學生成功的因素很多,除了諸多的社會 身體等因素之外,學生的心理行為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美國臨床心理學家多年來對學生成功心理因素的研究結果表明,他們在心理和行為方面都有一些共同的品格,基...

家長的鼓勵是孩子的動力

我有一位關係很鐵的朋友,總是在眾人面前對自己的女兒大加讚賞,表揚她懂禮貌,學習努力,勤快等等,讓我們無不羨慕。孩子聽到爸爸的表揚後,也越發表現突出,這讓我自慚不如。以前我總是對兒子實行高壓政策,總覺得兒子的教育不能象女孩那樣細膩,重要的是男人氣質的培養。臨近中考,兒子的成績在班裡處於偏後的現實,我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