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植樹節的活動攻略

2022-07-12 02:18:02 字數 1754 閱讀 8107

明陽天下植樹基地

大家期盼已久的一年一度春季義務植樹活動也從3月12日起拉開帷幕。明陽天下植樹基地從首都綠化辦了解到,2023年北京市共設立了21處義務植樹接待點,可種植面積2529畝。另外,全北京市還設立了130處林木綠地認養點,有56.

1萬株樹木可全年接受市民認養,平均一棵樹一年的認養費用是50元。

全北京市「擠」出21個植樹點

自上世紀八十年代起,北京市開展義務植樹活動已30餘年。「年年種樹,可綠化的空間越來越少。」首都綠化辦副主任甘敬介紹,義務植樹點可選擇的地塊越來越有限,2023年面向市民的21處義務植樹接待點很多都是「擠」出來的,特別是海淀、豐台、石景山3個城區,找地方越來越難。

2023年面積最小的植樹點,僅1畝地,位於石景山醫院對面的十四院小區,大約可種40棵樹。

郊區義務植樹點大部分和2023年的平原造林工程相結合,面積普遍在30畝以上。最大的植樹點位於密雲縣西田各莊鎮龔莊子村,面積達800畝。其次,是朝陽區崔各庄鄉義務植樹點,面積為450畝。

從3月12日起,各植樹點陸續開始接待市民。由於可種植面積大小不一,對市民開放的時間也不一樣,最長36天,最短僅8天。其中,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是各植樹點的接待高峰期。

植樹活動最晚持續到4月底。

種樹需提前2至3天預約

「團體義務植樹活動在往年佔了絕大多數。」首都綠化辦義務植樹處工作人員介紹,植樹點面積有限,往往接待了幾次大規模的團體植樹活動後,就很難再找到植樹空間。市民如果以家庭為單位參加義務植樹,最好安排在4月中旬以前,並且要提前2到3天和植樹點預約,避免撲空。

義務植樹的樹苗由各區縣綠化辦提供,以北京鄉土樹種為主,如國槐、油松、側柏、白蠟、元寶楓等等,耐旱、好活、好管理。如果想栽種其他樹種,需提前和植樹點協商。如果是種紀念樹,還可以申請掛牌留念。

關於植樹的費用問題,首都綠化辦提醒廣大市民,按照國家的相關規定,義務植樹的樹苗都是免費提供的,市民無需埋單。義務植樹點可以收取適當的勞務費和後期管護費用,但都不會很高。市民在義務植樹活動中,如果遇到亂收費的情況,可以向首都綠化辦或者當地的園林綠化部門舉報。

891株古樹全年接受認養

除了種樹,市民也可以到身邊的公園認養一棵樹或者一片綠地,來履行自己的植樹義務。2023年,全北京市共設立了130處林木綠地認養點,全年可供認養的樹木有56.1萬株,綠地面積945.

7萬平方公尺。市民平均花費50元就可以認養一棵樹,並可以享受掛認養牌的權利。

具有數百年歷史的古樹,市民也可以參與認養。2023年全北京市設立了27處古樹名木認養點,大部分位於公園、林場,一小部分位於村莊或者街頭綠地。可認養的古樹總計891株,包括銀杏、國槐、側柏、楸樹、油松、皂角等。

至於認養費用,3月11日諮詢了地壇公園、勞動人民文化宮等10多個古樹認養點,一棵古樹一年的認養費用少的為1000元,高的達3000元。

首都綠化辦義務植樹處處長葉向陽介紹,古樹的認養費比普通樹木高,是因為古樹樹勢衰微,每年需要大量的復壯、管護措施。對於絕大多數古樹而言,一年的管護成本都在1000元以上。

建立30個「市花小區」

首都綠化辦還鼓勵市民以陽台增綠、購買碳匯等方式,為北京的綠化美化做貢獻。另外,各區縣2023年還將開展「市花小區」建立活動,通過增加月季的種植面積,為居民的生活環境增添色彩。

「市花小區」擬建立30個,16個區縣各有2到3個試點小區。月季的種植將與小區綠地提公升改造相結合,費用由市、區、街道承擔。擬栽種的月季包括大花月季、藤本月季、豐花月季、地被月季四個主要型別。

預計各試點小區將在5月份完成月季的栽植工作,年底前首都綠化辦將對各小區的建立成果進行檢驗,月季景觀效果達標的小區,將被冠以「市花小區」的稱號。

本文**明陽天下植樹基地,**請註明出處

植樹節活動

教師進修學校開展植樹節活動 暖風習習,春日和煦,我們迎來了一年一度的植樹節。為響應國家植樹綠化的號召,使學生充分了解有關樹木的知識,了解植樹節的來歷及其遠大意義 進一步了解樹木與人類的密切關係,提高學生保護樹木花草的責任感 增強愛護樹木的能力,我校特將3月10日 20日定為 綠化周 組織了 爭做綠城...

植樹節活動

我們的節日專題活動 植樹節鴉嶺一 中二0一五年三月 鴉嶺一中3.12植樹節活動策劃書 一 活動背景 植樹節 是一些國家為激發人們愛林 造林的感情,促進國土綠化,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通過立法確定的節日。為了保護我國的林業資源,美化環境,保持生態平衡 1979年2月,中國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

中國植樹節的由來中國植樹節

中國植樹節 中國植樹節 中國植樹造林的歷史,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植樹造林 發展林業真正成為國家建設的戰略任務,卻是在新中國成立之後,而成為公民的一項法定義務則始於改革開放之初。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國家十分重視綠化建設。上世紀50年代中期,就曾號召 綠化祖國 實行大地園林化 1956年,中國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