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如何備課

2022-07-11 16:12:04 字數 3180 閱讀 8199

特崗教師培訓內容之一

備課是實施有效教學的前提和基礎,只有課前的有效備課,才能保證課堂上的有效教學。教師備課不是為上課服務,而是為了應付檢查,這樣的備課書寫再認真、數量再充足、環節再齊全、格式再統一,也只能稱之為低效備課,甚至無效備課。有效教學理論作為新課改的理論基礎之一,其核心問題就是教學效益的問題。

如何實現從「無效備課」向「有效備課」轉化呢?筆者認為應該從優化以下幾種策略人手。

一、備教材

教材是教師進行教學活動的重要依據,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充分利用教材,開展創造性的教學,是新課程的教學理念。新課程強調,教學的過程是教師「用教科書教」的過程,而不是「教教科書」的過程。通過備教材,教師要做到:

1. 鑽研物理課程標準

教材只是教師講課時所依託的材料,它是受課程標準制約的。教師的講課,應以課程標準為準繩,不得脫離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

2. 正確、合理使用教學參考書

教師應該在理解教材的基礎上,結合教學參考,設計出乙份適合自己、適合自己教的學生的教學設計。

3. 鑽深鑽透教材

要求學生理解、接受的東西,教師必須首先要理解透徹、了然於胸。為此,要做好以下幾項工作:(1)要明確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是設計教學過程的依據,是課堂教學的總的指導思想,是上課的出發點,也是進行課堂教學的最終歸宿,明確了教學目標,就為鑽深鑽透教材提供了必要保證;(2)要確立兢兢業業的態度,「鑽深鑽透教材」不是「走馬觀花」式的瀏覽,也不是一般的通覽一遍和按部就班式的解析,而是要一絲不苟,深入到具體的教學內容中去,只有這樣,才可能把握住教材的實質性東西;(3)要善疑善思,要真正做到能準確熟練地駕馭教材,就應該善於發現教材中的問題,認真研究分析直到問題得以解決。

4. 把握重點和難點

重點、難點部分的教學是一節課的關鍵,教師的課堂教學的水平主要體現在重點的突出和難點的突破上。一般說來,一節課中學生要掌握的主要知識就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學生在理解和接受上存在困難的地方就是教學難點。因此備課時,首先必須要把握住重點和難點,當教學內容確定以後,教師應認真考慮:

通過教學應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哪些知識,那些主要的、關鍵性的知識就是教學的重點;學生在學習時會遇到哪些困難,那些學生難以理解、容易出錯的知識就是教學的難點。其次,考慮怎樣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當重點和難點確定以後教師還要考慮:教學時怎樣與學生熟悉的生活相聯絡?

怎樣與學生已有的舊知識相聯絡?最終制定出詳細的、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案,以此幫助學生化難為易,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

二、備學生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教學的物件,教師作為學習的組織者、參與者,應盡可能多地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考慮在內。學生不僅是教學活動的主體,也應該是我們備課的出發點和歸宿點。

在新課標下教學目標的設定已經發生了變化:變單一知識目標為多元目標,教學不應單純要求學生掌握知識,而應該在學生的知識、能力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都有提高,在培養學生基本知識、基本能力和學科思維的同時,給學生以豐富的內心體驗和個人感悟;變統一目標為多層目標,確保每乙個學生都能在課堂上有所收穫;變固定目標為開放目標,教師要設身處地關注、呵護、尊重學生的學習感受,引導學生運用科學的方法,自主學習和**,給學生更廣闊的學習空間。備學生的目的是為了做到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實際水平以及具體需要等,採用合理的教學方法,蒐集相應的教學資源或創設恰當的教學情境進行教學。

只有事先「備好了學生」,才能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

三、備方法

教學方法是為了有目的的教學,是採用符合教學規律的活動,也是完成一定的教學任務的手段。教學方法本身既包括了教師的教學方法,也包括學生學習的方法。教師備課時要組合好教學方法:

1. 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比如以傳授新知識為主時,要考慮把知識加以概括、歸納,使之系統化,使之重點突出。

2. 選用的教學方法要富於變化,這樣比較容易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掌握學習的方法,提高獲取知識的能力。

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習不是由教師向學生單向地傳遞知識,而是學生建構自己的知識的過程,學習者不是被動的資訊吸收者,相反,他要對外部資訊主動地選擇和加工。教師應把程式式課堂教學變為建構式課堂教學。

這樣的課堂教學,是在尊重、理解、相信學生的基礎上建構的。教師是指導者、組織者、策略者,教師對每個教學環節應有個合理的分析,研究教材的特點,研究學生的心理。「教無定法,教必得法」,這就需要教師理解多種教學策略,靈活運用。

一般來講,教師要**的教學程式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應該符合學生的發展的。關鍵是在實施過程中,教師如何藝術性地引導,教學過程的構建,要樹立現代的教學觀念,以人為本,發揮學生的主體精神和創新意識,以學生的「自我嘗試在先,教師的引導在後」為原則。

四、備問題

備問題是備課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乙個環節。問題備得好,就好像抓住了「牛鼻子」一樣,使得教學思路清晰,教學過程通暢。因此,備課時一定要精心設計提問的內容,提高提問的有效性,在設計提問時要注意以下兩點:

1.不能盲目提問。教師課堂中提的問題,需把握好度,把握好量,把握好質。

怎樣圍繞教學主目標提問?怎樣的方式提妥當?怎樣的時機提適合?

這些都是教師在備課時要深思熟慮的。如果沒有想及,提了再說,就是盲目提問。

2.不能提無價值的問題。問題應課堂而孕生,為課堂而服務。在課堂上的問題可分為有價值的提問和無價值的提問,有價值的問題才能促成教學有效性。無價值的問題,教師則是不提為妙。

五、備作業

在「備作業」上要做到精心挑選,適量適度。教師在「備作業」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內容上做到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形式上做到由模仿到獨創,由典型到變式,充分體現循序漸進的原則。

2.注意把掌握知識與訓練技能相結合,做到通過作業掌握知識,通過作業訓練技能。

3.注意適量。作業的布置要少而精,作業的重點應針對學生易混淆、易忽視的教學重點內容。

4.注意適度。教師在布置作業時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層次性,要做到難易適度,要體現出梯度,並提倡針對不同學生的不同水平布置不同的作業。

5.注意及時批改和講評。作業做了就要批改,錯了就要及時訂正。

六、備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也是有效備課中重要的環節之一。美國學者波斯納認為,教師的成長:成長=經驗+反思。

備好課,上完課,這節課並沒有結束,課後教師還需要靜下心來反思。針對備課時的初衷與課堂的實施作一番回顧和比較,對教學目標的達成度、教學策略是否得當、學生的主體地位是否得到足夠尊重、課堂生成處理是否妥當、問題設計是否有意義、情景創設是否到位等教學內容、教學過程、教學效果進行再思考、再認識,並及時把感想、心得和調整策略等內容認真整理在備課本上。這樣既可以積累教學經驗,避免以後的教學實踐少走彎路,又可以促進教師自身的專業化發展。

總之,備好課是上好課的重要保證,是提高課堂有效教學的活水源頭。

初中物理物態變化備課

物態變化 一 課前熱身 1.溫度是表示的物理量。2.液體溫度計是利用的性質製成的 玻璃泡中的液體一般是 3.常用的表示溫度的方法是 溫度計上有乙個字母 表示的是 4.攝氏溫度是這樣規定的 在乙個標準大氣壓下,把溫度規定為0攝氏度,溫度規定為100攝氏度。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叫寫作 5.在使用溫度...

初中數學如何備課

眾所周知,課堂教學是主戰場,是教學的關鍵 而備好課則是上好課的前提和基礎。備課是一名教師的基本素質之一,一節成功的數學課,教師的備課是根本,教師的教學設計是關鍵。所以教師的備課已經昇華為教師教學研究的乙個重要的內容。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備課已經不再是傳統意義上對教材內容的簡單詮釋 對教學過程的...

如何學好初中物理

學好初中物理的要做好這四點 杜春雨一 學好物理首先要重視基礎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1 基礎知識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 即基本概念 定義 基本規律 定律 基本方法.2 怎樣才叫真正理解 學習物理,應該弄清所學的知識的確切含義和道理.學到什麼程度才能稱為真正理解呢理解的標準是對每個概念和規律你能回答出它們 是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