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

2022-07-09 01:33:08 字數 940 閱讀 2347

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也就是說,學習知識和發展思維能力都很重要。

傳統教學的乙個突出弊端就是僅注重傳授前人已經獲得的思維成果,即已有知識。現代科學知識浩如煙海,單靠「記問之學」已不能滿足學習的要求,而更重要的是要善於創造性地學習,這樣才能提高學習質量。

中學思想政治課的性質決定了它有自身的特殊性。這種特殊性也就是通常說的它既是一門德育課,亦是一門智育課。很明顯,作為智育課,依照現代教育論,在教學過程中同樣必須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注重發展學生的智力,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調查研究表明,目前高中學生在學習中尚存在許多思維缺陷:(1)死記硬背,思路單一,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形成了思維過程的閉封性和單一性。(2)知識零碎,不會分析歸納,不能融會貫通,缺乏思維的統一性、整體性和連續性。

(3)思維遲鈍,盲目被動地學,就會考試,缺乏思維活動的靈活性和暢通性。從另一面也反應了教師在教學方面存在的相應問題,照本宣科,講條條、劃條條的狀況並未從根本上改變。鑑於這種狀況,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尤顯重要,應引起政治教師的足夠重視。

那麼,如何在高中思想政治課課教學過程中,啟迪學生思維,發展學生智慧型呢?筆者根據自己的教學實踐談以下幾點看法:

1 教師自身必須具有較高的職業素養

要啟迪學生思維,尤其要引導和鼓勵學生隨時提出問題,發表獨立見解。通過研究特級教師的教學活動就會發現,他們之所以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思維水平,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較好的教學效果,是與他們具有較高的教育素質密切相關的。事實證明,一位不懂教育理論,不了解思維科學的教師,是不可能很好地啟發學生進行思維的。

所以,要有的放矢地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必須懂得教育學、心理學,特別是現代教學論、教學法的有關知識,只有通曉教育理論,明確現代教學論的要求,堅持啟發式,才能改變過去那種偏重知識傳授,忽視思維發展的現狀,也只有這樣才能改變思想政治課學習中「高分低智」的問題。每一位高中政治課教師都必須努力改變舊觀念,學習新知識,提高自身職業素養和水平。

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學生行為養成初探

內容摘要 學生理論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培養最終要落實到良好行為的養成上。提高學生思想政治覺悟,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是思想政治課教學的目的和歸宿。本文針對中學思想政治課中學生行為養成的教育進行分析 以供商榷。關鍵詞 中學思想政治課行為養成初探 行為,是學生在一定思想認識 情感 意志支配下所付出的實...

思想政治課教學反思

2007 11 14 15 31 23 分類 教學反思 標籤 字型大小大中小訂閱 呂叔湘先生曾經說過 成功的教師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把課教 活 了 活 其實就是啟用學生的情緒,使之精神振奮起來,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再將這種積極性遷移到整個教學過程中。對於政治學科來說,由於理論性比較強,對學生來說不...

初探職業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改革

作者 任豔萍 神州 中旬刊 2013年第07期 摘要 職業中學思想政治課,是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品質培養的基礎課程。為了進一步增強德育課教學的針對性 時效性和時代感,提高職業教育質量,我在教學中作了如下嘗試 明確教學目的,端正教學思想 創設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借助多 創造豐富的教學環境等等。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