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教學勇氣》有感

2022-06-30 08:09:03 字數 1051 閱讀 6343

《教學勇氣》讓我靜下心來,重新開始尋找這些問題的答案。

「當我還不了解自我時,我就不了解我的學生們是誰。……當我還不了解自我時,我也不能夠懂得我的學科。」---先從帕爾默的這段話說起。

佛語說,心中有佛,眼中所見便是佛。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審視自己教書的動機和方式。我們不該為了潛意識中自我的表現慾而去要求孩子們一起按照自己的意願進行。

教書的物件是孩子,所以教書的目的是做一切能讓孩子感到快樂、學到知識、找到理想的事情。不能因為教書是我的職業,自己就把一切教學的壓力轉嫁到孩子身上去。在教學的方式上,帕爾默要求我們要學會傾聽,「傾聽學生尚未發出的聲音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不斷地寬容他人,關注他人,關心他人,尊重他人;意味著不能匆忙地用我可怕的言語去填塞學生的沉默,並且不要迫使他們說我們想聽的話;意味著充滿深情地走入學生的世界,以便他或她把你看成是能一直傾聽他人真話的言而有信者。」此外,我們不能將自己平時個人的不良情緒帶到教學中去。要學會控制孩子們的情緒,首先需要自己做到最大的耐心去控制自己的情緒。

當你在為孩子們課堂上的小動作煩惱不已時,你是否也注意到了也許某次自己走進課堂時乙個不經意的黑臉也已經嚇到了你眼前的這些孩子們?

孩子們是天使---我說這句話,是因為我發現自己需要重新好好認識孩子這個概念。一年級的學生幾乎還可以說是一無所知,調皮、貪玩、打鬧等等,其實這些不正是他們的天性嗎?我們難道要一直愚蠢地為這樣可愛而美好的天性而懊惱不已嗎?

問題在於溝通協調的技巧和自己的心態。「一般地說,小孩子了解老師的心,比老師了解孩子的心還要透澈。這是不足為怪的,因為,乙個自由自在的孩子既能用他的機智保衛他的生存,他當然要把他所有的機智用來擺脫暴君的鎖鏈,奪回他天賦的自由;反之,老師是不會去窺探孩子的心的,因為他沒有任何切身的利益促使他這樣做,所以他有時候覺得讓他偷懶或瞎鬧一陣反而對自己有好處。

」這是盧梭在《愛彌兒》一書中的觀點。要真正了解乙個孩子的心理是需要非常多的知識和經驗的,但孩子的一些普通天性卻是可以好好去認識並把握的。他們貪玩,不聽話,些許的逆反,我們也許應該考慮給他們更多自由的空間;他們天真極富天馬行空的想象力,我們應該給他們更多施展的空間;他們需要被讚美,失落時需要更多的呵護;另外,我現在想,我們應該像尊重大人一樣尊重他們,這其中就包括多去傾聽。

讀《教學勇氣》有感

教師以職業要求回應生命之需。教師品嚐著職業價值,感悟著生命真諦,教師擁有了職業幸福感。前進的路上,還會畏懼那種種難以名狀的苦難嗎?縱然,我們面對重重困難,但是,當教師 學生 學科 家長 社群結成共同探索和追求的網路時,凝聚的合力會遠遠大於外部所給予我們的磨難。當教師找回了真心真我,教師就有勇氣保持心...

讀《教學勇氣》有感

讀了 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 一書,雖然是由被翻譯成中文的,在此過程中難免變得晦澀難懂了許多,或許從某種角度而言較低了可讀性,但是仍然震撼心靈,畢竟是一本優秀的書籍。關於教與學,一直以來都是大家一直探索的問題,而在這裡,帕克。帕爾默比任何人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使我受益匪淺。無論對於課堂教師和教育者還是...

讀《教學勇氣》有感

化學學科中心張昕喆 曾經,為著心靈的自由,帶著美好的願望,選擇了教師作為職業,並深深地愛著自己的學生和課堂,但是外部的 教學要求 常常使得我們心靈失落,激情消退,以致失去了教學的勇氣。拜讀了帕克.帕爾默的 教學勇氣 時,剛開始覺得枯燥乏味,但靜下心來,細細品讀,才讀出其中味道,耐人尋味,讓人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