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量學課程教學指導

2022-06-30 08:03:05 字數 4862 閱讀 3129

《測量學[d]》課程教學指導

一、本課程的性質、目的

本課程是土木、工管專業學生的學科基礎必修課程。本課程的目的是通過本課程的教學使學生掌握測量學的基本理論、基本技術以及儀器操作和計算方法,了解測量學近年來的科學技術成就以及其在公路、橋梁、隧道等工程上的應用。

二、本課程的教學重點

本課程屬實踐性很強的技術應用學科,因此,教學重點放在測量學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小區域控制測量(導線)的施測與計算方法,大比例尺地形圖的測繪方法及地形圖在道路、橋梁、隧道工程上的應用。

三、本課程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鑑於本課程的應用性、實踐性特點,本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應該注意:

1、 理論教學環節與實踐性教學環節的有效結合;

2、 本課程有很多方法性的講述,應多用教學案例與課程教學內容密切結合,增加學生的可接受性和興趣;

四、本課程的教學目的

通過本課程所有教學環節,應使學生:

1、 掌握測量學的基本知識和測量儀器水準儀、經緯儀的操作使用方法,了解認識測距儀、全站儀。

2、 掌握導線控制測量的施測與計算方法。了解其他小區域平面與高程控制測量方法。

3、 掌握大比例尺地形圖的測繪方法和地形圖在道路、橋梁、隧道工程上的應用。

4、 了解各種施工放樣的基本方法。了解道路、橋梁、隧道工程中的各種測量工作。

5、 了解測量誤差的基本知識。

五、本課程採用的教學方法

本課程的主要理論、技術和方法等主要內容可採用課堂講授方法,並結合演示實驗、實習等實踐教學方法。

六、課程教學資料

教材:1.工程測量學(李青嶽主編,測繪出版社)

2.測量學(武測出版,測繪出版社)

3、測量學(同濟大學出版社)

4、交通土木工程測量(武測出版)

七、成績評定

1、平時課程作業占本課程考核總成績的30%,考試佔70%。

2、根據《西南科技大學學分制學籍管理暫行辦法》(西南科大發[2001]207號)第十二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取消考核資格,必須重修。1、學生(免修生除外)在一學期內,無論何種原因,累計缺課達教學時數的三分之一者;或任課教師隨機抽查缺課6次以上者;2、有實驗、作業等環節的課程,學生未按時完成實驗、實驗報告及作業等環節。

抄襲他人實驗報告、作業的,當事人雙方的實驗報告、作業均按作弊處理,根據學生的認錯態度和補做情況,可以考慮是否給予取消考核資格。

3、本課程考試為閉巻,必須掌握的內容佔60%,熟習、理解的內容佔30%,一般了解的內容佔10%

八、先修課程要求

無九、課程內容課時安排

第一章緒論     4學時

教學目的:使學生了解測量學的內容,任務及測量的基本工作,測量時應遵循的原則,地形圖成圖原理。

教學方法:以自學為主,進行課堂討論。

重點:有關測量學的定義,基本概念。

難點:地形圖成圖原理

教學內容

1.測量學的任務和作用

2.地面點位的確定

3.用水平面代替水準面的限度

4.地形圖的認識

5.測圖原理與測量工作概述

複習思考題:

1. 測量學的基本任務是什麼?

2. 什麼叫水準面?什麼叫水平面?什麼叫大地水準面?

3. 測量工作的基本原則是什麼?測量有哪些基本工作?

第二章水準測量 6學時

教學目的:使學生了解高程測量的主要方法——水準測量原理、水準儀的構造,水準測量的基本方法。使學生能夠正確使用水準儀進行高程測量工作,並能對測量成果進行檢查計算、校核等基本方法,使學生學會水準路線高差閉合差的計算及高程計算方法,講授閉合水準路線內業計算,讓學生自己計算附合水準路線。

教學方法:課堂講授為主,學生自學為輔。

重點:水準儀的構造、使用方法、讀數方法,水準路線測量的基本方法,水準路線高差閉合差的計算及調整。

難點:水準測量原理,水準路線高程的計算。

教學內容:

1. 高程測量概述及水準測量原理

2. 水準測量的儀器與工具及其使用

3. 水準測量的外業和內業

4. 水準儀的檢驗和校正

5. 自動安平水準儀

6. 水準測量誤差及注意事項

複習思考題:

1.簡述水準測量原理。

2.什麼叫視差?產生視差的原因是什麼?如何消除?

3.水準儀都有哪些軸線?它們幾間應滿足什麼樣的幾何條件?

4.在水準測量中前、後視距相等能消除什麼誤差?

第三章角度測量6學時

教學目的:使學生了解水平角測量原理,熟悉dj6型光學經緯儀的構造,使用方法及角度觀測。使學生了解水平角觀測方法及步驟,使學生了解經緯儀的豎直度盤的構造。

確定豎直角計算公式的原則,豎直角觀測方法。

教學方法:課堂講授為主,學生自學為輔。以實物教學為主,配合教學掛圖講解儀器的內部構造。並以兩學時的實驗幫助學生對經緯儀的使用的了解

重點:水平角觀測原理,安置儀器測回法觀測水平角,豎盤構造,豎直角計算公式的確定

難點:經緯儀的構造、儀器安置方法。全圓測回法觀測水平角及校核計算,豎盤指標差。

教學內容:

1.角度測量原理

2.光學經緯儀

3.經緯儀的使用

複習思考題:

1. 什麼叫水平角?在同乙個豎直麵內不同高度的點在水平度盤上的讀數是否一樣?

2. 測水平角時,對中、整平的目的是什麼?是怎樣進行的?

3. 什麼是豎盤指標差?如何檢驗校正?

第四章距離測量4學時

教學目的:使學生掌握距離測量的基本方法,能夠使用羅盤儀測量直線的磁方位角

教學方法:以畫圖為主,講清操作規程,然後實踐

重點:距離丈量的一般方法

難點:鋼尺精密量距基本方法

教學內容:

1.距離測量及直線定向

2.測距儀及全站儀簡介

複習思考題:

1. 丈量ab、cd兩段距離,ab段往測為136.780公尺,返測為136.792公尺,cd段往測為235.

432公尺,返測為235.420公尺,問兩段距離丈量精度是否相同?為什麼?

兩段丈量結果各為多少?

2. 什麼叫直線定向?直線定向的方法有哪幾種?

第五章測量誤差基本知識6學時

教學目的:使學生了解到測量誤差不可避免,如何消減其影響提高測量成果精度,及如何檢查判斷精度等

教學方法:理論教學,公式推導,以工程實踐為例,講清誤差**

重點:偶然誤差

難點:觀測值函式的中誤差

教學內容:

1.觀測誤差

2.評定精度的標準

3.誤差傳播定律

4.算術平均值及其中誤差

5.同精度觀測值的中誤差

複習思考題:

1. 在水準測量中,有下列幾種情況,使水準尺讀數帶有誤差,試判別誤差的性質。

(1)視准軸與水準軸不平行

(2)儀器下沉

(3)讀數不正確

(4)水準尺下沉

2. 在角度測量中正倒鏡觀測,水準測量中,使前、後視距相等。這些規定都是為了消除什麼?

3. 為鑑定經緯儀的精度,對已知精確測定的水平角(α=45°00′00.0″)作n次觀測,結果為 45°00′06″ 44°59′55″ 44°59′58″ 45°00′04″

45°00′03″ 45°00′04″ 45°00′00″ 44°59′58″

44°59′59″ 44°59′59″ 45°00′06″ 45°00′03″ 設α沒有誤差,試求觀測值的中誤差

第六章小區域控制測量6學時

教學目的:使學生了解國家平面控制網基本情況,掌握導線測量工作的外業及內業計算方法

教學方法:講清公式**,推導方法,以工程實踐為例,進行內業計算

重點:導線測量的外業工作

難點:導線測量的內業計算

教學內容:

1.控制測量概述

2.導線測量外業

3.導線測量內業

4.交會定點測量

5.高程控制及三角高程測量

複習思考題:

1. 平面控制網有哪幾種形式?各在什麼情況下採用?

2. 導線的布設形式有哪幾種?選擇導線點應注意哪些事項?導線的外業工作包括哪些內容?

3.閉合導線的觀測資料如下圖所示,已知b(1)點的座標xb(1)=48311.264m,yb(1)=27278.095m;已知ab邊的方位角αab=226°44′50″,計算2、3、4、5、6點的座標。

4.附合導線的觀測資料如下圖所示,已知b(1)點的座標b(1)(507.693,215.638),c(4)點的座標c(4)(192.

450,556.403);已知ab、cd邊的方位角αab=237°59′30″,αcd=97°18′29″。求 2、3兩點的座標。

第七章地形圖測繪應用6學時

教學目的:使學生掌握碎部測圖的基本方法,讓學生了解並掌握等高線勾繪基本方法,地形圖拼接、檢查,整飾方法,讓學生對地形圖有全面的了解,能夠正確地閱讀和使用各種比例尺地形圖。

教學方法:講清測圖程式,轉入實驗,以應用為主,以地形圖實地閱讀。

重點:經緯儀測繪法,等高線的勾繪,地形圖的應用。

難點:大平板儀測圖,地貌形態的辨別,地形圖的分幅與編號。

教學內容:

1. 地形圖的基本知識

2.大比例尺地形圖的測繪

3.地形圖的應用

複習思考題:

1. 地形圖閱讀應注意哪幾方面?

2. 地形圖的分幅方法有幾種?各適用於哪些比例尺?如何進行分幅?

3. 如圖所示為1︰2000比例尺地形圖,請在圖上完成如下量算工作:

(1)求a、b兩點座標。

(2)求a、b兩點距離及其方位角。

(3)求a、b兩點的高程及地面坡度。

(4)繪製a、b方向線的縱斷面圖。

第八章工程測量6學時

教學目的:使學生掌握放樣的基本方法,對於施工中的道路、橋梁等的放樣工作中的基本方法有個了解。

教學方法:講解為主,學生記憶為輔。

重點:線路放樣,橋梁放樣

《測量學》課程介紹

測量學 是測繪工程專業的一門專業核心基礎課,也是建築 土木工程等相關專業的必修課程。本課程的目的在於使學生認識測量的本質 原理和方法,為大地測量 攝影測量 礦山測量和工程測量等後繼專業課的學習,打下牢固基礎。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應達到下列要求 1 掌握測量學的基本原理與方法 2 掌握j6經偉儀和s...

測量學教學實習指導書

一 實習目的與要求 測量學是地理資訊系統 遙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主要專業基礎課之一,又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為進一步鞏固和深化課堂教學內容,培養學生運用所學測量學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加強基本功訓練和工程師素質的培養,培養學生吃苦耐勞 團結協作的集體精神,根據教學計畫安排,於2007...

《礦山測量學》課程簡介

一 教材選用 本課程教材選用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的 礦山測量學 主編張國良 為中國礦業大學新世紀教材建設工程資助教材 二 課程內容體系結構 礦山測量學 課程是採礦工程 地質工程等相關非測繪專業的專業基礎技術課,其內容體系可以概括為測量學基礎理論 測量基本工作和常用儀器使用 測量誤差基本知識 地形圖測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