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培訓教材

2022-06-30 04:54:04 字數 5080 閱讀 9657

一.質量的概念和類別:

1.質量---指產品或工作的優劣程度,也是指企業的產品(服務工作)的效能特徵滿足使用者的需求程度。

1)產品質量分為: 產品質量和工作質量.

2)產品質量(品質)----指產品所具備的效能特性能符合要求。狹義地理解就是「符合客戶的要求,

讓客戶滿意。

3)工作質量----為保證和提高產品質量所做的工作的完善程度。

優良的品質是素質好的人製造出來的,是由人的工作質量決定的,所以說「工作質量是產品質量的保證與基礎。」品質是製造出來的,不是靠檢驗出來的,品質是全體成員的責任。

要有優良的品質:我們確認做什麼事,「第一次做好,做對」,這是品質的關鍵。

二、不良品的**:

1)機器----機器、工具、模具平時不保養,生產不出好產品。

2)材料----購入不好的材料,就難有好的成品,也就是說好的材料+好的生產=好的產品。

例如:一名廚師(好的生產)如果沒有適應的材料,(好的材料)及好的調味料(好

的輔助料)哪投入的是垃圾,產出的是廢品。怕有最好的調理裝置(好的裝置)也無法做美味佳餚一樣。

3)人----操作員熟練度,操作員的習慣性,有沒有依操作標準作業,操作員的體力情緒,操作員的工作場所及使用工具等。

4)方法----不依照作業標準的作業方法去操作,不良率會增高。

5)環境----「整齊、整潔的工作場所,是品質的重要途徑」工作場所不講究(清理)會造成更多的不良品。

三、不良品帶來的結果:

1)客戶的流失。

2)市場占有率的下降。

3)品質成本的擴大(失敗成本)

4)經常的返工再修,造成交期延誤。

5)在市場上品質差,所造成的企業形象損失。

6)產品質量差差,銷售不出,流動資金滯呆,員工發不起工資。

7)產品售不出,企業無利潤,造成企業生產的停頓。

8)品質是企業永續經營的要決和命脈。

9)沒有品質,就沒有明天。

四、如何預防不良品的發生:

1)你所做的工作,自己是否滿意。

2)你所做的工作,後工序的人是否滿意。

3)你所做的工作自己滿意及後續的人滿意,這是你的責任。

4)做事情,不只是:「做了」而是「做好了」,讓大家都滿意,這才是我們的工作態度。

五、不良品的標識:

在產品上作標識是產品自身的安全措施,檢驗人員在最顯眼處(不良點處)張貼上相應識別

標籤,加以區別,保證能及時有效地處理不合格品,避免進入下一環節,也就是讓產品有不

合格的需要清楚地識別,以避免錯誤地使用或傳動和避免與合格品有混淆。

六、品管qc的概念與含義:

1) qc----是英文(quality control)的縮寫,其含義是品質控制,也就是人們談的

品質管理(品管)。

2) 控制----是檢查工作是否按即定的計畫、標準方法進行,若有偏差就要分析原因,以出指示,

並作出改進,以確保組織目標的實現。

按控制分:a 預先控制 b 過程控制 c 事後控制

七、qc的職能與型別:

1) qc職能----採取一系列的措施來對產品進行控制,期待產品質量達到即定的要求。具體來

說就是:預防的職能、檢驗的職能、分析的職能、改善的職能、追蹤的職能。

2)qc的型別(一般企業):

a 進料控制(iqc) b 製程控制(ipqc) c 成品控制(oqc)

d 統計控制(sqc) e 全面品質控制(tqc)

八、生產qc(製程控制)的職責:

紀律是事業成功的保證,職責是人們對社會的良心。

1) 依照工作作業指導書(工藝卡)認真檢查半成品或產品是否符合規格要求,並將不合

格品選出

2)將造出的不合格品按類別加以標識並統一放在不良品箱內。

2) 遇有嚴重不合格品及大量同一型別的不合格品(不合格品比率超遇2%)時,及時向

管理人員反應。

4)詳細在檢查報告中記錄不合格品種類,數量及每小時的合格數量。

5)下班把所有專案統計完成,並呈交直屬管理人員。

九、工藝卡的作用

1)幫助作業者按正確的方法作業,防止產生製造不良品。

2)幫助操作者熟悉物料的品名、規格、型號、防止作業時混料。

3)給生產管理者提供生產作業流程編制、產能狀況、平均工時引數。

4)這是客戶信任廠方的依據,也是生產廠必備之技術檔案。

十、**的分類和qc報告之作用:

1、**分為:a查核表 b記錄表

1)查核表----已事先擬定一系列的專案,針對這些專案用檢查、如:裝置保養卡。

2)記錄表----依照實際操作的內容,記錄下來,如qc**表、品質統計表等。

2、qc**表的用途是:

1)幫助管理者了解工時產能狀況。

2)便於管理者對工時不良之查核。

3)幫助管理者對不良多專案的追蹤、改善。

4)品質統計技術之依據。

十一、qc**表填寫注意事項:

1)按每小時記錄合格數和不合格數。

2)按不良專案加以區別記錄。

3)報表保持整潔,除記錄外,不作其它用途。

4)記錄表要真實(不可寫假報告)。

5)填寫時,不可填錯及錯別字體。

十二、管理的概述:

1)管理----通過計畫、組織、控制、激勵和領導環節來協調人力、物力和財力資源,以便更好

地達成組織目標的過程。

管理物件:人、財、物、資訊、時間。

管理職能:計畫、組織、領導、控制、激勵。

如果沒有管理活動協調時,集體中每個成員的行動方向並不一定相同,以至於可能互相牴觸

即使目標一致,由於沒有整體的配合,也達不到總體的目標。

生產力之所以能夠發生並持續進行,除了需要土地、勞動和資本外,還必須存在第四要素

-----管理。

十三、「6s」的定義和效能:

人處於某環境較久後,就會習慣許多不合理處或雜亂都可以習為常而安於現狀。在這種狀況下

作業場所布置,材料產品堆放方法,不用物品、通路等作業場所的不合理浪費,不均情形,

甚至不安全也視而不見,即使指出也搬出一大堆理由辯論,這種姿勢不知不覺中正在削減

企業體力。「5s」運動的最後目的是,反覆規劃,實施檢討、評估、改善(pdca)之各階段

,由改善企業本質,然後持續維持6s狀態。

整理-----區別要的東西與不要的東西,不要的毅然報廢,要的妥善保管。

整理之工作要領:清除、清理、清爽(三清)

整頓----將要的東西分類、歸納、整理、標示、定位使之井然有序。

整頓之工作要領:定點、定量、定位(三定)

清掃-----將身邊的工作場所、機具裝置的灰塵、油汙清除乾淨。

清掃之工作要領:掃黑、掃漏、掃怪(三掃)

清潔-----維護3s成果,即對工作場所、個人服裝、儀容等時時維持清淨的工作狀態。

清潔之工作要領:不製造髒亂、不擴散髒亂、不故態復萌(三不)]

修養----力行4s、遵守規定、養成習慣成為個人素養。

修養之工作要領:守時間、守規定、守標準。(三守)

安全----安全第一,預防為主。自己不傷害自己,自己不被別人傷害,別人不被自己傷害。

整頓狀態是指把整理留下來的必要的物品依規定位置擺放,並放整齊加以標示。任何人(如

新進人員或經辦者不在時)都能一看明白(什麼東西在什麼地方,以什麼狀態,保管多少

量)狀態。

1、我們從幾個不良現象加以剖析:

1)儀容不整或穿著不整的工作人員,有礙觀瞻,影響工作場所氣氛,缺乏一致性,不易塑造

團隊精神。看起來懶散,影響工作士所,易生危險,不易識別,妨礙溝通協調。

2)機器裝置擱放不當,作業流程不流暢,增加搬運距離,虛耗工時增多。

3)機器裝置保養不良,不整潔的機器,就如同開或坐髒亂的汽車,開車的人及坐車的人都不

舒服,影響工作士氣,機器裝置保養不講究,從而對產品的品質也不講究,機器裝置保養不良,影響使用壽命及機器精度,從而直接影響生產效率,並使品質無法提高,故障多,減少開機時間及增加修理成本。

4)原料、半成品、成品、整修品、報廢品隨意擺放:

容易混料-----品質問題

要花時間去找要用的東西-----效率問題。

管理人員看不出物品到底有多少-----管理問題

增加人員走動的時間-----秩序與效率問題

易造成堆積------浪費場所與資金。

5)工具亂擺放

增加找尋時間-----效率損失

增加人員走動-----工作場所秩序

工具易損壞

6)運料通道不當

工作場所不流暢

增加搬運時間

易生危險

7)工作人員的座位或坐資不當

易生疲勞-----降低生產效率及增加品質變異之機遇,有礙觀瞻,影響作業場所士氣,易產生

工作場所秩序問題。

2、5s的效能

1)提公升企業形象

整齊清潔的工作環境,使顧客有信心易於吸引顧客,由於口啤相傳,會成為學習的物件。

2)提公升員工歸屬感

人人變成有素養的員工,員工有尊嚴,有成就感,易帶動改善的意願,對自己的工作易付

出愛心和耐心。

3)減少浪費

人的浪費減少,場所浪費減少,時間浪費減少。

減少浪費就是降低成本,當然就是增加利潤。

4)安全有保障

工作場所寬廣明亮,通道暢通,地上不可隨意擱放不該放置物品,當然就會有保障。

5)效率提公升

好的工作環境,好的工作氣氛,有素養的工作夥伴,物品擱放有序,不用找尋,效率自然

會提公升了。

6)品質有保障

品質保障的基礎在於做任何事都要講究不馬虎。

6s就是要去除馬虎,品質就會有保障。

革除馬虎之心是追求品質的第一要素。

十四、如何做好6s?

1、消除意識障礙

6s容易做,卻不易徹底或持久,究其原因,主要是人對它的認識,所以要推行6s首先消

除有關人員意識上的障礙。

1)不了解的人,認為6s太簡單,芝麻小事,沒什麼意義。

2)雖然工作上問題多多,但與6s無關。

3)工作已經夠忙了,哪有時間再做6s 。

4)現在比以前好很多了,有必要嗎?

5)6s既然很簡單,卻要興師動重,必要嗎?

6)就是我們做好了,別人呢?

7)做好有沒有好處?

品管專業基礎知識培訓教材

4.when 何時做?時間是否適當?5.who 誰做?有沒有合適的人選?1.how to do 如何做?有沒有好方法?2.how much 成本如何?需要花費多少成本?六 品管新七手法及功能 1.品管新七手法為 親和圖 也叫kj法 系統圖 關聯圖 矩陣圖 箭線圖 pdpc法 矩陣資料解析法。3.品管...

品保部培訓教材品管統計手法

品保部培訓教材 品管統計手法 一 層別法 層別法是所有手法中最基本的概念 將多種多樣的資料 因應目的的需要分類成不同的類別 使之方便以後分析。如 二 柏拉圖 是要據歸集的資料 以不良原因 不良狀況發生的現象 有系統地加以專案別 層別 分類 計算出各專案別所產生的資料 如不良率 損失金額 所佔的比例 ...

品管新七大手法培訓教材

品管新七大手法,也叫品管新七大工具,其作用主要是用較便捷的手法來解決一些管理上的問題,與原來的 舊 品管七大手法相比,它主要應用在中高層管理上,而舊七手法主要應用在具體的實際工作中。因此,新七大手法應用於一些管理體系比較嚴謹和管理水準比較高的公司。其實品管新七大手法與原品管七手法一樣,不僅用在品質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