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三語文古代詩詞鑑賞複習方案

2022-06-25 23:03:06 字數 4329 閱讀 2959

高三古代詩詞鑑賞專題方案

一、專題複習目標

1、弄清高考要求,闡釋考點

2、**命題特點與規律

3、分步驟積累各點的相關知識,了解解題的技法

二、**2023年詩歌題的特點和規律

2023年高考古詩詞鑑賞考點分析一覽表

卷別體裁考查內容考查角度命題特點

朝代作者詩題

湖北卷詞宋代范成大 《鵲橋仙七夕》 分析感情的側重點、

賞析詩中的藝術手法詩歌鑑賞題是高考命題中成熟的題型,考綱中分列了兩個考點:

(1)鑑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

(2)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2023年高考考查的著眼點都沒有超出這個範圍,有著相對的穩定性。

綜觀2023年高考18套試卷中的詩歌鑑賞題,命題體現了以下特點:

(1)選材側重於選擇唐宋詩詞。

「寫景抒情」類詩詞依然是選材重點。從作者方面看,多選名家以及在不同時期有影響、有代表性的詩人詞家的作品,尤其是熟悉的作者陌生的詩,但不熟悉的作者的代表作品不可忽視。

(2)在設題方面:

注重「點」的考查。高考中古詩鑑賞一般注重「以點帶面」的考查,如多套試卷考查「詩眼」。

注重以「情」、「景」考查為先,強化了對修辭的考查。注重藝術手法、表達技巧的考查。這也是考生做題的難點,主要表現為對藝術手法、表達技巧的判斷不準確,其次難以展開分析和闡釋。

借助古人的評點設定賞析題,同時注重對比鑑賞。

全國新課標卷樂府詩南朝江總 《雨雪曲》 分析環境描寫、煉字、

理解詩中人物的感情

全國大綱卷ii 詩宋代歐陽修 《夢中作》 分析作者心情、

寫作特色

北京卷古體詩唐代李白 《古風》 理解詩歌的思想感情

天津卷絕句唐代司空曙

雍陶 《峽口送友人》《送蜀客》 對比兩首詩感情、

寫作手法

四川卷詞宋代向子湮 《減字花木蘭》 賞析詩眼、理解感情

湖南卷絕句唐代李白

王昌玲 《聞王昌玲左遷龍標遙有此寄》《龍標野宴》 對比賞析「詩眼」的

意義和作用

分析詩眼

江西卷絕句宋代陳與義 《送人歸京師》 分析意象、理解詩歌

安徽卷律詩唐代杜甫 《歲暮》 評價作者的思想情感、

賞析寫作技巧

上海卷越調元代王惲 《平湖樂》 理解詩歌、

分析寫作技巧

浙江卷律詩宋代王安石 《定林》 分析抒情手法

福建卷詩宋代郭祥正 《訪隱者》 分析詩眼、人物形象

重慶卷詞清代郭麟 《菩薩蠻.北固題壁》 分析詩眼、

全面理解詩歌

遼寧卷詩宋代陳與義 《雨》 理解詩句意思、體會感情、分析寫作技巧

三、考向**及複習建議

(一)考向**

1、取材範圍將進一步拓寬。

2、答題仍會是以主觀表述題為主的模式,分值上,11分是主導。

3、設題題量維繫在2—3題,單首為主,比較閱讀為輔,綜合性設題,突出整體理解,設問具體,切入口小。

4、品味語言將是首選,包括關鍵詞的品評、詩眼的設定、重點句(包括標題)的賞析、描繪畫面的品評等。

5、情感的考查將是重頭戲,主要集中在以下幾點上:分析某句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分析某首詩的內容,指出詩中的感情;結合詩詞的感情,印證前人的評價;比較兩首詩表達的情感;情感類別主要集中在思念勸勉、弔古傷今、借古諷今、昔盛今衰、寄情山水、思鄉厭戰、報國無門、思遠懷人、羈旅行役等方面。

6、表達技巧的考查將常考常新。主要圍繞襯托渲染、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對比比喻、誇張擬人等展開,將從以下角度切入:分析某句詩的表達技巧、分析全詩的表現手法、比較兩首詩的不同表現手法。

7、分析詩歌的表達層次漸成新寵。

(二)複習建議

1、廣泛閱讀,加強積累,依託教材,強化訓練。

2、夯實基礎,掌握各種鑑賞術語。

3、細析題目,研究鑑賞點。

4、構建模式,優化書面表達。

四、【課時安排】

總說一課時,形象兩課時+訓練1課時,語言兩課時+訓練1課時,表達技巧三課時+訓練2課時,思想感情及內容2課時+訓練1課時,合計15課時

第二、三課時鑑賞詩歌的形象

一、了解形象的含義

詩歌中的形象指人物形象和景物形象。人物形象不僅包括詩中抒情主人公,即詩人的自我形象,還包括詩人在詩中塑造的其他人物形象。景物形象又包括景象和物象。

這裡要注意的是那些融入了作者主觀意念的事物,蘊涵著某種品質或思想的物象,稱為「意象」。而詩人的主觀情感與客觀景物相交融而創造出來的耐人尋味、渾然一體的藝術境界就叫意境。意境與意象都是情與物的結合體,但它們又有區別:

從形式上看,意象與詞句有關,意境則與全篇對應。

二、鑑賞指導

1、要學會知人論世。準確把握詩人的生平經歷、所處時代的特徵,聯絡時代背景和作者創作的背景,進行分析。

2、了解一些常見的藝術形象和意象。

3、掌握出題的角度。

如:人物形象的特點,形象蘊含的品質或寄託的思想感情;

景物的特點和塑造的方法或角度(近遠、動靜、色彩、各感官、大小等),景物的層次和作用;

意象的含義和深層含義,意象組合而表現出來的意境

三、友情提醒

1、鑑賞人物形象要分析刻畫形象的手法,注意分析形象的相關描寫,分析形象所處的環境;鑑賞景物要分析具體景物的含義,注意景物的特點和作用;注意意象的特定含義、隱性含義、比喻意義和象徵意義,注意不同意象表現出不同的意境。

2、了解一些題目的常規問法及答題模式

人物形象類——

問法:這首詩塑造了怎樣的形象?

答題思路和模式:(1)明確詩歌刻畫的形象是什麼(2)形象的基本特徵有哪些(3)形象的意義是什麼。

景物形象類——

問法:這首詩開頭幾句為我們描繪的是怎樣的景象(景物間有什麼樣的層次)?或從哪些角度(運用什麼手法)塑造景象形象的?

答題思路和模式:(1)寫了哪些景物,景物間體現什麼樣的層次(2)景物的特點(角度)如何(運用的手法如何),有什麼深層用意(3)傳遞出詩人怎樣的感情。

意境類——

問法:這首詩營造了怎樣的意境?或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題思路和模式:(1)描繪詩中展現的客觀畫面(2)概括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或該作品情景交融的意境。

四、典型題例

元代馬致遠的雜劇《漢宮秋》第三折戲中,漢元帝在灞橋送別王昭君出塞和親時,有下面一段曲詞。閱讀這段曲詞,然後回答問題。(6分)(05湖北)

漢宮秋》第三折【梅花酒】

呀!俺向著這迥野悲涼,草已添黃,兔早迎霜。犬褪得毛蒼,人搠起纓槍,馬負著行裝,車運著餱糧,打獵起圍場。

他他他,傷心辭漢主;我我我,攜手上河梁。他部從入窮荒,我鑾輿返咸陽。返咸陽,過宮牆;過宮牆,繞迴廊;繞迴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黃;月昏黃,夜生涼;夜生涼,泣寒螿①;泣寒螿,綠紗窗;綠紗窗,不思量!

注:①寒螿:寒蟬。

(1)有人讚賞《漢宮秋》的詞曲「寫景寫情,當行出色」。這段曲詞描寫了漢元帝所見、所想的哪兩種情景?表現了漢元帝什麼樣的感情?(4分)

答:(2) 這段曲詞中運用了對仗、頂真的修辭手法,試簡析它們各有怎樣的藝術效果。(2分)

答:【答案】(1)曠遠悲涼的深秋塞外景況;淒清陰冷的秋夜王宮景象。感嘆昭君遠去塞外的艱辛,傷心離別;想象獨自返回王宮的淒涼,痛感孤獨。

(2)對仗:顯示了語言的對稱美,達到了意境美和韻律美的完美結合。

頂真:具有回環跌宕的旋律美,表現了漢元帝離恨未已、相思又斷、千結百轉的愁緒。

五、布置作業

完成下列高考題:05遼寧、05浙江、05全國3、06浙江、06廣東、07湖北

第四課時講評練習

一、講評練習

1、閱讀下面兩首詩,然後回答問題。(8分)(05遼寧)

江寧夾口三首(其三)

宋王安石

落帆江口月黃昏,小店無燈欲閉門。

側出岸沙楓半死,繫船應有去年痕。

舟下建溪

宋方惟深

客航收浦月黃昏,野店無燈欲閉門。

倒出岸沙楓半死,繫舟猶有去年痕。

(1)兩首詩的首句均用了「月黃昏」三個字,且用意基本相同。請問,兩詩藉此營造的是一種什麼氛圍?表達的又是怎樣的心緒?請結合詩的具體內容簡要賞析。(4分)

(2)兩首詩的末句,一用「應有」,一用「猶有」,哪個更好?為什麼?請簡要賞析。(4分)

【答案】(1) 「月黃昏」為兩詩營造氣氛、表達心緒定下了基本色調。「客船」、「無燈」「野(小)店」、「半死楓樹」,這一切都籠罩在黃昏的月光中,暗淡朦朧,營造了一種淒迷、蕭索、沉寂的氛圍,表達了詩人孤寂悵惘的心緒。

(2)可以有三種答案:「應有」更好。「應有」二字蘊含豐富,傳達出了詩人在孤寂中力尋舊影時的複雜心情,其中既有希冀與自信,也有失意與悵惘,更有尋而未見的不甘心,可謂傳神之筆;「猶有」二字則無此意趣。

「猶有」二字更好。「猶有」二字,自然道出,卻出人意料,去年繫舟的痕跡還儲存到現在,說明在此停留的旅客不多,進一步傳達詩人那種孤寂悵惘的心緒;而「應有」二字卻不能道出此意。兩者各有其妙。

2023年高考語文詩詞鑑賞試題

2004年高考語文詩詞鑑賞試題 廣東卷 16 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6 分 江漢杜甫 江漢思歸客,乾坤一腐儒。片雲天共遠,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猶壯,秋風病欲蘇。古來存老馬,不必取長途。1 這是杜甫晚年客滯江漢時所寫的一首詩。詩中二三聯用了 片雲 孤月 落日 秋風 幾個意象,請分析其情景交融的...

2023年高考語文試題彙編 詩詞鑑賞

10年全國卷 12.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後回答問題。8分 詠素蝶詩劉孝綽 隨蜂繞綠蕙,避雀隱青薇。映日忽爭起,因風乍共歸。出沒花中見,參差葉際飛 芳華幸勿謝,嘉樹欲相依。注 劉孝綽 481 539 南朝梁文學家,彭城 今江蘇徐州 人。文名頗盛,因恃才傲物,而為人所忌恨,仕途數起數伏。1 這首詠物詩描寫...

2023年高考語文試題分類彙編詩詞鑑賞

10年全國卷 12.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後回答問題。8分 詠素蝶詩劉孝綽 隨蜂繞綠蕙,避雀隱青薇。映日忽爭起,因風乍共歸。出沒花中見,參差葉際飛 芳華幸勿謝,嘉樹欲相依。注 劉孝綽 481 539 南朝梁文學家,彭城 今江蘇徐州 人。文名頗盛,因恃才傲物,而為人所忌恨,仕途數起數伏。1 這首詠物詩描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