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社交禮儀課程教學方案探索

2022-06-23 20:21:04 字數 4893 閱讀 1667

摘要:高校禮儀教育是素質教育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學生步入社會與人交往的一座橋梁。「社交禮儀」作為近年高校開設的一門新興課程,其教學方法應該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來選擇,以期有利於教學目標的實現和教學內容的完成。

單一、傳統的教學方法阻礙了禮儀課教學內容的滲透,如何對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改革,探索新的現代教學方法,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道德自覺意識、獨立人格和良好個性特徵的形成,是本文**的主要內容。根據社交禮儀操作性強的特點、教學物件的個性特徵和學以致用的教學目標,要求教學必須突破傳統教學模式,注重理論與實踐的有效結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高校;禮儀課程;教學方法探索

《社交禮儀》是一門集理論性、實踐性、應用性、藝術性等特徵於一體的綜合行為科學, 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是適應當今社會對於人才的全面能力需要和大學生自身素質提高的迫切要求而開設的、頗具時代特色的知識體系。教學內容包括了社交基本理論, 涵蓋了眾多禮儀常識。在現代經濟社會中,人際溝通能力與禮儀風範已成為直接塑造個人形象、間接塑造企業形象的基本條件。

對大學生進行禮儀教育,不僅是弘揚傳統文化的需要,也是當代大學生走出校園步入社會的橋梁,因此對大學生進行禮儀教育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為此,目前很多高校紛紛開設了禮儀類公選課。但是目前高校此類課的教學多採用傳統的「以教室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的教學模式。

作為授課教師,要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禮儀,運用禮儀,關鍵在於教學方法的改進。本文就高校禮儀課程方面的教學方案展開分析與探索,對如何進一步提公升課程質量進行思考與**。

1、 高校禮儀課實際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普通高校的禮儀課一般是作為公共選修課而開設的,教學內容涵蓋各類禮儀常識和社交基本理論,與其他專業課程不同,內容上難度不大,沒有深奧的理論,學生一看就懂,往往不夠重視,而教學過程中,教師又往往侷限於照本宣科教導學生怎樣做,課堂氣氛較沉悶,學生聽課很難投入其中,教學狀況不容樂觀。從一些高校開設的實踐來看,教學中存在的突出問題表現在以下三方面:

1.1 教學方法不夠靈活,削弱了教學質量與效果。

由於禮儀課一般設為公選課,聽課的學生較多,而教師往往沿襲傳統的教學模式——「一支粉筆,一塊黑板」,教學方法一般是缺乏互動性的「填鴨式」,由於教學方法單一,學生很容易產生疲勞感,精神懈怠,課堂氣氛沉悶,教師講授的內容無法在學生中產生共鳴與回應,教學效果較差。

1.2 教學中理論與實踐相脫節。

禮儀課是一門應用性、操作性較強的學科,一方面需要理論知識的講解、傳授,更需要技能的訓練,如果教師僅僅在教學中向學生灌輸一些定論,讓學生循規蹈矩地被動接受知識,顯然不能與這門學科的特點相適應。而就目前來看,許多高校的禮儀課上,教師仍拘泥於單純的理論講授,忽視實踐訓練,學生為學理論而學理論,結果是只懂理論,不會運用,理論與實踐脫節。

1.3 考評方式單一,無法達到課程教學的目標。

禮儀課程實踐性很強,而以往該課程的考試主要以理論考試為主,「一紙定成績」,導致學生對所學的知識死記硬背,融會貫通的能力較差。

由此可見,傳統的教學手段和考核方式已經很難滿足禮儀課程教學的需要,甚至阻礙了教學內容的滲透,限制了課程發展的規模,只有根據新形勢的需要不斷創新,構築全新的教學新體系才是唯一的出路。而禮儀課作為一門新興學科,在進行新的教學探索方面具有一定的有利條件,為此在具體的教學環節和考試形式上我們進行了一些有益的嘗試。

2、 《社交禮儀》課程教學方法選擇的前提

2.1 基於教學目標的科學確定

教學方法要服務於教學目標。根據《社交禮儀》課程的性質,其教學目標主要應定位在三個方面:(1)讓學生意識到社交禮儀對於自己未來職業生涯的重要性,樹立起基本的禮儀意識,沒有基本的禮儀意識就不會在實踐中認真「行禮」,這個目標在教學過程中往往被忽視或掩蓋了;(2)讓學生學會與學習、生活密切相關的以日常交往為核心的禮儀規範,只有與學習、生活密切相關學生才會認為有用,這個目標在教學過程中往往被不切實際地擴大了;(3)促使學生將課堂上所學的禮儀規範知識和技能轉變成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習慣,邊學邊用,學用合一,這個目標在教學過程中往往被有意無意地「省略」了。

要想實現上述三個教學目標,就要考慮合適的教學方法與之適應,因為對於教學目標而言有效的教學方法才是好的。

2.2 基於教學內容的科學選擇

根據《社交禮儀》課程教學目標,其教學內容主要應該選擇學生在校園生活和走向社會所需的最基本的社交禮儀事項及其規範:(1)儀表禮儀模組,主要包括儀容修飾、行為舉止、表情神態、常規著裝和佩戴飾品等;(2)公共禮儀模組,主要包括校園生活禮儀、公共場所禮儀、餐飲基礎禮儀等;(3)交往禮儀模組,主要包括稱謂禮儀、介紹禮儀、握手禮儀、名片禮儀、**禮儀、交談禮儀等。這樣設定的教學內容並不追求大而全,而要做到小而細,確保教學目標的實現。

與此對應,結合教學目標,就要考慮什麼樣的內容應當選擇什麼樣的教學方法才會更有效。比如,目前在教學中許多教師熱衷於採用多**技術手段,大量的幻燈片及**資源確實使課堂教學很生動,但是不適合所有的教學內容,而且多**技術只是教學方法中的手段和媒介。

3、 禮儀課程教學模式、方法的新嘗試

由於我國的學校教育整體上偏重於知識的傳授,加之考試、公升學的壓力,中小學階段基本上不安排系統的禮儀教育,到大學來補這一課時,學生往往感到既陌生又熟悉,就應借助於多種多樣的教學形式增加學生的學習樂趣,使學生處於活躍、放鬆的狀態,從而收到良好的學習效果。對於實用性較強的人際溝通與禮儀課程而言,在教學中採用「體驗—感悟—行動」的體驗式教學模式,能較好地實現高等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

「體驗—感悟—行動」的體驗式教學模式。在課堂組織過程中,突破了傳統的以知識為主線的單一陳舊的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充分調動了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和興趣。下面闡述在「體驗—感悟—行動」的體驗式教學模式下,多種教學方法的嘗試與運用。

3.1 講座教學法

當今世界國際合作與**交流日趨頻繁,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交際是一種參與競爭的手段,也是人們適應對外開放開拓局面的一種本領。現代化的生產方式頻繁的對外交往,要求新世紀的大學生不僅具有良好的業務素質,而且還要具備豐富的交際禮節常識。

邀請社會組織各大公司、賓館裡富有經驗的實踐者或禮儀專家前來為學生進行專題講座, 介紹自己在各項工作中運用禮儀的體會和方法。這種教學方法的優點是: 有「 聽君一席話, 勝讀十年書」的效果,使學生感到猶為親切; 能調動學生思維, 使學生結合自己學過的禮儀理論, 向講座者提出自己感興趣或疑惑的有關問題, 學到實踐者成功經驗, 吸取其失敗教訓, 從而提高實踐中自己的綜合素質。

3.2 案例教學法

社交禮儀是一門新興的應用性學科,禮儀知識不難理解,內容也並不陌生。上課時如果照本宣科,無異於味同嚼蠟,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因此教師的首要任務就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由於禮儀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教學中運用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原則,列舉師生親身經歷的正反兩方面的典型例項,克服了空洞說教的弊端,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案例的價值體現在通過學習、研究案例, 做到舉一反三, 提高實踐技能, 這種方法有助於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檢驗學生對理論的理解、掌握情況, 培養學生敏銳的觀察力、分析力與判斷力, 活躍課堂氣氛, 鍛鍊了學生表達、動手等能力。案例的運用包括以下幾個循序漸進的階段: (1) 教師挑選一些結合理論評述具有典型意義的成功或失敗的案例, 也可把實際生活中具有正反兩方面禮儀的事實或活動記錄下來,整理成課堂所需例子, 用它驗證課堂上某一理論, 重在培養學生對案例的興趣, 明白學習案例的意義; (2)指導學生自己收集案例。

為此, 學生就必須關注大眾傳播**的報道, 查閱相關的書籍資料, 留意身邊的人或事, 學習變得主動。(3)組織學生編寫案例, 課堂討論。教師啟發、引導、指導學生討論。

在討論時, 教師應注意引導學生分析、總結禮儀活動的規律。

3.3 討論發言法

在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一味地「老生常談」,教師仍是主體,學生被動地接受,課堂氣氛沉悶,容易使學生喪失興趣,產生逆反心理,很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採用討論式教學方法,能在課堂教學上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啟發他們的思考。所謂討論式教學方法,就是指在教學過程中,由教師或學生提出某乙個或幾個問題,通過充分討論形成共識,達到掌握它的一種方法。

在傳授知識時應盡量避免單純地灌輸,啟發學生將所學過的知識及時運用於實踐之中。如在講饋贈禮儀時,首先讓學生討論在正常的人際交往中「需不需要送禮」,達成共識後再討論「什麼時候送」、「送什麼」和「怎樣送」等問題。通過討論,激發了學習的興趣,增強了記憶,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索,最大限度地實現了教學互動,矯正學生日常的錯誤行為,以達到師生的共鳴。

3.4 情景互動教學法

情景教學法是指在教學中通過創設生動、形象、具體的情景和氛圍,來認識問題、理解問題。較之傳統的課堂教學法而言,情景教學法更直觀、更具體、更貼近實際。在情景教學法的運用中,我們可以把課堂教學活動看成是乙個由主體、客體與環境相互聯絡相互作用的執行系統,主體是教師與學生,客體是知識與能力,而情景則是教師傳授知識,學生獲得知識、提高能力及師生間交流互動的載體。

因此,一切的課堂活動都是以情景為背景的,這需要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在講解一定的禮儀規範和禁忌後,通過積極的教學活動去創設情景,組織學生分組演練,讓學生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來打造情景,通過具體演練來體會其中的感覺,從而在情景中學習知識、掌握一定的禮儀操作技能。

在進**景互動模擬時,由師生共同選擇案例,並編寫劇本由教師在課堂上假設某種禮儀活動場景,讓學生分別扮演相應角色,可將班內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分別到講台前面進行演示,要求班內其他同學進行觀察,待模擬結束後,由學生進行點評,針對模擬表演和學生點評的結果,教師再進行適當點播,從而糾正錯誤的姿勢和動作。學生對這種模擬教學興致高,積極性大。這種情景互動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對動態的禮儀問題進行分析與決策,同時也鍛鍊了學生上台的勇氣和膽量, 鞏固和檢驗學生相應的禮儀知識;使學生及時看到他人長處和自己不足, 培養和提高他們運用禮儀的自覺性與實際運用禮儀技巧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3.5 電教教學法

傳統的講授法教學模式,僅僅靠粉筆和黑板。這種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容易使學生精神懈怠、萎靡不振,對課程內容失去興趣,教學效果可想而知。多**教學手段的運用不僅可以使授課內容直觀生動形象,擴大了資訊量,且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有利於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更多的知識。

而且方便快捷、省時省力、容易組織實施,更為直觀、生動。社交禮儀課程應該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增強課堂教學的直觀性、趣味性、多樣性,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盡可能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習。

社交禮儀課程標準

江西省醫藥學校教學檔案 類別 課程標準類 普通中專檔案編號 普職kc0001 社交禮儀 課程標準 起草人羅小玉日期 2007 年 9 月 29 日 審核人日期年月日 批准人日期年月日 實施日期年月日 江西省醫藥學校 社交禮儀 課程標準 編寫人 羅小玉 1 課程設計目標 通過 社交禮儀 課程的學習,使...

社交禮儀教學大綱

外國語學院文秘專業 一 課程說明 社交禮儀 是文秘專業專科的一門選修課。二 課程基本要求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基本掌握社交禮儀的本質 起源 功能 原則 表現形式,以及社交禮儀在人際交往中的重要意義 學會在日常生活及交往中以禮儀指導 約束自己的言行。1 課堂講授和課後練習相結合。通過各章節的思考練...

公關語言與社交禮儀課程總結

有些習慣的養成是乙個長久的過程,平時的注意和積累起著必不可少的作用,有些東西是技術性的,譬如社交場合中的有些言語,談判桌前的處事不驚,接打 時候的寒暄問候,拒絕他人時的心無城府 有些東西使我們在成長中不斷鍛鍊與成長的,只有經歷之後才能有所收穫。而成長的路上避免不了各種各樣的錯誤,反而是經歷失敗之後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