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繼續教育培訓提綱

2022-06-12 22:06:05 字數 5133 閱讀 6498

資訊化環境下運用《小學語文教學指導》的教學實踐與思考

——小學語文學科繼續教育培訓提綱

一、淺述小學語文教學所處的資訊化環境 。

1、「網際網路+」

「網際網路+各個傳統行業」,但這並不是簡單的兩者相加,而是利用資訊通訊技術以及網際網路平台,讓網際網路與傳統行業進行深度融合,創造新的發展生態。

2、「三通兩平台」

三通:寬頻網路校校通、優質資源班班通、網路學習空間人人通。兩平台:搭建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台,搭建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台。

3、資訊化教學環境的分類

簡易多**教學環境:主要由多**計算機、投影機、電視機、等構成,以呈現數字教育資源為主。

互動多**教學環境:主要由多**計算機、互動式電子白板、觸控電視等構成,在支援數字教育資源呈現同時還能實現人機互動。

網路多**教學環境:是指由多**計算機網路教室,簡易或互動多**環境,以及其他學生終端(為每個學生或小組配備平板電腦,膝上型電腦、智慧型手機等移資訊化終端)構成的師生在課堂教學中能夠充分利用數字教育資源、學科軟體與網路教學平台開展教與學活動的資訊化教學環境。

移動教學環境;是指由平板電腦、膝上型電腦、智慧型手機等移動學習終端裝置構成的,能夠使師生獲得數字教育資源、學科軟體與網路教學平台的支援、進行不受時空限制的教與學的資訊化教學環境。

4、資訊科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熱點

微課程:容量小,乙個微課程只圍繞乙個知識點或技能點進行。時間短,教學**一般不超過10分鐘。

自足性,微課程包含講解某個知識點的所有必要資訊,學生可以憑藉它完成自主學習。基元化,對於乙個知識點或技能點的學習而言,微課程往往不能夠再進行分割,面是呈現了最小單位的學習內容。易傳播,由於微課程時間短,容量小,以數位化形式儲存,又以微**為呈現主體,因而可以方便在數位化終端上**與分享,支援移動學習。

翻轉課堂:傳統課堂知識傳授在課內,知識內化在課外。先教後學。

翻轉課堂將知識傳授和內化環節顛倒過來。先學後教。上課前學生先自主學習,應用最多的是在網路平台上**微課程(教學**)。

進行課前練習,在網上相互交流或記下問題。課上交流成果,反饋,確定問題,克服重點難點。翻轉課堂的關鍵要素:

教師角色、教學**、個性化協作式學習環境、課堂活動設計。翻轉課堂翻轉了什麼?教學流程的顛覆,師生角色的轉變,教學內容的變化,學生思維品質的提公升。

慕課:大規模、開放、**、課程是慕課的四大基本屬性。

電子書包:目前並沒有乙個特別明確的概念界定,但人們往往從數字出版和硬體裝備兩個角度去詮釋電子書包的概念。從數字出版角度出發,電子書包可以被看成是若干電子書按照科學的結構整合而成的數位化教學資源包,包含學生需要的教材、教輔、工具書等。

強調電子書包的資源數位化特性。從硬體裝備角度出發,電子書包可以被看成是一種未來型的教育電子產品,大多體現為輕便型移動終端,它整合了數字閱讀和上網通訊兩大主要應用功能,體現其移動數字終端特性。

二、結合課例**資訊化環境下如何運用《小學語文教學指導》。

1、運用資訊科技優化拼音教學。

(1)明確漢語拼音教學要求。

(2)結合課例**資訊科技在拼音教學中的優化作用。

如激發興趣,突破重點難點。

2、運用資訊科技優化識字教學。

(1)小學各學段識字寫字教學的目標與內容。

(2)結合課例**資訊科技在識字寫字教學中的優化作用。

技術的應用,集中了學生識字時的注意力,激發了識字的興趣。

技術的應用,有助於突破識字的難點,突出識字的重點。

技術的應用,拓寬了識字廣度,延進了識字的深度。

技術的應用,優化了寫字教學全過程,提公升了學生書寫能力。

3、運用資訊科技優化閱讀教學。

(1)小學階段閱讀教學的總體目標與內容為:

(2)小學各學段閱讀教學的目標與內容。

(3)結合課例**資訊科技在閱讀教學中的優化作用。

創設閱讀教學的情境。

增加閱讀教學的資訊量。

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

4、運用資訊科技優化作文教學。

(1)小學各學段作文教學的目標與內容。

(2)結合課例**資訊科技在作文教學中的優化作用。

5、運用資訊科技優化口語交際教學。

(1)小學各學段口語交際的目標與內容。

(2)結合課例**資訊科技在口語交際教學中的優化作用。

三、結合課例**資訊科技在促進小學語文的教與學方式改變中的作用。

1、明確課程改革積極倡導的學習方式 " 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學習 "

2、結合課例**「微課程」「網路平台」等資訊科技的前沿應用對改變學生學習方式改變的作用。

四、在資訊化環境下保持小學語文教學的本色。

1、回顧《小學語文教學指導》的核心理念。

語言文字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和資訊載體,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語文課程致力於培養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提公升學生的綜合素養,為學好其他課程打下基礎,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打下基礎。

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重視語文課程對學生思想情感所起的薰陶感染作用,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讓學生多讀多寫,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體會、把握語文的規律,積極倡導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注重聽說讀寫的相互聯絡,注重語文與生活的聯絡,注重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整體發展。

《語文課程標準(2023年版)》確定的義務教育階段語文課程的總體目標與內容為:

(1)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培養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審美情趣,發展個性,培養創新精神和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

(2)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型。關心當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樣文化,吸取人類優秀文化的營養,提高文化品位。

(3)培育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增強學習語文的自信心,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初步掌握學習語文的基本方法。

(4)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學習科學的思想方法,逐步養成實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學態度。

(5)能主動進行**性學習,激發想象力和創造潛能,在實踐中學習和運用語文。

(6)學會漢語拼音。能說普通話。認識3500個左右常用漢字。能正確工整地書寫漢字,並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有較為豐富的積累和良好的語感,注重情感體驗,發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能閱讀日常的書報雜誌,能初步鑑賞文學作品,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能借助工具書閱讀淺易文言文。背誦優秀詩文240篇(段)。九年課外閱讀總量應在400 萬字以上。

(8)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述自己的見聞、體驗和想法。能根據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寫作,發展書面語言運用能力。

(9)具有日常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運用口頭語言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

(10)學會使用常用的語文工具書。初步具備蒐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積極嘗試運用新技術和多種**學習語文。

2、明確小學語文教學的根本任務。

「學習語言文字的運用,培養讀書的興趣。」是語文學科的基本任務,無論是在理論界還是在語文教學一線,都給予了充分關注和肯定。

「學習語言文字的運用」的內涵,概括為四方面;「理解、表達、交流、分享」

◆ 理解

(1)理解是運用的前提和基礎,語言文字的運用要在理解語言文字的基礎上才能進行。

(2)理解語言文字的過程,也是學習運用語言文字的過程。

(3)理解的重要途徑是讀。

◆ 表達

表達是乙個人通過口語、書面語、表情、動作、繪畫作品等形式,把自己的知識、想法或情感表達出來,並傳遞給別人。表達可以是乙個人單獨的活動,可以不期待別人做出反應或進行反饋。語文教學中的表達主要是書面語言文字的表達,兒童在入學前,口頭語言已經得到較好的發展,而書面語言的發展,主要通過學校的語文課程才能實現口語到書面的轉化。

◆ 交流

交流往往是雙向的或多向的,是參與者的一方,將資訊用語言文字或非語言文字的形式傳遞給另一方,同時需要得到資訊接受者的反饋,是一種互動的過程。在語文課堂上,表現為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在這個過程中,需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交流主要體現在教學過程中的反饋評價環節,通過交流,診斷學情、調整預設、激發興趣、保持激情。在評價環節,語文老師的課堂語言一定要規範,到位,不要太隨意。

◆ 分享

分享是個人把自己獲得的知識、經驗、感受等表達出來的單向活動。與表達不同的是,一般情況下要有物件才能進行,如小組討論後的匯報。分享是希望他人能夠了解、接受自己的知識、經驗、感受(不是強求認同),是自我價值的一種索求,常常帶有個人的情感因素,也與個人的態度有關。

交流、分享的過程,離不開參與者的傾聽。要重視培養學生傾聽的習慣與能力。參與者要聽得進、聽得懂,還要對接受的資訊進行編碼加工,作出反饋。

交流、分享的過程,既是運用聽、說能力的過程,也是培養聽、說能力的過程,同時也是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達成的過程。

理解、表達、交流、分享是語言文字運用的四個方面,理解是前提和基礎,表達是目標,有了理解、表達,才會有交流或分享活動。所以,我們討論學習語言文字的運用,既不能只重視表達訓練而忽略了理解、交流、分享活動,也不主張將這四項活動割裂開來。需要將理解、表達、交流、分享作為一項整體的活動來**。

不能只強調單向的表達訓練。真正的語文課堂,應該是引導學生親歷語言文字運用的課堂,也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溝通交流、分享經驗與成果的課堂,是情感激盪、思維碰撞的課堂。

可以說,理解、表達、交流、分享的過程,涵蓋了語文課程領域聽說讀寫四大基本能力運用的過程,體現了語文課程的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維目標。

語文教學沒有理解與表達的訓練是空泛的,沒有交流分享的語文教學是無趣的。

3、資訊化環境下把培養學生的讀書興趣當作語文教學的頭等大事。

溫儒敏說:聽、說、讀、寫哪個最重要?讀最重要。

他認為「要重視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高閱讀品位。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這兩句話是「課標」的精髓。

關於培養學生的讀書興趣,溫儒敏教授給老師們提出以下建議:

(1)語文課要有引導讀書的意識。

(2)教學方式要有利於提公升學生讀書的興趣。

(3)「好讀書不求甚解」

(4)「海量閱讀」。

(5)學會「連滾帶爬」。

(6)課外閱讀納入了教學計畫。

(7)「讀整本的書」。

(8)老師了解學生的閱讀興趣,尊重學生的語文生活

(9)重視考查學生的閱讀面與知識面,語文教學的效果好不好,不止是看課內,或考試,很大程度上要看課外,看是否培養了閱讀的興趣與習慣。

學科繼續教育培訓提綱語文

資訊化環境下運用 小學語文教學指導 的教學實踐與思考 小學語文學科繼續教育培訓提綱 一 淺述小學語文教學所處的資訊化環境 1 網際網路 網際網路 各個傳統行業 但這並不是簡單的兩者相加,而是利用資訊通訊技術以及網際網路平台,讓網際網路與傳統行業進行深度融合,創造新的發展生態。2 三通兩平台 三通 寬...

2019繼續教育培訓

楊柳鄉完全小學 演示文稿楊柳小學少先隊2015年8月30日 楊柳小學繼教培訓 為認真落實印江縣教育關於印發 十二五 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工程實施意見的檔案精神,切實做好我片區教師繼續教育培訓工作,在楊柳鄉教辦的領導和具體部署下,我校於2015年8月27至30日,為期3天半的培訓時間,多次進行了 五課技...

培訓資源開發與教師繼續教育 提綱

南京師範大學教師教育學院李學農 一 培訓大發展,培訓資源面臨挑戰 一 1999年以來教師培訓發展迅速 1.1999年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直接推動了中小學教師的全員培訓 1999年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提出,開展以培訓全體教師為目標,骨幹教師為重點的繼續教育,使中小學教師的整體素質明顯提高 同年,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