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陰火」理論

2022-06-05 22:06:02 字數 2650 閱讀 5691

【摘要】關於「陰火」理論歷代醫家有不同解釋。經分析認為「陰火」是指飲食不節、勞逸過度、精神刺激三因素綜合作用引起脾胃氣虛而導致的內傷發熱,是由於脾胃氣虛,氣機失常,致三焦氣失機司所致,源於中焦,起於下焦,見於三焦。

【關鍵詞】陰火;脾胃氣虛;李東垣

1 李東垣對「陰火」的認識

李東垣在他的《脾胃論》、《內外傷辨惑論》、《蘭室秘藏》、《醫學發明》4部著作中,據統計共有40多處提到「陰火」,明確指出「陰火」為心火者2處,為腎火者5處,為脾火者3處,為胃火者1處,為肝火者1處,為肺火者1處,為經脈之火者6處,為五誌化火者2處,為實火者1處,為虛火者6處等 [1]。

李東垣在《脾胃論》中說「今飲食損胃,勞倦傷脾,脾胃虛則火邪乘之而生大熱」,此處「火邪」即為陰火。因飲食損胃,勞倦傷脾,致使脾胃氣虛而生熱,而勞倦過度亦可引發腎間陰火上衝。《內外傷辨惑論》中說:

「是熱也非表傷寒邪,皮毛間熱也,乃腎間受脾胃下流之濕氣,閉塞其下,致陰火上衝,作蒸蒸而躁熱,上徹頭頂,旁徹皮毛,渾身躁熱。」此種熱不甚,病程較久,時作時休,時輕時重,遇勞加重,一般上午多見,體溫通常不會很高,多呈現躁熱,休息後陰火回歸腎間,則又呈現表陽虛的常態。

李東垣著作中多處提到陰火產生的病理機制,如在《內外傷辨惑論》中說「人之真氣衰旺皆在飲食入胃,胃和則穀氣上公升」;在《脾胃論》中則說「陽氣虛則不能上公升,而脾胃之氣下流,並於肝腎」;在《內外傷辨惑論》中又說「脾胃氣虛,則下流於肝腎,陰火得以乘其土位」。而「元氣、穀氣、榮氣、清氣、衛氣、生髮諸陽之氣,此六者,皆飲食入胃,穀氣上行,胃氣之異名,其實一也」(《內外傷辨惑論》)。可見這裡所說的「脾胃之氣」是指脾胃元氣,脾胃氣虛,生化無源,致使清陽無力上行,脾虛溼聚,下陷下焦陰分,鬱而化火。

由此可見「陰火」為脾胃氣虛清陽不公升,下陷下焦陰中,鬱而化火上攻所致。

《脾胃論》中說:「陰虛則內熱,有所勞倦,形氣衰少,穀氣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氣熱,熱氣薰胸中,故為內熱。」李東垣反覆引用《內經》原文明確指出陰火為內傷發熱,且與脾胃氣虛有很大關係,是由於飲食失節、勞倦及喜怒憂恐傷及脾胃,致使脾胃運化失健所致。

《內經》雲:「壯火食氣,氣食少火,少火生氣,壯火散氣」,可見內傷的發病機理主要是元氣與陰火關係失調。《脾胃論》說:

「元氣不足,而心火獨盛,心火者,陰火也,起於下焦,其係繫於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相火,下焦包絡之火,元氣之賊也,火與元氣不兩立,一勝則一負。」可見,陰火與元氣是對立統一的,元氣旺盛,則陰火無以存生,這就是「氣食少火,少火生氣」;元氣不足,則陰火妄動為害,也就是「壯火食氣,壯火散氣」。陰火的存生,取決於元氣,而元氣盛衰與脾胃有很大關係。

李東垣言:「脾胃氣虛,則下流於腎,陰火得以乘其土位」,這充分說明陰火源於中焦,起於下焦,系見於上焦,陰火產生的根本原因在於脾胃氣虛。

2 明代醫家對「陰火」的認識

趙養葵在《醫貫》中說:「陰虛火旺者,此腎水乾枯而火偏盛,宜補水以配火……壯水之主,以製陽光,正此謂也,如燈燭火亦陰火也,須以膏油養之。」此外,還說:

「人身脾土中火,以甘溫養其火而火自退……甘能除大熱,溫能除大熱,此之謂也。」由此可見,趙養葵所說的「陰火」就是陰虛火旺之火,而「脾土之火」可以溫養而退之。

龔廷賢認為「陰火」為「氣虛發熱」,是因脾胃虛弱、陰血不足所致。其在《壽世保元》中曰:「飲食勞倦傷脾,則不能生血,故血虛則發熱,熱則氣耗血散。」

3 近代醫家對「陰火」的認識

近代名醫蒲輔周認為「氣虛發熱」是虛陽外越所致,還有「氣虛發熱」是「腎陰不足、虛火上炎」,「陽虛外感發熱」等不同認識 [2]。要正確理解「氣虛發熱」的機制,首先必須解決什麼是」陰火」。關於什麼是「陰火」,傅沛藩 [3]認為「陰火」是因氣虛下陷,溼流下焦,蘊為濕熱;也有認為是陽氣虛衰,陽損及陰;還有認為氣損及血,陰血虧虛而成熱等。

現代一般認為包括3個方面:一是李東垣所說的脾胃氣衰、元氣不足,獨亢於心的心火。二是不能下交於腎,而反衝於上的離位相火。

因為它不僅無溫養生氣作用,反而因脾胃氣虛而乘土位,這個離位相火,亦是陰火。三是下焦鬱而發熱的陰火。以上內容基本是根據李東垣對「陰火」的論述而來,這種歸納和整理有利於後人對李東垣所說「陰火」的認識,無論哪一種陰火,均因脾胃氣虛而起,不會因為「心火」、「相火」及「下焦鬱而生熱」等不同說法糾纏不清而迷失方向。

4 「陰火」內涵的初步**

通過分析上述醫家的觀點,筆者認為所謂陰火是指飲食不節、勞逸過度、精神刺激三因素綜合作用導致脾胃氣虛而產生的內傷發熱,源於中焦,起於下焦,見於三焦。張錫純在《醫學衷中參西錄》中說:「人之一身,皆氣之所撐懸也,此氣在下焦為元氣,在中焦為中氣,在上焦為大氣,區域雖分而實一氣貫之」,且「人身之氣化由中焦而公升降」。

脾胃氣衰是產生「陰火」的病理基礎和根本原因,而「陰火」不單指心火、相火、包絡之火中的任何一種,它是指由於脾胃氣虛所致的內傷發熱,它的最大特點是「與元氣不兩立」。這裡的「元氣」不單指腎中元陽,尤指脾胃中之元氣,因為先天生後天,而後天可養先天。因「火與元氣不兩立,一勝則一負」,所以李東垣歸結為「火勝則乘其土位,此所以病也」。

中焦脾公升胃降,生化氣血,脾不公升則胃不降,中焦滯塞,氣血生化無源。同時脾公升胃降又是全身氣機公升降的樞紐,中焦滯塞,會影響到三焦陽氣的公升降出入,氣機失常,則見「上焦不行,下脘不通」之象。「上焦不行」則心肺之陽不能下降而鬱積於胸中,出現氣高而喘;心神被擾而見心煩不寧;鬱火循經上衝而見頭面有燒燎感、頭痛;肺主衛,肺氣失降,衛陽被遏故**不任風寒而生寒熱。

「下脘不通」則肝腎之陰不能上公升,清氣在下,「陰火」內生。總之,因為中焦不能正常執行,生命中樞失健,不能主一身氣機之公升降,脾不能公升清降濁,進而影響到三焦氣機公升降出入,則上焦陽氣鬱而化熱;因脾虛清陽不公升,脾濕下流於下焦,致下焦陽氣鬱而發熱,其根本原因在於脾胃氣虛。

關於火的神話故事

漢族傳說中的火神是祝融。他小時候的名字叫做黎,是乙個氏族首領的兒子,生成一副紅臉膛,長得威武魁偉,聰明伶俐,不過生性火爆,遇到不順心的事就會火冒三丈。那時候人們剛發明鑽木取火,還不擅長儲存火和利用火。但黎特別喜歡跟火親近。所以十幾歲就成了管火的能手。火到了他的手裡,只要不是長途轉遞,就能長期儲存下來...

關於招聘理論

本文列出招聘時須特別注意的事項,管理人只要細心研究,便可聘得理想的人才。1 倉促招聘 匆忙地進行招聘,一般也容易使標準降低,或者忽略了應聘者的負面因素。由於招聘工作一般需要90至120天,因此如果一位身處高位的要員突然辭職,接替他的招聘工作便需立刻進行 如要增設新職位,更應提前三至四個月進行招聘。2...

關於加強火工品管理的通知

中鐵十一局京福鐵路客專閩贛 標 專案經理部傳真電報 簽發 會簽 擬稿部門擬稿人審核人緊急程度秘密等級聯絡 安質部王金波 主送 各工區 抄送 專案部領導 各分指 各部室 存檔 標題 關於加強人工挖孔樁及火工品管理的通知 正文 從目前檢查情況發現,部分工區人工挖孔樁管理不到位,存在很多安全隱患,如護壁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