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經濟常識複習題 第一課

2022-05-23 08:33:03 字數 4701 閱讀 7769

第1節商品

1、是什麼(須記牢的含義、概念等)

1、商品:商品是用於交換的勞動產品。

2、商品的兩個必備條件:

商品首先必須是勞動產品商品必須用於交換

3、物品、勞動產品、商品的區別和聯絡:

區別:從時間上看,物品早於勞動產品,勞動產品早於商品。

從範圍上看,物品包括勞動產品,勞動產品包含商品。

聯絡:商品必須是勞動產品,商品是勞動產品的一部分。

勞動產品包括商品,勞動產品是物品的一部分。

③物品包含勞動產品,當然也包含商品。

4、商品經濟的產生過程:

商品不是從來就有的。

第一次社會大分工,畜牧業從農業中分離,於是出現了商品,也出現了偶然的商品交換。

③第二次社會大分工,手工業從農業中分離,大量手工業者的出現,使得商品交換從偶然走向必然,商品生產以交換為目的,隨著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的進行,商品經濟產生了。

5、商品生產:以交換為目的的生產就叫商品生產。(注意:「商品交換」要早於「商品生產」而產生。偶然的物物交換時期的生產不是商品生產,因為它不以交換為目的。)

6、商品經濟:是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的總和。

7、商品的使用價值:商品能夠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屬性。(商品的有用性)

8、使用價值是商品的自然屬性,它反映人與物的關係。

使用價值不是商品的特有屬性,物品、勞動產品也具有使用價值。

9、商品的價值: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是商品的價值。

10、價值是商品的特有屬性,商品外的其他物品無價值。

11、價值是商品的社會屬性,它體現商品生產者之間交換勞動的關係,它反映人與人的社會關係。

12、交換價值:一種商品與另一種商品相交換的量的關係或量的比例。

(注意:等式右邊是左邊的交換價值。如:1把石斧=15千克大公尺。在這裡,1把石斧的價值是通過15千克大公尺表現出來,15千克大公尺就叫1把石斧的交換價值。)

13、價值與交換價值的關係:

區別:a:含義不同,價值是指商品之間包含的人類勞動是無差別的,價值的大小就體現人類勞動的多少。

而交換價值是一種商品與另一種商品相交換後的量的比例。 b:商品的價值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是無形的。

它必須通過其它實物來表現出來。 而交換價值是一種商品,因此是一種實物,是有形的。聯絡:

交換價值是價值的表現形式,價值是交換價值的基礎,價值的大小決定交換價值的大小。

14、商品的兩屬性(注意:與商品的兩條件相聯絡):

商品是用於交換的勞動產品,具有使用價值和價值兩重屬性。

15、商品的使用價值與價值的關係:

使用價值和價值是統一的。(從商品的角度說)

a:商品是使用價值與價值的統一體,二者缺一不可。(商品=使用價值+價值)

b:使用價值是價值的物質承擔者,沒有使用價值的東西,即使在它上面花費了大量的勞動,也不能形成價值。(如:超市裡腐爛的蘋果)

(注意理解「物質承擔者」:商品要有價值,首先得有使用價值。因此,一件商品要有價值的重任要有使用價值來承擔。一旦商品無使用價值,也就談不上價值了。)

c:價值是商品的本質屬性,沒有價值的東西不會是商品。

價值和使用價值對立的。(從商品的所有者角度說)

商品的所有者不可能同時占有商品的價值和使用價值。

(如:1把石斧【張三】=15千克大公尺【王麻子】,在這裡,張三占有石斧的使用價值,但它不可能同時占有石斧的價值——王麻子的15千克大公尺。)

16、商品的價值量:指商品價值的大小。

單位商品價值量(一件商品的價值大小)

商品價值量商品的價值總量(所有商品的價值總和)

17、個別勞動時間:生產同一種商品的不同生產者生產商品所耗費的時間。

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在現有的社會正常的生產條件下,在社會平均的勞動熟練程度和勞動強度下製造某種商品所需要的勞動時間。(注意:

1、現有的社會正常生產條件,指某個生產部門裡,絕大部分同類產品的生產條件。2、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不能簡單的等同於所有生產者生產同一商品的勞動時間的平均數。)

18、勞動生產率:

含義:指勞動者的生產效率。

表示方法:

a、時間不變,數量增多或減少。(1小時→2匹布【效率高】、1小時→1匹布【效率低】)

b、數量不變,時間增多或減少。(1小時→2匹布【效率高】、2小時→2匹布【效率低】)

社會勞動生產率(同行業中大部分企業勞動者的效率)

③勞動生產率

個別勞動生產率(同行業中各企業勞動者的效率)

19、商品的價值量與勞動生產率之間的關係:

商品價值量與社會勞動生產率成反比,商品價值總量與社會勞動生產率無關。

(現實:商品**要想變得更便宜,人民生活水平要想改善,整個社會的勞動生產率必須提高)

商品價值量與個別勞動生產率無關,商品價值總量與個別勞動生產率成正比。

(現實:企業要想獲得更多利潤,就必須率先提高自身勞動生產率。)

2、為什麼(須記牢的理論依據)

1、為什麼自家用的大公尺不是商品?為什麼市場腐爛的蘋果不是商品?

因為:自用的大公尺雖然是勞動產品,但不用於交換,故不是商品。

腐爛的蘋果沒有了使用價值,也就沒有價值,故不是商品。

因此,判斷一件物品是否是商品有兩種方法:

商品=勞動產品+用於交換商品=使用價值+價值

2、為什麼偶然的物物交換階段沒有出現商品生產?

因為:偶然的物物交換時期,人們交換的前提是有了剩餘產品,人們生產商品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滿足自身生存的需要而不是用於交換。而商品生產的概念表述是商品生產的目的是用於交換。

3、為什麼不同的商品需要交換?

因為:不同商品有不同的使用價值,商品使用價值決定商品需要交換。

4、為什麼不同的商品使用價值不同,卻可以交換成功呢?

因為:商品的價值決定商品能交換成功。不同商品雖然使用價值不同,但是只要不同商品包含著人類無差別的勞動,也就是價值等同,它們就能互相交換。

三、怎麼樣(有怎樣的結果、怎樣的意義等)

1、商品的價值量是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這一理論對商品生產者有怎樣的現實意義?

由於商品的價值量是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如果商品生產者的個別勞動時間低於社會必要勞動時間,那麼所創造的產品數量增加,利潤就增多,在競爭中就會處於十分有利的地位。反之,就會賠本,甚至瀕臨破產。

2、社會勞動生產率與商品的價值量成反比,對社會有怎樣的現實意義?

人類社會只有提高社會勞動生產率,才有可能使社會財富越來越豐富,使商品的價錢越來越便宜,從而滿足人類對社會財富不斷提高的需求,推動人類社會走向富足、繁榮。因此,社會要想越來越進步,就必須不斷提高社會勞動生產率。

3、個別勞動生產率與商品的價值總量成正比,對社會有怎樣的現實意義?

(1)「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商品生產者從事生產都是以盈利為目的的,但並非所有生產者都能盈利。商品生產者只有不斷提高個別勞動生產率,縮短個別勞動時間,這樣盈利就多。

反之,盈利少或虧本甚至倒閉。

(2)「競爭是推動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的動力」。 由於提高個別勞動生產率,使個別勞動時間低於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商品生產者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徑。所以,商品生產者為了增加自己的收入,不斷提高自身勞動生產率。

為此,商品生產者之間就存在著激烈的競爭,在競爭優勝者的帶動下,同行業的生產者普遍提高了生產效率。於是,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使得該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就縮短了。

第二節貨幣

一、貨幣的的產生過程:

1、偶然的物物交換階段,商品的價值通過等價物來表現出來。

2、擴大的物物交換階段,商品的價值通過特殊等價物表現出來。

3、以一般等價物為媒介的商品交換階段,商品的價值通過一般等價物表現出來。

4、一般等價物固定在金銀等***上,標誌著貨幣的產生。商品交換以貨幣為媒介,商品的價值通過貨幣表現出來。

二、等價物、一般等價物含義:

1、等價物:是一種能表現其他商品價值的特殊作用,被看作價值的代表,或者說與價值等同。(1隻羊=2袋大公尺,2袋大公尺是1隻羊的等價物)

2、一般等價物:是從商品中分離出來,可以直接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換並表現其他一切商品價值的商品。(注意:一般等價物是不固定的)

三、為什麼金銀最適宜充當一般等價物?(金銀有哪些特點?)

因為,金銀具有:體積小、價值大、便於攜帶、久藏不壞、質地均勻、容易分割等特點。

四、貨幣的含義和本質。

1、含義:貨幣是從商品中分離出來,固定的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

2、本質:貨幣的本質是一般等價物。

(注意:貨幣與一般等價物的最大區別是:貨幣是固定的,一般等價物不固定。)

3、為什麼貨幣的本質是一般等價物?

(1)從貨幣的含義看:a:貨幣本身是商品,但是貨幣不是一件普通的商品,是可以與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換的商品。

而可以和一切商品相交換的商品是一般等價物。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貨幣其實是一般等價物。 b、貨幣是一般等價物,但貨幣與一般等價物又有區別,貨幣是由金銀固定充當的一般等價物。

從這個意義上說,貨幣其實也是一般等價物。

(2)從貨幣的作用看:貨幣可以與一切商品相交換並表現其他一切商品價值。而一般等價物的作用也是如此。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貨幣的本質還是一般等價物。

4、「金銀天然是貨幣,貨幣天然是金銀」這句話對嗎?

(1)這種說法是不科學的。

(2)金銀天然不是貨幣。因為金銀最初出現在市場上也只是一般的普遍商品,只是當商品交換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當一般等價物都集中到金銀上,由金銀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時,才是貨幣。因為金銀並不是一來到世界就成為貨幣的。

(3)貨幣天然是金銀,意思是說貨幣天生應該由金銀來充當,或者說金銀天生就具備了充當貨幣的優良特點。這是由金銀的自然屬性決定的,金銀具有體積小,價值大;容易分割,質地均勻;不會腐爛,久藏不壞等優點。

五、貨幣的職能有哪些?

經濟生活第一課

第一單元生活與消費 第一課神奇的貨幣學案 一 考綱考點 一 貨幣 1.貨幣的本質 商品的基本屬性 貨幣的產生與本質 貨幣的基本職能 金屬貨幣與紙幣 2.貨幣的種類與形式 貨幣與財富 結算與信用工具 外匯和匯率 二 知識梳理 一 揭開貨幣的神秘面紗考點 1貨幣的本質 1 商品的含義及基本屬性 1 商品...

經濟常識第一課商品貨幣價值規律

三 價值規律 1 價值規律的內容和表現形式注意 1 等價交換並不是存在於每乙個場合,而從整體上,從商品交換的本質上說的。2 波動現象並不違背價值規律,這是因為 波動是以價值為中心的,從較長時間看,商品平均 還是與價值相一致的,即仍然是實行等價交換。2 價值規律的作用 十分重要,如果不熟悉和不理解,還...

高一語文第一課kathy

高一新生語文第一課 袁淑萍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衝過了中考的封鎖線,又通過了軍訓的檢閱,已鍛鍊成為乙個個鬥志昂揚的高中生,迎接新的人生挑戰。正如汪國真寫給青少年的詩句 我不去想是否能夠成功,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只要堅持不懈地努力,就沒有征服不了的東西!很有緣認識新的同學們,相信我們能一起度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