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壁空心墩施工作業指導書

2022-05-18 05:31:15 字數 4924 閱讀 2518

一、目的

明確橋梁工程薄壁空心墩施工作業的工藝流程,操作要點和相應的工藝標準,指導,規範橋梁工程薄壁空心墩施工作業。

二、編制依據

1、jtg b01-2003《公路工程技術標準》

2、jtj 041-2000《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範》

3、jtg f80/1-2004《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

4、咸陽至淳化至旬邑高速公路(lj-2合同段)施工圖設計檔案

三、適用範圍

適用於鹹旬高速lj2工程範圍的橋梁工程的薄壁空心墩施工作業。

四、施工準備

1、施工測量

根據橋梁的形式,跨徑及設計要求的施工精度,確定利用原計畫網點加密或重新布設控制網點,補充施工需要的水準點,橋涵軸線,墩台控制樁。然後上報監理工程師復合各墩台位置是否正確。

2、材料準備

(1)所用鋼材均已經對原材及焊接、機械連線試件進行了試驗檢測,進場水泥、砂石料等均經試驗檢測合格。

(2)模板已進場,對空心墩模板提前進行試拼調整。

(4)有備用發電站(發電機組),保證施工用電不中斷。

(5)場地照明、墩上用電裝置如配電箱、燈具、電線、電纜,塔吊檢修作業使用的工具及材料提前製備齊全,並務必安設漏電保護器,防止漏電傷人。

(6)各種預埋件和預埋孔模具按橋墩設計與施工要求提前加工。

3、技術準備

(1)對右幅7號墩身施工圖紙進行詳細審核,根據施工規範及設計檔案對工班進行詳盡的技術交底工作。

(2)按橋墩與翻模節高計算編排好模板表,並調整好基頂標高。

(3)測設好橋墩中心點,放好墩身底部尺寸大樣。

(4)準備施工使用的各種報表及規範。

五、施工方法

1、墩身底節施工

空心墩底節高度根據一套翻模高度選擇6.75m,分三節澆注,每節澆注高度為2.25m,第三節混凝土澆注完成模板不拆除,作為墩身中間節翻模施工底節模板,將第

一、二節模板拆除作為翻模使用(墩身底節施工圖見下圖)。

墩身底節施工圖

墩身底節施工前,首先鑿毛清洗墩底承臺頂面混凝土,將墩身預埋鋼筋清理乾淨,然後進行鋼筋的綁紮和模板安裝。

承臺施工時預埋墩身主筋伸出承臺1m左右,考慮中間節一次翻模高度,墩身鋼筋從墩身接長時注意調整鋼筋的長度,以便使留下的墩上部長度正好為翻模長度的整倍數,底節主筋加工長度為6.75m。

以便使同乙個接面內的鋼筋焊接接頭不超過50%,同乙個截面的長度區段確定為≥30d(d為鋼筋直徑),但不得小於50cm。

採用汽車吊安裝墩身模板,模板採用一套翻模外模,內模採用組裝鋼模加以木模調整,模板安裝完成後搭設作業平台、防護欄杆及防護網等裝置。

混凝土澆注分層對稱進行,一般每層厚為30cm左右。搗固定人、定位、定責,不得漏搗、重搗和搗固過深,搗固棒不要接觸模板和預埋件。混凝土對準模板口入模,防止外灑砸傷人。

2、墩身中間節翻模施工

一套翻公升模板由三節模板(外模採用大塊鋼模板、內模採用組合鋼模)與作業平台、欄杆防護網等組合而成,每節模板高2.25m,一次翻模2節,混凝土澆注高度為4.5m,保留頂層一節模板作為持力部分,根據設計墩高,中間節高度為:

7×4.5m=31.5m。

墩身中間節開始施工時,第一節模板為墩身底節施工時未拆除的第三節模板,作為翻公升後模板的持力部分,第二節、第三節模板支立於第一節段模板土。當第

二、三節混凝土強度達到l0mpa以上時,保留第三節模板,拆除第一節和第二節模板並將模板表面清理乾淨、塗上脫模劑後,用塔吊將其翻公升至第三節模板上(見下圖示)。依此迴圈,形成接公升腳手架→鋼筋接長綁紮→拆模、清理模板→翻公升模板、組拼模板→中線與標高測量→澆注混凝土和養生的迴圈作業,直至達到設計高度。

墩身中間節翻模施工圖

施工中著重檢查模板的組裝質量,不合適的加以調整,使之達到墩身設計尺寸要求。經檢查調集成格後,上緊豎帶、圍帶、拉筋、支撐,緊固好各部連線螺栓。

採用輸送幫浦澆築時,輸送幫浦管附著於塔吊上,與翻模施工的平台支架完全分離。同時需設定布料杆,用於混凝土的水平布料,布料杆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選擇固定於平台上或在墩身混凝土上預埋牛腿,並設支架進行固定。

當混凝土澆注到頂層時,使混凝土面稍高於模板頂,以便鑿毛時方便清洗處理;澆注完畢後派專人用木抹子將模板四周附近的混凝土抹平,保證混凝土面與模板頂面平齊,以保證上下兩節段為一條平齊的接縫。

3、墩身頂節實心段施工

墩身中間節翻模7次後,剩餘頂節高度為:39.388-6.75-7*4.5=1.138m。

中間節最後一節翻模施工時,在頂部變截面空心薄壁上預埋牛腿,牛腿上縱橫擺放工字鋼作為施工平台,此平台可作為下一步拆除翻模施工機具的平台使用。空心墩內側預埋封閉段托架,托架採用[12槽鋼。

當模板翻公升至墩頂實心段底部時,拆除墩身內施工平台和腳手架,搭設外側施工平台和安裝防護欄杆與安全網,並在墩身內側安裝和模板。封閉段托架採用橫橋向布設7根[12槽鋼,間距為60cm,工字鋼上鋪方木,方木上鋪設竹膠板作為底模。然後綁紮鋼筋、安裝外模板、灌注混凝土、養生。

空心段頂部實心段施工時,預埋蓋梁施工時用作業平台支架牛腿及穿槓孔。

施工圖見下圖示。

頂節實心段施工圖

六、施工工藝要求

1、翻公升模板設計

每一節翻轉模板主要由內外模板及縱橫肋、剛度加強架、內外腳手架與作業平台、模板拉筋、安全網等組成。模板加工圖見下圖。

模板加工圖

內外模板均分為標準板和角模板兩種,每節模板高度2.25m。模板之間用φ30螺栓連線,用[12槽鋼支撐拉筋墊板,[12槽鋼間距不超過1m,拉筋用φ16mm的圓鋼或螺紋鋼。

在拉筋處的內外模板之間設φ18mmpvc硬管,以便拉筋抽拔及再次利用。澆注混凝土前在模板頂面按1.5m的間距設臨時木或鐵支撐,以控制墩身壁厚。內外模板均設模板剛度加強架,以控制模板變形。

內外施工平台採用角鋼焊接在模板背肋上。施工平台頂面周邊設立防護欄杆,並牢固地掛立安全網。

2、翻公升模板施工要點

(1)、安裝內外作業平台。為兼顧鋼筋綁紮與混凝土灌注兩方面的因素,內平台與待灌節段的混凝土頂面基本平齊,外平台與待綁紮鋼筋的頂部基本平齊。內外作業平台周圍安裝防護欄杆和安全網。

(2)、鋼筋綁紮與檢查。按設計要求綁紮鋼筋後進行檢查。綁紮中注意隨時檢查鋼筋網的尺寸,以保證模板安裝順利。

由於一次翻模高度為4.5m,因此每次鋼筋綁紮的高度為4.5m或9m。

若鋼筋綁紮長度為9m時,則需將鋼筋的中上部支撐在腳手架上,以防鋼筋傾斜。

(3)、首次立模準備。根據墩身中心線放出立模邊線,立模邊線外用砂漿找平,找平層用水平尺抄平。待砂漿硬化後即可立模。

(4)、首節模板安裝。模板用塔吊吊裝,人工輔助就位。先拼裝墩身乙個面的外模,然後逐次將整個墩身的第一節外模板組拼完畢。

外模板安裝後吊裝內模板;然後上拉筋。每節模板安裝時,可在兩節模板間的縫隙間塞填薄鋼板糾偏。

(5)、立模檢查。每節模板安裝後,用水準儀和全站儀檢查模板頂面標高;中心及平面尺寸。若誤差超標要調整,直至符合標準。

測量時用全站儀對三向中心線(橫向、縱向、45方向)進行測控。每次測量要在乙個方向上進行換手多測回測量。 測量要在無太陽強光照射、無大風、無振動干擾的條件下進行。

3、墩身鋼筋製作與綁紮

鋼筋在加工棚內製作,要保證製作鋼筋的精度。為驗證鋼筋製作的精度,可在彎制少量鋼筋後,先在地面平地上進行綁紮試驗,並根據實驗結果調整彎制方法與尺寸。形狀與尺寸已確定的鋼筋可採取經常拉尺檢查的辦法對精度進行有效地控制。

鋼筋必須嚴格進料、出庫管理,加工好的鋼筋分類存放,掛牌標識。標識內容包括規格、型號、安裝位置等,對檢驗不符合要求的材料做好標識,防止誤用。

鋼筋採用現場綁紮法。根據設計圖紙要求,對φ20、φ25主筋採用機械接頭接長;其他直徑鋼筋採用搭接焊接法,接焊採用t502以上焊條。機械接頭需作破壞試驗,焊接接頭應做焊接工藝試驗。

當鋼筋豎直長度超過6m時,應將其臨時支撐固定在腳手架上,以防鋼筋傾斜不垂直。

4、墩身混凝土澆築

混凝土採用拌合站集中拌合、混凝土輸送幫浦運送、串筒入模、插入式振搗器振搗的施工方法。灌注混凝土前應檢查模板、鋼筋及預埋件的位置、尺寸和保護層厚度,確保其位置準確、保護層足夠。

由於混凝土施工高度大於2m,為使混凝土的灌注時不產生離析,混凝土將通過串筒滑落。為保證混凝土的振搗質量,振搗時要滿足下列要求:

(1)、混凝土分層澆築,層厚控制在30cm左右。混凝土垂直運輸採用輸送幫浦進行。

(2)、振搗前振搗棒應垂直或略有傾斜地插入砼中,傾斜適度,否則會減小插入深度而影響振搗效果。

(3)、插入振搗棒時稍快,提出時略慢,並邊提邊振,以免在混凝土中留下空洞。

(4)、振搗棒的移動距離不超過振搗器作用半徑的1.5倍,並與模板保持5~10cm的距離。振搗棒插入下層混凝土5~10cm,以保證上下層混凝土之間的結合質量。

(5)、混凝土澆注後隨即進行振搗,振搗時間一般控制在30秒以上,有下列情況之一時即表明混凝土已振搗密實:

a、混凝土表面停止沉落或沉落不明顯;

b、振搗時不再出現顯著氣泡或振動器周圍元氣泡冒出;

c、混凝土表面平坦、無氣體排出;

d、混凝土已將模板邊角部位填滿充實。

墩身施工中,注意對預埋件的施工,以便進行後續的工程的施工。

混凝土的澆注要保持連續進行,若因故必須間斷,間斷時間要小於混凝土的初凝時間,其初凝時間由試驗確定。如果間斷時間超過了初凝時間,則需按二次灌注的要求,對施工縫進行如下處理:鑿除接縫處混凝土表面的水泥砂漿和松弱層,鑿除時混凝土強度要達到5mpa以上。

在澆注新混凝土前用水將舊混凝土表面沖洗乾淨並充分濕潤,但不能留有積水,並在水平縫的接面上鋪一層l~2cm厚的同級水泥砂漿。根據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採用相應尺寸的墊塊,墊塊數量按底模5~7個/m2、側模3~5個/m2放置。

5、混凝土養護

預先在操作平台下沿順空心墩周圍掛一圈開有小孔的塑料管,通水噴灑;拆模以後,覆蓋塑料薄膜後採用土工布包裹進行養護;進行不少於7天的標準養護,養護用水從涇河抽取。

在混凝土強度達到10mpa以上時即可拆模,拆除時按先底節段後頂節段的順序進行。

6、墩身線形控制

在墩身澆注完混凝土後,利用護樁恢復墩中心,並從大橋控制網對其校核,準確放出墩身大樣,將墩中心準確地定位在承台上,然後立模、施工墩身底節混凝土。每提公升1次模板根據墩不同高度,利用全站儀或經緯儀對四邊的模板進行檢查調整。施工中要檢查模板對角線,將誤差控制在5mm以內,以保證墩身線形。

空心墩台施工作業指導書

1 目的 明確空心墩台身施工作業的工藝流程 操作要點和相應的工藝標準,指導 規範墩台身施工。2 編制依據 客運專線鐵路橋涵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暫行標準 客運專線鐵路橋涵工程施工技術指南 京滬高速鐵路施工圖設計檔案 3 適用範圍 適用於京滬高速鐵路土建工程五標段橋梁25m以下空心墩台身施工。4 空心墩台施...

空心墩台施工作業指導書

1 目的 明確空心墩身施工作業的工藝流程 操作要點和相應的工藝標準,指導 規範墩台身施工。2 編制依據 客運專線鐵路橋涵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暫行標準 客運專線鐵路橋涵工程施工技術指南 施工圖設計檔案 3 適用範圍 適用於新建鐵路福廈線橋梁25m以下空心墩墩身施工。4 空心墩台施工方法 墩身外側模板選用大...

空心墩台作業指導書

修改記錄 1 目的 明確空心墩身施工作業的工藝流程 操作要點和相應的工藝標準,指導 規範墩台身施工。2 編制依據 客運專線鐵路橋涵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暫行標準 鐵建設 2005 160號 客運專線鐵路橋涵工程施工技術指南 tz213 2005 貴廣鐵路施工圖設計檔案 3 適用範圍 適用於貴廣鐵路橋樑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