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的結構教案

2022-05-08 02:21:04 字數 3719 閱讀 8479

化學化工與食品安全學院

11級1班

課題2 原子的構成

[設計思路]

根據《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2011版)》強調,科學**是一種重要而有效的學習方式,所以在教學設計中利用科學**的教學實施和評價辦法使學生積極主動的獲取知識,學生通過親身經歷和體驗科學**活動,激發學習化學的興趣,增進對科學的情感。同時教師應特別注意學生的個體差異,循循善誘,全面提公升從微觀的角度去認識物質世界的能力。

[教材分析]

本課題包括原子的構成、相對原子質量兩部分內容。為學生進一步地從微觀的角度認識物質世界和為解決化學計算打下基礎。第一部分重點介紹原子的構成。

第二部分介紹相對原子質量。為了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教材還介紹了為相對原子質量的測定作出卓越貢獻的我國科學院院士張青蓮教授。

教學重點 1.原子的構成 2.相對原子質量

教學難點 1.核電荷數、核內質子數和核外電子數的關係。2.相對原子質量概念的形成。

[學生分析]

本課題內容較抽象,遠離學生的生活經驗,感性知識不充分,這就給教學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通過以下途徑突破難點 : 注意拓展學生的視野 ,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採取更為開放的**方式,讓學生體驗科學過程,為學生發揮豐富的想象力提供一定的空間。

[三維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了解原子是由質子、中子、電子構成的。

(2).知道原子核外電子是分層排布的;

了解原子結構示意圖的含義及原子最外層電子與元素性質的關係。

(3).了解離子的形成,初步認識離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粒子。

(4).初步了解相對原子質量的概念,並會查相對原子質量表。

2.過程與方法、

(1).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圖、表等資料,借助多**等教學手段,化抽象為直觀,初步學會運用模擬、想象、歸納、概括等方法獲取資訊並進行加工。

(2).通過討論與交流,啟發學生思維,逐步養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激發學生對微觀世界及未知領域的**欲和學習化學的興趣;

(2).對學生進行物質世界的物質性、物質的可分性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教育。

[教學方法]

提出問題→學生活動→問題討論→得出結論→教師總結→拓展思維。

[教學**]

(1) 教師用具: 多**、教材

(2) 學生用具:教材

[課時安排]

2課時[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原子的構成

情景設計(使用問題情景,利用已有的知識作為鋪墊,學生感到親切自然) 上節課我們學習過有關分子和原子的知識,知道物質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構成的。分子可以分為原子。關於分子和原子,你已經知道哪些知識?

有新的問題嗎?

學生回答( 學生興趣被激發,進入狀態)可能的問題有:

1.分子是真實存在的;

2.分子的特點;①分子的質量和體積都很小;②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溫度越高,分子運動的越快;③分子之間有間隔,氣態分子間的間隔大。

3.在化學變化中,分子是可分的,原子是不可分的,究竟原子能不能再分?

4.原子是不是簡單的,不可分割的實心球體?

5.原子有沒有質量?它的質量有多大?

6.如何去稱量分子和原子的質量?

7.原子到底有多大?

引入新課 (充分利用學生學習熱情,順其自然,引入新課)同學們提出了很多有關分子和原子的問題,可見大家有強烈的**欲和求知慾。為了搞清楚這些問題,在節課我們將進一步探索物質構成的奧秘。

板書第三單元物質構成的奧秘課題2 原子的結構

過渡原子到底能不能分?如果能分,它又是由哪些部分構成的呢?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來學習本課題的第乙個問題: 原子的構成。

板書一、原子的構成

學生活動讓學生閱讀課本原子的構成,在閱讀的基礎上討論問題(利用學生現有資料)

多** (直觀且可保留)打出下列討論題:

1.原子是由哪兩部分構成的?

2.原子核和核外電子都帶電,為什麼整個原子不顯電性?

3.原子核是由哪些粒子構成的?這些粒子有什麼異同?

4.不同類原子的內部構成有什麼不同?

學生活動(學生閱讀了資料,討論題一丟擲,學生迫不及待想解決問題) 學生帶著問題認真閱讀課本內容,隨後小組之間展開激烈爭論。教師可以巡視學生閱讀情況並適時參與他們的討論,學生討論結束後,找學生代表陳述討論結果,其他小組可以表明自己的不同意見 (學生中有很多正確或者錯誤觀點讓他們產生衝撞,這樣獲得的知識會更牢固)

課前安排幾名同學扮演原子,給大家進行動畫演示。

小結 (交流結束,學生急需乙個結果展示)

不帶電的微粒:中子、原子 ;

帶負電荷的微粒:電子;

帶正電荷的微粒:原子核、質子

電量關係: 核電荷數=質子數 =電子數

質量關係: m(原子)=m(原子核)+m(電子)≈m(原子核)

解釋:並不是所有的原子都具有中子,其中,氫原子沒有中子,注意看教材中的**。

史料佐證湯姆生發現電子的陰極射線的實驗過程,盧瑟福的α粒子散射實驗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利用課外時間進行網上搜尋。

板書二、原子核外電子排布

分析氫原子核外只有乙個電子,這個電子繞氫原子核在核外巨大的空間裡做高速運動。在具有多個電子的原子中,電子四如何運動的呢?馬路上的車向著四面八方行進,但是我們有交通規則,右側通行,大家一定注意要遵守交通規則!

那小小的原子中有沒有類似的規則呢?

動畫演示核外電子的分層運動

分析核外電子的運動不像行星繞太陽運動有固定的軌道,但是它們有經常出現的區域,我們把這些區域成為電子層,已知電子層最少有1層,最多有7層,最外層電子數不超過8個,只有一層的,最外層電子數不超過2個。電子在不同的電子層上分層運動,也叫做核外電子的分層排布。下節課我們繼續討論電子層的問題。

下面我們做一些這節課的習題:

練習題1.下列關於原子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原子呈電中性b.原子是實心球體

c.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 d.原子可以構成分子

2.鈦和鈦合金被認為是21世紀的重要金屬材料,它們具有熔點高、密度小、抗腐蝕效能好等優良效能,因此被廣泛用於火箭、太空梭、船舶和化工等。已知鈦原子的質子數為22,中子數為26,則鈦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 )

a.48 b.26 c.22 d.4

3.已知1個水分子由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每個氫原子的核電荷數為1,每個氧原子的原子核內有8個質子,則1個水分子裡有( )個質子,( )個原子核,( )個電子,整個水分子(填「顯」或「不顯」 )( )電性。

答案: 3.10 3 10 不顯

請主動想講解的同學給大家做出答案並解釋,教師補充解釋。

課堂總結:

本節課,我們重點學習了原子的構成,認識了原子內部的微觀結構。現在我們知道,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原子核又由質子和中子構成。需要注意有乙個原子很特殊,我們要給予特殊關注,它就是氫原子,因為氫原子沒有中子,因此,我們要注意,並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有中子。

我們簡單了解了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

下節課,我們將繼續進行格列夫式的化學世界旅遊,繼續**原子的質量,請同學們課前進行有效的預習。歡迎下節課多多提出問題。

板書設計

第四單元物質構成的奧秘

課題1 原子的構成

1.原子的構成

不帶電的微粒:中子、原子 ;

帶負電荷的微粒:電子;

帶正電荷的微粒:原子核、質子

電量關係: 核電荷數=質子數 =電子數

質量關係: m(原子)=m(原子核)+m(電子)≈m(原子核)

2.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

原子結構教案

第3講化學鍵與化學反應 考綱要求 1.了解化學鍵的定義。2.了解離子鍵 共價鍵的形成。3.知道化學鍵與物質類別的關係。4.知道化學反應的本質。考點一化學鍵 1 概念 2 型別 根據成鍵原子間的電子得失或轉移可將化學鍵分為 和 3 化學鍵與化學反應 舊化學鍵的 和新化學鍵的 是化學反應的本質,是反應中...

課題2原子的結構教案

原子結構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引導學生認知原子核的結構,懂得質量數 核電荷數和azx的含義,掌握構成原子的微粒間的關係 知道元素 核素 同位素的涵義。2.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構成原子的微粒間的關係和氫元素核素等問題的 培養學生分析 處理資料的能力,嘗試運用比較 歸納等方法對資訊進行加工...

1 3原子結構的模型教案

課題第3節原子結構的模型 第一課時 日期教學目標重點難點課前準備 1 了解原子的構成 原子結構模型及其在歷史上的發展過程,體驗建立模型的思想。2 認識原子中質量分布的特點 3 認識原子核和原子體積大小的特點 重點 了解原子的構成 原子結構模型及其在歷史上的發展過程,體驗建立模型的思想。難點 對原子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