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生活感悟數學深入課改

2022-05-02 16:51:02 字數 4783 閱讀 4425

——談數學問題生活化

省農墾樂中小學周家華

《數學課程標準》強調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絡學生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體驗出發,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實踐、歸納、模擬、思考、探索、猜測、交流、反思等活動,掌握基本知識和技能,學會從數學的角度觀察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這就說明數學問題生活化在新課程改革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數學問題生活化從哪些地方體現出來呢?我認為有以下幾方面。

1、從教材方面體現數學問題生活化。新的數學課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有三點:第一,以反映未來社會對公民所必須的數學思想方法為主線選擇和安排教學內容;第二,以與學生年齡特徵相適應的大眾化、生活化的方式呈現數學內容;第三,使學生在活動中,在現實生活中學習數學,發展數學。

這三點,都能充分體現數學問題生活化。

2、從新課程改革人才培養的標準來體現數學問題生活化。「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須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這是人才培養標準。

其中「有價值的數學」就是有用的數學,有用的數學不就是生活數學嗎?所以這三個標準也可以這樣理解:人人學有用的數學;人人掌握有用的數學;不同的人學到不同的數學。

3、從新課程改革的核心概念中體現數學問題生活化。核心概念有:數感、符號感、空間觀念、應用意識、推理能力等六個概念,這裡我想從數感方面談數學問題生活化。

數感,簡單地說就是能「數學地思考」,能從具體的生活情景中看出數學問題。如:你到朋友家做客看到朋友家是一幢別墅式樓房(這個生活情景),你就會想到,這幢樓房的占地面積是多大?

客廳的面積有多大?用多大的方磚裝修共需多少塊(這些數學問題)?這就是數感。

又如,今年春節我場有8個球隊參賽,若用單迴圈的方式組織比賽需要多少場?若用淘汰的方式比賽又需要多少場?這也是數感(根據實際生活情景看出數學問題)。

再如:你隨手抓一把花生公尺,估算這花生公尺大約有多少粒?(30粒還是50粒)這也叫數感。

實質上,數感就是用數學的眼光,從數學的角度看待生活問題,且將生活問題、實際問題數學化。《數學課程標準解讀》中指出,培養學生的數感應當成為中小學數學教育的重要目標之一。可見培養學生數感的重要性。

4、從教研方面的重要性體現數學問題生活化。現在我們海南省在上級領導的高度重視下,已經向「研究型」教師邁開了大步;地方和農墾的一些學校都進行了一些有關新課程改革的課題實驗和研究。據我所知,農墾直屬一小、澄邁的金江中心學校、定安龍河鎮的安良小學等多所學校都有老師對「數學問題生活化」這個課題進行了專題研究,並提出了一些觀點。

觀點一,數學學習應貼近生活;觀點二,讓數學知識融於現實生活;觀點三,親切、活潑、聰明的數學;就是說數學與生活相結合會變得親切,數學與活動相結合會變活潑,數學與創造相結合會變聰明。總之,課題研究離不開生活數學。

5、從考試評價中體現數學問題生活化。這幾年期末數學試題(我認為)有以下幾個特點:(1)學科整合思想較濃。

主要表現在數學與語文的整合,在試題中表現為文字數量成倍或幾倍地增加,增加部分的文字大多數是增加生活情景,突出生活數學和身邊數學,變單純的枯燥的數學問題為有趣味的活生生的生活數學。如2023年第二學期六年級期末數學試題中的填空題,既測試了學生掌握數的讀寫情況,又同時測試了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和思維能力。凸顯了學科整合的思想。

(2)生活數學味道較濃。從試卷的內容來看,不管是填空題、選擇題、還是判斷題、應用題、涉及的基本上都是生活數學,這些生活數學內容有過去的、有現代的。如去年六年級第二學期期末試卷中引用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組資料和「六一」遊園活動作為生活情境。

顯示了數學處處是生活,生活處處是數學。(3)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的難度增加。試卷中各種題型都有體現,尤其突出表現在解決實際問題中,「闖三關」是最大的特色。

也就是說,三道應用題中,必須做對第一題,闖過了第一關,才能做對第二題,因為第二題的解答需要第一題的資料;只有做對第二題,闖過了第二關,才能可能做對第三題,第三題的解答需要第二題的資料,這樣才能順利地「闖三關」。老教材的要求是:能用所學知識(單一的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新課改的要求是:能用多方面的數學知識解決比較複雜的、綜合性較強的實際問題。所以,難度大大加強,這也是數學老師面臨的乙個難題。

怎樣才能使數學問題生活化呢?我認為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創設生活情景引出新知,使數學生活化。

去年上半年,我們數學組對這個問題進行了**,我的體會是:

1、生活離不開數學,數學離不開生活。尤其是小學數學,在生活中都能得到原型數學,學生身邊蘊藏著許多熟悉的數學知識,是數學的「活」教材,教師要善於抓住並引導學生發現、組織、提煉、轉化,為教學所用,新課教學時,可以結合學生的日常生活,創設學生熟悉與感興趣的具體生活活動情況,引導學生通過聯想、模擬、溝通從具體的感性實踐到抽象概括,加深對新知識學習。如在教學《角》的時候,我們能利用海南世紀大橋圖進行教學匯入,效果肯定會好。

因為巨集偉、壯觀的海南世紀大橋圖一下子就會把學生吸引住,橋上有許多拉索、斜的、豎的、橫的,與橋面形成許許多多的角,有銳角、直角、鈍角,有了這些生活情景,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大大加強,內在的,主動探索的動力(內驅力)就會得到發揮。此外還可以創設富有挑戰性的教學情景。

2、生活情景就其**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原教材生活情景,另一種是教師和學生共同蒐集和創設的生活情景。教師如果必要可跳出教材,靈活運用教材,打破原題生活情景,創設新的學生喜歡的情景。

如在教學長方體的表面積時,原題的情景是長方體木箱,一位老師在教學時,就把這些呆板的長方體木箱改為美觀、大方、色彩鮮紅的月餅盒來教學,取得了比較圓滿的教學效果。

3、維持學生對原有情景的熱情。教學中會有這樣的情況,情景一出現,學生熱情高漲,情景消失,學生的學習熱情也隨之消失。如何維繫學生對原有情景的熱情,從我閱讀的資料中,我發現有兩種方法:

一種是問題維持法。教師從具體情景中提出一連串的問題,使這些問題環環相扣,形成一條紐帶來維持良好的學習氣氛;另一種是活動維持法,通過生動有趣的活動來維持,如比賽、猜測、動手操作、互相合作等等,使學生能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和旺盛的探索動力。

二、勤挖巧挖生活中的數學,使數學生活化。

教師除了自己注意觀察生活,積累經驗以外,更重要的是指導學生觀察生活、熱愛生活,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和聰明才智,適時地加以引導,用他們的眼睛去觀察生活,用他們的耳聽取生活中的事,用他們的口說生活,使現實生活與教學緊密地聯絡起來,激發他們去發現、探索和應用。如在教學《認識線段》時,可以讓學生根據線段的特徵尋找身邊的線段;桌子上四條邊,椅子上的靠背,風扇葉上的兩條邊,門窗框的邊,筆盒上的一條邊,國旗桿等等都是線段。我們所學的線段除了長度有限(有兩個端點)外,還有乙個特點是線段不分粗細。

巧挖生活數學,是指教師能夠根據課堂內外發生的對教學有價值的生活素材,通過教師的藝術加工、處理和提煉而獲得的真實而感人的生活數學內容。教師必須經歷這個過程:勤挖生活數學—反思生活數學—巧挖生活數學。

比如:有些經驗豐富的老師能把課堂上的突發事件當作「飛來」的數學素材,不僅處理好了突發事件,還能讓學生在真實生動的情景中學到了有用的數學。

生活中處處存在數學問題,教師要注意挖掘學生的潛能,讓學生學會帶著問題的眼光洞察生活中的事物,從生活的事物中提煉出數學問題,再應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讓數學為實際生活服務。

三、**生活問題,讓生活數學化。

數學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在生活實踐中培養學生的發現能力,養成一種發現問題的意識是十分重要的。在數學教學中,把數學知識與生活、學習、活動有機地結合起來,通過收集資料、動手操作、合作討論等活動,讓學生在生活中獲取知識,在實踐中自我發現問題和自我解決問題。

提高利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生活數學化。

我們在教學時,應根據教學內容,有針對性地組織**活動和調查內容,有的可以在課前調查,有的可以放在課後調查,有的可以在課堂上了解。總之,目的就是探索、研究生活中的數學,再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按時交作業是學生平時的學習生活中最平常的一件事。

常常有少數小學生因某些原因而慢交或不交作業。一次在教學百分數應用題時老師布置的作業就出現了上述情況。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同時又達到複習鞏固和拓展視野,提高學數學用數學的意識,我設計了如下教學片斷:

師:按時完成作業是一種良好習慣,同學們都按時完成作業了嗎?(大多數學生舉起了手),下面請科代表統計交作業情況。

科代表:全班40人,已交作業36人,有4人不交作業。

師:請同學們計算:①已交作業人數佔全班人數的百分之幾?②不交作業人數佔全班人數的百分之幾?(板書)

學生列式計算:①36÷40=0.9=90% ②4÷40=0.1=10%

師:請同學們說說這樣列式的理由。(學生紛紛舉手)

生1:求乙個數是另乙個數的百分之幾,用除法,所以第①題用交作業人數除以全班人數。

生2:第②題也是根據同樣道理,用不交作業人數除以全班人數。

師:不交作業的人數佔全班人數的百分之幾?

眾學生:10%!

師:請這四位同學分別說說不交作業的原因。

生1:老師我忘記做了,我要及時補做,請給我改正錯誤的機會。

師:好。

生2:老師,我不懂做,上課我沒認真聽懂。

生3、生4都是同樣理由。板書:1人(懂做) 3人(不懂做)

師:你能根據以上兩個資料提出什麼數學問題?

生1:不懂做作業的人數佔不交作業人數的百分之幾?

列式:3÷7=0.75=75%

師:從這個資料中,同學們發現了什麼?

生2:這個資料說明有75%的學生是因為不懂做而不按時完成作業。

一陣熱烈的掌聲……

師:怎麼解決這個問題?你們有辦法嗎?

生3:上課要專心聽老師講課。

生4:聽不懂要學會提問題。

生5:發揚合作**精神,互幫互學。

師:誰願意幫助他們?

很多同學都舉起了手。……

我們的日常生活是學習數學的大課堂,很多數學規律、數學思想方法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它們的原形,給孩子一雙數學的眼睛,讓他們以數學的意識,主動地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客觀世界,體驗生活。用數學的思想方法、知識去解決問題,使學生能把生活經驗和數學知識聯絡,這樣,數學就不僅僅是書本上板著面孔的數學題,而是變得豐富多彩,充滿生機與活力。也使我們的學生在學習課本知識的同時獲得主動**生活數學的快樂!

學生課改感悟

小學生課改體會 六二班鄧新月 上課的時候,老師在讀課文前總要提出問題,讀完課文後要解答,可問題多如繁星,怎麼能記得住。學校為了彌補這一缺點,實行了 學案制 就是指老師把一課的內容所提出的問題寫下來,還有練習題。最重要的是自己所解出的題還可以在小組內討論,並且上講台發表自己的討論成果。我從小就十分內向...

感悟歷史課改

改革是永恆的主題,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已經走進實驗高中,進入了課堂實踐。那麼,高一歷史課改的現狀如何呢?下面就來說說課改中出現的不適應現象及以後要做的努力 一 不適應現象 1 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難以更新 觀念更新是實現課改的前提,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直接影響著新課改的推進和實施效果。新課程對教師提出...

課改十年數學教學感悟

把握課改理念,實現教學生活化 臨渭區辛市鎮沙王小學 孟巨集進把握課改理念,實現教學生活化 小學數學課標實驗教材與原編教材相比,更加重視提供豐富的情境素材,更重視題材的現實性 綜合性,擴充套件了學生自主 學習的空間,教師可支配因素增多,教材把握彈性更大。怎樣用好教材,更有效地 用教材教 幫助學生實現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