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教材分析

2022-04-29 13:27:03 字數 5024 閱讀 1763

人教版小學數學試驗課本一年級下冊教材分析

一、實驗教材編寫的主要思路

在努力體現新理念的同時注意具體措施的可行性,使實驗教材具有創新、實用、開放的特點。

在本冊實驗教材的研究與編寫中,編寫者試圖將抽象的理念和理想化的設想,變為現實的、可操作的形式和素材。所謂創新,就是教材的編寫要以《標準》為依據,盡量體現數學教育改革的新理念,在教學內容、教材結構、呈現方式上努力展現新的面貌。實用則是要考慮我國教育的現實條件,適應我國廣大城鄉教育教學改革的需求,努力使教材的改革具有現實性和可操作性。

同時,堅持開放的原則,努力體現開放的教材觀、開放的學習方式和教學方法,為課堂教學改革提供更多空間和時間。

2.努力處理好繼承與發展的關係,使教材具有基礎性、豐富性和發展性。

處理好繼承與發展的關係是教育改革成功的重要條件之一。我國的數學教育有著豐富的而成功的經驗,同時也存在著較多的問題。那麼,我們應改掉什麼、發展什麼、堅持什麼,這是需要認真研究與論證的。

在目前的編寫研究中,我們注意對傳統的數學教育經驗進行認真、慎重的取捨,同時努力創造和體現與時代發展相適應的經驗和方法,使實驗教材具有基礎性、豐富性和發展性。所謂基礎性,主要是指教學內容是最基礎的,教材結構是基本的,仍然注意使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和形成基本技能。所謂豐富性,指的是教材內容、呈現形式和教學方法都呈現出豐富的特點。

最後要堅持發展性,使教材的結構是可持續發展的,教學方法是開放的、發展的。

二、本冊教材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

這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位置,20以內數的退位減法,圖形的拼組,100以內數的認識,認識人民幣,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認識時間,找規律,統計,數學實踐活動。

這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是:100以內數的認識,20以內的退位減法和10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在學生掌握了20以內各數的基礎上,這冊教材把認數的範圍擴大到100,使學生初步理解數字的概念,學會100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弄清100以內數的組成和大小,會用這些數來表達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數感。

100以內的加、減法,分為口算和筆算兩部分。這冊教材出現的是口算部分,即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口算。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又是進一步學習計算的基礎,因此,應該讓學生很好地掌握。

同時,教材結合計算教學,安排了應用所學計算知識解決問題的內容,讓學生了解所學知識的實際應用,學習解決現實生活中相關的計算問題,培養學生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學生初步認識了常見幾何圖形的基礎上,本冊教材安排了關於位置與拼**形的教學內容,設計了豐富多樣的探索性操作活動,讓學生體驗空間方位和所學圖形之間的關係,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在量的計量方面,本冊教材除了安排人民幣單位元、角、分的認識外,還安排了學習具體時刻幾時幾分的讀、寫方法。

「找規律」和「統計」是兩部分新的教學內容。「找規律」是引導學生探索一些圖形或數字簡單的排列規律,初步培養學生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和發現、欣賞數學美的意識;統計是正式教學統計初步知識的開始,讓學生學習收集和整理資料的簡單方法,認識最簡單的統計圖表,經歷用統計方法解決問題的過程。

教材根據學生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安排了兩個數學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活動或有現實背景的活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體會探索的樂趣和數學的實際應用,感受用數學的愉悅,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和實踐能力。

這一冊教材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

1.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初步理解個位、十位上的數表示的意義,能夠熟練地數100以內的數,會讀寫100以內的數,掌握100以內的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會用100以內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並會進行簡單的估計和交流。

2.能夠比較熟練地計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會計算100以內兩位數加、減一位數的加法和整十數,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演算法的過程,會用加、減法計算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經歷從生活中發現並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會用上、下、左、右、前、後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邊的特徵,初步感知所學的圖形之間的關係。

5.認識人民幣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 = 10角,1角 = 10分;知道愛護人民幣。

6.會讀、寫幾時幾分,知道1時 = 60分,知道珍惜時間。

7.會探索給定圖形或數的排列中的簡單規律,初步形成發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8.初步體驗資料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整理資料,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和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資料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

9.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0.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1.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

三、本冊實驗教材的編寫特點

1.以《標準》為基本依據,合理安排教學內容,為學生的數學學習提供豐富的知識。

本冊實驗教材的內容安排,是以《標準》所規定的教學內容為依據,同時根據整套教材的知識、能力和情感發展總體結構以及階段性目標進行設計的。注意擴充套件知識的範圍,注重內容的豐富性和開放性,體現鮮明的時代感。與現行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教材第二冊相比較,本冊教材增加了「位置」、「圖形的拼組」、「認識時間」、「探索規律」、「統計」五個單元的新的教學內容。

「位置」和「圖形的拼組」是新的關於圖形與空間關係的內容;「認識時間」是逐步培養學生時間觀念的內容;「探索規律」是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對學生進行數學思維訓練,培養探索數學問題興趣的內容;「統計是「統計與概率」正式教學的開始。這樣,本套實驗教材就初步呈現出內容豐富,結構寬闊的特點。

2.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為基礎設計活動內容和學習素材,注重學生對知識的體驗,獲得對知識的理解。

數學課程要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體驗是《標準》的重要理念之一。也就是說數學教學要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以學生有所體驗的和容易理解的現實問題為素材,並注意與學生已經了解或學習過的數學知識相聯絡,讓學生在熟悉的事物和具體情境中理解數學知識的含義,主動建構自己的數學知識結構。根據這一理念本套實驗教材的設計注意下面幾點:

(1)注意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為基礎,提供學生熟悉的具體情境,以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例如「20以內退位減法」從小朋友參加遊園活動碰到的各種計算問題引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經驗和已有的進製加法的知識探索、理解退位減的計算方法。「找規律」從學生們熟悉的學校舉行聯歡會的具體情境引入,讓學生體會到現實生活中的有規律的排列原來包含有數學問題,初步感受到數學的奇妙和無所不在,產生學習和探索數學的動機。

(2)增加聯絡實際的內容,為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體驗用數學的樂趣提供豐富的素材。例如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口算,以一系列學生學校生活內容(發新書、聯歡會、作業評比等)為素材引出計算問題,使原來比較枯燥的計算教學有了豐富的現實背景,使學生體會到計算意義和作用。又如教材在第6頁、第37頁和第85頁安排了「生活中的數學」;分別展示了學生所能見到的含有數學內容的現象,使學生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增加對數學的親近感,體驗用數學的樂趣。

(3)注意選取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素材和活動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愉悅的數學學習體驗。數學教學中的所有活動都是為使學生獲取某一知識或技能而設計的,因此,要符合兒童認知特點和興趣需要,以便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促進兒童主動建構有關的數學知識。教材注意為學生提供富有兒童情趣且具有挑戰性的數學探索活動,設計的情境、插圖的內容貼近學生生活,圖畫的風格和色彩注意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

例如第10~11頁的遊園活動、第19頁的放學以後、第31頁的牧場上、第86~67頁的小小商店等,都是反映學生生活的內容。教材還設計了一些充滿兒童情趣的童話內容,如第20頁的熱鬧的小河邊、第25頁的愛勞動的小松鼠、第41頁的小熊一家,第43頁的能幹的小青蛙等。這些都是兒童喜歡、熟悉的情境,而在這些有趣、美麗的圖畫中包含有許多奇妙的數學知識,需要去探索才能完全理解,這就容易激發兒童主動**的慾望。

教材還安排了一些有趣的遊戲,第9頁的「聽反話」、第30頁的「教你折飛機」、第44頁的「估一估、猜一猜」等,通過這些豐富多樣的活動,使學生獲得愉悅的數學學習體驗。

3.教學內容的展開盡量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

數學教學要重視知識形成的過程是當前數學課程改革的乙個重要的理念。《標準》認為,「要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因此數學的教學內容不僅要包括數學概念、定理、法則等現成的知識,還應包括這些知識的形成過程。讓學生經歷這個過程,不僅可以體會乙個數學問題是怎樣提出來的、乙個數學結論是怎樣得出的,某一數學知識是怎樣應用的,等等,從而加深學生對所學數學知識的理解;而且通過在這個充滿探索和自主體驗的過程中,使學生逐步學會數學的思想方法和如何用數學去解決問題,並且獲得自我成功的體驗,增進學好數學的信心。

根據上述原理,實驗教材的編排注意了以下幾點:

(1)讓學生經歷數學知識形成的過程。例如「100以內數的認識」,先讓學生整體感知100有多大,接著學習數數、數的組成、讀數、寫數,然後探索100以內數的順序、比較數的大小,再試著用語言描述數與數之間的關係等等,使學生經歷形成100以內數的概念的過程,初步建立數感。又如「統計」單元的教學安排了兩個例題,先讓學生收集各種顏色的花各有多少盆的資料,進行簡單的分析;再調查本班學生各喜歡什麼顏色,對所收集的資料進行整理和分析。

讓學生經歷了資料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不僅學習了收集和整理資料的簡單方法,初步認識簡單的統計圖表,而且初步感受到了用統計方法解決問題的過程,為形成統計觀念打下基礎。

(2)讓學生經歷從生活中發現並提出數學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

培養學生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數學教學最主要的目的之一。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僅包括會用數學解決現成的問題,更重要的是能夠發現或者提出問題,並能從數學的角度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去解決它。在數學教學中讓學生經歷從現實中發現並提出數學問題,然後解決問題的過程,不僅是培養學生用數學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途徑,而且也有利於學生逐步獲得數學的思考方法,形成初步的應用數學的意識。

因此本冊教材安排了訓練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並解決問題的內容,例如第19~20頁的例題和練習,第22頁、第75~77頁的一些練習題等,這裡一般都展示了乙個含有數學問題的現實情景,提示學生自己發現並提出問題,然後解決問題。

4.注意體現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標準》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乙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本冊教材的編排注意體現這一理念,努力給學生提供充分的參與數學活動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在認真聽講,課堂練習的同時,有更多的機會去親自探索、去操作實踐,去與同學交流和分享探索的結果,從而更好地理解數學的基本知識,形成基本技能,掌握數學方法。

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教材分析

8 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9 養成認真作業 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10 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三 本冊實驗教材的編寫特點 1 以 標準 為基本依據,合理安排教學內容,為學生的數學學習提供豐富的知識。本冊實驗教材的內容安排,是以 標準 所規定的教...

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

設計意圖 引導學生在實際開展活動之前,先討論分類的標準有哪些,為接下來的活動打下基礎。再讓學生選擇標準分扣子,幫助學生體會分類是需要標準的,在不同的分類標準下結果可能是不同的。接著引導學生觀察每一類扣子是否可以接著往下分,最後分到每一類扣子形狀相同 扣眼數也相同。幫助學生提高把握圖形特徵 抽象出多個...

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全冊教材分析

這冊教材是以 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 實驗稿 的基本理念和所規定的教學內容為依據,在總結現行九年義務教育小學數學教材研究和使用經驗的基礎上編寫的。由於學生剛剛從幼兒園來到小學校園,因此教師在平日教學過程中既要了解教材還要了解學生的認知基本情況及差異,注意養成教育。下面就這冊實驗教材的主要特點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