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設計與說明

2022-04-27 05:42:03 字數 2893 閱讀 6339

一、指導思想

本課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遵循「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教學中採用循序漸進、層層深入的教學方法,注重學生的個體差,啟發學生通過**、合作自主學習,讓學生體驗學以至用的成功感從而促進身心的健康發展。

二、教學內容:

教材內容:1、小籃球---體前換手變向運球 2、遊戲「投學所趣」

年級:六年級

三、教學背景分析

1、教學內容分析

體前換手運球是籃球運球技術中的一項基本技術。從實用性來講,由於其方法簡單實用,具有動作迅速、隱蔽突然、易與其它動作銜接,保護球好等特點,是比賽中運用最廣泛的運球突破技術;從發展身體素質方面,變向運球技術能夠很好地鍛鍊學生的靈敏、協調素質;從身心健康、社會適應角度,學生可以通過利用這一技術擺脫防守而獲得自信與成就感,培養超越對手的勇氣與自信心。因此,體前變向運球技術具有較強的可學性與可教性。

2、學生情況分析

籃球運動是廣大學生,尤其是男同學喜愛的一項體育運動。任教的六級學生具有了一定的籃球運球基礎與控制球能力,他們渴望通過學習掌握學以致用的實用比賽技術,這為教學的順利進行提供了良好的技術支撐與興趣動力。

四、單元課次

本單元共三次課;本課為第一課次。

五、課時教學計畫

年級:六年級班級:4 人數 :48 課次:第一次課

六、學習效果評價設計

1、通過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預計有80以上的學生能較好的完成教學目標。

2、本課練習密度預計40-45%平均心率預計115-130次/分。

七、教學設計特色說明與教學反思

1、教學環節由淺入深、層層遞進

根據我校六年級學生身心特點和認知能力,教學設計由淺入深、層層遞進,並根據教學重難點,設計適合學生的教學環節(如:根據教學重點,安排了從原地「v」字運球,體會手和球的位置關係,通過「x」運球改變球的落點,體會用力方向,再通過雙人3拍變向換手運球,讓學生充分體會實際應用,最後到小組間的合作學習,體驗成功。整個過程由淺入深,層層遞進,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會了過人技術,練習了本課的重點,體會了成功的喜悅。

)2、為學生提供自主平台,在開放式的遊戲中,發揮學生自主性。

遊戲是發展學生自主性和創造性最好的活動形式,多樣化的遊戲能使課堂教學動起來。本節課的最後乙個環節我大膽嘗試了將開放性的遊戲引入課堂。學生以組為單位結合籃球自編遊戲,遊戲的內容方式由學生自己創意,學生玩自己設計的遊戲,充分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和能力。

這樣的設計不僅使學生擁有運用創造力的機會,而且也給體育課本身輸入了新的活力。

3、本課始終以籃球為主線,貫穿始終,一物多用,並充分利用現有場地進行教學設計,避免了一節課使用過多器材不實際的現象。

體育委員報告人數,師生問好,

今天咱們繼續學習籃球運球技術,如果你要把今天學習的技術學好,對你們提高籃球水平會有很大幫助。希望同學們今天上課精神集中,好好練習。首先進行原地轉法練習,注意手臂加緊,向右轉,向右轉,向左轉,向左轉,向後轉,向後轉。

原地踏步走,

球操接下來咱們玩個遊戲:原地運球報數,預備開始---3、1、2、4換手1543

下面注意看老師手勢,哨高低高低加快換手高低高低加快

哨(停)老師給你們放段**,試著跟**節奏運球

基本部分:

1、接下來咱們複習行進間直線運球,運到對面白線後站好,哨4次,咱們這次提兩個要求第一加快一點速度,第二,運球回來後每個人找乙個點站好,哨4次,

2、下面給大家出個小難題試試可不可以運出小「v」字

3、哨(停)下面加大幅度,大「v」,在練習之前給大家留乙個思考題,「v」字運球手拍按球的部位和用力方向,與直線運球相比有哪些不同,開始

4、哨(停)找學生回答,(教師總結:對,直線運球拍按後上方,v字拍按側上方,向相反方向用力)

以右手運球為例,把球拿起來,讓老師看看你們手觸球的部位對不對,下面自己體會一下(哨:手勢報數)提示抬頭

5、再給你們增加點難度,體前x運球,左手將球右腳前,右手將球運到左腳前,自己試試

6、能不能像老師這樣將球運到自己的側前方,看老師示範, 先用右手運球,預備123 123 向後轉123 123 回到位置站好,你來跟老師配合一下,兩人相隔兩步遠面對面做剛才的練習,同時先用右手運123 換手123前後兩個人一組開始練習

7、(哨)停,咱們原地練的不錯,下面到練習場上檢驗一下,到練習場上站好,

看看你能不能用剛才學的s型運球,依次繞過標誌桶,看老師做一下示範,從左側出發,依次繞過標誌物,其它同學注意觀察同組同學拍按球的位置對不對,如果有問題,幫他糾正。組長帶領開始練習。

7、教師提示(手型不對、手觸球部位及用力方向不對、提示抬頭)

8、(1)下面增加難度,站在場地**的同學站到本組標誌桶後面的白線上,你們是防守方,雙腳不能移動,只能用雙手去干擾對方的進攻,碰到球就可以,四個人都完成後,雙方交換位置,同組比一比看誰的得分高。注意安全,開始

(2)下面再增加難度,雙腳可以在腳下方塊內移動

(3)下面咱們在增加難度,防守隊員不但可以本組同學,還可以防守其它組的同學,但腳不能出圈

9、哨(停)接下來咱們玩會遊戲好不好?下面老師地要求了

第一,自願接組,每組乙個籃球,其它球放到筐裡,結和籃球,設計自己想玩的遊戲

第二要求每個人都要參加

第三遊戲時要互相謙讓,不要發生爭執,有問題盡量自己解決,如果解決不了,來找老師

第四就是注意安全,不要不一些危險動作。

剛老師看大家玩的非常開心,下面跟老師一起放鬆放鬆,做個小遊戲,跳跳球,看老師做一下示範腳跟不能落地,渾身放鬆,跟球做同步跳動。

這節課有沒有什麼收穫啊 ?學會過人了俗話說的好,熟能生巧,巧能生精,咱能不但要會,而且要精,知道怎麼才能精嗎?對,希望同學在課下多多練習,都能成為籃球高手,好這節課就到這,下課,同學們再見!

提前準備:

1、 哨

2、 教案7份

3、 u盤、音響

4、 籃球

5、 呼啦圈

6、 提前走遍場(場地、體育委員報告人數、第乙個問題誰來回答,最後小結誰來回答)

《認識負數》教學設計與說明

一 教材分析 蘇教版 初步認識負數 是在已經認識了自然數 分數和小數的基礎上,要求學生初步認識負數。教材結合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喚起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在具體直觀的情境中認識負數。例1以溫度計顯示3個城市某一天的最低氣溫引入負數,一方面是因為學生對氣溫 溫度計並不陌生 另一方面是因為借助溫度...

勾股定理教學設計與說明

課題 18.1.1勾股定理 1 教材 人教版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八年級 下 設計意圖 本課是八年級下18章 勾股定理 的第一節課。是在學習了直角三角形的全等之後又一直角三角形性質的學習。以前重點學習的是直角三角形角的關係,這一章是學習直角三角形邊之間的關係。由於我所教的班級不是較好,所以...

雙長繩教學設計與說明

雙長繩教學設計與說明 5 4 一 指導思想 本節課從健身體育出發,全面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及自我鍛鍊的意識。根據小學生生理和心理特點,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活動的空間,改變原有的教學模式,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挖掘學生內在潛力,尊重每個學生的個體差異,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培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