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民間理學 以孫奇逢與張履祥為物件的考察

2022-04-26 01:27:02 字數 1068 閱讀 2991

摘要:孫奇逢與張履祥都是清初著名的民間理學家,儒學氣象分別受到燕趙文化、吳越文化的薰染,展現出俠客精神與書卷氣息的不同。在學術宗旨上,張履祥恪守程朱,孫奇逢卻先陸後朱,主張和同。

張履祥成為民間學者與夷夏之辨思想的關係甚大,孫奇逢卻在理論上推動了漢族士大夫與異族新王朝的合作。然而,他們都是實踐理學的代表,對推動清初學風轉變及民間理學形成作用巨大:張履祥從理論上為民間理學的確立開闢了道路,孫奇逢的講學活動則對當時學風的實際扭轉產生了極其重要的影響。

關鍵詞:孫奇逢;張履祥;理學;清初;民間

張舜徽在《清儒學記》中指出:「明代末年,正是空談心性的理學盛行之時……這時候卻有特力拔起的學者,看到問題的嚴重,很想挽回一時的風氣……北方有孫奇逢,南方有張履祥,都是艱苦卓絕、壁立千仞的人物。」的確,孫奇逢、張履祥作為理學家的代表,在清初理學風氣由虛轉實的轉向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前者是當時北方洛學圈的領袖人物,後者是南方蕺山學派重要支脈的代表,由於南北地域文化的差異,他們在理論和實踐上表現出某種不同的趨向,也展示出清初民間理學發展的兩條重要路向。

因此,很有必要將孫奇逢、張祥履這兩位民間理學家進行一番比較研究,以便為清初民間理學的進一步深入研究提供相關佐證。

一、書卷與節俠:夏峰與楊園的儒者氣象

張履祥是浙江桐鄉人,世稱楊園先生,生於明萬曆三十九年(1611),卒於清康熙十三年(1674);孫奇逢(1584—1675)是直隸容城人,晚年講學於河南輝縣夏峰村,世稱夏峰先生,比張履祥大27歲,但從卒年來看,卻比張履祥僅晚一年去世,因此兩人活躍在同乙個時代。但是,同樣作為民間理學家,由於受吳越、燕趙不同地域的文化薰染,張履祥一身書卷氣息,孫奇逢卻滿懷俠客精神,兩人展現了不同的儒學氣象。

宋明以來,江南久負文化淵藪之地的盛名,科舉家族、文化家族迭出,書院林立,從城市到鄉間都瀰漫著書卷的氣息。在張履祥生活的浙東、浙西一帶,先後活躍著王陽明、劉宗周、黃宗羲、朱舜水、呂留良等一大批儒家文化名人,其中劉宗周是張履祥的老師,呂留良是張履祥晚期的重要友人;孫奇逢生長燕趙之地,向來以「慷慨悲歌」著稱,在清代「其賢者任俠,尚氣節,抗高志,刻苦,重實行,不好理論,不重考證」②,學者王餘佑便從孫奇逢受業習兵法,又兼習武學,顏李學派師受王餘祐影響,顏元57歲南遊中州時曾折竹為劍、數合擊敗商水大俠李子青,燕趙之地的任俠風氣由是可見。

刑以群管理學筆記

第一講管理的真諦 1 頭頭該不該出去吃喝玩樂?答案 很難說 用 請自己,是以權謀私。為了吃喝玩樂放棄原則,是損公肥私。為了工作上的事,不想吃也得吃,不願喝也得喝。困惑為什麼為了工作上的事就要去吃喝?為什麼是頭頭們去吃而不是我去吃?理論依據 任何乙個組織都是乙個社會存在體,為了取得各方面的理解與支援 ...

第3期 以案說法案例分析民間借貸案件證明過程

二 民間借貸案件的證明基礎 當事人的陳述與書證 民間借貸案件中,最常見的證據形式即為當事人的陳述與書證。當事人陳述是我國 民事訴訟法 規定的證據種類之一,2012年修訂的 民事訴訟法 第63條,第一種證據形式就是當事人的陳述。多數民間借貸立有借據,有書證及當事人陳述等多種證據形式,然而有些案件當事人...

明清江南民間信仰活動的展開與日常生活以蘇松為例

作者 王健 社會科學 2010年第02期 摘要 在明清時代的蘇松地區,民間信仰活動的展開與多個群體密切相關,其中地方巫祝是信仰活動得以展開的核心群體,會首 衙役等群體則是信仰活動的具體組織與參與者之一,而不同階層的女性在推動民間信仰活動方面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民間信仰活動的開展不僅僅關乎信仰層面,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