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品生與品社教學計畫

2022-04-06 14:37:30 字數 1143 閱讀 5231

2011-2023年度第一學期

品德與生活是以兒童生活為基礎理論,以培養品德良好、樂於**、熱愛生活的兒童為目標的活動型綜合課程。課程應重視學科知識、社會生活和學生經驗的整合。品德與社會課程是在中高年級開設的一門以兒童社會生活與基礎,促進學生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的綜合性課程。

一、總目標:促進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發展,為學生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成為具有愛心、責任心、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社會主義合格公民奠定基礎。

二、現狀分析:學生學習積極性較高,興趣濃厚有強烈的求知慾。學生在課堂上能夠積極與老師呼應。

對於教師傳授的知識點,絕大多數學生能夠理解並且掌握。教學實踐活動中,有學困生,他們理解能力、學習能力、感受能力、創作能力等方面與其他學生相比有一定距離。教師將在本學期的教學工作中,不斷幫助他們,使他們與全體同學共同進步。

三、內容重點

1、健康、安全地生活了解並運用簡單的健康、安全的生活常識,能辨別好的不好的生活習慣,並開始在生活中有意識地要求自己。

2、愉快、積極地生活水平能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和自主策劃、自主活動的樂趣:為自己的成長和進步感受到自豪,對一年級的學習和生活充滿信心和嚮往之情。

3、負責任、有愛心地生活愛護動植物、自然現象有好奇心,並能通過一些簡單的假設和驗證進行探索;能有創意地利用舊材料來豐富自已的生活和活動。

四、具體措施

1、全面把握課程目標,改變過去偏重知識學習,忽略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的教學觀念,通過多種教學活動,掌握必備的知識。

2、善於調動和利用學生已有的經驗,結合學生現實生活中實際存在的問題,共同**。

3、創設學習情境,靈活選用教學組織形式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生動活潑的發展提供充分的空間。

4、充實教學內容,從教科書擴充套件到學生的生活空間,把教學內容與本地區實際有機結合,同時關注社會新的發展。增進課程內容的現實性和親近感。

五、評價方法。

1、教師觀察記錄描述性評語。教師對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現的情感、態度、能力、行為進行觀察,並做記錄本。

2、學生自評。教師引導和幫助學生對自己在學習中的表現與成果進行自我評價,以提高自我認識、自我調控的能力。

3、學生互評。學生依據一定的標準互相評價,這種評價可以幫助學生逐步養成尊重、理解,欣賞他人的態度,相互促進。

通過本學期的教育教學,要使品生與品社課取得良好地教學效果。

2023年9月

小學上學期品生品社教學計畫 2

一 工作思路 本學期,根據區教研室教學工作計畫的要求,我校品生 品社教學的主要工作思路為 根據市區推行的幾項專題教學策略,認真組織教師研討學習,逐步改變教學方式方法 依託學校學科中心組,通過不斷的學習和總結,不斷更新教學觀念,提高教學效率 積極組織教師參與學習,促進教師專業發展。二 主要任務和目標 ...

品社教學計畫

六年級上冊品德與社會教學計畫 教者 馬燕群 一 指導思想 1 貫徹 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指導綱要 的思想及具體目標,全面完整地體現 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 的要求,貫徹以學生為中心 促進學生品德與社會性發展的課程目標。2 教材體現了綜合課程的特點,有機融合各相關學科領域的內容,積極探索綜合課教材編寫的體...

五1班品社教學計畫

新房鄉中心學校2013 2014學年度第一學期 五年級 1 2 班品社教學計畫 擬寫人 龍祥 一 基本情況分析 五年級 1 班共有學生51人,其中男生,27人,女生24人。五年級 2 班共有學生52人,其中男生,29人,女生23人。學生掌握的書本知識比較牢固,但綜合應用 實踐性較強的知識知道的少,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