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優秀傳統文化占領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主陣地

2022-04-03 20:19:39 字數 2661 閱讀 2200

用優秀傳統文化占領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主陣地青年是祖國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而大學生是廣大青年中的乙個特殊群體,他們接受過高等教育,作為社會新技術、新思想的前沿群體,是國家培養的專門人才。大學生的素質特別是思想道德素質直接關係到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長久發展和長治久安,關係到國家的前途和命運,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項極為緊迫的任務/。

一、充分發揮優秀傳統文化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1.弘揚愛國主義傳統,樹立遠大理想。古以來,中國人一直把「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作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人生態度,從而形成了中國人特有的民族凝聚力、民族自豪感以及民族至上、國家為本的愛國主義精神和社會責任意識。從先秦到兩漢、六朝、唐、宋、元、明、清歷代,愛國主義就像一根紅線貫穿著中華民族的歷史。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感染、教育和激勵著世世代代的炎黃子孫,成為中華兒女前赴後繼、捨生忘死、報效祖國的強大精神動力。今天,我們的偉大祖國正處在乙個歷史轉折時期,要實現民族騰飛之夢,沒有一批具有高度責任感和愛國獻身精神的人才是不行的2.繼承傳統誠信觀,誠信立人以誠相待,忠誠守信,歷來是中國人的道德信條和優良傳統。古人有言,「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這些思想和原則從古至今都是個人處理與家人、他人、社會等各種關係的行為準則。挖掘、踐行傳統誠信道德,對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鑑、啟迪價值。可重點把握以下兩點:

第一,要教育學生言行相符,無信不立。在現代社會,言行一致和學會負責教育是誠信教育的本質要求和重要內容。人格的高尚與否,就在於它的道德內涵中是否包含著對人的關愛,對社會的貢獻,以及自我完善和犧牲精神等。

第二,要教育學生對真理要持有熱誠和執著的態度。通過誠信立人教育,喚起當代大學生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的意識,按照社會的道德要求進行自我鍛鍊和自我改造,尤其是加強性格修養,培養真誠美好的感情。

(二)傳統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價值功能 。

1以「仁」為核心的人文價值觀。中國傳統文化包含強烈的人文精神。傳統文化的人文精神在古籍中有許多記載。

《尚書》說:「民之所欲,天必從之。」《左傳》裡也有這樣的話:

「夫民,神之主也。」就是說上天也要順從人民的視聽,應該先辦好人的事,然後再致力於神的事。可以看出那時就將人置於中心地位。

儒家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其中「仁」是儒家思想中的最高理想和價值範疇,是儒家道德規範的最高準則。這種以」仁」為中心的文化道德修養,形成了中華民族特有的人文精神觀念。

(2)以「和」、「合」為基準的統一發展觀即強調人與人、人與自然、個人與社會的和諧統一發展。「仁」、「義」思想本身就是體現了人、我、群之間要緊密聯絡、和諧發展的觀念。它要求人們要正身、自律,以禮待人,這都與我們現在所要求的道德、行為準則相吻合。

在處理人與大自然的關係時,強調「天人合一」,強調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3)重視人的群體性和求同性,有較濃的「價值理性」色彩。 中國傳統文化強調要通過社會教化和自我修養,成為社會和群體接納和需要的人,成為對社會和國家有用的人。重視群體價值,提倡集體主義和愛國主義精神。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其中「修身」不是目的,只是手段。「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弘揚的都是一種個體對社會的責任感和使命。

三、大力弘揚傳統文化,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1)培養為國為民的愛國主義情操孔、孟為代表的儒家學派,以經世致用為宗旨,創立了他們的聖賢人格模型。其主要內容:一是進取精神。

「內聖賢王」是一種進取手段,「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一種進取目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則是一種進取人格。2是自覺精神。以「知」為前提,孔子大倡「為仁由己」,孟子肯定「聖人與我同類」,「人皆可以為堯舜」。

3是循禮精神。在儒家思想中,「禮」主要指社會規範,功能是「經國家、定社會、序人民、利後嗣」。這種「知」「行」合一的理想人格,力圖從根本上保證人的社會進取性和實際可行性。

對於當代大學生而言,由於市場觀念和價值多元的影響,對社會發展、國運興衰,對歷史的進步已經不似20世紀80年代那樣的「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了,他們更多的是關注自身的發展和切身的利益。這是市場觀念和價值理性後出現的乙個必然價值真空,中國傳統文化中儒家的入世和進取觀則是填補這種真空的理想價值,有利於大學生培養積極入世的精神,培養為國為民的愛國主義情操。

(四)培養健康和諧的自身心態中華名族歷來貴「和」,重「和」。「和」即和諧,《國語·鄭語》載史伯之語曰:「以他平他謂之和」,即是此意。

史伯的「和實生物,同則不繼」、《易傳》中的「保合太和,乃利貞」,孔子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老子的「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莊子的「兩者(指陰陽)交通和,而物生焉」,以及民間流傳的「和為貴」、「和氣生財」、「家和萬事興」等,都是中華民族貴「和」的價值觀的具體體現。當代大學生面臨的競爭壓力加大,而他們又缺乏對困難和挫折的必要的心理承受能力,他們中有人因各種原因心理失衡、失常,乃至輕生,甚至有少數同學在心理崩潰的情況下,幹出害人害己的事情。心理問題已經成為制約青少年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

因此,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可以大膽借鑑中國傳統中「心和」思想的有益內容,以塑造自身和諧健康的心理。 以上列舉的幾個方面,與我們當代思想政治教育中倡導的主流價值觀並行不悖。傳統文化中確立和倡導的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嚴於律己的自律精神等都是我們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資源,它們對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程序,培育四有新人,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都有重要的借鑑意義。

當代政治思想教育必須根植於中華民族的土壤,充分汲取傳統的養分。只有在現實的基礎上積極探索研究、繼承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充分挖掘傳統文化價值內涵,才能切實增強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大學生傳統文化協會

河南理工大學傳統文化協會章程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本社團的名稱為大學生傳統文化協會。第二條本社團是在河南理工大學校團委的指導和社團聯合會的監督下,由在校學生自願參加組建的學生社團組織。社團的指導單位為經濟管理學院團委。第三條協會宗旨 傳播祖國傳統文化精華,豐富同學課餘文化生活,提高廣大同學人文素養。第...

大學生傳統文化知識競賽

為了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加強對中華傳統文化知識的了解,營造學習傳統文化的氛圍,提高同學們的文化素養,特舉辦大學生傳統文化知識競賽。1 競賽時間 2015年5月4日至16日 2 參賽物件 全體學生 3 參賽形式 1 各學院和社團自由組隊,每隊4人,註明參賽隊名。每學院人數不多於8人。2 報名時間和報名方...

試論大學生思想教育中傳統文化的滲透

作者 楊勇猛 山東青年 2015年第02期 摘要 將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和傳統文化融合,不但可以有效的改善當代大學生知識結構,同時還能夠增強他們的道德修養,促進素質教育的不斷發展。本文結合筆者實際工作研究,分析了傳統文化與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融合的重要性,並論述了傳統文化在大學生思想教育中的滲透路徑。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