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二輪專題複習精編教案 語句排序題解題指導

2022-03-21 20:37:01 字數 4159 閱讀 3813

教學參考

1103 1652

高考語文二輪專題複習教案語句排序題解題指導

金題回放

填入下面橫線處的句子,與上下文銜接最恰當的一組是( ) (2006全國卷1)

遍布華夏的古村落,作為鄉土建築的精華承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資訊,對中國人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的形成產生過深刻的影響。

①卻輝映著過輝煌的過去

②鮮明地折射出中國悠久的歷史

③具有很高的文物價值

④它們看似陳舊

⑤生動地展現著民族文化的豐富多樣

⑥成為了解中國文化和歷史的一種重要視窗

a.④①③⑥②⑤

b.②⑤⑥①④③

c.③⑤②⑥④①

d.⑥④①③②⑤

【答案】評析:c(這道題是一道傳統排序題。看似有一定難度,其實這類題型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排除法,同時要注意隱藏資訊。

考生應當首先注意②⑤⑥句,因為⑥句很明顯是乙個帶有總結性的句子,而②⑤句又明顯被鑲嵌在⑥句之中,先說文化,後說歷史,也就是⑤必在②前面,而只有c選項符合推測,所以答案很輕鬆就選出來了。)

語句排序既考查了語句間的連貫,又考查了對多個語言單位的排序組合;這種排序組合,既要考慮到所給的多個語言單位之間的內容、寫作及邏輯聯絡,又必須結合已經給出的語言環境。

案例**

[案例1]

在橫線處填入的短語,順序最恰當的一項是

保護動物,已不是人們陌生的話題。人類的發展,也早已達到可以把其他動物玩弄於掌中並主宰它們命運的程度,但當 、 、 、 的時候,人類真正考慮過動物和人類生命意義上的平等嗎?

①老虎服服帖帖在舞台上表演 ②用於實驗的動物為科學獻身

③兔子小雞成為孩子們的玩物 ④耕作的動物在田間地頭勞作

a.④①②③ b.①③④② c.①④③② d.③①②④

命題意圖:此題考查語言連貫排序能力。能力層級為d級。

知識依託:語言連貫排序知識,基本篇章結構知識,邏輯知識等。

解析:從動物受到傷害的程度這一角度出發,按由輕到重的邏輯排序。

答案:b

錯解分析:錯選a、c、d,未能把握此語段的乙個主要考查要點,即按一定事理邏輯排列語序。

方法技巧:一般來說,語段的排序主要涉及到以下一些因素:

①空間關係:或從上到下,或從左到右,或從裡到外。

②時間關係:或從早到晚,或從過去到現在等。若有回憶或描寫上的使用插序手法等因素,那就更應該仔細分析和推敲。

③人們認識事物的一般規律:或由易到難,或由淺入深,或由表及裡,或由此及彼……

④事物本身的發展規律。

⑤思維規律:或由一般到個別,或由個別到一般;也可為由概括到具體,或由具體到概括……

做題時一定要準確把握整體語段的基本內容,找到其中體現順序的那道「線」,然後才能進行合理的排序。

[案例2]

依次填入下面橫線處的句子,與上下文銜接最恰當的一組是

我獨坐在書齋中,忘記了塵世間一切不愉快的事情,怡然自得,以世界之廣,宇宙之大,此時卻彷彿只有我和我的書友存在。 , , , 。

①陽光照在玉蘭花的肥大的綠葉子上

②連平常我喜歡聽的鳥鳴聲「光棍好過」,也聽而不聞了

③窗外粼粼碧水,絲絲垂柳

④這都是我平常最喜愛的東西,現在也都視而不見了

a.③①④②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② d.③④①②

命題意圖:此題考查語言連貫排序能力。能力層級為d級。

知識依託:語言連貫排序知識,基本篇章結構知識,邏輯知識等。

解析:先看整體語段的基本內容和意境。獨坐書齋,怡然自樂,惟書為友。

在此好情趣之下,自己平時喜好的一些東西也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了。再看所給的四句,它們相對獨立構成乙個語段,與前面已給定內容在語法上、結構上等方面沒有直接聯絡;主要聯絡體現在意蘊上,這是一種內在的聯絡。這四句都是寫室外的所見、所聞,那麼「窗外」一詞極有可能就是由所給定內容(室內以書為友)到要求排序內容(室外景象及感受)的過渡。

可初步確定③句為首。③句與①句皆為所見景象,應連在一起;②④句皆為感受,應在其後。④句開首

有指代詞「這」,而內容與「所見」直接相關,自應放在③①之後;②句寫聽覺,是對視覺所體現感受的進一步深入,可放在最後。高考資源網

答案:a

錯解分析:錯選d,誤把所給的四個句子分成「聽」「視」兩個方面。

方法技巧:此題涉及到空間關係——由室內到室外,邏輯關係——由一般感受到較深感受(②句中「連」「也」等表意相對比④句程度要深)等。做題時應在把握語段整體意思或語境的前提下,結合有關選擇,或分析,或排除。

方法指導

(一)基本方法

排序類試題要求考生在注意語言表達的整體性、連貫性原則以外,還要多角度地尋找解決問題的切入口。對語句排序試題一般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揣摩語段的整體意義,理清選項內容所提供的資訊和表達內容的主旨。

2.分析選項內容與整體語段的語境聯絡。

3.進行對比分析,排除干擾項。該類試題幾個選項在語句的數量或內容上基本相同,只是順序不同,或者語句的語調點不同,選擇時,找準選項的相異點,以此為突破口,選出最恰當的一項。

4.通讀語段,看看整個語段銜接是否緊湊合理。

(二)題型探析與解題技巧

從命題的基本形式看,語句排序題型又可分語境類和非語境類兩種。下面結合具體例項對各類排序題的連綴技巧分別予以說明。

1、非語境類

這類排序題由於沒有語境設定,因而不必考慮與整個語境的銜接,只要做到句與句間的思路清晰與連貫就行了。但作為排序訓練的基礎,我們必須認真掌握好解答這類題的基本技巧。一般說來,解答這類題需要經過四步,即把握基本內容、初步分層歸類、連綴排列順序、檢查調整確定。

(1)把握基本內容。首先應對所有語句進行總體分析,初步判斷需調整語段的基本表達方式——記敘、描寫、抒情、議論、說明,基本內容傾向,然後抓住其關鍵語句及能表明層次的語句。

(2)初步分層歸類。在第一步的基礎之上,初步確定開頭、主體和結尾,並把有關語句分層次歸類。這樣可把眾多的語句先劃分為幾個小組,便於區域性小範圍排序。

(3)連綴排列順序。這是排序的關鍵一環。一般先在小範圍內排序,然後再考查層次間的銜接,即先將其中連綴特徵明顯的句子連線成若干個小句群,然後再把這些小句群連成大句群。

這其中應先找出關聯詞、代詞以及表時間、地點的詞語,然後據此進行句間連綴排列,是一種切實有效的方法。

(4)檢查調整確定。在上面排列的基礎之上,再通讀語段,分析思路是否清晰並自然貫通,結構是否相對完整,句間層次關係是否恰當。若檢查出有不當之處,立即調整。

在整體審視之後,可最終確定。

[例題]下列句子排列順序最恰當的一項是

①一方面,以娛樂為職能的大眾文化得到蓬勃發展的機會。

②與此同時,文化領域卻有全然不同的景觀。

③問題是怎樣產生的呢?

④九十年代的中國,商品大潮洶湧而起,給社會經濟生活帶來無限生機。

⑤一方面,一部分「曲高和寡」的精英文化則陷入舉步維艱的境地。

⑥原因有多方面,其中之一就是文化的二重性。

a [簡析]做題首先要把握基本內容。不難看出,這是一段議論性的文字,中心句是②句。再初步分層歸類。

統觀這幾句,除①②⑤外,③⑥兩句也明顯不適於作首句,因為分析問題總要有問題在先才行。這樣,經過簡單的定性與歸類後,選項便只剩下b、d兩項了。然後連綴排列順序。

根據②句中代詞「此」和轉折連詞「卻」,可以斷定②必接於④後,即順序為④②;根據①和⑤兩句中的關聯詞「則」,可斷定這兩句的順序應是①⑤,並且應當在②後對②中的「不同景觀」進行解說,然後③句過渡,⑥句指明原因。最後檢查調整並確定。d項符合提出問題(④②)——列舉現象(①⑤)——指明原因(③⑥)這一思路,因此,d項正確。

2、語境類

這類排序題由於增設了語境,因此,在排序的基礎上,又增加了與整個語境諧調的考查。從命題的形式上看,這類題又可分為兩類:一類是直接設定語境,即提供出具體的上下文;一類是間接設定語境,即按特定的要求調整語序。

這兩類題從具體操作上又有所不同。下面,結合具體例項,就其連綴的基本技巧分別予以說明。

a、直接設定語境類

由於設定了具體語境,這類調整語序的題目在具體完成時必須充分考慮到與上下文的銜接問題。否則,即使內部排序得當,也會因與上下文銜接不當而功虧一簣。一般來說,解答這類題需按三步進行,即內部連綴排序,分析整體語境,審察調整確定。

(1)內部連綴排序。首先對需要排序的各句進行分析,依照前文對「非語境類」排序的有關方法,對語句進行初步排序。

(2)分析整體語境。內部連綴排序,只是對需排序語句的初步層次性整理,是否合理並符合要求,還要看一看上下文的語境,分析整個語段的基本內容、層次順序、觀點傾向等。

(3)審察調整確定。在對整體語境把握的基礎上,貫通總體思路,理順語段層次。經過審讀分析,可最後確定。

2019高考語文二輪專題複習訓練古代詩詞鑑賞

1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8分 登金陵鳳凰台 李白鳳凰台上鳳凰遊,鳳去台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1 分別概括這首詩頷聯和頸聯的內容,並說說其中寄寓了詩人什麼樣的感慨。4分 2 總為浮雲能蔽日 一句用了何種修辭...

2019高考語文二輪專題複習 古詩鑑賞考點強化訓練

22011高考語文二輪專題複習 古詩鑑賞考點強化訓練 1 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後回答問題 6分 謝亭送別 許渾勞歌一曲解行舟,紅葉青山水急流。日落酒醒人已遠,滿天風雨下西樓。注 勞歌,送別歌的代稱。古人論詩常說 一切景語皆情語 試分析此詩前後兩聯在寫景抒情上的不同特點 6分 答 2 閱讀下面的兩首宋詩...

2019高考語文二輪複習專題突破 古代詩詞鑑賞 考案

2010高考語文二輪複習專題突破十三考案 古代詩詞鑑賞 1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7分 登金陵鳳凰台 李白鳳凰台上鳳凰遊,鳳去台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1 分別概括這首詩頷聯和頸聯的內容,並說說其中寄寓了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