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莊子》有感

2022-03-21 14:49:27 字數 1614 閱讀 5949

《莊子》一書,內篇七篇,外篇十五篇,雜篇十一篇。《天下》篇以「謬悠之說,荒唐之言,無端崖之辭,時恣縱而不儻,不以角奇見之也」來歸納莊子的言說特徵。由此可見莊子的言說已脫離一般的常規,話語的悠遠難稽,言論的空大無實,辭說的不著邊際,談論的恣縱任意,語言的隱晦難解等等,都是他的文章幾乎成了一座語言迷宮。

那麼,莊子為什麼要運用這種特殊的言說方式呢?答案是「以天下為渾濁,不可與莊語」,即天下人皆沉迷不悟,不可用莊正的話去與他們談論,這就是莊子何以採用這種奇特演說方式的根本原因。莊子的言說方式即「以卮言為曼衍,以重言為真,以寓言為廣。

」因此這「卮言」,「重言」,「寓言」即成了解開莊子的一把鑰匙。書中的各篇各節,或用寓言來說,或用重言來說,或寓言重言互動來說,而且常常是在詼諧中寓有十分的嚴肅,恣意出又有極端的謹慎。宋末黃震說,莊子是「千百世詼諧**之祖」(《黃氏日鈔》)。

的確,他虛構了許多豐富多彩,光怪陸離的寓言故事,想象奇特,詼諧幽默,不僅給人以美感,也給人以啟迪。

《齊物論》中有乙個有趣的故事,其名為「莊周夢蝶」。他講到:「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

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

周與蝴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這是說莊周做夢變成了蝴蝶,真像乙隻蝴蝶飛來飛去,很得意,可是一覺醒來還是莊周自己。莊周對此產生了疑問,究竟是莊周何等夢變為蝴蝶,還是蝴蝶做夢變為莊周?

細看來,《齊物論》以乙個美麗的夢來結束是頗具意味的,我們在這個夢裡讀出「物化」這個道理的同時,是不是也可以讀出一些無奈的感覺?也許莊子意識到,執著於彼此區別有熱衷於是非辯論的人固然是在夢中,那些主張齊物的人呢,是不是到頭來也只是做了一場夢?也許齊物只是乙個在夢中才可以實現的理想。

只要是醒著,你就不得不面對各種各樣實在的區分,並情不自禁的身陷其中。這才是真正的吊詭。人就是這樣徘徊在夢與醒之間,徘徊在在意和不在意之間。

關於莊子和現實政治世界的關係,有很多人認為兩者是分離的,其實不然。和儒家一樣,莊子很明確地意識到人是乙個「世界「中的人,這構成了莊子的思想背景。但世界對於莊子和儒家是不同的,並且相去甚遠。

看看莊子和儒者的生活方式,我們就能得到部分答案。從孔子的周遊列國道孟子的徘徊在齊梁之間,儒者總是希望進入這個世界,希望借助君主來實現其政治理想。他們對這個世界並不一定是滿意的,但是從不迴避,因此更不會逃避。

這種不滿意可能促使他們改變它,雖然從沒有成功過。但莊子不,莊子自覺地拒絕著世界的(譬如權力)的召喚。世界的無法逃避並不一定就引伸出我們必須積極地進入世界這樣的乙個結論,在這個世界,但是又和它保持距離也許對於莊子來說,他很喜歡的乙個字眼「遊」比較適合表現這種狀態。

「遊」其實就是若即若離,也是不即不離,這是莊子選擇的和世界相處的方式。

《莊子》體現了莊子對自由的嚮往。而它同時也能帶給人關於自由的啟迪。讓現代的人從物化世界中解脫出來而找到生命的本真。

返回到生命本真首先需要的是心的回歸,只有心才可以把心從物質世界中解救出來,不至於成為物的奴隸。心該為自己找到乙個歸宿,乙個家園。這個歸宿和家園當然不是物,那裡只是客店,可以一宿而不可以久留。

真正的歸宿和家園不在別處,就在包括人和物的家和根源處,這就是道。心在道那裡才可以找到自我,從而找到真實的生命的感覺。這個時候物就再也不會構成對心的限制。

最後想說的是在政治意義上,帝王只有乙個。但是在生命的意義上,每個人都可以是帝王。讓自己回到生命最初的混沌樸素的狀態,從而成為生命和世界的主宰,而不是奴役。

讀《莊子》有感

總體來說這篇文章巧用寓言故事,文筆變化多端,富於浪漫主義色彩,莊子所宣揚的主張是清靜無為 以養天年。他對於世間的大小 貴賤 壽夭 是非 得失 榮辱等的解釋是相對主義的。他對待社會和人生的思想態度,無論是消極的還是富有啟發性的,對後世均有著深遠的影響。他厭惡那個 竊鉤者誅,竊國者侯 的社會,拒絕與統治...

讀莊子有感

由 窮則反,終則始 引發的一點感想 窮則反,終則始 出自莊子中的 則陽 篇。它是指事物發展到盡頭,則會向反方向走 事物執行到終點,則又重新回到始點去。說白了,窮則反,終則始 就是物極必反,盛極必衰,衰極必盛的意思。我想這是這個世界普遍存在的規律,無論是個人的沉浮 經濟的發展與衰退 抑或是人類的興亡這...

讀莊子秋水有感

莊子,戰國中期宋國人,是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爭鳴中繼老子之後的道家學派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莊子的文章,大量使用寓言,寓言這種文體的創立,使莊子成為我國浪漫主義文學的鼻祖。並且富有豐富的想象力,文筆變化多端,富有強烈的浪漫主義色彩,語言豐富生動,並富有幽默諷刺的意味對後世的文學語言影響很大。在古代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