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古漢語應關注結構分析

2022-03-16 13:18:29 字數 1103 閱讀 5029

摘要: 以結構分析的方法研究語言是瑞士語言學家索緒爾提出的,作者認為在中學文言文教學中可以採用結構分析的方法。文章從詞性、詞義與結構關係,詞義、語意與語意重心,虛詞使用與神情語氣三個方面**結構分析在具體教學實踐中的應用。

關鍵詞: 中學文言文教學古漢語結構分析

瑞士語言學家索緒爾提出要以結構分析的方法研究語言,即通過列舉語言單位之間的相互關係,對語言進行科學的描述,從它們之間的相互關係方面考察。雖然他是針對表音文字來說的,但他的觀點對我們學習古漢語來說有借鑑意義。下面我談談體會。

一、詞性、詞義與結構關係

邢公畹先生在《語法和語法學》一文中說:「詞、片語好比是零件、部件、機器;句子的使用好比機器在運轉。」(見邢公畹著《語言論集》)也就是說,詞、片語是語言中的靜態單位,正像任何物體由靜態存在而進入運動體的時候都要發生一系列變化一樣,詞在進入句子後也要發生一系列變化。

(一)詞性的變化。古代漢語也同現代漢語一樣,「詞有定類,類有定職」,在使用上較現代漢語具有更大的靈活性。比如「樹」字,成語「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樹」是動詞;「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項脊軒志》)的「樹」是名詞;「北冥有魚,其名為鯤」(《莊子·逍遙遊》)的「名」是名詞;「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遊褒禪山記》)的「名」是動詞;「隳名城,殺豪傑」(《過秦論》)的「名」是形容詞。

(二)功能的變化。比如名詞「日」字,在作主語、賓語時意義相同,而在「吾日三省吾身」(《學而》中用作狀語,義為「每天」。又如動詞「生」字,在作謂語時,是「產生、生長、生存」的意思;在作狀語時,如「殺其二人,生得一人」(《史記·李將軍列傳》),是「活生生」的意思。

(三)意義變化。詞在未進入句子而單獨存在時,是屬於詞彙範疇的,往往一詞多義。一來到句子中,就要受所在結構的限制,而變成單義的。

如「窮」字,「則雖好遊者不能窮也」(《遊褒禪山記》)的「窮」是「走到盡頭」的意思,成語「窮餓無聊」中的「窮」是「貧窮」的意思,而在「窮則獨善其身」中則是「不得志」的意思,在「而御六氣之辯,已游無窮者」(《莊子·逍遙遊》)中是「盡」的意思。又如「亡」字,詞彙意義有「逃亡」「滅亡」「丟失」「死亡」及「外出,不在家」等義項。在成語「亡羊補牢」中只能是「丟失」的意思;在「戰敗而亡,誠不得已」(《六國論》)中只能是「滅亡」的意思;在「諸侯之所亡,與戰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六國論》)中只能是「失去」之義。

古漢語學習心得

通過對古漢語的學習,我學到了好多知識。古代漢語所研究的內容和物件是非常廣泛的。從時間上看,在 五四 前的悠久的歷史時期內漢族人民所使用的語言都可以稱為古代漢語,即以有文字記載的歷史來算,也有了三千多年。關於漢字的形體構造傳統有六書的說法即象形 指事 會意 形聲 轉注 假借。許慎的 說文解字 敘 對六...

《古漢語通論》學習體會

09機械12班柳冬玉 20091126 1.對古漢語的看法 當時選這門課時,看到名字就比較感興趣。因為自己小的時候愛好篆刻,對古代文字比較感興趣。中國文字自甲骨文,金文,小篆,大篆,隸書,到第一次簡化字,第二次簡化字 後來被廢除了 雖然個人認為第一次簡化字不算成功,但是中國的漢字是最獨特的。漢字由象...

我對古漢語的感悟

古代漢語學習心得 學習古代漢語,首先是要多讀,只有讀背才可以讓自己有語感。最好是能做到倒背如流,那樣下來,只要積累三五十篇古文,自己的功底就有了。很多人拿著古文,一不看註解,而不明詞義,就是仰天長讀,結果讀了很多破句,也讀錯了很多字的讀音。這樣不但無益,反而貽害。然而,跟著張老師的學習,一開始,就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