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教師必備的古漢語基礎知識

2022-08-28 13:36:10 字數 5072 閱讀 9899

高考語文大綱中,沒有對學生作語法的要求,但是,無論現代閱讀中對於字詞句篇的把握還是文言學習中對於實詞虛詞的理解、特殊句式的把握、句子的理解翻譯等等,哪乙個知識點的積累、掌握和運用,不需要從語法的高度去理解把握呢?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惟其這樣,才能從浩瀚複雜的語言現象中,把握語言規律,真正的學好文言文。筆者正是從這個角度出發,整理編輯本文的。

本資料供高三語文第一輪文言文複習備課參考。

全文的大綱:

一、古代漢語常用工具書

二、漢字的結構

三、古書中的用字

四、古今詞義的異同

五、詞的本義和引申義

六、同義詞的辨析

七、古代漢語的判斷句

八、被動意義的表達方式

九、古代漢語句子成分的位置和省略

十、古代漢語詞類活用

十一、代詞

十二、副詞

十三、介詞和連詞

十四、語氣詞

1字典辭書的編排:1)按部首和筆畫排列。2)按音序排列。3)按號碼排列。

2注音方式:1)直音:即用同音字注音。

2)反切:用兩個漢字拼注乙個漢字讀音的注音方法。其方法是:

反切上字與被切字聲母相同,下字與被切字韻母、聲調相同。如:「呼報反」,即用「呼」的聲母h和「報」的韻母ao聲調(ˋ)相拼,是「號」或「愛好」的「好」。

3)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注音。

3釋義方式:1)直訓:也叫語詞式。

它用乙個詞去解釋另乙個詞。如:元,始也。

2)描寫:對被釋物件的特徵、形狀、位置、作用等給予解釋。如:

缶,瓦器,所以盛酒漿、秦人鼓之以節歌。3)義界:也稱為定義式。

如:鬥,十公升也。4)譬況:

即用人們熟知的事物去比方不熟悉的或難以解說的事物。如:黑,火所薰之色也。

4常用工具書:1)《說文解字》簡稱《說文》,東漢許慎著。是我國規存最早的字典。全書分漢字為540部,開創了以部首統率漢字的字典編纂法,收字以小篆為主。

2)《康熙字典》:是清朝康熙49看開始編寫的,參加編寫的有張玉書、陳廷敬等三十人,於康熙55看編成。這部字典按部首筆畫的多少,把214個部首分別歸入十二集中。

十二集以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命名。

3)《漢語大字典》:是一部解釋漢字形、音、義的大型語文工具書。這部大字典是目前我國蒐集漢字單字最多的字典,共收單字五萬六千個左右。

4)《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北京大學中文系漢語專業等單位聯合編寫,2023年出版。收古漢語常用字三千七百多個。修訂版於2023年問世。

5)《辭源》:專門為閱讀古籍和古代文史研究使用的工具書。

6)《辭海》:是一部綜合性的辭書。所收物件除單字外,主要是語詞、人物、著作、歷史事件、古今地名、團體組織以及各學科名詞術語等。古語今語、古義今義並收。

7)《漢語大辭典》:由《漢語大辭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辭典》編纂處編纂。2023年第一卷出版,2023年出版最後一捲。

全書十二卷,共收單字二1萬二千個左右,詞目約三十七萬條,五千餘萬字。是一部大型的歷時性的詳解語文詞典,它試圖從語詞的歷史演變過程加以闡述,古今兼收,源流並重。首先,這部詞典是迄今漢語語文辭書中蒐羅最為巨集富的一部大型語揮文詞典。

其次,這部詞典引例豐富,是在收集大量第一手資料的基礎上編寫成的,保證了收詞立目、釋義探源方面能超逸前人。

8)《經傳釋詞》:清王引之著,是一本著重研究先秦和漢代經傳中虛詞特殊用法的著作。

9)《詞詮》:近人楊樹達著。這部書收集了古書中常用的介詞、連詞、助詞、語氣詞及一部分代詞、動詞、副詞,說明它們的用法、意義並引書證。

(10)《詩詞曲語辭彙釋》:近人張相著。這部書匯集了唐宋金元明以來流行於詩詞劇曲中的特殊魚詞537個,作者從大量的材料中加以比較推敲,考釋語辭的含義和作用。

這部著作是我們閱讀和研究古典詩詞曲的重要參考書和工具書。

1、漢字的結構與「六書」

1)六書: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

2)象形:象形字的結構特點是依樣畫葫蘆,即許慎所謂「畫成其物,隨體詰詘」。如日、月、止、目、人、車、行、牛、瓜、眉、虎、高、夕、犬、女等。

3)指事:許慎的定義是「視而可識,察而見意。」一眼看去就可以認識大體,仔細觀察就發現意義所在。如:上、下、中、亦(腋)、本、末、未、寸、刃、甘等。

4)會意:許慎:「比類合誼,以見指揮」,字面意思是會合成意,即由若干符號相互構成一種聯絡來表達某種意義。如:逐、取、武、及、戒、朝、暮、牧等

5)形聲:由兩個部分構成,乙個部分表示意義或字義的屬類,叫形符(或意符);另一部分大致地表音,叫聲符。如:江、河、楊、柳等。

6)假借:許慎:「本無其字,依聲託事」。有些詞原先沒有為它造過專用字,只是從現成的字中選取乙個讀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來代替,後來習慣了,這個字也就歸它使用了。如:莫。

7)轉注:許慎:「建類一首,同意相受。」即兩個字的部首相同、兩個字的意義有引申關係。如:考、老。

8)形聲字的形符和聲符的位置:(1)左形右聲。如:

松、理、越。(2)右形左聲。如雕、期、鴻、救。

(3)上形下聲。如茅、空、簡。(4)下形上聲。

如基、裳、姿。(5)外形內聲。如園、閭、街。

(6)內形外聲。如辯、聞、讎。

9)形符和聲符位置有反常的情況:如「視、祁、錦、欽、馮、和、蝕」是右形左聲,「釗、到」是左形右聲,「悶、問」是內形外聲,「閨、閣」是外形內聲,「孟」是上形下聲,「篤、築、竺」是下形上聲。

10)形符和聲符不能按自然結構分析:(1)形符偏於一隅:修、倏、騰、滕、裁、栽、穎、潁、佞、疆。

(2)聲符偏於一隅:旗、施、徒、徙。(3)形符藏於聲符中間:

贏、羸、辯、辨、哀。(4)聲符藏於形符中間:裹、衷、戚。

(5)互相穿插,分合離奇:隨、遊、賴。

11)省形和省聲:有少數形聲字,它的形符或聲符已經簡省,必須補全才能起表意或表聲作用。如:釜,從金省,父聲。雷,從雨,田省聲。

12)最早成系統的文字,現在已知的是商代的文字,包括商代金文、甲骨文。

13)文字的演變階段:(1)古代文字:商--金文、甲骨文。

周金文。戰國西方周秦的「籀文」屬大篆文字。東方六國系統的文字是「古文」。

秦小篆、秦隸。(2)今文字:漢隸、章草、行書。

魏晉真書(楷書)。

14)隸變:漢字由篆書到隸書的變化叫隸變。

15)隸變對漢字結構的影響:

(1)部首形體的變化:如「人」變為「亻」,「心」變為「忄」。(2)簡省或訛變。

如「春」,從艹從日,屯聲,(上部訛變)。「更」,從攴丙聲(整體訛變)。(3)混同,是訛變的後果。

有些原先不相同的偏旁,隸變後就混同了。如「服」從舟而不從月,「膾」從肉而不從月。

16)本義:漢字在造字之初所代表的詞義稱為文字的本義。

17)如何探求本義:探求本義,既不能脫離文字形體,也不能脫離文獻用例。若撇開字形,僅從文獻用例追溯詞義的源頭,是無法或難以辦到的。

如誅;若僅根據字形而脫離文獻語言,探求本義也是不大可能的。如高。

1假借字:凡文獻中的用字,如果它所記錄的詞不是該字的本義或引伸義,這個字就是假借字。

2、假借字的分類:(1)本無其字:某些詞原先並沒有為它專門造字,人們從現有的文字中選取某些同音字來記錄它,這是本無其字的假借。

有兩種結果:a某些詞既然本無其字,於是它的假借字也就一直歸它使用了。至於假借字是否還同時用於表示本義,有兩種情況:

a有的假借字自從被它借用以後,它又改頭換面以新的面貌來表示本義。如「莫」本義是昏暮,後假借為否定性無定代詞。自從它被借用後,為本義又造了乙個「暮」字。

「莫」的本義反而不為人所知了。b有些假借字被借用後,它兼有表本義和假借義兩種功能,如「汝」本義是水名,假借義為第二人稱代詞,現本義和假借義同時存在。b本無其字的假借字使用一段時期以後,為了區別用法,人們為假借義另造新字。

如「闢」,本義是刑法,假借義是避開,為假借義造了後起本字為「避」。

(2)本有其字:某些詞原先已為它造過專用字,但由於種種原因,書寫者沒使用本字,而另找乙個讀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來代替它,這是本有其字的假借。有三種情況:

a、在某種意義上借字與本字通用。a本字是規範字,如「早蚤」、「疲罷」、「伸信」前面乙個是本字,後面是假借字。儘管兩字通用,在常人心中仍以本字為規範字。

b假借字人們習以為常,把它視同本字。如「彼匪」。b、平時用本字,偶爾用同音字、近音字來代替。

如「寤」借為「牾」,即寫了別字。c假借字的使用頻率大大超過了本字,以致最後通行的是假借字,本字反而不用或罕用了,如「亡」最初只表示沒有或亡失,「無」只表示求雨的舞蹈;從西周金文開始,有無的無既用「亡」,也用「無」;先秦古書中「無」的用例已大大超過了「亡」;到後代,基本上都用「無」字了。

3、古今字:同乙個詞在不同的時代用不同的字來表示,就形成古今字,在前的叫古字,在後的叫今字。如「莫→暮」。

4、古今字的形體:(1)古字+形符→今字。如「其→箕」「取→娶」「昏→婚」。

(2)古字改變形符→今字。如「說→悅」「振→賑」「沒→歿」「張→脹」。(3)古字略加變形→今字。

如「大→太」「閒→間」「陳→陣」。(4)也有些由通假造成的古今字,形體上可能無關。如「亡→無」「伯→霸」。

5、古今字形成的原因:(1)古今字假借為其他用途,又為它的本義造今字。如「正→徵」「隊→墜」「或→域」。

(2)古字用於表示引申義,又為它的本義造今字。如「責→債」「益→溢」「景→影」。(3)古字用於表示本義,又為它的引申義造今字。

如「解→懈」「家→嫁」「支→肢」「道→導」。(4)古字用於表示本義,又為它的假借義造今字。如「闢→避」「厭→饜」「與→歟」。

6、古今字與假借字的關係:二者有交叉現象。古今字立足於時代的不同和用法的分工,假借字則立足於文獻中文字所表示的意義跟它的本義是否有關。

7、異體字:(1)狹義的異體字指讀音相同,意義相同,而形體不同的文字。(2)廣義的異體字除包括狹義異體字外,還包括文獻中通用的假借字和古今字。本教材討論的是前者。

8、異體字的形體類別:(1)文字結構型別的不同。如「淚--」「野--」「看--」。

(2)同是會意字,而構成成分不同。如「明--」「棄」。(3)同是形聲字而成份或位置不同。

如「煙」「歌--」「村--」「嶺--」「鞍--」。(4)隸變不同或文字訛變。如「春--」「享--」。

(5)為了書寫方便而形成的俗字。如「冊」「別--」。(6)還有一些是古體字。

如「禮--」「無--」。

9、異體字的辨識:(1)同出一源,分化後分工明確。如「烏」和「於」原先是同乙個字,春秋後才逐漸分化為不同形體,二字分工明確,意義不同。

因此它們曾經是異體字,現在卻不算了。(2)雖然通用,但有乙個義項不通用。如「修」和「」是通假關係,而不是異體關係。

高中語文15種古漢語固定結構

15種古漢語固定結構 文言文中某些詞語經常結合在一起使用,已經形成的固定形式,叫固定結構。研究並掌握古漢語固定結構,對於從事中學文言文教學,大有裨益。本文就中學語文教材所選文言文中常見的固定結構,例列十五類,見教於方家 一 以為 以 為 文言中的 以為 可以作為乙個雙音節詞,和現代漢語的動詞 以為 ...

高中語文教師的助閱讀職責

北京第13中學王大堃 對於新時代教師的職責,如果再用 傳道授業解惑 來規範,似乎是不夠的。因為 傳 授 解 其主動權都在教師手中。那麼學生的學習主動權擺在 呢?所以,我以為,教師應該還有乙個重要的職責,那就是 助 所謂 助閱讀 就是幫助學生閱讀。與初中學生相比,高中學生知識積累的速度大大加快,他們對...

高中語文教師的「助閱讀」職責

北京第13中學王大堃 對於新時代教師的職責,如果再用 傳道授業解惑 來規範,似乎是不夠的。因為 傳 授 解 其主動權都在教師手中。那麼學生的學習主動權擺在 呢?所以,我以為,教師應該還有乙個重要的職責,那就是 助 所謂 助閱讀 就是幫助學生閱讀。與初中學生相比,高中學生知識積累的速度大大加快,他們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