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課程標準知識競賽複習試題

2022-03-16 01:15:00 字數 4722 閱讀 7157

一、填空:

1、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其基本出發點是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

2、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應突出體現(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使數學教育面向全體學生,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

3、為了體現義務教育階段數學課程的整體性,《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以下簡稱 《標準》)通盤考慮了九年的課程內容;同時,根據兒童發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徵,將九年的學習時間具體劃分為三個學段:(第一學段(1~3年級))、(第二學段(4~6年級))、(第三學段(7~9年級))。

4、在各個學段中,《標準》安排了("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 "統計與概率")( "實踐與綜合應用")四個學習領域。

5、獲得適應未來社會生活和進一步發展所必需的(重要數學知識)以及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和必要的(應用技能)。

6、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這些內容要有利於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

7、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

8、現代資訊科技的發展對數學教育的(價值)、(目標)、(內容)以及(學與教的方式)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9、根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結合數學教育的特點,《標準》明確了義務教育階段數學課程的總目標,並從(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等四個方面作出了進一步的闡述。

10、數感主要表現在:理解數的意義;能用多種方法來表示數;能在具體的情境中把握數的相對大小關係;能用數來表達和交流資訊;能為解決問題而選擇適當的演算法;能估計運算的結果 ,並對結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釋。

11、義務教育階段的總目標突出體現(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

12、(「大眾數學」)必將成為我國21世紀上半葉中小學數學教育的主旋律。

14、新課程倡導的學習方式是(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5、(科學計算)已經和(理論)、(實驗)共同構成當代科學研究的三大支柱。

16、數學課程應具備的一些基本特徵:①課程內容的設定要反映公民的數學需求。②課程內容的呈現要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現實)的聯絡。

17、作為數學課程標準的核心內容,數學課程目標從根本上明確了(「學生為什麼學數學」)、(「學生應當學哪些數學」)和(「數學學習將給學生帶來什麼」)等有關數學課程的基本要素。

18、有學者將數學課程的目標分為三類:第一是(實用知識);第二是(學科知識);第三是(文化素養)。

19.新課程的「三維」課程目標是指(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20、為了體現義務教育的普及性、(基礎性)和發展性,新的數學課程首先關注每乙個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和一般能力的發展。

21、內容標準是數學課程目標的進一步(具體化)。

22、內容標準應指關於(內容學習)的指標。

23、與現行教材中主要採取的「(定義)—定理—(例題)—習題」的形式不同,《標準》提倡以「(問題情境)—(建立模型)—解釋、應用與拓展」的基本模式呈現知識內容

24、數學學習的主要方式應由單純的(記憶 )、模仿和(訓練)轉變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與實踐創新。

25、改變課程內容難、(窄)、(舊)的現狀,建設淺、(寬)、(新)的內容體系,是數學課程改革的主要任務之一。

26、從「標準」的角度分析內容標準,可發現以下特點:(基礎性 )(層次性)(發展性)(開放性 )。

27、統計與概率主要研究現實生活中的(資料)和客觀世界中的(隨機現象)。

28、在第一學段空間與圖形部分,學生將認識簡單的(幾何體)和(平面圖形),感受(平移)、(旋轉)、(對稱現象),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

29、課程標準中增加的內容主要包括:(統計與概率)的有關知識,(空間與圖形)的有關內容(如位置與變換),(負數),(計算器)的初步應用等。

30、數學教師應由單純的知識傳遞者轉變為學生學習數學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

31、數學教學應該是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背景)出發,向他們提供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數學思想和方法)。

32、數學學習評價應由單純的考查學生的(學習結果)轉變為關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變化與發展),以全面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狀況,促進學生更好地發展。

33、「數與代數」的內容主要包括:數與式、(方程與不等式)、(函式),它們都是研究數量關係和變化規律的數學模型。

34 、課程標準拋棄了將數學學習內容分為「( 數與計算)、(量與計量)、(幾何初步知識)、(應用題)、(代數初步知識)、(統計初步知識)」六個方面的傳統做法,將傳統的數學學習內容充實、調整、更新、重組以後,構建了「(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實踐與綜合應用)」四個學習領域。

35、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應實現人人學 (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36、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 (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 基礎之上。

37、《標準》明確了義務教育階段數學課程的總目標,並從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 )、(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 等四個方面作出了進一步的闡述。

38、「空間與圖形」的內容主要涉及現實世界中的物體、幾何體和平面圖形的(形狀) (大小)(位置關係) 及其變換,它是人們更好地認識和描述生活空間,並進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39、數學課程的總體目標包括(圖形的認識)、(圖形的測量)、(圖形與變換 )、(圖形的位置)

40、綜合實踐活動的四大領域(研究性學習)、(社群服務與社會實踐)資訊科技教育和勞動與技術教育。

41 、「實踐與綜合應用」 在第一學段以 (實踐活動) 為主題,在第二學段以 (綜合應用)為主題。

42、與大綱所規定的內容相比,課程標準在內容的知識體系方面有(有增有刪),在內容的學習要求方面有(有公升有降),在內容的結構組合方面有(有分有合),在內容的表現形式方面有(有隱有顯)。

43、數學是人們對(客觀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畫、逐漸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論,並進行廣泛應用的過程。

44、「資料統計活動初步對資料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過程有所體驗。

45、新課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

46.教材改革應有利於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主動探索知識的發生與發展

47、(「大眾數學」)必將成為我國21世紀上半葉中小學數學教育的主旋律。

48、(科學計算)已經和(理論)、(實驗)共同構成當代科學研究的三大支柱。

49、數學課程應具備的一些基本特徵:①課程內容的設定要反映公民的數學需求。②課程內容的呈現要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現實)的聯絡。

50、有學者將數學課程的目標分為三類:第一是(實用知識);第二是(學科知識);第三是(文化素養)。

51、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這些內容要有利於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

52、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識)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

53、學生是數學學習的評價(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54、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應建立評價目標(多元)、評價方法(多樣)的評價體系。

55、現代資訊科技的發展對數學教育的(價值)、(目標)、內容以及(學與教)的方式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56、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

57、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的,這些內容要有利於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

二、判斷:

1、教師對學生學習數學的評價就是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 × )

2、學生在學習數學時,最有效的學習活動就是單純在模仿記憶。( ×)

3、合作學習是課堂教學中教學方法的全部。(× )

4、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應突出體現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使數學教育面向全體性。(√ )

5、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

6、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 √ )

7、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 )

8、無論是新課題的引入還是教學內容的展開,都應力求創設具有啟發性的問題情境,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 √ )

9、評價的手段和形式應多樣化,應以評價結果為主。( × )

10、在呈現評價結果時,應採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以定量描述為主的方式。(× )

11、內容標準是內容學習的指標。指標是內容標準的全部內涵。( × )

12、提倡有教育價值的數學,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趣的和富有挑戰性的。  (√)

13、《標準》提倡讓學生經歷「數學化」與「再創造」的過程,形成自己對數學概念的理解。( √ )

14、新課標只提倡關注知識獲得的過程,不提倡關注獲得知識結果。( × )

15、《標準》提倡採取開放的原則,為有特殊需要的學生留出發展的時間和空間,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求。( √ )

16、數學學習的主要方式應由單純的記憶、模仿和訓練轉變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與實踐創新。(√ )

17、教師應由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轉變為知識的傳遞者和合作者。( × )

18、學生是知識的接受者,不需要轉變為數學學習的主人。( × )

19、數學學習評價應由單純的考查學生的學習結果轉變為關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變化與發展,以全面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狀況,促進學生更好地發展。(√ )

小學數學課程標準知識競賽複習試題

一 填空 1 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其基本出發點是促進學生 全面 持續 和諧 的發展。2 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應突出體現 基礎性 普及性 和 發展性 使數學教育面向全體學生,實現 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 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 3 為了體現義務教育階段數學課程的整體性,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 實...

小學數學課程標準

小學數學課程標準 著重體現了六個基本理念。進行課程標準理念下的教學研究,我認為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思考 第一,如何更新我們小學數學教學觀念,包括學習觀和教學觀等。第二,如何改善小學數學課堂中教學策略,如討論 和激發學生思考的教學策略,以改善學生課堂學習環境。第三,要對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案例進行研究...

2019版小學數學課程標準知識競賽試題測試題

2011版小學數學課程標準知識競賽試題測試題 一 及答案 一 填空 1 數學是研究 數量關係 和 空間形式 的科學。2 義務教育階段數學課程的總體目標,從以下四個方面作出了闡述 知識技能 數學思考 問題解決 情感態度 3 標準 中所提出的 四基 是指 掌握基礎知識 訓練基本技能 領悟 基本思想 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