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學習方法

2022-03-05 03:13:08 字數 5163 閱讀 9056

專題一: 如何進行化學實驗觀察

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及其變化規律的自然科學。在化學知識中,許多知識如化學概念、基本原理、元素化合物性質等,都是通過化學實驗而獲得的。因此,在化學學習中必須學會對實驗進行正確的觀察,並在觀察的基礎上根據實驗現象得出結論,從而掌握化學知識。

那麼,如何正確觀察實驗、在實驗觀察過程中應該注意一些什麼呢?

首先,應明確實驗目的,確定實驗觀察的重點。

設定課本實驗的目的在與實現某一學習目的,實驗目的決定了實驗觀察的重點。只有明確重點觀察的內容,抓住本質的現象,才能有效地觀察,有效地學習。如在初中化學〈序言〉課的實驗,所設定的幾個實驗都是為學生順利理解和掌握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而設定的。

因此,觀察的重點應放在反應前後物質是否發生質的變化,從而確定變化屬於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如鎂帶的燃燒實驗,觀察的重點是鎂在燃燒後的產物的性質和鎂帶有何本質的不同,確定反應是否新物質生成,從而判斷該反應是否屬於化學變化。而不能僅僅注意實驗過程中的「發出耀眼的強光,放出大量的熱」這一非本質的現象。

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實驗的目的——掌握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實質。

其次,明確觀察的要素和程式,全面、有序地進行實驗的觀察。

對於實驗,特別是一些過於複雜的實驗,往往存在多個實驗觀察的要素,實驗過程中必須全面、有序地進行觀察,才能實現實驗教學的目的,從而深入、全面地掌握化學知識。

那麼,如何有序地、全面地觀察化學實驗呢?

第一階段(實驗前)——觀察要素為:1、反應物的物理性質(如反應的顏色、狀態、氣味等);2、反應條件(如是否加熱、通電等);3、反應裝置(用什麼作反應器具、裝置有何特點等);4、操作順序(如何組裝實驗裝置、新增藥品先後順序如何等);5、其他(如藥品的用量、實驗注意事項等)。

第二階段(實驗中)——觀察要素:反應過程中的主要現象(如是否有顏色變化、是否有氣體生成、是否有沉澱析出、是否發光、放熱等)

第三階段(實驗後)——觀察要素:1、是否有新物質生成?2、新物質的顏色、狀態、氣味、溶解性等;3、儀器拆分順序;4、儀器整理等。

隨著實驗的深入和知識水平的提高,越來越要求學生能夠深入全面地進行實驗的觀察,全面掌握化學知識。如果不能全面地進行實驗的觀察,往往會因為觀察的片面性而導致種種問題,如無法獲得全面的知識。更為嚴重的是在實驗具體操作過程中,可能回導致失敗或危險,如加熱固體藥品時,試管口為向下傾斜,導致試管破裂;用氫氣還原氧化銅實驗時,如果不遵循實驗前先通氫氣一段時間後再後加熱、實驗後先撤酒精燈一段時間後再撤氫氣的順序,必然導致實驗失敗和危險(**)等。

第三、協調多種感覺器官。

實驗現象的觀察,往往不僅僅依靠眼睛觀察來完成。在很多實驗中,還需要借助手、鼻等感官。如第一章關於硫燃燒的實驗中,除用眼觀察之外,還需借助鼻聞(二氧化硫的氣味)、用手摸(摸集氣瓶感覺熱現象)等。

只要這樣,才能全面獲得感性的材料。

此外,實驗現象的觀察過程中,還要克服下列不良習慣:1、只注意強烈刺激作用的現象,而忽視其他現象;2、由於不能高度集中注意力,忽略了稍縱即逝的現象;3、只注意觀察實驗過程中的現象,而忽略對實驗操作順序、裝置特點的觀察;4、只觀察不思考等。

專題二:化學學習中學會提出問題

乙個人在學習過程中能否發現問題或能否提出好的問題標誌著他的學習水平的高低和能力的強弱。從學生學習化學情況來看,提不出問題或者提不出好的問題,往往成為中學生學習化學過程中的常見問題之一。導致這一問題的原因在於學習過程中基礎知識不牢靠、不善於抓住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絡和區別、不善於善於觀察和思考等。

由於這些缺陷的存在,導致許多學生對問題視而不見,無法發現問題。學習過程是乙個不斷發現問題並在此基礎上不斷解決問題的迴圈往復的過程。因此,不會提出(發現)問題也就不能主動學習,從而導致學習水平低下。

發現問題或提出問題是在對事物進行全面觀察的基礎上,通過分析、比較、正向和逆向思維活動來實現的,它具有一定的方法和途徑。下面介紹中學化學學習中常用的一些方法,供同學們學習時參考。

方法一:逆向思考,提出問題

這種方法的具體做法是對某些化學事實從反向進行思考,改變某一或某些化學事實的敘述方式,變正向敘述為逆向敘述為逆向敘述,從逆向提出問題。例如,《序言》中提到:在化學變化中常伴隨放熱、發光、變色、放出氣體等現象的發生。

在學習過程中,我們可以從逆向的角度提出「伴隨放熱、發光、變色、放出氣體等現象的發生的反應是否一定為化學變化?」問題。

方法二:覺察異常,發現問題

該方法通過觀察某一事物或某一過程中的「異常點」,從而有針對地提出問題。由於「異常點」中往往隱含許多問題,於是,學習過程中要善於抓住異常之處發現問題。例如,在日常生活中,用容器盛裝固體物質,容器的口總是向上的,而《序言》[實驗4]中,盛裝固體鹼式碳酸銅的試管其管口卻是要略微向下傾斜,這是為什麼?

方法三:善於對比,發現問題

化學事實往往存在相同或相異的地方,學習過程中要善於對不同的事物或化學事實進行對比,通過比較事物間的不同提出有關問題。氧氣和臭氧均為只有氧元素組成的單質,那麼,「它們是否屬於同中物質?其性質是否一樣?

」又如,在氫氣還原氧化銅的實驗中氫氣必須「早通遲撤」,而酒精燈加熱卻要「遲到早撤」,這是為什麼?能否調換順序?

方法四:窮追不捨,刨根問底

具有某種屬性的物質往往有多種,而且某種物質通常具有多種屬性(如用途)。課本限於篇幅或其他原因,不可能對有關事物的屬性一一加以羅列。學習過程中,應學會窮追不捨,發現問題。

如,課本中有談到「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一種微粒」,這裡說分子僅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一種微粒。那麼,「除了分子之外,還有那些微粒可以保持物質的化學性質呢?」

方法五:聯絡實際,發現問題

實際生產生活中存在許多化學現象,其中隱含許多化學知識,學習時,要善於聯絡實際,發現問題。如「油庫為何要嚴禁煙火?」「乾燥的夏天為何常見鬼火現象?」等等。

方法六:探求因果,提出問題

抓住事物內部的因果關係,由「果」導「因」或由「因」推「果」。這是常見的發現問題或提出問題的一種方法。我們知道,元素的結構、性質和用途之間存在下列關係:

用途結構性質制法

儲存於是,學習過程中,抓住「果」(物質的性質或用途)來探求「因」(物質的結構或性質);或抓住「因」推到事物的「果」。如進行氧氣用途的學習時,可以提出「氧氣為何可以用於煉鐵、航天和氣焊?」問題。

方法七:改變概念的內涵和外延,提出問題

化學概念包含內涵和外延兩部分。內涵所反應的是事物的本質屬性的總和;而外延是指概念的物件範圍。如「單質」和「分子」的概念其內涵和外延可以表示如下:

概念內涵外延

單質是指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淨物同種元素組成純淨物

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一種微粒物質化學性質微粒

通過改變概念的內涵或外延,可以提問:(1)「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屬於單質」;(2)「分子是保持物質性質的一種微粒」。這兩種說法是否正確?

上面介紹七種常見的發現問題或提出問題的途徑,掌握這些途徑,將有助於發現問題。希望同學們在學習過程中善於利用以上途徑,經常問一問、想一想,努力提高學習能力。

專題三:學會加工

加工,指的是對所感知的事物通過特殊的思維方法對獲取(感知)的餓資訊進行處理的過程,其目的在於是新知識與已有的知識取得聯絡,增進對新知識的理解。加工在學習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是高效獲取知識的基本條件之一。

對資訊加工的重要方法有:1)模擬法;2)比較法;3)質疑等。在學習過程中必須學會這些策略,從而順利實現知識的學習和掌握。那麼,在學習過程中如何模擬、比較和質疑呢?

第一、學會模擬

模擬是根據兩類或兩個事物之間某些屬性上的相同或相識所作出的一種推斷。這是加工的重要方法。它既可使抽象的內容具體化、形象化。

也可使陌生的事物熟悉化,從而實現對新知識的掌握。這種方法在學習中廣泛地得到應用。如在高一學習鹵族元素極其化合物性質知識時,抓住該元素所具有的共同特徵:

核外最外層電子數相同,均為7個,從而類推出它們的單質及化合物在化學性質上具有與cl2與及其化合物相似的化學性質 ,從而順利實現鹵素其他元素對應單質及其化合物性質的學習。這裡應該注意的是:1)要考慮不同事物之間的可比性。

即善於發現事物相同或相似的本質上屬性,只有本質上屬性相同或相似,才能作出模擬;如鹵族元素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相同這一本質屬性,為鹵族元素及其化合物之間的模擬提供基礎。2)要注意模擬的或然性,正確模擬,防止模擬的負遷移。換句話說,就是在抓住事物共同屬性的同時,也應注意差異性一面。

如鹵族元素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相同,但由於其電子層數不一樣,因此其化學性質上還是存在一定的差異。例如,不能有cl2+h2o==hcl+hclo類推出f2+h2o==hf+hfo等。

第二、學會比較

比較是對兩種或兩種以上易混淆的相關事物進行對比分析的一種常用方法。常用的比較方法有對立比較、差異比較和對照比較等。如在學習氧化還原反應時,氧化和還原、氧化劑和還原劑、氧化產物和還原產物等屬於對立的概念,在學習過程中,要抓住這些概念內部間的對立面來比較,以留下深刻的印象,實現記住乙個就掌握另乙個的一箭雙鵰的效果。

又如對易混淆的同位素、同素異形體、同分異構體、同系物等概念,學習時著重從其定義、特徵、使用範圍等差異面進行比較,抓住各自的不同點,從而掌握四個概念。要學會比較,關鍵在於對化學事實進行分析,弄清概念的內涵和外延,發現它們之間的差異。這樣做不僅能揭示事物的關鍵特徵,而且還能更加容易掌握新概念的涵義。

第三、學會質疑

質疑就是追問為什麼,或者用挑剔的眼光來看待已有的事物,達到對化學事實的深層理解。能否提出問題(或發現問題)往往標誌乙個人學習水平的高低或學習能力的強弱。要善於質疑、發現問題,必須學會對事物進行全面的觀察,並在此基礎上,通過分析、比較、正向、逆向思維等活動來實現。

它具有一定的途徑和方法。常見的途徑能和方法有:1)變正向思維為逆向思維,提出問題;2)觀察事物的異常點,發現問題;3)對不同事物做對比,發現問題;4)窮追不捨,刨根問底;5)聯絡實際,大膽質疑;6)探求因果,弄清關係;7)改變概念的內涵和外延,提出問題,等。

專題四:學會閱讀

閱讀和觀察一樣,也是感知化學事實、獲取資訊的重要方法。會不會閱讀、研讀到什麼程度直接影響到所感知資訊量的多少、深淺以及學習效率等。如何才能有效地閱讀呢?

第一、學會速讀

速讀是一目十行的閱讀。它主要是為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取較多的資訊。通過速讀,對課本知識的內容和邏輯結構作粗步了解,並明確所需感知事物的重點、難點和疑點等,為精讀提供「物質基礎」。

(2)瀏覽。即對全文粗略閱讀,達到對內容的大體了解或整體認識為目的。(3)跳度。

即對自己所要了解的特定內容進行閱讀,以便搜尋特定資訊資料或捕捉重點。對於速讀,可以節約大量時間,可以提高獲取知識的效率。但速讀有許多不足的地方。

如跳讀,只能獲得自己所需的內容,對化學事實的整體概貌無法搞清;又如瀏覽,無法獲取化學事實背後隱含的深層的東西,僅能獲取知識的概貌。象採用瀏覽方式預習《鹽類的水解》內容時,僅可以初步了解教材的主要內容:1)鹽類水解的概念和實質;2)強鹼弱酸鹽、強酸弱減鹽的水解情況;3)鹽類水解的應用;等等。

化學學習方法

初三學生學好化學的四個重點 進入初三,同學們又要學習一門新的功課 化學。同學們要想在不一年的時間裡學好化學,除了要重視它以外,還必須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達爾文說過 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於方法的知識。大家一旦掌握了學習化學的方法,就一定能輕鬆 愉快地學好化學。一 勤於預習,善於聽課做筆記 要想學好化學,...

化學學習方法總結

1 化學式 俗稱 物質的分類和物質的性質是初中化學的基礎,必須掌握。2 化學反應方程式是初中化學的基本骨架,貫穿初中化學所有知識,並將他們緊密聯絡在一起,構成乙個完整的體系分解反應 多變一 化合反應 一邊多,綠色化學反應,不產雜質 置換反應 單質 化合單質 化合 復分解反應 化合 化合化合 化合 3...

化學學習方法之我見

大莊中學余娟麗 摘要 本文從課前預習 上課做筆記 課後複習 聯絡生活實際 實驗操作和培養興趣等方面全面闡述了初中化學學習的基本方法。關鍵詞 化學學習方法總結 正文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但在學習的過程中方法同樣重要,要學好化學,同樣如此。在7年的教學實踐中,我歸納總結了一些很實用的方法,寫出來供大家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