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在畢業生創業初期幫扶工作中的作用

2022-03-04 04:13:17 字數 970 閱讀 9179

【摘要】隨著就業形勢日益嚴峻,創業正逐漸成為大學生畢業後實現自身價值、獲得發展空間的另一重要途徑。作為大學生創業教育和孵化的主陣地,高校在大學生創業過程中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但高校的創業教育、培訓、扶持政策大多侷限於學生在校期間,對學生畢業後的創業過程關注較少。

而剛剛畢業的大學生創業者恰恰是最需要獲得幫助與支援的物件,因此,本文試圖從高校對創業畢業生的資金扶持、平台搭建、資源共享等方面,梳理出高校對創業畢業生後續幫扶的作用及實現途徑,為高校今後創業教育工作的開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校;畢業生;創業;幫扶

我國的大學生創業教育最早始於2023年清華大學舉辦的第一屆「挑戰盃」中國大學生創業計畫競賽。此後,各所高校都非常重視大學生創業工作的開展,但這些工作大多侷限於學生在校期間,對學生畢業後創業的扶持作用較小,缺乏一定的延續性。

學生在校期間,高校從創業基礎知識的培訓,到創業資金、場地的提供,對其實行全方位的扶持和幫助,學生一旦畢業,學校的幫扶也隨之停止。但對於剛步入社會的學生而言,大部分家庭不能夠為其提供創業的啟動資金,並且學生社會交際範圍有限,沒有可以依靠的人際關係網路,與**機構、銀行的聯絡則更少,這使很多好的創業想法無法實現。

如果在大學生畢業之後,高校能夠繼續保持對創業學生的幫助與扶持,會大大提高學生創業的成功率,也會提公升學生創業的層次。為此,高校可以從緩解創業大學生畢業後的心理壓力、資金壓力、家庭壓力等方面著手,幫助學生順利實現從院校創業者向社會創業者的過渡,最終實現自己的創業理想。

一、加強與學生家長的溝通,贏得家長支援

在很多家長的觀念中,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應該有乙份與學歷相適應的工作,諸如**機關、事業單位、外資企業等單位的工作。而家長所持的觀念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的思想和行為,使學生處處受到制約,此外,如果沒有家長對學生的支援,學生很難有動力堅持下去。在校期間,很多家長對學生的創業行為大多持有觀望甚至鼓勵的態度,認為在讀書期間增加一些社會閱歷和實踐經驗,對畢業後找工作有一定幫助,而大學生在畢業之後如果不能夠及時找到滿意的工作,那麼家長就會給學生施加壓力,從而中斷學生的創業之路。

談談對高校畢業生創業的看法

我國高等教育模式還是以課堂教育為主,主要學習文化知識,創業教育還沒有納入高等教育的主流。父母的不支援甚至反對也將成為高校畢業生創業的難點之一。四 高校畢業生創業的劣勢 缺乏必備的經濟資本 文化資本和社會資本。大學生缺少市場與社會經驗成為創業的主要障礙,自我為中心較多,喜歡做領導的職務,缺乏一定的團隊...

談談對高校畢業生創業的看法

法學127班吳雙 2012011553 創業是指某個人發現某種資訊 資源 機會或掌握某種技術,利用或借用相應的平台或載體,將其發現的資訊 資源 機會或掌握的技術,以一定的方式,轉化 創造成更多的財富 價值,並實現某種追求或目標的過程。一 高校畢業生為什麼要創業。1 高校畢業生選擇創業的社會原因 現在...

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中好的經驗做法

當前高職院校學生面臨就業競爭十分激烈,在這種嚴峻形勢下,怎樣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提公升自身綜合競爭力,增強競爭意識,實現職業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的有機結合,已成為我係就業指導工作中一項十分艱鉅的任務。我係本著 一切為了學生的成才,一切為了學生的就業,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 的工作宗旨,每年都把畢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