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開題報告

2022-03-03 06:20:13 字數 4839 閱讀 5873

「初中課堂生態文化的構建研究」開題報告

海門市海南中學

一、研究目的意義

1、課題提出

2023年,我校承擔的省級「十五」立項課題「初中課堂教學良好狀態的實踐研究」正式啟動,在三年的課題研究過程中,我們構建了初中課堂教學良好狀態的評價體系,探索出了初中課堂教學良好狀態的基本樣式,教師的專業素質獲得切實的發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得到有效的調動,學校課堂呈現生動活潑、靈動高效的態勢,我們感受著良好的教學狀態帶給師生的精神愉悅,收穫著輕鬆高效課堂給我們帶來的巨大教學效益。

隨著課題研究的深入,我們也逐漸發現,課堂氛圍還僅是課堂的外顯狀態,要真正改變課堂中學生被動學、教師被動教的狀態,僅外部著力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需要進行深度思考、深層研究,於是,課堂文化、生態文化這一概念被提及與認識。從狀態到文化,是課題的延伸,思考的延續,也是觀念的更新,著力點的深入,我們希望從重構課堂生態文化做起,重新審視課堂、完善課堂,使初中課堂成為生活、生動、生命、生長的師生樂園。

2、現狀分析

二十一世紀是知識經濟全球化的時代,「知識換代」頻繁而快速,這一時代的弄潮兒是具有創造性思維、**能力、自主精神、具有積極的學習熱情與強烈的學習需求的人。當今學生是在資訊平台上成長起來的,他們渴望成長、渴望展現自己的價值、渴望創造**和自主發展,但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我們在課堂教學中用我們的觀念、行為所體現、完成的教育,束縛著學生的求知慾望,甚至漸漸地消磨著他們學習的熱情,學科本位、知識至上、學術壟斷、學科凌駕於教育之上成為課堂教學的主流文化。在這種課堂文化的主導下,教育目標發生異化、師生關係發生異化。

在整個課堂教學活動中,教育已不是人的共同活動,而成為教師麻木教授、學生被動接受的過程,即使是一些看似活潑的課堂,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大多是配合教師的活動,動力主要是外壓式的,這種背離了人本位的課堂文化最終導致的是教師與學生生命成長快樂感的消失,「高分應試」這一功利化的價值觀念的增強。

3、價值意義

鑑於以上分析,我們覺得,只有從根本上重新審視初中課堂現有的文化要素,逐步完善課堂文化體系,重構課堂生態文化,進而再對課堂教學進行研究,才能真正促使課堂教學效益與生命質量整體提公升。研究價值具體表現為:

(1)科學詮釋「初中課堂生態文化」的內涵,尊重師生的生命存在,重視師生的生命價值,能讓師生在課堂中充分挖掘內在潛能,體會生命湧動的快樂,感受成長與進步的喜悅。

(2)通過對課堂文化的闡述和描繪,從課堂文化的角度來重新審視自己的課堂,構建具有生活性、生動性、生命性、生長性的課堂,有利於改變課堂高耗低效的教學狀態,增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3)構建適合新課程理念、促進師生全面發展的課堂文化,能從文化的高度與深度提公升學校的品位,放大學校特色。

二、概念界定及理論支撐

1、概念界定

生態: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環境下生存和發展的狀態。

文化:是指「一種社會成員習得的並為全體成員所共享的規範、價值觀念、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的整合體」。

課堂文化:發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規範、價值觀念、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的整合體。

初中課堂生態文化:是指在初中課堂教學過程中,以促進師生健康全面發展為目標指向的課堂規範、價值觀念、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的整合體。根據我們的理解,初中課堂生態文化應該是生命的、生動的、生活的、生長的文化。

所謂生命性,就是尊重師生個性存在、關注師生生命價值,將順應師生內在本性、煥發師生生命活力、塑造全面發展的人作為課堂文化建設的主體;所謂生動性,就是強調多元聚合、多向互動,師生、生生、學生自我、教師自我等各要素間既相互交叉又相互融合,它注重在一定目的、一定價值引領下的思維互動、文化互動,它不是一潭死水,是湧動的海底潛流;所謂生活性,就是將教學納入生活,使之成為生活的乙個部分,形成「在生活中教學、在教學中生活」的價值觀念,讓師生感受教學質量與生活質量同時提公升的愉悅;所謂生長性,就是強調動態生成,是在生成過程中不斷發揮著自我驅動功能和自我平衡功能的動態系統,在這一動態情境中能聽到師生生長的「拔節」聲。它在課堂中表現為四個統一:1、外在的動機激勵機制與內在的價值觀念取向的統一; 2、有序的課堂管理秩序與和諧的人際關係的統一; 3、沉靜深刻的思維狀態與活潑靈動的教學氛圍的統一;4、多元的價值觀念與核心文化價值的統一。

2、理論支撐

(1)人本主義的教育觀

人本主義的教育目標指向學生個人的創造性,是培養積極愉快、適應時代變化的心理健康的人。人本主義教育家在論述教育目的時,無不重視人性的培養,普遍關心教育對培養兒童獨立人格所起的作用。強調以自我為核心,強調人的自我實現。

人本主義重視教育者對學生內心世界的了解,以順應學生的興趣、需要、經驗以及個別差異等,達到開發學生的潛能,激起其認知與情感的相互作用。「初中課堂生態文化的構建研究」就是從人本論的觀點出發,重視學生的主體性,構建順應學生生命發展的文化體系。

(2)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

馬斯洛需要層次論認為,人類動機的發展和需要的滿足有密切的關係,需要的層次有高低的不同,低層次的需要是生理需要,向上依次是安全、愛與歸屬、尊重和自我實現的需要。自我實現指創造潛能的充分發揮,追求自我實現是人的最高動機。「初中課堂生態文化的構建研究」就是順應人的自我實現的需要,從完善課堂文化的角度促進學生的自我實現。

(3)《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要求,「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 「初中課堂生態文化的構建研究」就是把課堂文化看作乙個生態化、生本位的整合體,在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內驅力,促進師生生命完善發展。

三、研究的目標、內容(或子課題設計)與重點

1、目標

(1)科學詮釋「初中課堂生態文化」的內涵,尊重師生的生命存在,重視師生的生命價值,讓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讓師生在課堂中感受成長與進步的喜悅。

(2)通過對課堂文化的闡述和描繪,從課堂文化的角度來重新審視自己的課堂,改變傳統課堂「知識至上」的文化傾向,構建起適合新課程理念、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課堂文化,構建起人文與自然融合的課堂,使德育與教學在課堂教學這塊主陣地上得到和諧的統一,培養新時代需要的人才。

(3)在課堂生態文化建設中不斷增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提公升學校的品位,放大學校特色。

2、內容

(1)關於初中課堂生態文化的理論研究

初中課堂生態文化概念的內涵與外延的研究;初中課堂生態文化構建的原則研究(動機激勵原則、情感驅動原則等)。

(2)初中課堂文化現狀的調查研究

教師素質現狀的調查研究;師生關係現狀的調查研究;課堂秩序現狀的調查研究;學生學習狀態的調查研究等。

(3)初中課堂生態文化構建的策略研究

有序的課堂管理秩序與課堂生態文化的研究;和諧的人際關係與課堂生態文化的研究;良好的課堂氛圍與課堂生態文化的研究;生態化班級的建設與課堂生態文化的研究;可持續的教師專業化發展與課堂生態文化構建研究等

(4)初中課堂生態文化管理機制評價研究

改變以往課堂評價的靜態體系、單一體系,構建動態的、具有整體意識的初中課堂生態文化評價體系。

3、重點

(1)初中課堂生態文化概念的理解與把握研究(2)初中課堂生態文化構建的策略研究

4、創新之處:

(1)改變原來意義中的「課堂文化是一集合體」為「課堂文化是一各要素間和諧作用、能自我平衡的和諧體」,這一觀念上的改變將使課堂教學更為關注課堂文化的各要素對人的和諧作用,將更有利於和諧課堂文化,促進人的和諧發展。

(2)在課堂文化與教育的關係上,將課堂文化是教育的服務手段的功能擴充套件開,不僅關注課堂文化對師生(特別是生)的薰陶與影響,關注學生的文化適應現象,更關注學生對課堂文化的影響,關注學生對文化的主動構建與選擇,突出學生在文化形成中的作用,更貼近學生的塑造與文化形成的關係,還原於課堂教育的文化本質。

(3)強調課堂文化的動態性和和諧性。重視課堂教學的動態生成性,重視文化的動態發展與各要素間的和諧作用,改變以往課堂評價的靜態體系、單一體系,明確要建立動態的、整體意識更強的評價體系。

四、研究物件、思路與方法

1、物件

初中各年級各學科

2、思路

認真分析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從轉變觀念、更新理念入手,切實抓好課堂教學行為的管理與監督,以教師群體為依託,學生群體為主體,綜合運用文獻研究、案例研究等多種研究方法,用理論指導實踐,以實踐驗證、充實理論。從科學界定「初中課堂生態文化」的內涵入手,構建「初中課堂生態文化」的相關操作策略(包括原則和策略),形成符合本校實際的「初中課堂生態文化」的評價機制,有效地促進本校師生素質的全面提高。

2、方法

(1)行動研究法。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構建促進學生和諧發展的初中課堂生態文化,並根據研究中遇到的具體情況,邊實踐,邊探索,邊完善,使理論與實踐、成果與應用有機地統一起來。

(2)調查法。我們將主要運用調查研究法分析、了解初中課堂文化建設的現狀,為課題研究提供充足的事實依據。

(3)經驗總結法。引導教師重視教學反思,在反思中不斷總結提煉成功經驗,並使之上公升到教育理論的高度,尋找可以運用和借鑑的規律性的東西。

(4)案例分析法。收集教師個人案例,在對案例的分析過程中不斷積累實踐經驗、驗證相關理論。

五、研究步驟安排

準備階段(2023年2月—2023年7月)。完成課題研究方案的制定、申報工作,確定課題組成員及分工,進行前期資料的準備,起草課題研究與實施方案。

研究階段(2023年7月—2023年9月)。根據實施方案進行研究,各子課題組開展理論研究與課堂實踐活動,收集第一手資料,並進行整理分析,撰寫階段性研究報告等。

總結階段(2023年9月—2023年2月)。對本課題研究的過程及成果進行系統分析,形成實驗報告和課題總結報告。

六、預期研究成果

七、課題研究的保障措施

1、有濃郁的課題研究氛圍。我校是首批省示範初中,按照 「以科研促發展,以課題提品位」的辦學思路,2023年,全校教師參加了《初中課堂教學良好狀態的實驗研究》,2023年該課題成為省「十五」規劃立項課題和省規劃辦重點聯絡課題,2023年6月該課題順利結題並獲專家組高度評價。在該課題的研究中,我校已初步構建了良好的課堂文化體系,為本課題的研究打下了較好的基礎。

六年間,各教師還各自參與了其他10多個省市級課題的研究,課題研究參與率達100%,全校呈現人人樂談課題、個個參與課題的文化科研氛圍。

課題開題報告

提高八年級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策略研究 一 課題研究的目的 意義 我們知道,數學是模式的科學和語言,也是一種文化。作為文化和語言,就要用數學語言進行交流 傳播 數學語言的表達,對學生而言也是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的一種根本反映!表達的準確性體現著思維的周密性,表達的層次連貫性體現著思維的邏輯性,表達...

課題開題報告

十二五 教育科研規劃課題 多 教學手段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與研究 開題報告 課題名稱 多 教學手段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與研究 申報單位 內蒙古包頭市九原區沙河第一小學 課題負責人 巴根姜海英 一 課題的提出及前提背景 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與普及,電腦多 廣泛地應用於各個領域 包括藝術教育領域。電腦多...

課題開題報告

一 國內現狀 國內別的院校幼師專業,也在研究,語文知識水平與能力訓練的問題。在我們桂林市興安師範學校,因為工作忙,準備不充分,我們開始著手研究,但至今未開題。我們將根據自己的教學現狀和學生特點進行研究,解決我們自己教學中的實際問題,同時,取長補短,學習別人的先進經驗,迅速發展。二 國外現狀 國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