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招聘面試說課技巧及說課稿

2022-01-04 20:45:23 字數 4900 閱讀 5637

在目前的說課面試中,一般給說者20分鐘時間的準備,然後在10分鐘內進行闡述。在20分鐘裡,要準備一篇完美的說課稿是不太可能的,有些教師剛剛分析完教材,寫好教學目標,時間就到了。這裡我將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稍作整理,總結了一些技巧性的東西,供需要的教師參考。

值得一提的是,所有這些只能作為面試前的應急,不能把它當作「說課」的模板,否則有悖於「說課」的真正價值。要真正提高「說課」的能力,必須在實踐中歷練,在歷練中學習,在學習中反思,在反思中結累。

(1)要在說課前準備好各領域基本課型的框架。包括目標框架、理論框架。

(2)說者要合理安排好20分鐘。一般2-3分鐘內要把目標確定下來,然後重點去考慮教學設計的框架,重難點突破的策略,並以綱要的形式寫下來,不要一字一句去寫。

(3)說課時整體要流暢,不要作報告似的,有許多個「123」,環節間的過渡要自然,過渡語言可事先準備好。比如,教材分析後,要確定目標了,可以這樣說「基於對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將本次活動的教學目標定位為……」「為使幼兒感受……,我為本次活動確定了兩個目標,旨在對幼兒的認知、能力、情感等方面作積極的引導」;說好目標可接著說:「下面我側重談談對這個教學活動重難點的處理」;「為順利達成以上教學目標,我將做好以下準備」等等。

同時盡量避免師問、估計生答,師又問,估計生又答……,這種流水帳式的說法。

(4)因為面試中的說課均是課前的預案,不是課後的反思性說課,想象的空間較大,所以你可以將課堂設計得精美一些。當然說課時應體現落實計畫的可能性、有效性和監控性,絕不是虛無飄渺的「紙上談兵」,所以難以準備的教具、學具,難以組織的環節等要盡量避免。

下面具體談談「說課」前可準備的框架:

什麼是說課?通俗地講就是要說清:教什麼、怎麼教、為什麼這麼教。

說課的基本框架:說教材→說目標→說重難點→說準備→說流程→說亮點

語言領域:(散文詩、童話詩、詩歌、故事)

1.說教材:分析教材的教育價值(語言、結構有什麼特點,有什麼寓意,有什麼教育意義)

散文詩等一般都具有樸素明朗的口語文體,深入淺出的詩性深度,淺出易懂的道理。散文詩等都具有「詩情畫意、短小精悍、想象豐富」、「語言優美精煉,寓意深刻含蓄」的特點,往往運用擬人、誇張、比喻等手法向我們展示或揭示乙個……過程、畫面或道理。

對於詩歌,教師應關注作者在聲、形、色等方面的描寫,以及是否具有光感、動感等,語言是否富有韻律節奏的美感,因為這些描寫,會使詩歌更加具體形象生動,相關詞語就會成為教學的重點或難點。

2.說目標:(認知、情感、能力三維目標)

參考目標:

a.理解散文詩的內容,感受散文詩的優美語言,體驗散文詩的優美意境。

b.感知理解詩歌的內容,體會詩歌寧靜溫馨的意境,學習用優美的聲音朗誦詩歌。

c.啟發幼兒結合生活經驗大膽想像,激發幼兒親近、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d.學習仿編詩歌,體驗創作的樂趣。

e.嘗試根據詩歌的結構仿編詩歌,表現主題與環境之間的關係。

3.重點:對詩歌內容的理解……

分析:通過前期幼兒知識經驗的積累,幫助幼兒梳理知識,從中理解作品內容,感受其優美的意境和語言。

難點:對詩歌內涵的理解……

分析:因為中大班幼兒雖然有了較強的口語表達能力,理解和想象力也比較豐富,但只停留在散文詩的內容上,對其豐富內涵的理解還比較缺乏,這時就需要教師的引導和幫助,因此就成了活動的難點所在。

4. 說準備:

知識準備

分析:讓幼兒通過多種途徑和方法,來豐富自己的感性經驗,讓幼兒通過多種途徑和方法,來豐富自己的感性經驗,使得幼兒在活動中能得以充分的理解、體驗,在與同伴的討論交流中,能自主、大膽、快樂地表達。

物質準備

分析:物質材料是實現目標的載體,提供這些物質材料旨在讓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活動提供條件。

5.語言活動基本流程參考:(重要環節的教學方法、重難點的突破策略)

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完整欣賞(多**、背景**、示範朗誦)→分段欣賞(教師提問)→幼兒學習朗誦→仿編→活動延伸

各環節設計意圖:

多**運用的優勢:多**運用的優勢在於視聽結合,聲圖並茂,把教師難以講解說清、無法直接感知、抽象難懂的知識,跨越時間、空間的界限,生動地告訴幼兒,給予幼兒更為具體、真實的體驗。同時多**具有鮮豔的色彩和動感,形象生動直觀,能有效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提高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背景**:教師選取優美、抒情的**作為背景**來引出或襯托詩歌,可以營造一種溫馨、浪漫的氛圍,讓幼兒在不知不覺中進入到詩歌的意境中。

整體欣賞:旨在讓幼兒對散文詩的整體有所了解。

教師的提問:詩歌內容較精煉,思維跨度也比較大,因此需要教師運用啟發性的提問,通過提問的層層推進來幫助幼兒理解詩歌的內容和有關句式。

幼兒學習朗誦:旨在讓幼兒感受詩歌的優美意境和優美語言。學習用優美或自豪等的聲音來朗誦詩歌。

仿編:旨在讓幼兒充分發揮想象,聯絡實際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

科學領域

1.參考目標:

a.通過觀察、比較、**,使幼兒……(了解某一種物理現象。例:

沉浮--了解物體的沉浮與其材質、大小的關係;溶解--了解物質的溶解過程;彈性--獲取有關彈性的科學經驗;物體的下落--發現物體都有自然下落的現象;滾動--發現不同形狀的物體有不同的滾動路線等)

b.積極參與探索活動,大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發現和想法。

c.通過操作,讓幼兒嘗試、經歷**的過程,培養**能力。

d.學習大膽地記錄和描述自己操作的過程和結果。

2.重難點:

幼兒的科學教育重在激發幼兒對科學的興趣,給予幼兒正確的科學知識,掌握一定的科學方法,所以往往將觀察**某一物理現象作為活動的重點。

3.活動準備同語言領域

4.基本流程參考:

提出問題並討論→猜測記錄互交流→實驗觀察及比較→表達交流共分享→活動延伸

提出問題並討論:

設計意圖:旨在鼓勵幼兒大膽地發表自己的觀點,引導幼兒回憶生活經驗,分享相關的感受,同時教師通過傾聽了解幼兒對「……」的認知程度,發現幼兒在這項**中存在的盲區或誤區,以便思考自己預設方案有何需要調整的地方。

猜測記錄互交流:

設計意圖:猜想是幼兒主動建構知識的前提,旨在激發幼兒大膽的設想和猜測,並學習初步的記錄方法,同時引發更多的幼兒參與陳述,引導幼兒聽聽看看,了解同伴有什麼不同的觀點。

實驗觀察及比較:

設計意圖:旨在引導幼兒認真實驗,仔細觀察,一一驗證自己的猜測,培養幼兒尊重事實的態度和勇於探索的精神,幼兒學習獲得事實依據和實證的材料,學習客觀地描述事物。

表達交流共分享:

設計意圖:觀察記錄是集體交流的媒介和載體。旨在鼓勵幼兒大膽地描述自己的操作過程和結果,一方面幼兒學習表達自己的想法和傾聽別人,並通過回顧、反思和比較,改變自己初始的想法;另一方面教師幫助幼兒梳理、歸納零碎的經驗,從而獲得新的經驗,或從新的角度去認識事物。

活動延伸:

設計意圖:提出問題,旨在鼓勵幼兒繼續探索本課題的相關特徵。

語言:《綱要》在語言領域中提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乙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以及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根據這一目標和要求,結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語言發展水平,我制定了以下目標:

科學,《綱要》中指出要積極引導幼兒對身邊常見事物和現象的特點變化規律產生興趣和**慾望。幼兒是學習的主體,作為教師要盡量為幼兒的**活動創造寬鬆的環境,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嘗試從而培養幼兒對科學的興趣,激發他們的**慾望,並培養幼兒一種運用科學的態度、方法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社會「綱要」中指出,在幼兒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幫助幼兒了解自然、環境與人類生活的關係。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培養初步的環保意識和行為。幼兒期的生活還處在他律的階段,他們並不懂得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別人這樣做,他們也會這樣做。

作為老師應該讓幼兒或得正確的情感體驗,要讓幼兒明白不文明行為對我們的社會、生活所造成的危害,要讓幼兒在理解的基礎上關心、愛護周圍的環境,關注自身的生存空間,養成講衛生、愛清潔、愛護環境的好習慣,使他們在內化的過程中成為良好行為習慣的宣傳者、執行者,並將良好的習慣泛化到周圍人身上,從中找到快樂。

數學:新《綱要》中提到,要從生活和遊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係,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幼兒園的教育應密切聯絡幼兒的實際生活而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探索的物件。

數學教育的總目標是培養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使他們願意並喜歡進行數學活動。培養幼兒具有正確使用操作材料的技能和良好的學習習慣。中班幼兒在老師的引導下,能注意和發現周圍環境中物體數量間的差異、物體的形狀、以及它們的空間的位置等。

根據認知領域的目標,幼兒園新《綱要》的理念,以及中班幼兒的發展水平,我從知識、能力、情感三方面出發,制定丁本次活動的目標:

說教法:

新《綱要》提出:創設乙個寬鬆的環境,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活動,進行嘗試,感受參與的樂趣,並能鼓勵幼兒大膽發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見。因此,本活動教師將充當幼兒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根據小班幼兒思維的具體形象性特點始終貫穿直觀性原則,結合多種教法進行活動。

1、直觀法

這裡使用的是演示法,通過演示變換實物,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香蕉有它獨特的外型特徵,又好吃,又易剝,對小班幼兒來說,具有較強的吸引力,它特有的外型又能給孩子們不斷想象的空間;結合教師的變換操作及幼兒的親身體驗,動靜結合,使教學成為有趣的活動,容易引起幼兒的興趣,集中幼兒的注意力,便於幼兒理解,易於記憶,從而是孩子們情緒高漲,興趣盎然。

2、談話法

在活動中適當的問題有助於活躍幼兒的思維,啟發學習,有利於幼兒獲得新知識和發展智力,培養語言表達能力和較好的語言習慣。

3、遊戲法

遊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這個活動我以一根遊戲主線——「香蕉香蕉變變變」貫穿始終,給幼兒創設了乙個輕鬆、愉快的學習環境。既能更好地達到活動目的,又能更好地激發出幼兒的豐富想象力,並幫助幼兒鞏固想象結果。

4、操作體驗法

它是幼兒建構知識的基本方法,是指幼兒動手操作,親身體驗,在與材料的相互作用過程中進行探索學習。本次活動安排了兩次操作體驗活動:第一次是請幼兒拿香蕉想一想、做一做動作,發揮幼兒想象力和創造力,主要是讓幼兒探索香蕉的外型特徵,大膽運用語言、動作表達自己的想象結果;第二次是讓幼兒吃香蕉,幼兒在剝一剝、嚐一嚐、看一看,說一說中獲得感知,初步了解香蕉從「整體——>部分——>沒有」的漸變過程。

幼兒教師如何說課

一 什麼是 說課 關於 說課 網上有不少的資料,但對其內涵沒有統一的界定。以下幾種說法,幫助大家對說課建立初步的印象。1 說課是教師通過對教育目標本身的分析,表述具體課題的活動設想及其理論依據。通俗的講就是要說清 教什麼 怎麼教 為什麼這麼教。說課 以說為主,是教師對教案本身的分析和說明,是一種口頭...

江西教師招聘考試面試說課技巧

說課之說教學方法常用過渡句 華圖教研中心老師在教師招聘面試考試授課輔導過程中發現,考生在寫說課稿時,邏輯順序都是使用一二三來表示。這種形式的邏輯比較單一,考官聽不出新意。在說的過程中,考生也沒辦法完全用一二三這樣簡單的邏輯形式來表示清楚模組之間,模組內部的關係,從而導致說課邏輯的混亂。倘若能有一些比...

教師招聘考試說課技巧

四 說程式要 精 說課堂教學程式與前三項比起來,應說得詳細些,因為課堂教學程式的設計和安排既是說課的出發點,又是落腳點,是貫穿整個說課過程的一條主線。但說課畢竟不同於授課,因它面對的是與說課者水平相當的教師,因此說課堂教學程式時無需將教案全搬出來,而要做到乙個 精 字。具體地講 一要說出課堂教學的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