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工作匯報 做有專業尊嚴的老師

2022-01-04 04:11:04 字數 2684 閱讀 5826

我把這學期的對於語文學科及教學工作的思考總結為「一種現象,兩個原因,三種做法,四點反思」。

一、一種現象:

我們組喬老師調侃地總結語文課的「三個一樣」,即「講與不講乙個樣,講多講少乙個樣,上與不上乙個樣」,雖說是玩笑,卻也是語文界的乙個不可否認的悲哀的事實。鑑於語文學科的特點,高中的學生對於文字多多少少都有自己的一定的理解。這是,如果老師站在講台上,對那些學生「一望而知」的知識大講特講,對於學生不知道的東西,老師卻不能講出什麼來。

這樣一來,課堂上看似老師在滔滔不絕,其實是在重複學生已知的事實,對學生的思維沒有任何的挑戰。自然會出現「講與不講乙個樣」的現象,而語文老師作為教師的專業尊嚴就幾乎沒有。

二、兩個原因:

出現上述「三個一樣」的原因,我分析如下:

一是教材處理淺層化。

例如:對《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一詞教學目標的制定:

甲老師的教學目標制定如下: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2、能有自己的語言說出對具體的字詞和詩句的理解。

3、依據詩句想象古詩過描繪的情景,並在這個過程中逐步體悟古詩的意蘊和詩人的情感。

乙老師的教學目標是這樣的:

1、熟讀並背誦本詩,並要求讀時聲音與意義相貼切;準確理解詩句的字面意思,積累掌握小山、鬢雲、欲度、弄妝等詞語。

2、初步學會運用符碼、反襯等方法鑑賞古詩。

3、較深入地感受詩意;涉獵並積累相關若干詩詞。

由以上兩位老師的教學目標的制定可以看出,對於同乙個文字的處理,不同教師的處理的層次是深淺不一的。教師甲對文字的處理就非常淺,而教師乙的目標目標一就已經是教師甲的所有內容了,而教師乙的目標二才是這節課的教學核心,就是把這首詩作為乙個例子,讓學生從這個例子中學會如何運用符碼、反襯等手法鑑賞詩詞。而目標三是拓展延伸性的目標。

在甲乙兩位教師中,教師乙的專業素養能在課堂中體現出來,這樣的語文課堂也能讓學生真正有所收穫;而教師甲的專業尊嚴就相對體現不出來,也就會出現語文課「上與不上乙個樣」的現象。

教師對文字的處理淺層其實正是教師的知識結構出了問題。新教育理論認為,乙個學科教師的知識應該包括三個方面:本體性知識、專業知識、人類基本知識。

其中,本體性知識是指作為本學科老師應該具備關於本學科的專業知識,比如語文學科教師要具備漢語知識、文學史知識、詩詞鑑賞知識等等;專業知識是指作為教師應該具備的教育學、心理學等方面知識。這三種知識的結構應該是本體性知識佔知識結構的50%,專業知識佔知識結構的30%,人類基本知識佔20%。教師甲出現的對文字解讀的淺層化其實正是教師的本體性知識欠缺導致的。

二是高考意識在課堂中滲透不當。

如一位老師執教的《歸園田居》中有這樣乙個問題設定:

本來在農村中很常見的事物,在作者筆下卻如此優美。請找出你認為寫得最好的句子,鑑賞詩句的妙處。

這個問題指向性模糊,到底是問景物形象的,還是問形象特點的,還是問景物描寫的手法技巧的,語焉不詳。

結果學生就站起來回答:「我最喜歡的是『曖曖遠人村,依依墟裡煙』一句,這兩句詩寫出來遠遠的村莊,炊煙裊裊的景象。

那麼,在學生的意識中,鑑賞詩句的妙處就是詩句所寫的內容。這樣的問題設定雖然有高考詩詞鑑賞的意識,但因為老師本身對高考專題的研究不透,就導致課堂沒有真正的指導意義。

上面的問題建議改為:

詩人描寫了哪些田園景色?是如何描繪的?這些田園景色有何特色?請結合詩句具體分析。

這樣,第一問哪些景色,考察的是形象內容;第二問如何描繪,考察的是手法技巧;第三問景色特點考察的是意境概括。

三、三種做法:

鑑於以上的原因,我們這學期把工作的重點放在對文字的準確解讀和課堂的駕馭上。做法一:專業書籍的購買推薦閱讀交流。

對於教師專業知識結構缺陷導致的對教材處理的淺層化,我們採取了專業書籍的推薦閱讀交流的做法。

這是我們目前已經購買並讓老師們閱讀的部分專業書籍:

《漢字密碼解讀語文》

《論語別裁名作細讀》

《紅樓小講萬曆十五年》

《名篇詞例選說余秋雨講文化》

《閒坐說詩經唐宋詞十七講》

《世說新語文化苦旅》

《中國古典詩詞感髮談美書簡》

《中國文脈美的歷程》

《畫說漢字古老的回聲》

這些專業方面的書籍,涵蓋漢語知識、文化常識、歷史、詩詞鑑賞、名篇解讀及方法、美學等等。

做法二:高考專題的深入研究。

對於年青教師在課堂對高考知識的滲透不當問題,我們採取了對高考專題深入研究的方法。

比如趙xx老師主研的「文言文閱讀專題」趙xx老師主研的「詩詞鑑賞專題」,張xx老師主研的「人物傳記閱讀專題」,李xx老師主研的「作文教學專題」,喬xx老師主研的「現代文閱讀專題」等等。讓每個有經驗的老師各展所長,深入研究乙個高考的專題,大組培訓時給組內同事講解並且大家再集中深挖。

我們大組培訓的定義是發揮每個人的潛力和智慧型,實現真正的真實的合作,在共同努力的基礎上實現共同體的共同發展。

做法三:

以聽課為圓點,以評課為半徑,形成乙個又乙個提高語文教師專業素養的知識面。

以聽評《歸園田居》流程為例:

①高一年級劉xx老師執教,全體語文組聽課。

②劉xx老師講述自己的授課思路,及執教感言。

③高一年級語文備課組長趙xx講述對古代詩歌單元的教學設想、教學處理及效果反思。

④高三年級趙xx老師代表高三講述高三對「詩詞鑑賞」專題的複習研究及突破。

⑤高二年級李xx老師對課堂的處理及駕馭進行點評。

⑥集體交流對詩歌單元教學的困惑及自己研究所得。

這樣,我們的聽課評課就由點及面,由淺入深,形成乙個又乙個語文專業知識的面,進而逐漸完善我們的專業知識結構。

做有專業尊嚴的教師

作者 常作印專業覺醒是發展的前提 教師不是乙個僅靠熱情和勤奮就能幹好的職業,它還需要很高的專業技巧和專業智慧型。乙個沒有專業素養的老師,會把天才培養成庸才,那是對人類文明最大的犯罪。法國文學家雨果說 只要學有專長,就不怕沒有用武之地。對於乙個教師的事業而言,最大的危機就是業不精專。學生可以原諒老師的...

《做一名有專業尊嚴的語文教師》讀後感

讀了竇桂梅老師的 做一名有尊嚴的語文教師 一文,她對教師的專業尊嚴的透析,那種嶄新的理念躍然紙上,給我快要 鏽透 掉的大腦吹進了一縷清風。使我懂得教師的尊嚴來自專業功底 人文素養和教育理念。文章開篇竇老師就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她認為教師的專業,如何真正發展,最重要的是 找到自己 即教師要擁有自己的專業...

讀《做一名有專業尊嚴的教師》有感

教師的工作固然是一種職業,但它更是乙個事業,幹事業就需要有一種專業精神。教師的專業與一般職業相比,所不同的是我們面對的是乙個個鮮活的生命體,它需要我們用不同的彩筆渲染,而渲染後的作品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師,取決於教師的專業素養。可以說,教師是否具備良好的專業底氣,是能否提供良好教育的前提。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