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教育滲透地理學科教育心得體會

2022-01-01 03:14:41 字數 1369 閱讀 9328

在目前客觀存在的教育體系中,學科課程總是居於中心地位,起著主導作用。學科課程及其課堂教學是學校實現教育目標的基本形式和主要途徑。法制教育同樣不可逾越學科課程和課堂教學。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法制教育的學科滲透就不失法制教育的一條主要途徑。下面,談談自己在地理教學中的幾點體會:

一.充分挖掘地理教材中的法制因素,讓教學與法制教育互通有無。

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根據地理教學特點,充分挖掘開發地理教材中的潛在因素,因勢利導,潛移默化的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使地理教學與法制教育相融統一。一次生動的法制教育。在我們的日常教學中,教師只要能充分挖掘教材,把握適當的尺度,就可以將學科教學內容與法制教育有機結合,讓學生在地理課堂中受到潛移默化的法制教育。

二、聯絡現實生活,讓地理教學與法制教育相互促進。

「法制源於生活,寓於生活,用於生活。」在這一點上,和地理教學有很大的相通性。我經常引導學生觀察了解身邊事,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背景出發,潤物細無聲地對學生進行地理教育的同時對他們進行法制教育。

如在教學長江和黃河的開發時,讓學生在課前蒐集一些近年來發生在我國發生的水汙的違法事例,長江和黃河上游的生態遭到破壞的例項等等,課堂教學中,一方面引導學生用地理方法研究長江黃河洪水氾濫時給中下游人民生命財產帶來嚴重威脅的原因。比如九八年的長江洪水給江西造成的巨大危害。另一方面向學生講,一不法分子利慾薰心,心存僥倖,在長江河道內非法採沙以攫取高額利潤,最終害人害已,鋃鐺入獄。

進而教育學生要從現在做起:學法、知法、守法。

三、創新教學設計,讓法制教育因地理教學而走進學生心間。

基於初中學生心理和生理的特點,形式多樣的創新設計會令他們喜聞樂見。我在教學中經常把社會生活中的某一情景「請」到地理課堂中來,讓學生在所設的情境中既能學到地理知識,又能從中受到深刻的法制教育,如此一來,豈不一舉兩得。在學生們弄懂了其中的地理原理之後,不失時機的對學生們進行一些適當的法制教育,如:

應該從小學會明辨是非的能力,學會保護自己;同時也要讓這樣的思想扎根學生心底,社會主義法制社會裡,要從小養成遵紀守法的良好習慣關注社會,學生的地理知識與法制觀念在課堂上並行不

四、關注社會,讓學生的地理知識與法制觀念在課堂上並行不悖。

現實是活生生的教材,引導學生關注時事,討論分析,明辨是非,「淮河水汙染事件」,「鹽城自來水廠水源地汙染事件」,做到遵紀守法。「太湖藍藻爆發事件」等,都與一些不法分子為了一已之私,公然冒天下之大不韙向水中亂排亂放有關。教育學生一定要從小養成克己奉公,的良好習慣。

這種關注社會的教學設計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讓他們在這樣的課堂教學中逐步形成了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讓學生的地理知識因法制教育而被學生樂於接受,讓法制教育因為地理課堂的滲透而「深入人心」。

可見,在學科教學中對學生滲透法制教育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教師只要適時,適當的加以滲透,持之以恆,就會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2023年6月10日

法制教育滲透地理學科教育心得體會

地理學科教學滲透法制教育心得體會 綏陽中學政史地組羅紅宇 在目前客觀存在的教育體系中,學科課程總是居於中心地位,起著主導作用。學科課程及其課堂教學是學校實現教育目標的基本形式和主要途徑。法制教育同樣不可逾越學科課程和課堂教學。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法制教育的學科滲透就不失法制教育的一條主要途徑。下面,談...

地理學科滲透法制教育教學計畫

地理學科是中學階段必修的一門基礎課程,教學內容主要是自然地理,大多涉及地球環境現象和原理,在地理教學中可捕捉學生獵奇心理而滲透環境保 中國防震減災法等法制教育,對於提高學生法律素質,培養學生環保意識 防災減災意識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同時,對健全人格 改善環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也是現階段環境危機條件...

學科教學滲透法制教育培訓心得體會

那麼,如何做好法制教育與學科的緊密結合呢?這就要求教師要加強對法律知識的學習,提高自身法律素養。同時還要為人師表,遵紀守法,不但要用知識,更要用行動感化學生。切勿一邊教育學生不要違法犯罪,一邊卻是言行不一。今天因喝酒跟人打架被處罰,明天又因打麻將被通報批評,後天又因體罰學生受到上級領導部門的懲處,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