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觀察與描寫》習作教學反思

2021-12-31 04:29:57 字數 3569 閱讀 2492

觀察,是習作的起步,

。小學生常寫的「狀物」「寫人」「記事」習作離不開觀察,即使是「想象」型別的習作,也得以生活經驗為基礎,同樣離不開觀察。《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3年版)》在第二學段的習作階段目標中就提出了相關要求「觀察周圍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自己的見聞、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覺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寫清楚」。

可見,觀察在習作中確實具有重要意義。

觀察能力不是自然形成的,未經系統訓練難以有序提高。上學期,筆者曾組織三年級學生觀察教室外的公尺蘭,寫一篇狀物文章,學生習作中最多提及公尺蘭的花和葉的顏色,個別學生能寫出「葉子是橢圓形的」,寥寥數語;又一回,寫秋天,學生大多寫「樹葉落了,果子(或小麥)熟了,大雁往南飛」,估計學生沒去觀察或不知如何觀察,於是參考作文書,以至於一片陳詞濫調。

習作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呢?這是乙個值得研究的課題,事實上,它還是個無法繞過的課題。學生若不具備良好的觀察能力,對周邊事物熟視無睹,或者每每只能做粗淺觀察,那他的習作大多只能言之無物,或者照抄喻搬,把「陳詞濫調」延用下去——這不正是目前小學生習作的通病嗎?

關於「如何培養學生觀察能力」的課題還在進行中,筆者借英林鎮小學「學科教學名師、學科教學帶頭人」培養人選課堂教學觀摩活動授一堂(習)作前指導課(四年級),題為《盆景觀察與描寫》(第一課時),現向同行匯報階段研究心得。

一得,循序漸進,將「觀察」進行到底

什麼是觀察?這個概念似乎你我都能說上兩句,可仔細琢磨它並不簡單。

《現代漢語詞典(第5版)》給出的解釋是:仔細察看(事物或現象)。

「百度百科」裡與習作相關的解釋有如下幾條:

(1)「細察事物的現象、動向;考查或調查;採訪時『觀察』意思是:指記者對客觀事物所進行的一種檢視體驗活動,簡單講就是用眼睛採訪。」

(2)作為「科學研究名詞」,「觀察」這一基本概念意義是「一種有目的、有計畫、比較持久的知覺活動。」(這一解釋和上下兩個解釋都有關,如「有目的、有計畫」和「採訪」有關,「知覺」和「通過感官」有關)

(3)觀察就是通過人的感官而進行的直接認識外界的活動。

但是,哪些知識點該直接傳授給學生,哪些又該在教學中滲透而不能直接丟擲?筆者幾乎把腦袋想破,得出以下結論:

可以當堂傳授的,按順序羅列:1、用眼睛「採訪」(準備問題)→2、按順序仔細察看(解決問題)→3、動筆做記錄(記錄素材)。

至於「觀察就是通過人的感官而進行的直接認識外界的活動。」也可以當堂對學生作具體說明,如「觀察,可以用眼睛看、鼻子聞、手觸控……」

應該在教學過程滲透的:觀察是一種有目的、有計畫、比較持久的知覺活動。觀察力是人們從事觀察活動的能力。

(這個解釋拋給小學生估計只能增加負擔,筆者通過完成《仙人球盆景觀察記錄單》進行滲透,詳見下文)

筆者在《盆景觀察與描寫》作前指導課中是如何將「觀察」進行到底的呢?

第一步,課前談話時,講曹雪芹等三位名作家的觀察趣事,讓學生了解觀察的作用。

第二步,上課一開始,通過《青蘋果》作文月刊和「老牛的部落格」兩種約稿,主題為「盆景觀察」,激發學生的觀察動機,

第三步,學生觀察教師現場表演,比較「觀察」和「**」、「欣賞」的不同,談對「觀察」的理解,教師板書「觀察:1、用眼睛『採訪』→2、按順序仔細察看→3、動筆做記錄。」學生抄寫,初步了解「觀察」的意思。

第四步,學生對仙人球作「採訪」,之後選擇二至三種感興趣的仙人球盆景作觀察與記錄(記錄單如下),這項活動加深了學生對「觀察」的理解,滲透了觀察目的性、計畫性,還有相對的永續性。(個人認為,一堂課內花12-15分鐘做觀察記錄,相對持久。但如果在課外,包括分階段的按時間觀察,則所需時間會更長。

)《仙人球盆景觀察記錄單》:

名稱顏色

形狀大小

手感由此產生的聯想

仙人球綠色

橢圓(或像葫蘆)

比桌球大一些

有點扎人

長得像刺蝟(或:仙人玩的球?)

第五步,引導學生習作之前先進入「加『墨』站」(見附件),學習借鑑四年級第

三、第四單元學過的課文中描寫植物的有關片段,將習作與閱讀對接,意圖有兩個:一是將舊知識與新知識作「接枝」,讓學生意識到閱讀文章時應當學會借鑑他人「遣詞造句」「謀篇布局」的好寫法;二是避免學生直接按照《觀察記錄單》做記流水賬似的鋪敘,如「仙人球,綠色,橢圓,比桌球大一些,有點扎人……」,打通由觀察記錄走向習作的大門。

第六步,課堂結束時,教師贈名言「觀察、觀察再觀察」,既是對本節課的小結,也是對今後學生習作觀察提出的「宣傳口號」,這樣的口號簡明扼要,便於學生理解和記憶,對學生今後的觀察行為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一失:時間有限,「攥」部分學生過場。

在觀察仙人球盆景並完成《記錄單》一環節中,筆者經巡視發現:60名學生中約1/4的學生只記錄了一種,未能達到預期目標的「選擇二至三種做觀察記錄」。但為了抓時間、趕進度,筆者只好把他們也「攥」進下一環節,致使這部分學生在後面環節中難以跟進學習。

這部分學生為什麼未能達到預期目標呢?筆者猜測原因可能有三個:一是觀察記錄前,教師相關的提示、說明不夠詳盡;二是班生規模過大,教師沒能做深入的指導;三是小組的組合有待優化,分工有待細化。

(筆者注:「大班額的小組合作學習」是乙個值得研究的課題,筆者長期在學生數三四十人的班級任教,不具備這樣的研究條件,故這方面毫無經驗。希望班生規模大的同行有心研究,且能做經驗推廣。

)一悟:觀察記錄,向科學課借一招來用。

備本課時,筆者設計出《仙人球盆景觀察記錄單》,借用了科學課觀察實驗的方法,但並非全盤照搬,愚以為科學觀察記錄的方法用在習作觀察,只要借鑑得當,能引導學生觀察得更加深入、細緻、有序、有效,經常採用這種方法,能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還能培養學生對周邊事物的敏感度,用觀察的「放大鏡」將原本毫不起眼的事物不斷放大,放大,變得豐富多樣。

當然,習作的觀察與科學實驗的觀察是有區別的,比如前者可以更淺顯、表面、模糊些,但這不妨礙前者向後者學習借鑑,把觀察做得更深入、本質、清晰些,能夠蒐集到更多的習作素材(包括觀察過程中產生的體驗和聯想),「厚積而薄發」。

一思:欲說還休,「列提綱」何不直接道破?

據筆者了解,近幾年,「列提綱」在小學界似乎「銷聲匿跡」了,很多老師反覆強調「你想分幾個部分來寫?」,而不敢道出「列提綱」三個字來。不直說概念,而反覆提它的相關解釋,說的累聽的也累。

關於「列提綱」,《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3年版)》在第四學段(7—9年級)才明確提出「列綱起草」的要求。筆者似乎有些明白了:初中才挑明了,難怪小學遮遮掩掩,閃爍其辭。

然而,「列提綱」作為一項重要的寫作能力,到初中才開始訓練豈不太遲?第二學段的習作已不僅僅側重寫段,還得寫完整作文,學生就不得不「構思」如何謀篇布局。不作高要求來說,習作教學中至少可以模仿教材中《小鎮的早晨》《美麗的小興安嶺》等課文,按簡單的「總—分—總」列提綱。

「列提綱」這一概念並不難理解,既然要做訓練,何不點明了,而總是提它的相關解釋?比如「比喻句」的解釋是「用淺顯、具體、生動的事物來代替抽象、難理解的事物。」有哪位老師一讓學生運用比喻句寫物,就強調說「請同學們用淺顯、具體、生動的事物來代替抽象、難理解的事物」的呢?

習作教學中,老師可以先引導學生思考:你打算從哪幾個方面介紹盆景?學生交流後,老師順勢提出「列提綱」這一概念。

反覆提幾次,學生也就記住了,今後只要一說「列提綱」,學生就明白那是什麼。你要是還反覆強調說「請同學們想想,你打算從哪幾個方面寫xxx」,學生都會嫌你嘍嗦。

「列提綱」這一技能應該從三年級下學期開始訓練,讓學生慢慢把握作文的框架。至於概念的直接提出,可以在四年級上學期做嘗試。

以上屬個人拙見,歡迎同行批評指正!

英語教學活動的觀察與反思

觀察背景 這是一堂圍繞單詞finger組織的英語活動,在課前,我根據小喇 叭英語教材詳細備課,準備了手指卡片。在課上,首先出示卡片採用了follow me one by one等一系列的教學過程。最後複習鞏固時,發現 有的幼兒在與他人講話 有的幼兒在玩手帕 有的幼兒要求上廁所。這是對學習內容不感興趣...

四年級 上 習作 寫觀察日記教學反思1 課配套 部編人教版

教學資料參考參考範本 2019最新 四年級 上 習作 寫觀察日記教學反思1 精品課配套資料 部編人教版 年 月 日 部門 習作 要求我們寫一篇觀察日記,也可以進行連續觀察,用觀察日記記錄自己的收穫。一 教學效果 本節課圍繞著教學目標,我取得了以下效果 習作 教學時,我積極地指導學生進行說的練習,從而...

課堂觀察與診斷是教師教育教學實踐反思的鏡子

課堂觀察與診斷是教師教育教學實踐反思的鏡子,通過觀察診斷能提公升教學的有效性,同時課堂觀察與診斷也是教育教學改革的前沿,它要求師生在教與學的過程中,雙邊都要主動 合作。教學過程就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我運用新的教學理念,再不把學生當成單純的受教育者,被動的接受者。而是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