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助理醫師考試輔導 流行病學偏倚及其控制

2021-12-30 07:22:18 字數 1411 閱讀 8182

1.偏倚(bias):是指在研究或推論過程中所獲得的結果系統地偏離真實值。

偏倚屬於系統誤差,可以由研究設計的失誤、資料獲取的失真、或分析推斷不當所引起,從而錯誤地估計暴露與疾病之間的聯絡。偏倚的控制是流行病學研究質量控制的乙個重要環節。大多數的偏倚可以在研究設計和實施這兩個階段得以控制,有些偏倚,像混雜偏倚也可以在資料分析階段進行控制。

在流行病學研究中易出現且對觀察結果有較大影響的偏倚可以分為選擇性偏倚、資訊偏倚和混雜偏倚三類。

2.選擇性偏倚:是指由於研究物件的確定、診斷、選擇等方法不正確,使被選人的研究物件與目標人群的重要特徵具有系統的差異,使得從樣本得到的結果推及總體時出現了系統的偏離。

常見的選擇性偏倚有:①人院率偏倚;②檢出症候偏倚;③現患病例一新發病例偏倚,又稱奈曼偏倚(neyman bias);④無應答偏倚;⑤易感性偏倚;⑥時間效應偏倚;⑦領先時間偏倚。

3.資訊偏倚又稱觀察偏倚、測量偏倚、錯誤分類偏倚,是指研究過程中進行資訊收集時產生的系統誤差。測量方法的缺陷,診斷標準不明確或資料的缺失遺漏等都是資訊偏倚的**。

常見的資訊偏倚有:①診斷懷疑偏倚;②暴露懷疑偏倚;③回憶偏倚;④報告偏倚;⑤測量偏倚。

4.混雜偏倚:是指在流行病學研究中,由於乙個或多個既與疾病有關聯,又與研究因素有聯絡的其他因素的存在,掩蓋或誇大了研究因素與疾病的聯絡,從而部分或全部地歪曲了兩者同真實聯絡的現象。

引起混雜的因素稱為混雜因子。混雜因子必須滿足下列三個條件:

①它必須與所研究的疾病的發生有關,是該疾病的危險因素之一;

②必須與所研究的因素有關;

③必須不是研究因素與疾病**鏈上的中間環節或中間步驟。對混雜偏倚的識別可以根據混雜偏倚產生的機制,結合專業知識,並運用定量分析的方法進行判斷。

5.偏倚的控制方法

偏倚的控制是流行病學研究質量控制的乙個重要環節。偏倚可以發生在研究設計、實施階段,大多數的偏倚可以在這兩個階段得以控制,有些偏倚,像混雜偏倚也可以在資料分析階段進行控制。

(1)研究設計階段的偏倚控制措施:通過周密、嚴謹的科研設計,保證研究物件的代表性,同時要嚴格掌握好研究物件的納入標準和排除標準。對於實驗研究,要嚴格採用隨機分組的方法,把可能發生的各種偏倚降低到最低限度。

選擇偏倚只有在設計階段才能控制,而且一旦發生就無法消除,因此設計階段應當充分收集資料了解研究中可能存在的選擇偏倚的**,並加以避免。設計階段資訊偏倚主要來自於制定調查表時,因此在研究設計階段應對各種暴露因素做出嚴格、客觀、可操作的定義,並力求指標的定量化。對於疾病要有統一明確的診斷標準。

對各種檢測儀器和試劑要有統一的標準。在研究設計時,為了控制潛在的混雜偏倚,可以通過限制、配比、隨機化、分層抽樣等方法來選擇研究物件。

如向研究物件解釋研究的目的、意義和要求;對收集資料的人員統一培訓和考核;定期檢查資料的質量,並設立資料質量控制程式等。

(3)資料分析階段的偏倚控制措施:在資料分析階段主要是控制混雜,可採用分層分析、標化、多因素分析方法等。

2023年公衛助理醫師輔導 流行病學特徵

一 群體特徵 流行病學的著眼點是乙個國家或乙個地區的人群的健康狀況,它所關心的常常是人群中的大多數,而不僅僅注意個體的發病情況。二 以分布為起點的特徵 流行病學是以疾病的分布為起點來認識疾病的,即通過收集 整理並考察有關疾病在時間 空間和人群中的分布特徵,以揭示疾病發生和發展的規律,為進一步研究提供...

2019臨床助理醫師考試輔導 內膜

內膜是管壁的最內層,由內皮和內皮下層組成,是三層中最薄的一層。1.內皮為襯貼於血管腔單層扁平上皮。內皮細胞長軸多與血液流動方向一致,細胞核居中,核所在部位略隆起,細胞基底麵附著於基板上。電鏡觀察,可見內皮細胞腔面有稀疏而大小不一的胞質突起,表面覆以厚約30 60nm的細胞衣,相鄰細胞間有緊密連線和縫...

2023年臨床助理醫師輔導 慢性放射病

一 診斷依據 1.從事放射性工作前身體健康,有明確的長期或間斷接受超過限制劑量的射線照射史。2.工作多年後出現明顯的無力型神經衰弱表現,其症狀一般在疾病形成的過程中與接觸射線有關 或確認由於職業關係而顯著影響勞動力者。3.從事放射線工作前造血組織功能正常,工作後外周血象經多次動態觀察證明造血組織有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