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家故事

2021-12-29 23:43:29 字數 2885 閱讀 4018

顏真卿是唐代著名書法家。為了學習書法,顏真卿起初向褚遂良學習,後來又拜在張旭門下。張旭是唐代首屈一指的大書法家,各種字型都會寫,尤其擅長草書。

顏真卿希望在這位名師的指點下,很快學到寫字的竅門,從而一舉成名。但拜師以後,張旭卻沒有透露半點書法秘訣。他只是給顏真卿介紹了一些名家字帖,簡單地指點一下字貼的特點,讓顏真卿臨摹。

有時候,他帶著顏真卿去爬山,去游水,去趕集、看戲,回家後又讓顏真卿練字,或看他揮毫疾書。

轉眼幾個月過去了,顏真卿得不到老師的書法秘訣,心裡很著急,他決定直接向老師提出要求。

一天,顏真卿壯著膽子,紅著臉說:「學生有一事相求,請老師傳授書法秘訣。」

張旭回答說:「學習書法,一要『工學』,即勤學苦練;二要『領悟』,即從自然永珍中接受啟發。這些我不是多次告訴過你了嗎?」

顏真卿聽了,以為老師不願傳授秘訣,又向前一步,施禮懇求道:「老師說的『工學』,『領悟』,這些道理我都知道了,我現在最需要的是老師行筆落墨的絕技秘方,請老師指教。」

張旭還是耐著性子開導顏真卿:「我是見公主與擔夫爭路而察筆法之意,見公孫大娘舞劍而得落筆神韻,除了苦練就是觀察自然,別的沒什麼訣竅。」

接著他給顏真卿講了晉代書聖王羲之教兒子王獻之練字的故事,最後嚴肅地說:「學習書法要說有什麼『秘訣』的話,那就是勤學苦練。要記住,不下苦功的人,不會有任何成就。」

老師的教誨,使顏真卿大受啟發,他真正明白了為學之道。從此,他扎扎實實勤學苦練,潛心鑽研,從生活中領悟運筆神韻,進步很快,終成為一位大書法家,為四大書法家之首。

柳公權謙虛學書

柳公權小時候字寫得不好,常常受到老師和父親的批評。他虛心聽取他們的教誨,經過一年的勤學苦練,他寫的字進步很大,受到老師的表揚。表揚的次數多了,柳公權也覺得自己很了不起了。

有一天,柳公權和幾個小夥伴舉行寫大楷比賽。他很快地寫好了一篇,滿以為穩拿冠軍,臉上露出得意洋洋的神色。一位賣豆腐的老人見柳公權這麼不謙虛,想給他潑點涼水,走過去對他說:

「華原城裡,有個人用腳寫字,寫得比你還要好。」柳公權聽了有點不服氣,第二天一大早就趕到華原城。他親眼看到那位無臂老人用左腳壓住鋪在地上的紙,用右腳夾住毛筆,龍飛鳳舞地寫對聯,寫出的字比自己不知要好多少倍。

他冷靜下來想想,覺得自己那麼一點成績真算不得什麼。他誠懇地對那位無臂老人說:「柳公權願拜您為師,請老師告訴學生寫字的秘訣。

」無臂老人沉思片刻,給他寫了四句話:「寫盡八缸水,硯染澇池黑,博取百家長,始得龍鳳飛。」老人解釋說:

「這就是我寫字的秘訣。我用腳寫字,已經練了50多個年頭。我磨墨練字用完八大缸水,每天寫完字就在半畝大的池塘裡洗硯,池水都染黑了。

可是天外有天,山外有山,我的字還差得遠呢!」柳公權牢牢記住老人的話。從此以後,他更加勤奮地練字。

他蒐集了許多古代書法家的字,反覆琢磨,吸取各家的長處。他經常登門拜訪當時的書法名家,向他們虛心求教。他還時常請同學、親友、陌生人指出自己書法上的不足之處。

柳公權在書法領域不知滿足地刻苦鑽研,終於成為當時著名的書法家。

有一天,柳公權和幾個小夥伴舉行「書會」。這時,乙個賣豆腐的老人看到他寫的幾個字「會寫飛鳳家,敢在人前誇」,覺得這孩子太驕傲了,便皺皺眉頭,說:「這字寫得並不好,好像我的豆腐一樣,軟塌塌的,沒筋沒骨,還值得在人前誇嗎?

」小公權一聽,很不高興地說:「有本事,你寫幾個字讓我看看。」

老人爽朗地笑了笑,說:「不敢,不敢,我是乙個粗人,寫不好字。可是,人家有人用腳都寫得比你好得多呢!不信,你到華京城看看去吧。」

第二天,小公權起了個五更,獨自去了華京城。一進華京城,他就看見一棵大槐樹下圍了許多人。他擠進人群,只見乙個沒胡雙臂的黑瘦老頭赤著雙腳,坐在地上,左腳壓紙,右腳夾筆,正在揮灑自如地寫對聯,筆下的字跡似群馬奔騰、龍飛鳳舞,博得圍觀的人們陣陣喝彩。

小公權「撲通」一聲跪在老人面前,說:「我願意拜您為師,請您告訴我寫字的秘訣……」老人慌忙用腳拉起小公權說:「我是個孤苦的人,生來沒手,只得靠腳巧混生活,怎麼能為人師表呢?

」小公權苦苦哀求,老人才在地上鋪了一張紙,用右腳寫了幾個字:「寫盡八缸水,硯染澇池黑;博取百家長,始得龍鳳飛。」

柳公權把老人的話牢記在心,從此發奮練字。手上磨起了厚厚的繭子,衣肘補了一層又一層。經過苦練,柳公權終於成為我國著名書法家。

王羲之是我國東晉時的大書法家。他出身士族,加上他的才華出眾,朝廷中公卿大臣都推薦他做官。他做過刺史,當過右軍將軍(人們也稱他王右軍)。

王羲之從小喜愛寫字。據說平時走路的時候,也隨時用手指比劃著練字,日子一久,連衣服都劃破了。經過勤學苦練,王羲之的書法越來越有名。

當時的人都把他寫的字當寶貝看待。

據說有一次,王羲之到乙個村子去。有個老婆婆拎了一籃子六角形的竹扇在集上叫賣。那種竹扇很簡陋,沒有什麼裝飾,引不起過路人的興趣,看樣子賣不出去了 ,老婆婆十分著急。

王羲之看到這情形,很同情那老婆婆,就上前跟她說:「你這竹扇上沒畫沒字,當然賣不出去。我給你題上字,怎麼樣?

」老婆婆不認識王羲之,見他這樣熱心,也就把竹扇交給他寫了。王羲之提起筆來,在每把扇面上龍飛鳳舞地寫了五個字,就還給老婆婆。老婆婆不識字,覺得他寫得很潦草,很不高興。

王羲之安慰她說:「別急。你告訴買扇的人,說上面是王右軍寫的字」王羲之一離開,老婆婆就照他的話做了。

集上的人一看真是王右軍的書法,都搶著買。一籮竹扇馬上就賣完了。

許多藝術家都有各自的愛好,有的愛種花,有的愛養鳥。但是王羲之卻有他特殊的癖好。不管**有好鵝,他都有興趣去看,或者把它買回來玩賞。

山陰地方有乙個道士,他想要王羲之給他寫一捲《道德經》。可是他知道王羲之是不肯輕易替人抄寫經書的。後來,他打聽到王羲之喜歡白鵝,就特地養了一批品種好的鵝。

王羲之聽說道士家有好鵝,真的跑去看了。當他走近那道士屋旁,正見到河裡有一群鵝在水面上悠閒地浮游著,一身雪白的羽毛,映襯著高高的紅頂,實在逗人喜愛。王羲之在河邊看著看看,簡直捨不得離開,就派人去找道士,要求把這群鵝賣給他。

那道士笑著說:「既然王公這樣喜愛,就用不到破費,我把這群鵝全部送您好了。不過我有乙個要求,就是請您替我寫一捲經。

」王羲之毫不猶豫地給道士抄寫了一捲經,那群鵝就被王羲之帶回去了。

書法家小故事

王獻之書衣被奪 王獻之是東晉時的書法家,他是我國著名書法家王羲之的兒子。他的字被當時的人們所推崇 爭搶。曾流傳著這樣乙個故事 有個精明的年輕人知道王獻之喜愛在潔白的衣服上寫字,就特地做了一件雪白的縹紗長衣裳。一天,他就穿著這件長衣裳去拜訪王獻之。王獻之見了他,看到他穿的一身白衣衫,頓時書興大發,立即...

書法家小故事

顏真卿是唐代著名書法家。為了學習書法,顏真卿起初向褚遂良學習,後來又拜在張旭門下。張旭是唐代首屈一指的大書法家,各種字型都會寫,尤其擅長草書。顏真卿希望在這位名師的指點下,很快學到寫字的竅門,從而一舉成名。但拜師以後,張旭卻沒有透露半點書法秘訣。他只是給顏真卿介紹了一些名家字帖,簡單地指點一下字貼的...

大書法家勵志故事NEW

公尺芾 f i 習字 童年公尺芾練字無長進,先生呵斥他 你只能回家放牛 從此公尺芾發憤習字。一天,公尺芾去求教一位有名的秀才,那秀才翻了翻公尺芾的字,就丟在一邊說 要我教你寫字,先要用五兩銀子買我一張紙去寫。公尺芾驚得目瞪口呆,這麼貴的紙,買得起呢?但他習字心切,咬咬牙答應了。公尺芾家並不富裕,但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