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挖孔灌注樁井點降水方案

2021-12-26 21:25:24 字數 5027 閱讀 8957

泉州南少林寺片區

及周邊區域舊城改造專案e2地塊紅線

與少體校圍牆交叉邊坡支護

及少體校排洪管工程人工

挖孔樁降

水方案2023年月日

目錄1、工程概況 1

2、降水目的和技術要求 1

3、編制依據及主要的技術標準 1

4、場地工程地質情況 2

5、場地水文地質條件 3

6、降水井方案的設計 4

7、降水井技術 4

8、降水井施工要求 4

9、降水井安裝要求 6

10、質量標準 7

11、成品保護 7

12、安全措施 8

13、施工注意事項 9

附圖1、降水井平面位置圖

擬支護邊坡位於泉州南少林寺片區及周邊區域舊城改造專案e2地塊與泉州市體育運動學校界線處。該邊坡現有一高約3.0m重力式擋牆,該擋牆由於坡頂e2地塊的施工回填已發生變形,擬拆除該擋牆。

邊坡的坡頂為e2地塊兩幢已建的e09#、e11#樓,該兩幢樓均為8層樁基框架結構。e09#樓無地下室,設計室外地坪標高為17.30,外牆線與坡頂線最小距離為7.

04m;e11#樓設一層地下室,地下室底板面標高為12.2m,設計室外地坪標高為18.30,地下室外牆線與坡頂線最小距離為3.

64m。邊坡坡腳為泉州市體育運動學校,擬先在坡腳設排洪暗渠,渠底標高為11.0m,沉沙池底板頂標高9.

0m,排洪暗渠長度約120m。排洪暗渠施工完成後回填至12.0m標高,形成高5.

3m、6.3m,長約120m的邊坡。

目的和技術要求:為配合工程安全施工、對人工挖孔灌注樁開挖範圍內地下水進行人工降排水,將地下水降至工程施工底面0.50m。

1、;2、主要的技術標準有:《岩土工程勘察規範》(gb50021-2001)、《建築基坑支護技術規程》(jgj120-99)、《工程地質手冊第三版》;

3、本工程人工挖孔灌注樁專項方案。

據鑽探揭露,擬建場地地層結構在殘坡積臺地區屬較簡單、在衝洪積階地區屬中等複雜。現自上而下將各岩土體的分布及其特徵分述如下:

1、第四系全新統填土層,根據其成份不同、分為兩個亞層:

(1)新近填土:灰褐、灰黃等色,鬆散,溼~飽和。成分以坡、殘積土為主,厚度1.00 ~3.20m,場地僅1#~6#、8#有揭露,其餘均未揭露。

(2)雜(素)填土:灰褐、灰黃等色,鬆散,溼~飽和。以坡、殘積土回填為主,厚度1.

20~5.40m,平均厚度為3.01m,層頂標高11.

98~15.06m,場地內均有揭露。

2、粉質粘土

粉質粘土:灰黃、淺灰色,可塑,飽和,屬於沖積成因。以粘粒土為主,含少量中細砂,厚度0.

77~7.90m,平均厚度為3.19m。

層頂標高8.12~13.16m。

場地除1#、8#鑽孔外,其餘鑽孔均有揭露。

3、礫砂

含泥礫砂:灰黃、黃色,飽和,中密為主,區域性稍密,分布在場地3#、6#、7#、9#、10#、11#、12#孔,呈透鏡體狀分布,其餘鑽孔均未揭露。為1.

16m,層頂標高6.56~8.29m,場地在鑽孔3#、7#、10#有揭露,呈透鏡體狀分布。

4、殘積粘性土:

灰白黃、灰褐黃,飽和,可塑~硬塑,為花崗岩風化殘積而成,厚度1.20~14.30m,平均厚度為6.

04m,層頂標高4.18~9.12m。

場地除12#、13#、15#、16#鑽孔外,其餘鑽孔均有揭露,橫向變化大。

5、全風化花崗岩

場地內厚度為0.80~3.20m,層頂標高5~8m。

灰黃、灰白色,成份主要由長石風化的粉、粘粒(部分未完全風化)、石英顆粒和少量雲母碎屑組成。岩石風化劇烈,岩芯呈堅硬土狀,為散體狀結構,屬極軟岩,岩體基本質量等級為ⅴ級,修正後標貫擊數為34.1~44.

7擊,壓縮性低,力學強度較高。但該層與上述殘積土⑤呈漸變過渡關係,亦具有泡水易軟化、崩解,使強度降低的不良特性。

6、強風化花崗岩:根據其風化程度的不同將其劃分為兩個亞層:

(1)(砂礫狀)強風化花崗岩

場地內於揭露厚度為0.80~25.30m(部分未揭穿),層頂標高2.

7~6m。灰黃、灰白色,成分主要由未盡風化長石顆粒、石英砂礫及少量雲母碎屑等組成,岩石風化較劇烈,岩體極破碎,岩芯呈砂土、砂礫狀,為散體狀結構,rqd=0,屬極軟岩,岩體基本質量等級為ⅴ級。該層標準貫入試驗擊數修正值大於50擊或**,壓縮性低,力學強度較高,工程效能較好,但與上述全風化花崗岩⑥呈漸變過渡關係,開挖暴露後若遭長時間泡水作用,也會很快軟化、崩解而降低強度。

(2)(碎塊狀)強風化花崗岩

場地揭露厚度為0.50~13.20m(部分未揭穿),層頂標高1.

7~5.5m。灰黃、灰白色,原岩礦物成分主要由長石、石英和雲母等組成。

岩石風化較強烈,岩體破碎,呈碎裂結構,rqd=0,岩石點荷載抗壓強度為12.0~15.1mpa,屬軟岩~較軟岩,岩體基本質量等級為ⅴ級。

該層壓縮性很低,力學強度較高,工程效能較好。

7、中風化花崗岩

場地內揭露厚度0.50~8.20m(均未揭穿),層頂標高4.

7~以下m。灰白色,礦物成份主要由長石、石英和少量雲母組成。岩體節理裂隙發育,為裂隙塊狀結構,岩芯大多呈柱狀, rqd值多為20~40;岩石飽和單軸抗壓強度為30.

9~36.1mpa,岩石堅硬程度屬較硬巖,岩體完整程度為較完整,岩體基本質量等級為ⅳ級。本層工程效能良好,基本不可壓縮,力學強度高。

5.1 地下水位及其變化幅度:

地下水位受場地地形地貌影響變化較大,勘察期間(大致為平水期)測得殘坡積台地中各鑽孔的初見水位埋深為2.10~6.85m;混合穩定水位埋深為2.

10~7.45m(標高為8.90~11.

30m);衝洪積階地中各鑽孔的初見水位埋深為0.45~3.40m;混合穩定水位埋深為0.

10~4.30m(標高為8.12~11.

45m)。此外,據場地地形地貌和區域水文地質資料推測,預計該場地地下水位年變化幅度在原衝洪積階地約為1~2m,在坡殘積台地約2~3m。根據晉江地區的氣候特點、場地設計地坪標高和未來周邊市政排水系統,建議場地最高地下水位按室外設計地面標高以下1.

0m考慮。

5.2 地下水埋藏及性質:

該場地地下水主要賦存填土層、衝洪積層中,依據本區岩土工程勘察成果並結合地區工作經驗,填土層的滲透係數取k=5.0×10-4cm/s、衝洪積層的滲透係數取k=3.0×10-2cm/s、殘積層的滲透係數取k=2.

0×10-4cm/s。

根據現場實際情況,本工程採用單排單側布置,總計15井,每7m設定乙個,降水井的位置詳見附圖二(施工時,應避開基礎位置)。

本工程採用輕型井點降水法,井點布置應根據場地條件作適當調整;

本工程採用動狀態設計、資訊施工;

抽水時間應自人工挖孔灌注樁開挖前(符合開挖條件時間前)。

(1)、井點布置根據基坑平面形狀與大小、地質和水文情況、工程性質、降水深度等而定。井點管距坑壁不應小於1.0m,間距由1.

2-2.0m,埋深根據降水深度及含水層位置決定,但必須埋入含水層內。

(2)、井點管施工工藝程式是:放線定位→鋪設總管→沖孔→安裝井點管、填砂礫濾料、上部填粘土密封→用彎聯管將井點管與總管接通→安裝集水箱和排水箱→開動真空幫浦排氣,再開動離心水幫浦抽水→測量觀測井中地下水位變化。

(3)、井點管埋設,成孔用衝擊式或迴轉式鑽機成孔,孔徑為300mm,井深比井點設計深50cm;洗井用0.6m3空壓機或水幫浦將井內泥漿抽出;井點用機架吊起徐徐插入井孔**,使露出地面200mm,然後倒入粒徑5-30mm石子,使管底有500mm高,再沿井點管四周均勻投放2-4mm粒徑粗砂,上部1.0m深度內,用粘土填實以防漏氣。

(4)、井點管埋設完畢應接通總管。總管設在井點管外側50cm處,鋪前先挖溝槽,並將槽底整平,將配好的管子逐根放入溝內,在端頭法蘭穿上螺栓,墊上橡膠密封圈,然後擰緊法蘭螺栓,總管端部,用法蘭封牢。一旦井點幹管鋪好後,用吸水膠管將井點管與幹管連線,並用8號鐵絲綁牢。

一組井點管部件連線完畢後,與抽水裝置連通,接通電源,即可進行試抽水,檢查有無漏氣、淤塞情況,出水是否正常,如有異常情況,應檢修後方可使用,如壓力表讀數在0.15-0.20mpa,真空度在93.

3kpa以上,表明各連線系統無問題,即可投入正常使用。

(5)、井點使用時,應保持連續不斷抽水,並配用雙電源以防斷電。一般抽水3-5d後水位降落漏斗基本趨於穩定。

(6)、人工挖孔樁施工完成後,方可拆除井點系統。拔出可借助於倒鏈或槓桿式起重機,所留孔洞用砂或土堵塞。

(7)、井點降水時,應對水位降低區域內的建築物進行沉降觀測,發現沉陷或水平位移過大時,應及時採取防護技術措施。

一、材料要求

(1)、井點管

用直徑38-55mm鋼管,帶管箍,下端為長2m的同直徑鑽有ф10mm梅花形孔(6排)的濾管,外纏8號鐵絲、間距20mm,外包尼龍窗紗二層,棕皮三層,纏20號鐵絲、間距40mm。

(2)、連線管

用塑料透明管、膠皮管,直徑38-55cm;頂部裝鑄鐵頭。

(3)、集水總管

用直徑75-100mm鋼管帶接頭。

(4)、濾料

粒徑0.5-3.0cm石子,含泥量小於1%。

二、主要機具裝置

根據抽水機組型別不同,主要有真空幫浦輕型井點、射流幫浦輕型井點兩種,本工程採用真空幫浦輕型井點。裝置組成規格及技術效能見1-13,國內有定型產品**。

真空幫浦型輕型井點系統裝置規格與技術效能表1-13

注:1、離心式幫浦數量為一台備用。

10、質量標準

(1)、井點管間距、埋設深度應符合設計要求,一組井點管和接頭中心,應保持在一條直線上。

(2)、井點埋設應無嚴重漏氣、淤塞、出水不暢或死井等情況。

(3)、埋入地下的井點管及井點聯接總管,均應除鏽並刷防鏽漆一道,各焊介面處焊渣應鑿掉,並刷防鏽漆一道。

(4)、各組井點系統的真空度應保持在55.3-66.7kpa,壓力應保持在0.16mpa。

11、成品保護

(1)、井點成孔後,應立即下井點管並填入豆石濾料,以防塌孔。不能及時下井點管時,孔口應蓋蓋板,防止物件掉入井孔內堵孔。

(2)、井點管埋設後,管口要用木塞堵住,以防異物掉入管內堵塞。

(3)、井點使用應保持連續抽水,並裝置用電源,以避免泥渣沉澱淤管。

(4)、冬期施工,井點聯結總管上要覆蓋保溫材料,或回填30cm厚以上幹鬆土,以防凍壞管道。

人工挖孔灌注樁施工

6.6 幹作業成孔灌注樁 鑽孔 擴底 灌注樁施工 6.6.1 鑽孔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 鑽桿應保持垂直穩固,位置準確,防止因鑽桿晃動引起擴大孔徑 2 鑽進速度應根據電流值變化,及時調整 3 鑽進過程中,應隨時清理孔口積土,遇到地下水 塌孔 縮孔等異常情況時,應及時處理。6.6.2 鑽孔擴底樁施工,直...

人工挖孔樁灌注樁施工方案

一 工程概況 工程位於南岸,交通方便,三通一平 基本落實。該工程樓建築總高度52.8 為地上17層 地下1層的現澆鋼筋混凝土框架剪力牆結構,建築基底面積為3090.93m2,總建築面積26713.21m,共設定4臺電梯,每台載重為800kg,設計使用年限50年,結構抗震設防烈度7度,負一層高為4.8...

人工挖孔灌注樁施工方案

目錄一 編制依據 工程概況 工程規模 工程特點 1 二 施工平面布置圖 2 三 施工部署和組織體系 3 四 施工方案及技術措施 6 五 樁基整體施工方案及技術措施 12 六 進度控制和質量目標設計 13 七 冬季施工措施 17 八 安全 文明施工 環保節能降耗措施以及輔助和配套的施工措施 19 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