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資訊系統知識總結

2021-12-25 12:32:33 字數 4986 閱讀 5536

1、 資料:是人們用來反映客觀事物而記錄下來的、可以鑑別的符號。包括字母、數字、文字、圖形、影象等各種符號。

2、 資訊:是經過加工的資料,對決策或行為有現實或潛在的價值。

3、 資訊的十大特徵:事實性,等級性,共享性,擴散性,傳輸性,可壓縮性,增值性,轉化性,滯後性,時效性。

4、 系統:是內部互相依賴的各個部分,按照某種規則,為實現某一特定的目標而聯絡在一起的合理的、有序的組合。

5、 系統的特徵:整體性,目的性,相關性,環境適應性,層次性。

6、 系統的分類:按物質構成分為無機系統,生物系統和社會系統。按起源分為自然系統,人造系統和復合系統。

按與環境的關係分為開放系統和封閉系統。按系統的狀態分為靜態系統和動態系統。按系統的抽象程度分為概念系統,邏輯系統和實在系統。

7、 資料和資訊的區別:資料的表示需要用到具體載體,如紙張,電磁波等。然而資訊與資料不同,資訊是經過加工後的,具有一定含義的資料,是能對客觀世界中的決策者產生現實或潛在價值的資料。

8、 管理資訊系統(mis)由人、計算機硬體、軟體、通過網路和資料資源組成,能夠進行資訊的收集、加工、儲存、傳遞、維護和使用,為管理決策提供服務的人機系統。

9、 管理資訊系統功能或智慧型結構:(1)生產子系統,包括產品設計,生產裝置計畫,生產裝置的排程和執行,生產人員的僱傭和培訓,質量的控制和檢查等。(2)銷售子系統,包括銷售,**,售後服務的全部活動。

(3)物資**子系統,包括採購,驗貨,庫存控制和分發等。(4)財務會計子系統。(5)人事子系統。

10、 管理資訊系統層次結構:作業層系統是為幾層作業人員處理日常事務的系統。戰術級系統是為中層管理人員的監控決策實現管理控制的系統。

戰略級系統主要是對高層管理人員進行戰略管理的系統,處理的是企業戰略的,長期的和全面的問題。

11、 不同層次資訊的特徵:按管理層次資訊可分為戰略級資訊,戰術級資訊和作業級資訊。戰略級是提供給企業高層管理者的,為實現企業目標對資源,經營方向,指導方針等方面進行決策的資訊。

戰術級是提供給企業中層管理人員的,根據企業高層管理者制訂戰略目標,通過編制計畫,分配資金等輔助決策資訊。作業級是提供給企業基層管理人員的,執行已經制訂的計畫,組織生產,銷售等業務活動使用的資訊。

12、 管理資訊系統的發展歷程:(1)電子資料處理系統階段(單項資料處理階段,綜合資料處理階段),特點是資料處理的計算機化,目的是提高資料處理的效率。(2)管理資訊系統階段,特點是這個階段管理資訊系統能夠高度集中地對組織中的資料進行組織,儲存,處理能夠快速處理和統一使用資訊,應用資料庫管理系統和計算機網路系統是系統具備了分布式資料處理能力。

(3)決策支援系統階段,特點是決策支援系統通過人和計算機互動協助決策者發現,分析問題,探索各種可能的方案,為管理者提供決策所需的資訊,以提高決策的科學性有效性,提高決策者的決策水平和能力。

13、 企業資訊化:指在企業生產、經營及其管理各項活動中充分利用現代化先進資訊處理技術和資訊裝置,輔以網路技術和網路裝置以及自動控制技術和現代化通訊系統等手段對企業進行全方位、多角度、高效和安全的改造,以實現通過資訊資源的充分開發和技術的有效利用來提高企業的生產能力與經營管理水平,增強企業在國內外市場的競爭力。

14、 企業資訊化特點:(1)資訊科技改變了傳統的經營模式。(2)企業資訊化帶來了流程的變化。(3)企業資訊化引起組織變革,增加了組織彈性。

15、 諾蘭模型的六階段:初始階段、傳播階段、控制階段、整合階段、資料管理階段和成熟階段。其前三個階段具有計算機資料處理時代的特徵,後三個階段則顯示出資訊科技時代的特點。

16、 我國企業資訊化過程的關鍵問題主要是:(1)企業最高層領導的支援。(2)企業中層領導的支援。

(3)先進的it技術保障。(4)資訊資源的整合共享與安全。(5)對員工的培訓。

(6)企業資訊規劃與戰略規劃一致。

17、 管理資訊系統的開發原則:(1)以使用者為中心原則(2)適應性原則 (3)整體最優原則 (4)突出設計原則

18、 管理資訊系統的開發方式:自行開發、委託開發、合作開發、諮詢開發和外購軟體。(書p96掌握)

19、 結構化生命週期法的思想:自上而下,逐步求精。

20、 結構化生命週期法的優點:(1)系統便於實現(2)有利於系統總體結構的優化(3)系統可維護性好

21、 結構化生命週期法的缺點:(1)系統開發周期過長(2)結構化生命週期法要求系統開發人員在早期調查中就要充分掌握使用者需求、企業管理狀況以及預見可能發生的變化,整個系統開發過程沒有給開發方和使用者方補充調查的機會

22、 結構化生命週期法的特點:(1)遵循面向使用者的原則。(2)自上而下的系統規劃和設計、自下而上的系統實施。

(3)嚴格區分開發階段。(4)工作文件標準化、規範化。(5)結構化和模組化。

(6)強調階段成果的審定和檢驗。

23、 結構化生命週期法:是以結構化系統分析與設計為核心的新生命週期法,是生命週期法的繼承與發展,是生命週期法與結構化設計思想的結合,它使系統分析與設計結構化、模組化、標準化。

24、 結構化生命週期法階段劃分:系統規劃,系統分析,系統設計,系統實施,系統執行和維護。

25、 結構化生命週期法適用範圍:主要適用於規模較大、結構化程度較高的系統的開發。

26、 原型法:指借助於功能強大的輔助系統開發工具,按照不斷尋優的設計思想,通過反覆的完善性實驗而最終開發出來符合使用者要求的管理資訊系統的過程和方法。

27、 原型法的基本思想: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之前,在調查企業基本狀況、了解使用者基本需求後,快速構造出乙個能夠反映使用者需求的、具備基本功能的、可執行的系統原型,使使用者看到未來系統的概貌,以便判斷哪些功能是符合要求的,反覆進行,直至使用者滿意為止。

28、 應用原型法開發資訊系統的過程(步驟):(1)做快速分析、明確使用者的基本需求。(2)構造原型,開發初始原型系統。

(3)由使用者和開發人員共同執行並評價系統原型。(4)由開發人員修改和完善系統原型。

29、 原型法的特徵:(1)認識論上的突破(2)改進了使用者和開發人員之間的資訊交流方式(3)提高了使用者參與的積極性和對系統的滿意度(4)降低了開發風險和開發成本(5)便於系統移交和使用者使用。

30、 原型法在應用中注意的問題:(1)應用原型法需滿足的條件(2)重視開發過程的控制(3)將原型法與其他方法有機結合(4)應充分了解原型法的使用環境和開發工具(5)注意原型法的適用範圍:中、小型資訊系統開發。

31、 原型法適用範圍:適用於簡單系統,中,小型系統的開發。

32、 原型法的優缺點:優點1、增進使用者與開發人員之間的溝通2、使用者在系統開發過程中起主導作用 3、辨認動態的使用者需求。4、啟迪衍生式的使用者需求。

5、縮短開發周期,降低開發風險。缺點:1,原型法不如結構化生命週期法成熟和便於管理控制。

2,原型法需要有自動化工具加以支援。3原型的開發者在修改過程中,容易偏離原型的目的。

33、 系統規劃的主要方法:(一)戰略集合轉移法:由使命、目標、戰略和其他戰略變數組成,步驟:

(1)識別組織的戰略集(2)將組織戰略集轉化成管理資訊系**略集。(二)關鍵成功因素法:主要思想:

抓住主要矛盾,通過對關鍵成功因素的識別找到組織關鍵性的資訊集合,去建立那些重點的資訊系統。步驟:(1)了解企業和管理資訊系統的目標(2)識別影響戰略目標的所有成功因素(3)確定關鍵成功因素(4)明確效能指標和評估標準。

(三)企業系統規劃法:主要思想:用資訊來支援企業執行,資訊系統必須支援企業目標。

在總的思路上自上而下識別企業目標,識別企業過程、識別資料,然後再自下而上設計系統以支援系統目標。工作步驟:(1)準備工作(2)定義企業管理目標(3)定義業務過程(4)業務過程重組(5)定義資料類(6)定義資訊系統總體結構。

34、 系統規劃:又稱管理資訊系統的總體規劃和系統的戰略規劃,是對組織總的資訊系統目標、戰略、資訊系統資源和開發工作的一種綜合性計畫。

35、 系統規劃的內容:1,資訊系統的目標,發展戰略與約束。2,單位的現狀分析。

3,業務流程的現狀,存在的問題和不足。4,業務流程在新技術條件下的重組。5,對資訊科技發展的**。

6,總體結構的確定。7,制訂資源的合理分配計畫。

36、 系統規劃組織:(1)規劃領導小組。(2)人員培訓。

(3)進度計畫與控制。(4)制訂戰略規劃的具體步驟1,確定規劃的性質2,收集相關資訊3,進行戰略分析4,現行系統的評價和識別計畫約束5,明確戰略目標6,提出未來略圖7,選擇開發方案8,提出實施進度9,通過戰略計畫。

37、 系統規劃的三種方法:(掌握)(1)戰略轉移法:管理資訊系統的戰略規劃過程就是把組織的戰略目標轉變為管理資訊系**略目標的過程,分析工具是sst。

(2)關鍵成功因素法:是指在每乙個組織中,對該組織的成功起關鍵作用的因素,決策的資訊需求就往往**於這些關鍵成功因素。分析工具是csf。

(3)企業系統規劃法:用資訊來支援企業執行,資訊系統必須支援企業目標。分析工具是u/c矩陣。

38、 u/c矩陣:企業系統規劃方法將過程和資料類兩者作為定義企業資訊系統總體結構的基礎,矩陣中的行表示資料類,列表示過程,並以字母u和c來表示過程對資料類的實驗和產生。

39、 u/c矩陣的作用:(1)完備性檢驗(2)一致性檢驗(3)無冗餘檢驗

40、 系統分析的任務:(1)從工作程序來看,系統分析是總體規劃工作的繼續。(2)從工作範圍來看,系統分析是區域性的、詳細的工作,而總體規劃是面向全域性的。

(3)從工作深度來看,系統分析更具體、更細緻地工作,而總體規劃是戰略的。

41、 系統分析的內容:(1)業務流程分析和資料流分析(2)優化系統(3)目標分析、功能分析、需求分析、條件環境因素和新系統方案分析。

42、 資訊系統分析:在總體規劃的指導下,對某個或若干個子系統進行深入的仔細地調查研究,確定新系統邏輯功能的過程。

43、 系統分析階段的主要任務,哪些工具手段可以用於系統分析:主要任務是系統初步調查,可行性研究,系統詳細調查,新系統邏輯方案的提出,組織結構圖,業務流程圖,資料流程圖,資料字典,決策樹和決策掉都是用於系統分析的工具。

44、 什麼是資訊系統安全,影響系統安全的因素:資訊系統安全是指資訊系統資源和資訊資源不受自然和人為有害因素威脅和危害。系統安全漏洞,內部人員問題,惡意**,黑客,環境與自然災害是影響資訊保安的因素。

45、 組織中的資訊型別:從職能系統角度看。組織中的資訊系統包括銷售與營銷系統、製造與生產系統,會計與財務系統和人力資源系統四種型別。

46、 資料流程圖:是一種能全面地描述資訊系統邏輯模型的主要工具。以用少數幾種符號綜合地反映出資訊在系統中的流動、處理和儲存情況。

管理資訊系統總結

第一章 資訊系統和管理 1 資訊,資料的概念及聯絡 資訊是關於客觀事實的可通訊的知識。資料是記錄客觀事物的 可鑑別的符號。聯絡 資訊是經過加工以後 對客觀世界產生影響的資料。2 資訊的性質 事實性 時效性 不完全性 等級性 戰略級 戰術級 作業級 變換性 價值性。3 資訊的度量 資訊量的單位是位元。...

管理資訊系統總結

題目 課程管理資訊系統 持筆人員 楊海清 20084084008 組員 楊嫦娥 20084084004 汪喜 20084084006 晏小明 20084084064 盧瑞蕾 20084084070 羅淇尹 20084084094 所屬院系 吉首大學商學院 班級 08會計五班 完成時間 2010 01...

管理資訊系統複習知識

1.資訊 資訊,物質和能源是人類社會發展的三大資源.資訊是關於客觀事實的可通訊知識.資訊的分類 按管理層次分 戰略資訊 戰術資訊 作業資訊 按應用領域分 管理資訊 社會資訊 科技資訊 按反應形式分 數字資訊 影象資訊 聲音資訊 資訊具有的性質 事實性 時效性 不完全性 等級性 變換性 價值性 2.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