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2023年專科診療方案

2021-11-02 05:25:22 字數 4997 閱讀 2688

舌、脈象:舌質紅絳,舌苔黃膩或幹膩,脈弦滑數。

3、分期標準:

急性期:發病 2 周以內。

恢復期:發病 2 週至 6 個月。

後遺症期:發病6 個月以上。

二、西醫診斷[參照《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0》,中華醫學會腦血管學分會]

1、臨床特點

(1)多數在靜態下急性起病,動態起病者以心源性腦梗死多見,部分病例在發病前可有tia發作。

(2)病情多在幾小時或幾天內達到高峰,部分患者症狀可進行性加重或波動。

(3)臨床表現決定於梗死灶的大小和部位,主要為局灶性神經功能缺損的症狀和體徵,如偏癱、偏身感覺障礙、失語、共濟失調等,部分可有頭痛、嘔吐、昏迷等全腦症狀。

2、輔助檢查:顱腦ct、mri、tcd、腦脊液等檢查,有助診斷。

【中醫**】(參照中國中醫藥管理局2023年發布的《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及本院腦病科臨床優化修訂)

**原則:中風急性期雖有本虛,但標實更突出,應以急則治其標為原則,據證投以平肝熄風,清熱滌痰,化痰通腑,活血通絡,醒神開竅等法;脫証則應治本為先,急需益氣回陽、扶正固脫;如內閉外脫,又當醒神開竅、扶正固本兼用。恢復期及後遺症期,多為虛實夾雜,邪實未清,而正虛已現,治宜扶正祛邪,常用育陰熄風、益氣活血等法,並配合針灸、按摩及其他****。

(一).應急措施

腦梗死急性期出現神識昏矇或嚴重併發症時,應積極採取措施予以救治。

(1)痰熱內閉清竅者可灌服安宮牛黃丸,每次1丸,每6-8小時1次,鼻飼。

(2)痰溼蒙塞清竅者可灌服蘇合香丸,每次1丸,每6-8小時1次,鼻飼。

(3)出現脫症的患者可以選擇使用具有扶正作用的中藥注射液,如生脈注射液、參麥注射液、參附注射液。

(4)腑氣不通,大便秘結者,用乾番瀉葉3~10g,開水浸泡後口服或鼻飼,每日1~2次。

(5)嘔血、便血者,予雲南白藥0.5~1g,每日3~4次,口服或鼻飼。

(6)高熱不退者,予以醒腦靜50mg加入加入5%葡萄糖250ml或0.9%氯化

鈉250ml,靜脈點滴,每日一次。可灌服安宮牛黃丸,每次1丸,每6-8小時1次,鼻飼。

(7)呃逆頻繁者,予足三里穴位注射維生素6注射液,配合針灸**。

(二)、中藥辨證論治

1、中經絡

(1)風痰淤血,痺阻脈絡

治則:急則治標或標本兼治。

治法:熄風滌痰,活血通絡。

代表方劑:半夏白朮天麻湯

基本處方:半夏12克、白朮30克、天麻15克、膽南星9克、丹參20克、當歸尾12克、紅花12克、雞血藤30克。

加減法:肢體拘急加全蠍9克或蜈蚣3條、白芍30克;語澀或不語石菖蒲12克;氣虛加黨參30克、黃芪30克。

中成藥:血塞通注射液200-400mg(或疏血通、燈盞花素、銀杏達莫、丹參酮注射液等)加入5%葡萄糖250ml或0.9%氯化鈉250ml,靜脈點滴,每日一次;口

服通脈丹(專科製劑)4粒,每日三次。

(2)痰熱腑實、風痰上擾

治則:熱則清之,實則瀉之。

治法:通腑醒神,清熱滌痰,熄風通絡。

代表方劑:大承氣湯類、羚角鉤藤湯等。

基本處方:羚羊骨30克(先煎)、鉤藤15克、天竺黃12克、虎杖30克(或大黃9克)、海藻15克、竹茹15克、地龍乾12克、毛冬青30克、懷牛膝18克。

加減法: 無羚羊骨可用石決明30克;頭痛、嘔吐者加龍膽草15克、綿茵陳15克;發熱者加青天葵15克、黃芩15克。

中成藥:醒腦靜20ml加入5%葡萄糖250ml或0.9%氯化鈉250ml,靜脈點滴,每日一次;丹參針16ml-20ml加入5%葡萄糖250ml或0.

9%氯化鈉250ml,靜脈點滴,每日一次;口服通脈丹(專科製劑)4粒,每日三次。

2、中臟腑--痰熱內閉清竅

治則:熱則清之,實則瀉之。

治法:清熱化痰,醒神開竅。

代表方劑:安宮牛黃丸、紫雪丹。

基本處方:羚羊骨30克(先煎)、鉤藤15克、天竺黃12克、黃芩15克、丹皮10克、竹茹12克、石菖蒲12克、鬱金15克、遠志6克。

加減法: 肢體強痙抽搐加全蠍9克、地龍乾12克;發熱加青天葵15克;便秘加大黃9克(後下)。

中成藥: 安宮牛黃丸,每日一丸,鼻飼。醒腦靜50mg加入加入5%葡萄糖250ml或0.9%氯化鈉250ml,靜脈點滴,每日一次。

(三)、中醫特色**:

1、針灸**----石氏醒腦開竅針刺法

①選穴:

主穴:雙側內關;人中;患側三陰交。

副穴:患肢極泉;患肢尺澤;患肢委中。

配穴:根據合併症的不同,配以不同的穴位。上肢取穴:

肩髃、臂臑、曲池、外關、合谷、內關等。下肢取穴:環跳、承扶、風市、足三里、血海、委中、陽陵泉、太衝等。

吞嚥障礙加風池、完骨、天柱;語言不利加廉泉、金津、玉液、啞門;手指握固加八邪、後溪;足內翻加丘墟、照海。

②操作方法

主穴:先刺雙側內關,直刺0.5-1寸,採用捻轉提插結合瀉法,施手法1分鐘;繼刺人中,向鼻中隔方向斜刺0.3-0.5寸,用重雀啄法,至眼球濕潤或流淚為度;

再刺三陰交,沿脛骨內側緣與**呈45度角斜刺,進針1-1.5寸,用提插補法,

使患側下肢抽動3次為度

輔穴:極泉,原穴沿經下移1寸,避開腋毛,直刺1-1.5寸,用提插瀉法,以患側上肢抽動3次為度;尺澤,屈肘成120度角,直刺1寸,用提插瀉法,使患

者前臂、手指抽動3次為度;委中,仰臥直腿抬高取穴,直刺0.5-1寸,施提插

瀉法,使患側下肢抽動3次為度。風池、完骨、翳風均針向喉結,進針2-2.5寸採用小幅度高頻率捻轉補法,每穴施手法1分鐘;合谷,針向三間穴,進針1-1.

5寸,用提插瀉法;金津、玉液用三稜針點刺放血,出血1-2ml;丘墟透向照海穴約1.5-2寸,區域性痠脹為度。

主穴及輔穴針刺均不留針。

③、中風急性期的針刺**

治法:以醒腦開竅為主,輔以滋補肝腎、疏通經絡、回陽固脫。

選穴:主穴:內關、人中、三陰交。

副穴:極泉、尺澤、委中。

加減:肝陽上亢者加太衝;風痰上擾者加豐隆、風池;肝腎陰虛者加太溪;吞嚥困難者加風池、完骨、翳風;手指握固不能屈伸者加合谷;言語不利或失語者加金津、玉液或上廉泉;脫證者灸神闕、氣海、關元,其中呼吸衰竭者可加刺氣

舍穴。療程:2週為1療程,一般**3個療程。

④、中風恢復期的針刺**

治法:醒腦開竅,滋補肝腎為主,以疏通經絡為輔。

選穴:主穴:內關、人中、三陰交。

副穴:極泉、尺澤、委中。

加減:氣虛血瘀者加刺氣海或關元或針後加灸;陰虛陽亢者加刺太衝、太溪;痰瘀痺阻脈絡者加刺豐隆、血海;頭暈目眩耳鳴者加風池、完骨、天柱;足內翻

者加丘墟透照海。其它參見急性期**。

2、中醫推拿**:

請針推專業醫師進行。按摩手法常用揉、捏法,亦可配合其他手法。根據腦梗死患者的特點可分為三個階段進行**。

①遲緩期

取穴:頭部:百會四神聰運動區

上肢:尺澤曲池手三里合谷

下肢:環跳委中承山足三里

手法:頭面部手法以點按、掃散法、指揉法、魚際揉法為主;肢體按摩手法要略重,可採用點按、彈撥、拿法、指啄法、指揉法等,循經推拿。

②痙攣期

取穴:上肢:肩井臂臑曲池外關合谷

下肢:陽陵泉風市膝眼解溪丘墟太衝

手法:輕柔、和緩,避免強刺激,以點按、一指禪、指振法為主,同時對關節

要進行緩慢、有節律的關節被動活動;對其拮抗肌採用較重手法如:點按、彈撥、拿法等,以促進肌力恢復。

③恢復期

在穴位按摩的基礎上,逐漸增加患者患側肢體的主動運動,如上肢以伸展關節

訓練、下肢以屈曲關節訓練為主,促進肢體功能的恢復。

3、中藥薰洗**:是將中藥(科內協定方)加水煎湯3000ml,薰洗患肢,每

日1~2次,10天為1個療程。

4、穴位注射**:取雙側足三里,穴位注射維生素b12500ug,1日1次。

5、穴位貼敷**:取吳茱萸粉、肉桂粉適量,食醋調膏,睡前敷雙足湧泉穴,晨起取掉,1日1次。

6、中藥鹽包外敷**:藥鹽包是我院自行研製的產品,是將吳茱萸、細辛、王不留行、川芎等研為細未加入粗鹽中用小布袋包裹。使用時將藥包放入微波爐中高溫烘烤2-3分鐘,然後將鹽包取出敷在人體區域性或一定的穴位,適時來回移動或迴旋執行,直到鹽包冷卻,1日1次,每次**15-20分鐘。

【西醫**】

(一) 一般**

1、調整血壓:收縮壓在185~210mmhg或舒張壓在115~120mmhg之間,也不必急於降血壓**,但應嚴密觀察血壓變化;如果》220/120mmhg,則應給予緩慢降血壓**,並嚴密觀察血壓變化,尤其防止血壓降得過低。

2、控制血糖:當患者血糖增高超過11.1mmol/l時,應立即給予胰島素**,

血糖控制在8.3mmol/l以下。開始使用胰島素時應1~2h監測血糖一次。當血糖

控制之後,通常需要給予胰島素維持。 急性卒中患者很少發生低血糖,血糖太

低也會加重病情,此時可用10%~20%的葡萄糖口服或注射糾正。

(二)超早期溶栓**

應在起病6小時內進行,國內常用尿激酶、鏈激酶、重組的組織型纖溶酶原啟用劑。以尿激酶為例,常用量25-100萬u,加入0.9%氯化鈉靜脈滴注,30分鐘-2小時滴完,也可選擇介入動脈溶栓對症**。

(三)降纖**

很多證據顯示腦梗死急性期血漿中纖維蛋白原和血液粘滯增高。蛇毒製劑可以顯著降低血漿纖維蛋白原水平,尚有增加纖溶活性及抑制血栓形成作用,更適用於合併高纖維蛋白原血症患者。

(四)抗凝**

常用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等。

(五)抗血小板**

缺血性卒中早期使用阿司匹林對於降低死亡率和殘疾率有一定效果,但與溶栓藥物同時應用可增加出血的危險。

(六)降脂**

他汀類藥物、貝丁酸類藥物等。

(七)神經保護劑

目前常用的有胞二磷膽鹼、腦復康、鈣通道阻滯劑等。

(八)脫水**

必須根據顱內壓增高的程度和心腎功能狀況選用脫水劑的種類和劑量。

1、甘露醇:是最常使用的脫水劑,可用20%甘露醇125~250ml快速靜脈滴注,6~8小時1次,一般情況應用5~7天為宜。顱內壓增高明顯或有腦疝形成時,

可加大劑量,快速靜推,使用時間也可延長。

2、呋喃苯胺酸(速尿):一般用20~40mg靜注,6~8小時1次,與甘露醇交

替使用可減輕二者的不良反應。

(九)外科**

江蘇省專科診療中心申請書 2019版

江蘇省專科 病 診療中心 申請書 2012版 醫療機構名稱 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申請診療中心名稱 腫瘤放射 申請日期 2012 11 02 江蘇省衛生廳制 填寫說明 一 在填寫申請書之前,應仔細閱讀 江蘇省專科 病 診療中心管理辦法 試行 和本填寫說明。二 申請資料的時間範圍為前三年,主要指200...

2023年癭病中醫診療方案

內分泌科優勢病種 2009 癭病中醫診療方案。一 適用物件 中醫診斷 癭病。西醫診斷 甲狀腺功能亢進症。二 診斷依據 1.疾病診斷。1 中醫診斷標準 參照中華中醫藥學會 中醫內科常見病診斷指南 頸前結塊腫大,其塊可隨吞嚥動作而上下移動,觸之多柔軟 光滑,病程日久則質地較硬,或可捫及結節。西醫診斷標準...

2023年心衰病診療方案總結

2012年1月 2012年12月我科運用心衰病診療方案診治各種心力衰竭,規範了中西醫 標準,使用藥更接近指南。在西醫心衰基礎 的同時,通過辨證使用中藥,提高了療效,縮短了住院時間的再住院率,取得了明顯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現總結如下 2012年全年我科共共收治各種心力衰竭病人106人,其中冠心病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