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重慶環球第四章專項施工方案

2021-10-31 09:08:00 字數 4044 閱讀 1380

4.1、測量施工方案

4.1.1、測量選用的儀器裝置

4.1.2、主要測量工作簡述

4.1.3、樓層平面軸線及高程測量

(1)、樓層平面軸線

樓層平面軸線測量對於建築物34.3公尺以上的控制線傳遞採用光學準直法。見附圖r3內控點布置圖:

放線驗收合格後,將控制軸線引測至建築物內,引測軸線等級不得低於建築物控制等級。根據施工前布設的控制網基準點的劃分,在建築物內底板上埋設內控點,至少應埋設4個內控基準點,埋設在偏離軸線0.5-5m的位置。

基準點的埋設採用10cm×10cm鋼板,鋼針刻劃十字線,鋼板通過錨固鋼筋與八層樓面底板鋼筋焊接,作為軸線豎向投測的基準點。基準點周圍嚴禁堆放雜物.以上各層在相應位置留出預留洞(150mm×150mm)。並做好防護。

軸線豎向投測前,應對樓層軸線控制網(鋼板基準點)進行校測,校測精度不得低於建築物平面控制網的精度,以確保軸線豎向傳遞精度。 軸線豎向投測的允許誤差如下表:

軸線豎向投測的允許誤差

軸線豎向投測如下圖所示

軸線控制點的投測:採用雷射鉛直儀,先在底層基準點處架設雷射鉛直儀,調校到準直狀態後,開啟雷射電源,雷射鉛直儀發射和該點鉛垂的可見光束,然後在樓板開口處用接收靶接收。通過無線對講機調校可見光光斑直徑,達到最佳狀態時,通知觀測人員逆時針旋轉鉛直儀,這樣在接收靶處就可見到乙個同心圓(光環),取其圓心作為向上的投測點,並將接收靶固定。

雷射點位捕捉方法同樣方法投測下乙個點,保證每一施工段至少3個點,作為角度及距離校核的依據。控制軸線投測至施工層後,並與外牆、柱立向軸線校核,組成閉合圖形,且間距不得大於所用鋼尺長度(50m)。在施工層用電子經緯儀連線,用墨線標明。

供樓層放線使用。然後放出各部位細部線,細部線應彈出梁、牆、柱、門、洞口邊線及20cm控制線。

施工層放線時,應先在結構平面上校核投測軸線,閉合後再測設細部軸線,主要精度指標詳見《施工各部位放線技術要求》。

(2)、高程的傳遞

8層牆柱結構拆模後,將場區高程控制點引測至8層框架柱或剪力牆上,不得少於三個,且精度不得低於三等水準測量的精度要求,以此作為8層以上各層的高程控制點。

在首層以上的框架結構和頂板混凝土澆築完成後,從8層牆體上已有標高點(1.000m線,紅色油漆標記)向上用鋼尺沿柱身量距。以上各層均在相應位置用紅色油漆標記,並註明其相對高程。

標高的豎向傳遞,每次引測均應用鋼尺從8層起始高程點豎直量取(需保證鋼尺鉛直),當傳遞高度超過鋼尺長度時,應另設一道標高起始線,鋼尺需加拉力、尺長、溫度三差調整。

建築物應至少由三處(選擇三個內控點)分別向上傳遞,標高豎向傳遞的允許誤差如下表。

施工層抄平之前,應先校測8層傳遞上來的三個標高點,當校核誤差小於3mm時,取其平均值引測水平線。抄平時,應盡量將水準儀安置在測量範圍的中心位置。

(3)、建築物大角的垂直度控制和外控制

8層牆體施工完成後,分別在距大角兩側10cm處外牆上,各彈出一條豎直線,並塗上兩個紅色三角標記,作為上層牆支模板的控制線。上層牆體支模板時,以此10cm線校準模板邊緣位置,以保證牆角與下一層牆角在同一鉛直線上。以此層層傳遞,從而保證建築物大角的垂直度。

外控觀測的方法有:線錘觀測法和經緯儀觀測法。線錘觀測法是在外爬架操作平台上對應建築物的四角觀測,每施工1層,使用線錘檢查四大角的垂直度,卻可確定建築物的偏差和有無扭轉。

考慮到現場場地狹窄,待主體結構上至18層以上時,經緯儀觀測仰角較大,可採用經緯儀彎管目鏡配合進行觀測。觀測時要精密定平水平度盤水準管,以減少豎軸不鉛直的誤差。

(4)、窗台隔板的垂直度控制

為了保證窗台隔板的位置正確以及後續裝飾施工的及時插入,放線時根據主控制線放測出隔板的中心線,彈出一條豎直線,一樣塗上紅色三角標記,作為上層隔板支模板的控制線。上層隔板支模板時,以中心線校準模板位置之外,以保證隔板與下一層中心線在同一垂直線上。以此層層傳遞,從而保證物窗台隔板的垂直度。

對每個隔板進行細部放樣,將隔板的定位線邊線和20cm控制線彈在樓板上,在外爬架爬公升前將隔板混凝土澆築完。每施工3層,使用線錘吊線檢查隔板的垂直度,檢查定位情況,有問題的在爬架爬公升前及時整改。

(5)、二次結構施工測量

1. 根據結構施工時的主控制線放出二次結構的牆邊線、門窗洞口線,並彈出牆邊的控制線作為裝飾時抹灰的控制線,樓層外牆上下層間應作校核後再進行牆體砌築。

2. 按施工圖繪製皮數杆,作為控制牆體砌築標高的依據,皮數杆上應有1.000m標高線位置,以及窗台、過梁、圈樑的豎向位置。

3 設定皮數杆的位置應選在施工段兩端,最大間距不超過15m,施工時皮數杆應固定在構造柱鋼筋或框架柱邊,皮數杆上的1.000m線應與結構鋼筋混凝土牆、柱身上抄測的水平線對齊。

4 校測結構施工時彈出的+1.000m標高線,在各房間柱、牆上抄測出交圈的1公尺線,作為地面面層、裝置、門窗安裝的標高依據,同一房間內水平線的標高允許誤差±2mm,同一樓層內允許誤差應小於±3mm。

(6)、地面面層施工測量

1 、校核四周牆面與牆柱上測設的+1.000m標高線,作為地面面層、裝置安裝、裝修吊頂等施工的標高控制線。在不便於用水準儀的地方或立面上可用連通水準管找平。

電梯廳所使用的標高應與電梯安裝所使用的標高一致。以防出現錯台現象。

2 、基層貼餅、衝筋後,用相應精度水平儀檢查控制基層面標高,檢測點間距:大廳宜小於5m,房間內小於2m。

3 、在石材、地面磚等塊材地面進行施工測量時,應在基層上彈分格線,在縱橫兩個方向上排好尺寸,根據確定後的塊數和縫寬在基層上彈縱橫控制線。每隔一至四塊彈一分格線,並嚴格控制方正。

4 、吊頂施工時校核吊頂高度以保證樓層淨空及管道安裝標高。

(7)、電梯安裝測量

1 、每層電梯廳彈出+1.000m標高線,應與結構、地面施工1.000m標高線一致,門套兩邊彈兩條豎直線控制電梯門安裝位置,保證電梯門坎與門前地面高度一致。

2 、用垂準線法測出電梯井井道兩個方向的豎向偏差,並繪出剖面圖。

3 、根據檢查結果提供最佳電梯井淨空尺寸斷面圖。

4 、校測安裝時測量控制線,控制電梯安裝精度。

(8)、屋面施工測量

1 、首先檢查各向流水實際坡度是否符合設計要求,並測定實際偏差。

2、 屋面四周測設水平控制線及各向流水坡度控制線。

3、 卷材防水屋面測設十字直角控制線。

4 、上人屋面按地面面層施工測量方法施測。

(9)、施工測量質量保證措施

1 、測量作業的各項技術指標應符合gbj50026-2007的規定。

2、 進場的測量儀器裝置,必須檢定合格,標識儲存完好。

3 、測量員應有上崗證。

4 、施工圖、測量樁點,必須經過校核、復算、校測合格,並辦理交接手續後才能作為測量依據。

5 、加強場內測量樁點保護,所有樁點均作明確標識、防止錯用。

6 、原始測量資料專人整理存檔。

7 、經自檢、專檢合格後及時向監理工程師報驗,驗收合格後方可進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4.1.4、驗線工作

各樓層測量放線經自檢合格後報專案質檢員、測量員複核,經複核無誤後報監理工程師驗線並填寫測量複核記錄。測量複核及驗線包括以下內容:

1 主樓平面控制網。

2 施工層高程控制網。

3 施工層控制線的豎向投測及閉合校核誤差。

4 牆柱軸線位置線,洞口位置尺寸。

4.1.5、預防測量放線工作的質量

1、1 圖紙的全面閱讀與審核。

1、2 執行測量規範。

1、3 對儀器、工具進行檢核。

1、4 制定作業方案,並使參與測量工作的每個人心中有數,通力合作。

1、5認真仔細的工作態度。

4.1.6、對分承包的服務和管理

1、 向需要測量提供依據的分包單位做書面、現場交底並對其放線成果予以校核。以控制分包工程施工測量質量。

2 、控制線及標高每層提供4條控制線和3個標準點。

3 、要求分承包單位對所提供的測量依據進行校核後方可使用。

4 、室外場區總體向專業分包提供測量控制點及標高控制點,並對其測設結果進行複核檢查。

4.1.7、沉降觀測

布置原則:為滿足沉降基準點必須堅固穩定且便於長期儲存,沉降基準點的數目應不少於兩個,分別布置在三期裙房和一期裙房較容易保護的位置,以便進行相互檢查和保證沉降觀測成果的正確性,在場區內任何地方架設儀器至少後視到兩個水準點,並且場區內各水準點構成閉合圖形,以便閉合檢校,沉降基準點與觀測點的距離不宜太遠,以保證觀測精度,沉降基準點須埋設在建築物的壓力傳播範圍以外,以保證沉降基準點的穩定。

第四章施工方案的確定

職業能力目標與學習要求 通過對公路工程施工方案內容的學習,使學生對公路施工中的各個環節和施工過程有了乙個較好的掌握和全面的認識,且通過學習工程示例,從而進一步加強學生的技能訓練,為今後能從事 測量員 造價員 施工員 安全員 試驗員和技術員 等工作奠定了基礎。教學重點 1 路基 路面施工方案設計 2 ...

第四章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藝

4.1 工程重難點及對策 4.1.1 工程施工安全問題 本工程地屬 帶氣候,處於台灣海峽喇叭口,受海洋性東南亞季風影響很大,尤其夏季颱風和冬季海面強風。颱風影響每年6 7次,主要出現在5月 9月。受此影響,每年挖泥船停工避風約25天。為解決好安全生產問題,擬採取以下針對性措施 1 絞吸船避風措施 每...

4第四章施工組織方案

該工程量大,技術複雜。為加強全面管理,公司將組織技術力量雄厚的工程專案部負責該工程的組織和實施,在現場進行綜合管理和統一指揮。消防 弱電專業各有一至三名負責人,具體負責各專業的領導,以上人員及各專業施工員常駐現場,形成強有力的領導機構。各專業要組織好勞動力,提高勞動生產效率。正常施工期應設定專職的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