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政治哲學常識基本知識總結

2021-10-29 09:56:49 字數 3199 閱讀 6677

本資料**於《七彩教育網》

辯證唯物主義

辨證唯物論

1.物質與意識的辨證關係

原理: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物質的反映。

方**:要求我們一切從實際出發,使主觀符合客觀,達到具體的歷史的統一。(強調物質)

原理:意識對物質具有反作用,正確意識促進客觀事物的發展,錯誤的意識阻礙客觀事物的發展。

方**:要求我們樹立正確意識,克服錯誤意識。(強調意識)

2.規律客觀性與主觀能動性的辨證關係

原理:尊重客觀規律和客觀條件,是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基礎和前提;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是認識利用規律的必要條件。

方**:要在尊重客觀規律和客觀條件的基礎上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

唯物辯證法

一、聯絡的觀點

1.聯絡含義及客觀、普遍性

內容:聯絡是事物之間及事物內部各要素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係。

原理:聯絡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都處於普遍的聯絡之中,不過並非任何事物之間都有聯絡)客觀性(事物間的聯絡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識為轉移的,人們可以按照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聯絡建立新的具體的聯絡)。

方**:要求我們用聯絡的觀點看問題。

2.整體與部分的辨證關係

內容:整體與部分密不可分、相互影響相互制約

原理1:部分離不開整體,部分是整體中的部分。整體的效能狀態影響部分的效能、狀態。(強調整體)

方**:要求我們樹立全域性觀念,辦事情從大局著眼,尋求最優目標。

原理2:當部分以合理有序的結構構成整體時,整體會具有全新的功能;反之有損整體功能的發揮。(強調結構)

方**:要求我們善於「優化結構」。

原理3:整體離不開部分,整體由部分構成。部分的效能狀態影響整體的效能狀態,甚至關鍵的部分對整體的效能狀態具有決定作用。(強調部分)

方**:要求我們搞好區域性,使整體功能得到充分發揮。

3.因果聯絡

原理:原因與結果相互影響、相互制約。任何事物都處於普遍的因果聯絡之中。

方**:要求我們正確把握事物的因果聯絡,提高實踐的自覺性和遇見性。

二、發展的觀點

1.事物運動發展觀點

原理: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運動、變化、發展的,發展的實質是新事物代替舊事物。

方**:要求我們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要把事物看成變化發展的過程,明確事物所處的階段和地位,堅持與時俱進,培養創新精神,促進新事物的成長。

2.事物發展的原因

原理:事物發展是內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內因是事物發展的根據,外因是事物發展的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

方**:要求我們堅持內外因相結合的方法看問題。

3.事物發展的狀態

原理:事物發展的狀態是量變與質變的統一。量變是質變的前提和必要準備。(強調量變)

方**:重視量的積累;學會「優化結構」

原理: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強調質變)

方**:(1)要求新的事物時「要不失時機,促成飛躍」;

(2)要想保持事物性質不變時「堅持適度的原則」

4.事物發展的趨勢

原理:事物發展總的趨勢是前進的,道路又是曲折的。即事物的發展是前進性與曲

折性的統一。

方**:要正確對待人生道路和社會主義事業前進中的曲折。

三、矛盾的觀點

1.矛盾的含義、普遍性和客觀性

含義:對立統一。

原理:矛盾存在於一切事物中,並且貫穿於每一事物發展過程的始終,即事事有矛盾,時時有矛盾。

方**:承認矛盾的普遍性與客觀性,敢於承認矛盾揭露矛盾,善於分析矛盾,堅持「兩分法」,反對片面性。

注意1:矛盾統一性的表現:

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相互滲透,相互包含;(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

注意2:承認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觀性,是正確對待矛盾的前提;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正確解決矛盾的關鍵。

2.矛盾的特殊性

原理:矛盾著的事物及其每乙個側面各有其特點。(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各有其特點;矛盾著的雙方各有其特點如矛盾的主次方面)

方**:要求我們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反對「一刀切」「一風吹」。(「對症下藥」、「因地因時制宜」、「同病異治」)

3.主次矛盾的辨證關係

原理:主要矛盾在事物發展過程中處於支配地位,起決定作用。(強調主要矛盾)

方**:要求我們看問題、辦事情善於抓重點,集中主要力量解決主要矛盾。

(「牽牛要牽牛鼻子」、「好鋼要用到刀刃上」、「工作要做到點子上」、「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第一要務」、「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解決民生問題是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等)注意:關於主要矛盾的字眼有「中心」「重心」「關鍵」「多數」「突破口」等。

原理:主次矛盾相互依賴、相互影響,並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次要矛盾解決的好壞對主要矛盾的解決也會產生影響。(強調次要矛盾)

方**:要求我們學會統籌兼顧,恰當處理次要矛盾。做到兩點論與重點論的統一。(學會「彈鋼琴」、防止「單打一」,防止「鬍子眉毛一把抓」、「紅花好看也要綠葉扶」、「乙個好漢三個幫」)

4.矛盾的主次方面辨證關係

原理:事物的性質主要由矛盾的主要方面規定的。(強調矛盾的主要方面)

方**:要求我們分清主流和支流,著重抓主流,

原理:矛盾的主次方面相互依賴、相互影響,並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矛盾的次要方面對事物的性質有一定的影響。(強調矛盾的次要方面)

方**:要求我們看問題要全面,不能忽視矛盾的次要方面。(「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九個指頭與乙個指頭的關係)

注意:(1)關於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字眼有「主流」「方向」「大局」「性質」「主體」「實質」「九個指頭」「優勢」等。

(2)在解決問題時用主次矛盾,在認識事物時用矛盾主次方面,此為歷來考試重點。

5.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的辨證關係

原理:二者相互聯結,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

方**:正確認識事物,應用科學的工作方法。

注意:(1)矛盾的普遍性(抽象的)寓於矛盾的特殊性(具體的)之中,矛盾的特殊性也離不開矛盾的普遍性(共同的本質和規律)。

(2)經常考試地方: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辨證關係原理是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同各國革命和建設的具體實際相結合原則的哲學依據,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哲學依據。

(如科學發展觀是堅持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在總結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經驗和教訓的基礎上形成的,其哲學依據就是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辨證關係。)

(3)在判斷是否應用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辨證關係時不要看是否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都具備。

本資料由《七彩教育網》 提供!

本資料**於《七彩教育網》

2023年高考基本技巧

在做題前要不要通讀試題 好多同學有也這樣的困惑,在開始答題的時候要不要先通讀試題?北京中高考網提示大家 在答題時,通讀試題有時候只適應於以部分考生,應該因人而異。有些考生在答題時習慣把卷子瀏覽一遍,然後再做答,這是可取的。有些考生習慣於做一題看一題,這也是可以的。小編溫馨提醒 語文試卷的作文題還是要...

2023年高考政治答題技巧

高考政治答題技巧指導 2016年高考政治考前要查漏補缺。書本知識,不僅要看正文的掌握情況,還要注意 與共享 專家點評 相關鏈結 以及綜合 等。高考政治考場要注重方法。做選擇題的基本要求 四審五排法 四審 審題幹 把握關鍵詞 時間 方位 核心 根本等 明確題目主旨意思 中心思想。長題乾要讀短 概括大意...

2023年高考政治科備考總結

二 備考中不足的地方在於 1 未能很好引導學生及時做好複習資訊的反饋彙總。複習中的錯題 疑問 焦點 疏漏 遺缺等反饋錯源資訊都是很寶貴的增分礦源。針對錯源資訊進行自我補救式強化複習,可以把時間 精力用在刀刃上,防止做過多的無用功,但這方面我們做得不是很好。2 未能很好強調學生進行複習內容的自我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