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化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2021-10-23 09:08:13 字數 3012 閱讀 2817

化學專業

一、培養目標和要求

本專業培養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質、深厚文化底蘊、較高科學素養及堅實化學基本理論和熟練實驗技能的專業人才,能夠勝任高等和中等學校化學教學和科學研究工作,能在化工、材料、能源、醫藥開發、環境監測和軍工等部門從事技術開發和生產技術管理等方面工作,以及適應經濟建設需要的、身心健康的化學專業人才。

要求學生主要學習化學方面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與方法。通過專業理論課學習、實驗訓練和選修課學習,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數學、物理、計算機科學技術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2)掌握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含儀器分析)、物理化學(含結構化學)以及化學工程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實驗技能。

(3)了解化學前沿學科的理論、應用前景和最新發展動態,具備一定的自學能力和創新能力。

(4)外語水平達到規定標準,掌握中外文資料查尋與檢索,以及從網路等各種技術**獲取知識和資訊的能力。

(5)具有一定的綜合應用知識、進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應用開發研究及科學研究的基本能力。

(6)熟悉教育法規,掌握教育學、心理學的基礎理論,具有良好的教師素養和從事化學教學及研究的基本能力及應用現代教育手段教學的技能。

(7)了解化學教育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教學方法。

二、學制與學分要求

1、學制

標準學制為四年,學生可在3—6年內完成學業。

2、學分要求

學生至少應修滿169學分方可畢業。其中:課堂教學138.5學分,實踐教學30.5學分。

學校平台課程中,學生應修滿81學分,其中:必修55學分,選修26學分;課堂教學63.5學分,實踐活動17.5學分。

學院平台課程中,學生應修滿4學分,其中:必修4學分;課堂教學3學分,實踐教學1學分。

專業平台課程中,學生應修滿84學分,其中:必修76學分,選修8學分;課堂教學72學分,實踐教學12學分。

具體課程與學分詳見本計畫的課程設定部分。

三、主幹學科

化學。四、主要課程

1、核心課程:無機化學、分析化學(包含儀器分析)、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包含結構化學)、化學工程基礎。

2、必修課程:高等數學(包含線性代數及概率論)、普通物理、化學基礎實驗ⅰ、化學基礎實驗ⅱ、理化測試ⅰ、理化測試ⅱ、無機製備實驗、有機製備實驗、化學工程基礎實驗、普通物理實驗、化學化工專業英語、化學化工資訊與文獻檢索。

五、授予學位

理學學士。

六、教學活動時間安排

每學年設定2個學期,共40周,其中教學時間36周(每學期18周),考試時間4周(每學期2周),並適當安排入學教育、軍事訓練、生產勞動、社會實踐、畢業教育、就業指導等時間。

七、課程結構比例

課堂教學共138學分,佔畢業總學分的80.2%;實踐教學共34學分,佔畢業總學分的19.8%。

1、課堂教學

注:純實踐課不佔課堂學時。

2、實踐教學

教育實習與技能訓練11學分,學年**2學分,畢業**(設計)6學分,素質拓展與實踐創新4學分。

實踐活動24學分(形勢與政策2學分,素質拓展6學分,教育實習8學分,學年**2學分,畢業**6學分)。

八、周學時分配表

注:(1)周學時按照「理論課周學時+實驗課周學時」的形式給出;(2)選修課周學時按照各類課程原則上規定的修讀學期和應修學分,分學期平均計入。

九、課程設定

(一)學校平台課程(普通教育課程)

1、公共基礎教育課程模組

(1)思想政治理論與軍事訓練課程模組(學生須在本模組中完成18學分必修課程)

本模組課程共20學分,其中,必修18學分,任選2學分,課堂教學13學分,實踐教學7學分。

(2)大學外語課程模組(學生須在本模組中,完成8學分必修課程,0—6學分限選課程)

大學英語14學分,第

一、二、三學期各4學分,第四學期2學分。實行8-14彈性學分,學生修完第

一、二學期8學分或第

一、二、三學期12學分,並通過cet-4,可不再修讀剩餘學分,剩餘的6或2學分由學生自主選修高階英語或其它任何課程獲得。

(3)體育與健康課程模組(學生須在本模組中完成4學分必修課程並通過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

「大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以學生自主鍛鍊為主,四年不斷線,學校每學年集中組織一次測試,測試不合格者不能畢業。具體要求見《西北師範大學〈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實施辦法(試行)》(西師發[2004]135號)。

(4)計算機應用課程模組(學生須在本模組中完成3學分必修、4學分限選課程)

按照分類指導原則,針對專業特點和培養要求,對不同專業設定不同的課程模組,加強實踐操作,使用靈活多樣的教學和考試評價方式。

(5)職業生涯規劃就業指導課程模組

《大學生職業生涯與發展規劃》、《大學生就業指導》各1學分。

2、通識教育課程模組(學生須在本模組中修讀至少2個系列,完成6學分任選課程)。

周學時統計,按第3—6學期各週1,18學時,第7學期周2,36學時計算。

3、教師教育課程模組

師範類專業學生修讀,共28學分。必修20學分(含教育實習、技能訓練11學分),選修8學分。課堂教學17學分,實踐教學11學分。

根據《西北師範大學教師教育課程方案及修讀規定(修訂)》進行。未按新的教師教育課程方案執行的專業自行設定教師教育課程。必須設心理學(周課時3,3學分),教育學(周課時3,3學分),學科教學法(周課時3,3學分),教育實習8學分。

其他相關課程學院自定。非師範類專業學生可不修讀,或作為任選課修讀。

以上所列學校平台課程的學分修讀要求如下:

共81學分,必修55學分,選修26學分;課堂教學59學分,實踐活動22學分。

(二)學院平台課程(學科基礎課程)

學生須在本模組中完成4學分必修課程

學生應當按照規定的學分數修滿學科必修課程學分,不能用修讀其它課程的學分代替。

以上所列學院平台課程的學分修讀要求如下:

必修4學分,共計4學分。其中課堂教學4學分(含必修4學分)。實驗+實踐課程1學分,理論教學課程3學分。

(三)專業平台課程(專業教育課程)

1、專業必修課程模組(學生須在本模組中完成64學分必修課程)

其中:實驗+實踐課程16學分,理論課程48學分。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模版

目錄一 專業名稱 碼 1 二 入學要求 1 三 基本學制 1 四 培養目標 2 五 職業範圍 2 六 人才規格 2 七 主要接續專業 2 八 課程結構 2 九 課程設定及要求 2 十 教學時間安排 4 十一 教學實施 6 十二 教學評價 6 十三 實訓實習環境 6 十四 專業師資 6 十五 其他 7...

農機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資陽市技工學校農機使用與維修專業教學計畫 一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面向我國農業機械生產 建設 管理等一線崗位,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德 智 體 美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具備農機專業必備的理論基礎知識和較強的實踐操作技能,能在各單位 及相關服務部門從事農業機械管理推廣操作裝配維修等相關工作的高技能...

java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石家莊外經貿職業學院 某某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一 培養目標和培養規格 從本專業角度出發,確定本專業的具體培養目標和培養規格,培養規格從政治思想道德方面 業務知識和能力方面 身體素質方面闡述。二 知識 能力 素質結構 按照能力培養為重點,素質全面協調發展為目標的要求,制定了知識 能力 素質結構分解表,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