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六年級數學教學設計與反思

2021-10-07 16:38:30 字數 4286 閱讀 2482

一、教學目標

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索,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質,並會應用這個性質把比化成最簡單的整數比。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索,培養學生獲取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學生研究探時的意識,追求創新的精神:

二、教學資源

1.實物投影儀—臺。

2.每小組《驗證表》一張。

驗證表舉例結論3.比,除法,分數關係表:

比前項相當於後項相當於比值相當於

除法分數4.卡片若干張。

(1)商不變的規律;(2)分數的基本性質;

(3)比的基本性質。

三、教學實施方案

教學內容:蘇教版義教課標教科書數學六年級(上冊)70—71頁。

教學形式:小組合作,自主**。

教學流程:創沒情境——驗證猜想——展示交流——意義構建——鞏固拓展。

評價方法:目標評價、師生評價、組際交流評價。

教學重點:理解、掌握比的基本性質。

教學難點:理解比的基本性質中「0除外」的道理。

教學準備:實物投影儀、驗證表,卡片等。

四、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引發猜想。

目標:(1)複習舊知,為學生發現問題、產生猜想奠定基礎。

(2)啟發學生大膽猜測,提出自己的假設。

過程:(1)複習比和除法、分數的關係,通過填寫比和除法、分數的關係表,讓學生發現比、除法、分數有很多相似之處?

(2)複習商不變的規律和分數的基本性質。

通過複習,引導學生聯想:在除法中有商不變的規律,在分數中有分數的基本性質,那麼比有沒有類似的基本性質:

提出猜想:

(1)學生討論比有沒有類似的基本性質。讓學生提出自己的見解,如:比和分數、除法有很多相似之處;乙個比就可以寫成分數的形式,看成乙個分數,就可以遵循分數的基本性質等。

最後得出比的基本性質。

(2)猜想比的基本性質的內容。引導學生根據商不變的規律和分數的基本性質的內容,猜測比的前項和後項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比值不變。

2.小組合作,驗證猜想。

目標:(1)引導學生對驗證猜想提出各自的想法與途徑?

(2)組織實踐活動,揭示知識本質,讓學生自己獲取知識,培養學生主動參與意識。

(3)營造協作學習氛圍,組織討論研究、合作**,培養學生協作學習意識。

過程:(1)小組討論:這個猜想成不成立?是否具有普遍性?用什麼方法來驗證?

(2)小組代表發言,說出本組思路。

a組:我們想用乙個比,用它的前項和後項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得到新比,看比值變不變。

b組:我們想用乙個比的前項和後項同時乘乙個分數或者乙個小數,看它的比值變不變。

c組:我們想把不同的比的前項和後項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看它們的比值變不變。

通過學生發言,讓學生互相啟發,產生靈感,對驗證猜想的方法進行比較,使自己的實踐活動更加具有科學性,更嚴謹。

小組合作,試著驗證:

每個小組根據自己的想法,用乙個比或多個比進行驗證,對驗證結果進行初步總結。填寫《驗證表》。

3.展示交流,感受過程。

目標:(1)理清知識脈絡,構建良好的認知結構,培養學生獲取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2)讓學生感受到**過程,使學生學到科學的研究方法、

(3)培養學生的條理性和語言表達能力。

過程:(1)用實物投影展示各個小組的《驗證表》。

(2)各小組代表發言,本組所得的結論。

(3)老師引導學生比較各組的結論。

(4)引導學生討淪比的基本性質是否具有普遍性,有沒有比的前項和後項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比值變了的。如比的前項和後項同時乘0,比值會怎樣。

4.意義建構,體驗成功。

目標:(1)通過整理歸納,提高學生的綜合概括能力,提高學生的數學素質。

(2)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信心。

過程:(1)引導學生討論哪個組的結論比較全面,怎樣說更嚴謹。

(2)集體歸納,板書。

(3)體驗成功:我們發現的這個數學規律就叫比的基本性質,許多科學家都是這樣提出猜想、實踐驗證,發現了許多大自然的奧秘,還有許多奧秘需要我們去發現、創造。

5.鞏固拓展,靈活運用。

目標:(1)利用不同形式的練習使學生熟練應用比的基本性質、

(2)培養學生積極**,勇於創新的精神。

過程:(1)(出示)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簡單的整數比。(第71頁練一練2)

邊練習邊討論:怎樣運用比的基本性質化簡比,怎樣化簡最快最好。

(2)總結方法:聯絡舊知,靈活運用。

(3)靈活運用,搶答比賽。

五、教學反思

1.創設情境,讓學生產生**慾望。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內心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乙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所以,應該在課堂教學中創設情境,把問題隱藏在情境之中,形成懸念,引起學生迫不及待地探索和研究。這樣不僅能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同時還能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機會,讓學生在自主探索中建構數學知識。

如《比的基本性質》一課,傳統的教學是:出示一組分數3/4、6/8、9/12,讓學生發現3/4:6/8:

9/12,接著把分數轉化成比3:4=6:8=9:

12,歸納出比的基本性質,接著是一層層的鞏固練習。這個過程是老師講,學生聽,被動地接受。不說讓學生感興趣,就是對其內容,學生也是一知半解。

在應用時,會出現比的前項和後項乘的不是同乙個數,甚至會出現前項乘後項的笑話。這種以接受知識為目的教學顯然不適應培養時代新人的要求,所以我在設計這節課時,沒有採用教材中的例3進行引入,而是讓學生先填**複習比和除法,分數的關係,問學生:通過填這個表你發現廠什麼?

生:比和分數、除法有很密切的聯絡,它們很相似:再出示:

18÷6=( )÷2=24÷( )、15/20=( )/4=96。問:這兩題是根據什麼規律和性質來做的?

生:商不變的規律和分數的基本性質。師引導:

在除法中有商不變的規律,在分數中有分數的基本性質,那麼比有沒有類似的性質呢?通過這樣的引導,緊緊抓住了學生的心。他們很想弄清楚:

比有沒有類似商那樣的規律和分數那樣的性質,使他們產生強烈的**慾望。

2.猜想驗證,讓學生感受**過程。

在激發學生認知需要和**慾望後,怎樣才能讓學生的思維捲入知識發現的過程呢?這時教師要起到引導者的作用,引導學生自由思考,作出各種猜想,對猜想提出驗證的方法。然後小組合作從不同的角度驗證猜想,最後借助實物投影展示學生的研究思路與成果,通過這一系列的**性的學習活動,讓學生感受**過程。

這樣不僅為學生自主發展提供了條件,讓學生學到科學**的方法,還培養了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團結協作的精神,同時學生在活動中互相啟發,產生靈感,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相應的發展。

如《比的基本性質》一課中,學生提出:比肯定也有類似除法那樣的規律和分數那樣的性質。老師引導大家討論怎樣驗證。

結果a組的意見是:我們想用乙個比的前項和後項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看它的比值變不變b組的意見是:我們想用乙個比的前項和後項同時乘乙個分數或者乙個小數,看它的比值變不變。

c組的意見是:我們想把不同的比的前項和後項乘或除以相同的數,看它們的比值變不變。老師肯定了大家的這些想法好,要求同學們分組試試。

學生反應十分活躍,小組成員分工合作,你寫乙個比來驗證,我寫乙個比來試試,有的故意把數寫得很大,有的用。來乘……幾分鐘後,學生們爭先恐後地拿出自己的驗證結果,同時也提出了驗證過程中的疑問。

在整個活動過程中,都充分發揮了學生的潛能,讓他們根據白己的需要實驗驗證,讓學生感受知識產生和發展的過程,使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完成新知的建構。

3.整理歸納,讓學生體驗成功。

歸納是課堂教學的乙個重要組成部分,很多知識都可以讓學生自己去歸納。通過歸納,能提高學生的綜合概括能力,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發掘學生的聰明才智,提高學生的數學素質。

如在《比的基本性質》一課中,把學生驗證的結果一一展示後,老師引導學生比較,比的這個特性是否具有普遍性,比的這個特性怎樣歸納呢?有的說:比的前項和後項同時乘相同的數,比值不變。

有的說:還應該加同時除以相同的數,比值不變。有的說:

這還不完整,應加上0除外……這樣有效地讓學生通過分析、整理、歸納等科學研究方法得出結論,讓學生體驗到數學學科的嚴謹性,從而提高學生的分析概括能力、邏輯推理能力。得出結淪後,告訴學生:你們太聰明了,發現的數學規律叫比的基本性質、學生感到獲得了很大成功,信心十足,不僅增強了學習數學的興趣,更讓學生掌握主動獲取數學知識的方法,學到主動參與數學實踐的本領。

總之,「比的基本性質」是學生學習「商不變的規律」和「分數的基本性質」後安排的教學內容、由於比和分數、除法的關係,很容易讓學生聯想到比也應該有類似的性質,這為學生發現問題、產生**慾望奠定了基礎。同時由於上述學習內容的鋪墊,為學生自主**「比的基本性質」這一新的學習任務創造了必要條件。所以,我沒有沿襲以往的教學思路及教材束縛,而是立足於學生已有的數學知識與經驗,用**性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在**過程中建構新知識,解決新問題,獲得新發展。

小學六年級數學教學設計與反思

一 教學目標 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索,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質,並會應用這個性質把比化成最簡單的整數比。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索,培養學生獲取知識 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學生研究探時的意識,追求創新的精神 二 教學資源 1 實物投影儀 臺。2 每小組 驗證表 一張。驗證表舉例結論 3 比,除法,分數關係表 比前...

小學六年級數學教學設計與反思

一 教學目標 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索,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質,並會應用這個性質把比化成最簡單的整數比。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索,培養學生獲取知識 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學生研究探時的意識,追求創新的精神 二 教學資源 1 實物投影儀 臺。2 每小組 驗證表 一張。驗證表舉例結論3 比,除法,分數關係表 比前項...

小學六年級數學教學設計與反思

一 教學目標 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索,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質,並會應用這個性質把比化成最簡單的整數比。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索,培養學生獲取知識 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學生研究探時的意識,追求創新的精神 二 教學資源 1 實物投影儀 臺。2 每小組 驗證表 一張。驗證表舉例結論3 比,除法,分數關係表 比前項...